4、诗歌是理想,而你是人间

1920年,林家有女初长成,此时的林徽因已经十六岁了。林长民对林徽因的喜爱不言而喻,家中子女众多,可只有林徽因最是聪明伶俐,清秀可人。所以便带林徽因去欧洲游历,对于这次的出行,林长民对林徽因有三个要求。

第一希望她观察其他国家的事物增长见识,第二希望她能领悟自己的胸次怀抱,第三希望林徽因远离家庭琐碎,把目光转向国家和社会,拥有自己的见解和领悟。所以一到了英国,林徽因考入圣玛莉学院学习。学习的日子固然妙趣横生,可是业余生活却是枯燥乏味。林长民整日为事业奔波,常常独留林徽因一个人看书望雨。伦敦多雨,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好像永远不想放晴。

这里没有熟悉的伙伴和亲人,异乡客的林徽因回忆起这段时光,文字中多是落落寡合。她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咬着手指头哭,空气太沉闷,天气又压抑,种种因素叠合在一起,让她闷到用哭来发泄情绪。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花一般的年纪。如果不是在异国他乡过着飘零的生活,或许她会活的像蝴蝶一样活得安闲自在。她那么美,亭亭玉立落落大方,梨涡挂着脸上,又多了几分俏皮可爱。论才情,更是满肚经纶博通古今。熟悉她的人无不夸奖其是天才,颖悟绝伦。倘若不是在英国,追求她的男孩子估计可以排上整条街。

怀揣少女梦的林徽因,也时常幻想有一个人叩响房门走进来和她说话,再不济有个人能给她讲故事也好。最要紧的是她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她爱她,但是这些都没有。就在她以为自己会混混沌沌的度过这段岁月时,上天给了她一份礼物,一个名叫“徐志摩”浪漫又有情趣的诗人出现了。

1920年秋,徐志摩出现在林长民父女面前。他本是想请林长民做介绍,以认识英国作家狄更生。徐志摩多次在诗歌中描绘着他和林徽因的初次见面,最出名的当属那一句:“那一天我初次望见你,你闪亮得如同一颗星,我只是人丛中的一点。”

徐志摩才华横溢又彬彬有礼,他和林长民很快成了忘年交。在林长民的回忆录中,也不乏对徐志摩的赞扬,他的语言总是如诗般绚丽多彩,更如粲花之论。他身上有诗人的气质,这是天赋,是别人身上看不到的。空洞乏味的生活中,突然出现了一缕耀眼的阳光,林徽因怎么会不被吸引。本已经快要凋落的花朵,在徐志摩浪漫的阳光中,林徽因慢慢的绽放,每一朵花瓣都带着他们的记忆,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希望。

对于徐志摩而言遇见林徽因,更是在寻寻觅觅中遇到了一处好景。他和妻子张幼仪是父母指婚,张幼仪温良贤惠,可是她再好,也不是徐志摩想要找的人。他是**的,是理想的,是狂放的。他想要一个和自己在精神世界高度契合的女子,而不是一个只会言听计从的妻子。

徐志摩就像是一个奔波在山路中的宝马,不记来时路,只想寻一处好山好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最开始,他们连一句话都说不上,林徽因等徐志摩是父亲的朋友,总礼貌的叫着他叔叔。徐志摩也未在意这个梳着两个辫子的小姑娘,他总是来找林长民抒发理想,谈天说地,可是林长民太忙了,甚至常常不在家。渐渐的徐志摩发现,林徽因读书很多,总是妙语连珠。他能深刻的感受到,林徽因不仅长得秀丽可爱,更出众的是优越的思维,以及对事物深刻又清晰的认知。从秋天到冬天,圣诞节连着新年,林徽因有了长长的假期。壁炉中的火烧的很旺,火光跳跃在徐志摩的脸上,他**慷慨的背诵着英文诗歌,他告诉林徽因自己喜欢拜伦、济慈和雪莱。

林徽因时不时的凑上两句,徐志摩从不对此感到生气,反而会耐心的解释一番。如果你觉得他只是一个只知风花雪月的诗人,那就大错而错了。随着谈话的深入,徐志摩毫无保留的和林徽因说了自己在政治上的见解。他出国的初衷是想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走实业兴国的路子。林徽因不懂政治,她的世界中更多的是文学和艺术。兴趣领域并不是壁垒,反而使得他们更希望了解对方。徐志摩有着对生命近乎“痴”一般的执着和热情,林徽因戏称他是孩子般的天真。

胡适曾经这样评价徐志摩,他说徐志摩的人生中只有三个大字。一是“爱”,二是“自由”,三是“美”。他太单纯了,单纯到不在乎任何人的目光,只活在自己认定的生命轨迹中。他们一起去游山去玩水,交往中唯有欢声笑语。徐志摩的身份就像是一汪湖水,不管是谁靠近,都会引起波光粼粼。他们的事迹很快传到国内,林徽因生自名门,她的姑姑们怎么都不能接受家族里出现了这样的女孩,她竟然“爱上”了有妇之夫。

