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后记:品评林徽因的经典诗作

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品评:

本诗为林徽因为其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以及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此一说源于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不过后人也一说为悼念不幸罹难的徐志摩而作,不过这一点无明确的参考资料可佐证,时至今日,创作初衷已无考证之必要,因为诗作本身已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一首永恒经典佳作了,并被后人咏叹流传。

二、记忆

断续的曲子,最美或最温柔的

夜,带着一天的星。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

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无名的展开

野荷的香馥,

每一瓣静处的月明。

湖上风吹过,头发乱了,或是

水面皱起像鱼鳞的锦。

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

**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谁都

认识那图画,

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品评:

本诗成诗于林徽因生命中最好的年华,诗中优美的语句将读者拉回到了那似水年华之中。林徽因以诗歌为媒介回忆起了她的16岁时,那段“康桥”的经历,诗作中出现的星、花、野荷、月、倒影,似乎为读者勾勒出来一副美丽的康桥山水画,真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首诗作,情景交融、风格唯美,似乎充斥着朦胧之感,让读者不禁产生联想。诗作中,多处用到修辞手法,如“披着情绪的花”运用比拟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记忆中的那些美好回忆。又如“水面皱起像鱼鳞的锦”,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康河波光粼粼的样子,不禁令读者想起,同时期的著名才子徐志摩笔下的“康河的柔波”。林徽因说记忆中的花,是情绪的花,展开在记忆的梗上,四面的辽阔如同梦一般。那么这个梦,到底是什么呢?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是对国家的期盼?其实林徽因一直感叹的,都是她一生所经历的美好年华。而结尾处,林徽因提到的“认识那图画,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这个“倒影”似乎承载着林徽因对于康桥的美好记忆,她这里结识诸多良师益友,其中就包括徐志摩,俩人曾在此谈论诗歌美学,这份美好记忆,终将像那副图画,永远沉在林徽因的心中。因此,不难解释诗作为何能与《静坐》一起在被刊载,似乎那时的诗人是真正地感受到了世间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一定的规律,犹如昼夜轮回、四季变化、繁花开谢,世间的一切人的情感变化都在这大自然中永恒不变的规律中不断上演。读罢此诗,也许我们可能会想到此刻的自己所一直追寻的,年少的我们总能因为收获一个奖状而满足、买到一袋零食而欢呼、考了一百分而开怀大笑。但长大后的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压力,会产生愈来愈多的焦虑,似乎越来越不懂得满足,总觉得人生艰难,快乐总是属于别人。甚至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忘记了追寻那些美好的事物。而这首《记忆》其实就告诉读者,人生的美好始终存在,虽然事实坎坷,但仍要不忘保持内心纯澈,尽管生活满目疮痍,依旧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三、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品评:

创作本诗时,林徽因恰好与曾苦苦追求自己的徐志摩在北京香山见面。整首诗作语言质朴,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情感却有些复杂,例如诗作中直接使用了“没有些牵连”、“再莫有温柔”、“忘掉了我”等拒绝之词,这些词语难道希望徐志摩忘记自己?还是对徐志摩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不论是哪一种,林徽因的内心似乎都是痛苦的,毕竟在她的一些诗作中,还是回忆过与徐志摩的一些过往。整首诗作,林徽因以落叶自喻,将矛盾的情感进行逐步消除,似乎在做一种虽不想放弃,却又不得不放弃的痛苦挣扎。继而,又用一种抒情笔调,表达了林徽因的内心情感,这种独白式的情感表达,含蓄忧愁,充满着矛盾,却是与“你”在做最后的分别。最后,以委婉的方式表达出对“你”的拒绝。诗作,意境并不宏大,似乎只是表达对徐志摩的拒绝,就好像一个学生时代的女孩子,拒绝了一个男孩子的表白。但诗作中抒发的情感,却是复杂矛盾,字里行间都在表达一种忘却与拒绝,可对于往昔的美好记忆,林徽因始终是无法完全忘却的,对于徐志摩,她始终也有缅怀。因此,读到此诗,要结合林徽因其他的诗作来品读。读罢此诗,或许我们会想到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似乎也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人,曾经给予我们感动,让我们相信人生的美好,这样的人,我们又怎能忘却呢?

