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每天上班时,心里惦记着女儿,工作也更有干劲,逢人就傻笑个不停。

每天下班后,都满心喜悦地陪老婆女儿。

女儿乖巧又聪慧,才两岁就能数数,小嘴更是很甜。

那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直到那一天,一场意外使严敬的生活发生剧变。

时隔多年,严敬始终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1991年2月的一天,正好是囡囡二周岁生日。”

严敬掐灭燃到尽头的烟,又点了支,继续道,“我特意请了天假,抱着囡囡去集市买糖葫芦……”

当时满心喜悦的严敬,还没意识到剧变将至。

从小顺风顺水没经受过挫折的他,对陌生人也没什么警惕心。

碰巧单位里有人来找他谈话。

他托一旁卖糖葫芦的憨厚男人帮忙照看下囡囡,就到一旁无人角落与同事交谈。

大概十分钟后,严敬回来了,却没见着囡囡和那个卖糖葫芦的。

起初严敬只以为是走到别处去了,毕竟人家要做生意,在集市里走动也很正常。

当时的他,根本没想到会有人贩子这种行当。

在集市转了一圈,都没见着两人人影,他感觉有些不安,但仍没往人贩子方向想。

或许是不敢想吧……

严敬找了几个相识的商贩,托他们帮忙找找。

几人在集市里一路问过去,最终在集市口卖菜老头那打听到一个消息。

那个卖糖葫芦的带着一个女娃子,早就出集市了。

这下子,再怎么迟钝严敬也意识到不对劲了。

他立刻托人报警,并循着路人指的方向追了过去。

一直找到夜里,他和警察都没找到囡囡和那个卖糖葫芦的。

警察经调查印证,告诉了严敬一个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他的囡囡,被人贩子拐走了。

……

讲到这里,严敬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我始终忘不掉,那个人贩子看似憨厚的眼神,一辈子都忘不掉。”

……

故事继续推进,但背景已渐渐由彩色转向黑白。

在那之后,一个美满的家庭开始支离破碎。

妻子乱砸东西,骂他没用,连孩子都看不住。

老父亲被气得直哆嗦,差点犯了哮喘。

他在单位也时常精神恍惚,被上级批评了多次,晋升的机会也失之交臂。

一次,严敬无意中听人聊起,在邻县连出了多起人贩子案。

他立刻请假赶过去,逢人便打听人贩子的消息。

每次看到与囡囡相像的孩子,他就冲上去抓住不放。

状若疯子,不止一次被扭送去派出所。

……

“你找到了吗?”看着他花白的头发,我心里隐隐有了答案。

但严敬的回答有些出乎意料。

“找到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蹲守了整整两个礼拜后,年轻的严敬终于碰到了那个人贩子。

还是那憨厚的眼神,还是那似曾相识的糖葫芦。

严敬的眼睛顿时就红了,脑子一热就冲上去,一脚踹倒糖葫芦扎,揪住人贩子的衣领摁到旁边卖小玩意的摊子上。

两人扭打在一起,将摊子都撞翻了,场面一片狼藉。

周围人不清楚情况,纷纷上来拉架,架着严敬往后拖。

待严敬稍稍冷静下来,吼着那人是人贩子,让人去抓住他时。

人贩子早趁乱溜了。

……

“我当时就是太年轻了,后来想来,一开始拉架那几人,其实都是人贩子的同伙。”

“警察来的时候,那几人跑的影都没了。”

如今已年近半百的严敬,吐了口烟雾叹息道。

“要换了现在的您,就肯定会先报警吧。”

“不。”严敬否认,“要换了现在的我,肯定会第一时间先打断他的腿。”

看着他眼中闪过的狠戾,我一时无言。

这是个重视家人的好父亲,但决不是什么好人,我做出判断。

“后来就一直没再见到?”我斟酌着问道。

“没有。”严敬苦涩摇头。

……

之后,年轻的严敬又蹲守了整整一个月,没碰到人贩子,却先碰到了自己的老父亲。

是他的老父亲找到了他。

他这才知道,工作没了,妻子也跑了。

一个美满的家庭,彻底支离破碎。

故事的颜色,彻底成了黑白。

此后十五年,他没再成家。

孤身一人,跑遍了天南地北,找当年那个卖糖葫芦的,还有他的囡囡。

哪里有人贩子的传闻,哪里就有他。

一直到他收到了老父亲离去的消息,他才如梦初醒。

当年意气风发的小伙,已至不惑之年了。

他父亲身前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他能忘掉过往,好好活下去。

丧礼后,他将自己十五年的过往随老父亲一起葬下,留在家乡,遵从父亲遗愿开始新的人生。

他在墓前发誓,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他进入一家私企,凭出色的能力,短短数年就从基层一直干到了财务经理。

他将过去十余年找囡囡的执念,都化作了工作上的狂热。

“初次见到王怡时,我差点以为见到了囡囡,因为她和我前妻年轻时有五六分像。”

“但经过调查,我确认了王怡和我没关系,大概是前妻那边的亲属吧。”

严敬掐灭烟头,闭上眼睛不再言语。

我悄悄离去,离开前带上了在办公桌上偷偷顺走的两根头发。

……

离开后,我又去看守所找王怡要了根头发,委托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帮忙做个亲子鉴定。

虽然严敬已经调查过,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我还是想确认一下。

二审开庭当天,我提早半个小时前往法庭。

法庭外已围了不少人,甚至有人拉起了横幅。

有眼尖的记者认出了我,冲上来采访。

“周律师,你为什么要为一个如此凶残的杀人犯辩护?”