林徽因的祖父可是进士出身,名门之后加上书香门第,家族对女孩子的要求极高,她五岁时师承大姑母,族里的女孩子中数她最通透伶俐,姑母常常夸她。即便她是族中庶出,可也没办法抵挡她的才情和天赋,这样的人怎么可以陷入到“桃色”丑闻中。

家人的警钟让林徽因瞬间清醒,她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思考对于“爱”的定义。十六岁的林徽因没有接触过除了非家人外的其他男人,亲情之外的感情,她并没有体会过。到底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崇拜,她是混乱的。也许是寂寞的时间太久了,她迫切的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可以侃侃而谈的对象,恰巧徐志摩带着温润如风的微笑和他的足智多谋出现了。

林徽因仰慕徐志摩在诗歌上的天赋,欣赏他独到的见解,热情奔放的性情。林徽因顿觉,心中所思所念得徐志摩,可谓是,诗歌是理想,而你是人间。这一切都是她之前不曾接触过的,回首她的十几年人生,母亲是夫妻第二任妻子,因为父亲的第一任妻子不能生孩子,所以才有了她母亲的存在。林徽因的母亲母亲是旧社会女子,裹着小脚还未读过书,她既没办法讨得公婆关心,也没办法和丈夫顺心如意。林徽因和母亲生活在后院中,那里又偏僻又小,童年的她很不幸福,林徽因甚至说过她这一生都在治愈不幸的童年。

徐志摩有妻子,还有一个孩子,她不可能去破坏另一个无辜女人的幸福。理清楚一切之后,幻想如镜子一般慢慢出现裂痕,她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徐志摩是兄长,是她诗歌艺术上的领路人,但是他不能做自己的恋人。不但是因为他有家室,更重要的是她对他没有那么厚重的男女之爱。晚年的林徽因曾冷静的分析这段关系,她说徐志摩爱的不是她,而是他用诗人浪漫情绪幻想出来的人,只不过那个人被他强行赋予了林徽因这个名字。

1921年秋,林长民出国考察的日子到期,林徽因正好随着父亲一起回国,逃离情感的旋涡。可徐志摩不这样想,即便他没有得到林徽因的回应,但他仍然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决要求和张幼仪离婚。如果徐志摩是火,林徽因便是花。一个是只顾着燃烧的自己,填满理想的烈火。一个是开在冰山上的雪莲,美丽且冷静,她懂礼节,但又不拘于小节。在信上,徐志摩把自己和张幼仪的结合比喻成了此生之痛,他们的结合是旧社会的糟粕,他这样有理想有信念的进步青年,怎么可以忍受无爱无情的婚姻。他固执己见的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是为了追求林徽因,而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追寻更完美的生活。

梁启超得知此事之后,专门给他写信,言辞恳切,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可这也没办法阻拦徐志摩离婚的决心,他和张幼仪的次子出生一月后离婚。对于爱这个字,每个人有不同的认定。人人都说张幼仪爱惨了徐志摩,可张幼仪却说自己不知道爱是什么。离婚非张幼仪所愿,她当时怀着身孕,徐志摩逼着她去做流产,张幼仪说流产有风险,可能会死人的。徐志摩丝毫不顾及夫妻情面,此时的他心里热的装不下任何人,只有所谓的崇高理想和幸福。

坐火车也会死人,难道大家不去坐火车了么?这句话让张幼仪痛彻心扉,她爱孩子,爱家庭,这是她的天,最终张幼仪没有伤害孩子,他们也离婚了。培华女中的下课铃响起,林徽因穿着白衬衫黑裙子在校园中翩翩起舞。明天是周末,林徽因雀跃的奔向家里,不是因为她想念家人,而是想见梁思成。

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公子,他们两家是世交,林徽因从小便认识梁启超,只是最近才被家里人安排相爱。不是偷偷摸摸的,是在家人的祝福下俩人成为眷侣。这不是传统的包办婚姻,这是在父母成全下的自由恋爱。确定关系后,梁思成常来看林徽因,他们俩人出生教养和文化背景极其相似,不管是在性情和趣味上都相差无几,所以在一处时总有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梁思成还没说完话,林徽因便知道他在想什么,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让他们的心越走越近,最后紧紧的黏贴在一起。