四、那一晚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品评:

本诗是林徽因为数不多的诗作中的一首优秀作品,然而这样优秀的诗歌作品,却似乎并没有得到后世研究者广泛关注与研究。诗作情感真挚,语言唯美,是林徽因在别墅养病时创作,整首诗是林徽因对她与徐志摩之间真实的追忆与回溯,诗作抒发的情感,颇为复杂。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于年少烂漫的岁月,那时林长民正带着女儿林徽因到欧洲游历。徐志摩正在欧洲学习,听闻林长民为人谈吐非凡,便前去拜访。俩人相见恨晚,两人一起谈天说地,谈外国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歌,建立了深厚情谊,分别之后,多以书信来往。从题目中的“那一晚”,这个时间的信息,可以看出诗作主要是回忆某人某事。林徽因整首诗借助意象“船”与“河”,营造了一个使具有朦胧美感的意境,而这样的意境也仿佛再现了彼时的伦敦。诗作第一节中,描写了繁星点点的夜晚,两人彼此交谈,却各自怀有心事。“重愁”二字则直抒胸臆,点出林徽因内心的愁绪之深。这样的描写,也为下面诗作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第二节中,主要描写了对那一晚的进一步回忆以及对内心充满矛盾的情感。这一节中,林徽因再次提到了她的船,可这只船没有航行在风平浪静之中,而是在一种十分无助和危险的波涛之中,这样的情境,似乎暗喻林徽因并未真正走出情感的困惑,始终在情感的海洋中徘徊,且充满了矛盾冲突。“阴影”二字,则是表达林徽因的世界充满了黑暗,但这并非是突出她个人处境危险,而是为了进一步写出林徽因在情感上的痛苦。下面提到的眼泪、白茫茫的江边,可以读到林徽因的痛苦极深,而这个“你”的付出与给予,恰恰是林徽因痛苦的原因之一,因为她难以忘却。“红花儿黄花儿”则是象征对方对自己的付出与帮助,这些恩情,令她始终无法忘却。第三节中,“那一天”应为林徽因回忆起“那一晚”的一天,林徽因回忆起与对方的往事,难以克制的情感倾泻而出,所以她要带上弓箭,这一切是林徽因情感达到巅峰时内心的炽热情感,喷涌而出,犹如火山爆发一般,表达对对方的真挚思念。最后,从末尾句“当年”二字,可以看出林徽因是描写的是自己的美好回忆。整首诗作,内容上极具画面感,体现了林徽因丰富的想象力,情感上复杂多变,由婉约含蓄,转为真挚热烈,可见林徽因创作中的真诚理念。整首诗作富有音乐美,反映出当时新诗的特点。

四、静坐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品评:

本诗于创作于林徽因婚后,此时她与夫君梁思成的婚后生活很美满,除了跟随梁思成从事建筑科学研究,在闲暇之余,也从事文学创作。她这一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大多以描写个人生活为主。情感上则是抒发对生活的一些所思所想,反映一些关于爱的思想。因此在诗作之中林徽因投入的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很多,诗句唯美浪漫,韵律自然,富有音乐美。诗作中这一句“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而“拖”则用得极具想象力,也恰到好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午后日光斜照,让窗上的寒霜融化,这样的描写,既能看出林徽因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另外也能看出她富有想象力的文学素养。《静坐》整首诗作,从内容上看,虽然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林徽因用淡雅、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简单安静的北平冬日景象,林徽因此刻看着眼前美景,看到花,看到日光,想到这世间,春去冬来,周而复始,进而开始思考这世间美景的到底有什么值得人去欣赏的呢?只怕是每一处眼前的美景。因此,本诗就恰恰体现了林徽因诗作中的情景交融特点,她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原理,善于将景与情与理,进行完美的融合,继而去表达对生命和自然情感的思考。自然中的万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归宿,而人们会因为自己的经历,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万事万物,此刻自己远望冬景,享受着惬意的日光,在这寒冬之时,这份日光所带来的温暖,令林徽因感到十分美好。读罢此诗,八十多年的今天,每当冬日午后,也许也会有人,沏好一杯茶,坐在窗前,透过窗子,品茗眺望那美好的冬景,享受这难得的温暖与宁静。