记者将话筒对着我。

我微笑回应:

“曾有过这样一个案子,尽职尽责的律师被己方当事人袭击身亡,但为何仍有其他律师会出席为凶手辩护呢?他们就不为自己的同行悲痛吗?”

“因为刑事诉讼法三十二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有获得律师辩护的权利。”

“身为律师,我来法庭的目的,不是为嫌疑人脱罪,而是通过为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提出自己的质疑,以促使控方更深入地查明真相,防止冤假错案,让无罪的人免受刑罚,让有罪的人罪当其罚。”

记者又问:“请问犯罪嫌疑人和你是什么关系?”

我毫不犹豫回答:“委托和被委托关系。”

记者再问:“据说你和犯罪嫌疑人是高中同学,你们……”

眼看问题渐渐朝不可控的趋势发展,我委婉拒绝了采访,直接进入法庭。

法庭上,我就王怡作案证据和罪名的问题,与公诉人展开了激烈的辩驳。

公诉人仍主张故意杀人罪。

公诉人指出,杨明出事时间应为25日晚22时至24时之间,而通过检查楼道监控可以推断,在该时段,与杨明相处一室的只有他的妻子王怡。

当夜23时至24时,杨明邻居听到流水声,据检查水表,当天至少用了5吨水。

虽嫌疑人王怡已失忆为由拒不认罪,但由已知证据已能推断出,凶手就是王怡。

公诉人还称,从杨明留下的自陈视频仅能推断出,案发7日前杨明可能嘱托王怡杀他,而不能确定案发7日内杨明仍主动求死。

再由王怡的翻供视频可以推断,王怡应该知道杨明已改变主意,却依然按原计划行事杀了杨明。

因此不构成嘱托杀人,而是故意杀人。

而我主张自卫过当。

我指出,杨明的自陈视频可靠性不强,不排除自导自演的可能。

而由王怡提供的两段视频可以推断,杨明已产生谋杀王怡的念头,并疑似制定了计划。

与之相对的是,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王怡有杀杨明的动机。

我由此作出合理推断,王怡应当是在杨明的袭击下被迫自卫,失手杀人。

因此应为自卫过当致死罪,量刑有期徒刑三年。

我还提出当场为王怡进行精神鉴定,但被当庭拒绝。

公诉人认为,王怡行凶后,尚能保持清醒,并能在极短时间内毁尸灭迹,显然早有预谋,至少行凶时精神不存在问题。

公诉人还指出,王怡在案发后疑似假装失忆,又第一时间收买小区业主,在长久审讯下依然不松口,明显心理素质极强,精神状态正常。

我反驳给小区业主送礼不等同于收买,更不能证明被告心虚,这只是正常的人情世故,正如教师节给教师送花,不能证明学生心里有愧。

我又拿出一份新证据,证据显示邻居曾与杨明有过生意上的合作,疑似与杨明存在利害关系,证言应被宣布无效。

公诉人也提出,王怡提供的两段视频获取手段合法性存疑,应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在庭审的发问阶段,我围绕王怡的行凶动机、作案证据、杨明家暴行为对王怡造成的心理创伤等问题展开了近二十分钟的发问。

我的辩护词除了从理性角度展开辩护外,还从人性角度入手。

“……王怡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如控方所述,是那种心思狠毒、心理素质极强的杀手吗?”

“显然不是。”

“王怡大学同学林某对她的评价是‘性情开朗积极乐观,团结同学,待人温和,和同学们混得开’”

“王怡大学辅导员田某评价王怡‘每次见到都会主动笑着打招呼,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脸上总带着开朗的笑容’”

“王怡高中班主任廖某评价她‘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工作认真负责,老师的得力助手’”

“王怡所住小区保安吴某评价她‘小姑娘很有礼貌,脾气很好’”

“同小区一位孩子评价‘阿姨很亲切,每次都带零食。’”

“不难看出,王怡并不是什么坏人,甚至此前在大众心中,都是正面形象。只是生活和命运让她走上了不一样的道路。”

“而与之相反的是,旁人对杨明的普遍评价为‘脾气暴躁,易动怒’”

“当然,我并非在称赞王怡。站在法律人立场,我认为王怡的行为是原则性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