梁思成不但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在其他方面也涉猎甚广。小提琴、钢琴手到擒来,绘画技术上栩栩如生,也是校美术社的骨干成员,从他留下的稿件中能够窥见其才能。和徐志摩如孩童般的纯真不同,梁思成更笃实宽厚,所以即便梁思成没有高大的身材,也能给林徽因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同样梁思成也欣赏林徽因,在梁思成眼里世界上没有比林徽因更完美的人了,集秀美、才气、天赋、见识于一身,他每次看向林徽因的眼里都有爱慕和喜悦,这是相爱之人才会有的境界。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标志,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了二十年代初,北京社会流行办各种聚会,为了方便联系,徐志摩与胡适等人在石虎胡同成立了新月社,并创办杂志《新月》。杂志成立后,徐志摩最想邀请的人就是林徽因,他的回国是带着目的的,这个目的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他以为自己是在慢慢的靠近,事实却是林徽因在慢慢远离。他们都是天上闪亮的星星,有才华有天赋,可是世间的自有规律,星星是不可靠近的,从理性角度分析,因为引力等物理因素,从感性角度分析,一山不容二虎,互相遮掩了光线,星星怎能甘心。

徐志摩满脑子都是林徽因,一心想着和对方相亲相爱。周围人都说林徽因和梁思成是神仙眷侣,可他偏偏要不自量力的插进去一脚,终究是无果的。因为时局动**,梁思成不幸受伤,躺在医院三个月。林徽因每天都在看他,带他带最喜欢的冰酪,在他床头读他最喜欢的书。这是他受伤后唯一的慰藉,每次医院走廊里响起欢快的脚步声时,梁思成便知道他今天的快乐来了。不管徐志摩怎么努力,怎么向上天祈祷请给予他爱,他还是没能成为林徽因正式的情人。此后的岁月中,林徽因和徐志摩始终保持着真诚又纯洁的友人关系,他们互相通信,品鉴艺术。林徽因对徐志摩的生活和理想保持着尊重和理解,同时她也得到了徐志摩的敬重和爱护。

1924年4月,北京即将迎来一位重量级的人物,印度诗人泰戈尔。他的到来不是偶然,是梁启超和蔡元培以北京讲学社的名义邀请来。为了迎接这位重量级嘉宾,北京文化界做了各种各样的准备。各大报纸连篇累牍地介绍泰戈尔,期刊更是分上下两卷刊登他的诗歌。讲学社委托徐志摩接待泰戈尔,照顾泰戈尔在华的起居生活,以及担任翻译。4月23日,泰戈尔乘坐的火车在北京前门车站停靠,北京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人都来迎接他,其中包括胡适、辜鸿铭、蔡元培、梁启超等人。

泰戈尔在北京的行程安排的很满,各大高校纷纷邀请其去座谈和演讲。陪伴在泰戈尔身边的不只是徐志摩还有林徽因,是徐志摩邀请林徽因陪同做翻译。当时有照片留下,照片中的左侧是亭亭玉立的林徽因,中间是留着白色胡须的泰戈尔,右侧是风流倜傥的徐志摩。有报纸这样调侃,林小姐貌美如花,和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正如苍松梅竹岁寒三友图。

泰戈尔在文化界广受欢迎,但也不是人人都喜欢他。他在各处演讲时,屡次强调希望我们不要忘了自己的文化,去接受那些丑恶和无价值的西方文化,尤其是不能盲目的追求工业主义。当时的中国百废俱兴,千疮百孔,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我们为什么会被欺负,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但大多数人都认同一点,我们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列车,因为错过了这班车,才让我们被欺负至此。

而且刚刚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青年学生,到处倡导民主和新工业化社会,手腕硬了才是公理,单纯的宣扬超乎常人的精神品质,只会将国家推向更危险的境地。鲁迅先生犀利的评价了泰戈尔的访华之行,他把泰戈尔比喻成所谓的神仙,凡人不能理解神仙,神仙也没办法干涉凡人的生活,他们来自不同的生活圈层,注定不能好好交谈。5月8日是泰戈尔64岁的生辰,北京一些文化人为他准备了生日会,在这场聚会中梁启超亲自给泰戈尔赠明“天竺旦”。生日会的重头戏是英文歌剧《齐德拉》,该剧本是泰戈尔的剧作品。

剧中徐志摩饰演爱神玛达那,林徽因饰演公主齐德拉,梁思成则是舞台布景设计师。在后台,林徽因和梁思成眉目传情,他们经常在一处耳鬓厮磨。长时间的付出没有得到回应,徐志摩也慢慢认清了现实。即便是在剧中他也没有成为林徽因的伴侣,而是成为了爱情的见证者,站在了祝福的位置。爱与自由化身的徐志摩,早已将自己的想法**给了泰戈尔,他对林徽因的爱恋高于山水,实乃世间少有。泰戈尔也从中说和一二,但是林徽因态度坚决,泰戈尔心知肚明,便说你们之间没有开始,我便送你们一个结局吧。

泰戈尔离开后,林徽因和徐志摩也踏上了留学的征程。送别时,徐志摩眼中含泪神情悲绝。胡适看到后大喊一声,徐志摩哭了。此话一出,徐志摩的眼泪滚滚落下。凄凄惨惨戚戚,在这场感情中,徐志摩已然付出了全部身心。

不管徐志摩爱的是想象中的林徽因,还是现实中的林徽因,他们两个人的友情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