五、深笑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好 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品评:

本诗主要赞美人性美与自然美。整部诗作表达出了对生命的歌颂。整首诗的意境不算宏大,却也将人的意境、爱的意境与生命的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读罢感觉自己如饮下沁甜的泉水,食下淡淡的莲子。林徽因的诗作,大多都用女性独有的视角去描写,所以需要读者去品读鉴赏字里行间那细腻的心思,而这首《深笑》恰恰是最具代表的一首诗作,她呈现给我们的是新诗的独特魅力。诗作中写到三次笑,原本很平常的神态,在林徽因的笔下都展现得富有深意,第一层,甘甜与纯真,象征着人性的真诚。第二层,美好与轻盈,象征着人性的无邪。第三层,动人与高亢,象征着人性的光辉。林徽因似在轻轻地吟唱,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化虚为实,瞬间就幻化成了无限的美丽,让笑意充满世界上每一处角落。言语柔美,但恰恰是这样一种淡淡的吟唱,撩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愫,扣人心弦,引人深思。令人不得不沉吟,思考生命的意义。诗作的结构上是六行一节,全诗由问句领起,层层深入,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复沓叠唱,具有回环之美。诗句由长到短,呈倒金字塔形,平仄相谐,音调和美,富有新诗特有的音乐般的旋律感。本诗表达了林徽因对人性美好的歌颂,令读者不禁为其倾倒。

六、静院

你说这院子深深的——

美从不是现成的。

这一掬静,

到了夜,你算,

就需要多少铺张?

月圆了残,叫卖声远了,

隔过老杨柳,一道墙,又转,

初一?凑巧谁又在烧香,

离离落落的满院子,

不定是神仙走过,

仅是迷惘,像梦,

窗槛外或者是暗的,

或透那么一点灯火。

这掬静,院子深深的

——有人也叫它做情绪——

情绪,好,你指点看

有不有轻风,轻得那样

没有声响,吹着凉?

黑的屋脊,自己的,人家的,

兽似的背耸着,又像

寂寞在嘶声的喊!

石阶,尽管沉默,你数,

多少层下去,下去,

是不是还得栏杆,斜斜的

双树的影去支撑?

对了,角落里边

还得有人低着头脸。

会忘掉又会记起,——会想,

——那不论——或者是

船去了,一片水,或是

小曲子唱得嘹亮,

或是枝头粉黄一朵,

记不得谁了,又向谁认错!

又是多少年前,——夏夜。

有人说:

“今夜,天,……(也许是秋夜)

又穿过藤萝,

指着一边,小声的,“你看,

星子真多!”

草上人描着影子。

那样点头,走,

又有人笑……

静,真的,你可相信

这平铺的一片——

不单是月光,星河,

雪和萤虫也远——

夜,情绪,进展的音乐,

如果慢弹的手指

能轻似蝉翼,

你拆开来看,纷纭,

那玄微的细网

怎样深沉的拢住天地,

又怎样交织成

这细致飘渺的彷徨!

品评:

本诗创作之际,林徽因正居住在北平,生活宁静却略有一丝清淡。“静院”描写的也就是林徽因居家的生活琐事。整首诗作的风格有些凄清、清冷,抒发的情感也略显迷茫与彷徨,或许是那个时代影响所致。本诗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赋”的手法,仔细地捕捉某一日夜晩的院子里的每一番景致,以及抒发面对每一番景致中所产生的情感。第一节,林徽因主要描写了院子的静谧之美,从整体上,塑造了一个清静的世界。林徽因通过圆又残的月,慢慢远去的叫卖声,院子中的老杨柳与围墙,满院子的香气,窗槛外的世界,为读者勾勒出一副北平夜景图。对于满院子的香,读者无法得知到底香到什么程度,林徽因运用比喻修辞,说这香气闻起来,仿佛“是神仙走过,仅是迷惘,像梦”,生动形象地点出了这香气之浓,为诗作增添了朦胧之美。第二节,主要描写了那个可以“指点”,可以感知的“情绪”。而“情绪”则是林徽因在写作此诗的主要目的,但这“情绪”到底是什么呢?这一节中,林徽因写到那“黑的屋脊”“兽似的背耸着”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屋脊的形状特点,又赋予了它生命的特征。而又像“寂寞在嘶声的喊”,这里就与前面构成了动静两种不同的姿态,虽说这里似乎是化静为动,但是“寂寞”二字,才是林徽因所强调的。而下面写到“沉默”的石阶,“支撑”斜斜的栏杆的“双树的影”,这些景物也都用比拟的修辞,去描写它们的生命色彩。因而,这一节,表面上似乎写了动的一面,其实是想突出眼前的静。但为何又要去写“喊”?这种矛盾的情感冲突,似乎也是林徽因自身的写照,在这静谧的世界里,她与眼前的景物似乎同为一体,不甘忍受这种寂寞,也想要去“喊”。这一节,林徽因移情于物,融情于景,抒发了个人的寂寞之感。第三节,似乎是由现实转为回忆。在这一节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清晰地出现了。诗作中,突然有一个“角落边、低着头脸”的人出现,使诗作视角一转,由眼前之景,切换突然引发的回忆之中,转而去写过去某一日夜晚中的所见所闻,但正如诗作中所写的“描绘一个夏夜(或许是秋夜),有人在那里隐约地谈论今夜的天”,这段记忆似乎并不是很清晰。这一节,所表达出的情感,正是眼前之景,引发了林徽因的回忆,想到曾经的某一个夜晚,也如今夜这般,只是那段回忆,自己已然记不清楚了,又或许是记得清,却有意不愿记起。最后一个诗节,林徽因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总结,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她将“夜,情绪”比作是“进展的音乐”,仿佛在读者耳边响起。而“玄微的细网”又如何去“拢住天地”和“织成细致飘渺的彷徨!”又似乎在给读者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令人捉摸不透,却又回味无穷。诗作中,“情绪”是一个重要的意象,林徽因将抽象化的东西试着去具体化,让人感到这种“情绪”可知可感,却又无法捕捉。诗作中,将已经逝去的,正在进行的两种时空观,进行虚实结合,塑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诗作的情感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诗作中的抒情主人公的感知,即在诗作中写到对眼前深夜的静院的所见所闻,圆又残的月,叫卖声,香火,灯火,轻风,黑屋脊,石阶,栏杆,树影……,抒发了一种寂寞之感。二是林徽因本人对眼前之景的所思所感,触动了内心的情绪,想到了曾经某一个夜晚,也如眼前之景一般,只是时光流逝,岁月不再,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于是,两部分交汇在诗作之中,突出一致的个人对离乱的愁绪,一种物是人非的人生慨叹。这样的安排,也令读者感受到诗作蕴含着林徽因丰富的想象力。

七、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品评:

本诗堪称林徽因所有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即使在同时代的其他新诗作品中,《别丢掉》也以它表达感情的独特而富有美感的方式,被世人所赞叹。诗作从内容上分析,想抒发的也是一种朦胧而寂寞的情感。在林徽音的大部分抒情作品中,对过去的追忆,对自然的变幻产生淡淡的伤感与愁绪,对人性之美的赞颂,占据了她的情感天地,使我们感受着一种薄纱似的情感,犹如潺潺溪流,曼妙流动。诗作主要描写了流水、山泉、黑夜、松林、明月、隔山灯火、满天星斗,山谷中的回音,为读者勾勒出一副黑夜山景图。林徽因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试图抒发个人对过往的渺茫与彷徨,而这些景物,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凄清、落寞的氛围,就仿佛那些昔日的美好仿佛眼前的流水似的,在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潺潺地流淌着,始终勾起自己所思所感,拨动着心弦。正如诗作中所写:“你”也“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一样有“满天的星”如“梦似的推起”。抒情主体公的心中还眷恋着往日的美好回忆,只可惜的是,此时此景,记忆中那个“你”,已经不在眼前。

诗作中,许多比喻用得很巧妙,许多意象的含义很复杂,本是借景抒情,又颇有深意,充满了个人的独特艺术素养。“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中的“黑夜”似乎并不仅仅是描写眼前的黑夜之景,也暗含着林徽因此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迷茫与彷徨,在那样一个国家动**的年代,似乎许多诗人都有这样的情感。因此,诗作与其他诗作一样,语言婉约淡雅,却极具深意,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认真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