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因材施教

其实,他也不喜欢做饭啊!

身为一个堪比弟弟们榜样的完美大哥,十佳好太子。

怎么能随便暴露自己的短处呢。

然而,对上张成虽是在笑,却十分严肃的眼睛。

小朱到嘴边劝说的话语,还是又咽了回去。

他心想:在弟弟们面前质疑老师的决定,不是一个学生应做之事。

等夜深人静了,他才找老师私下一谈吧。

如此,没有朱标代表弟弟们坚决表态,张成当即拍板敲定。

“今天时辰已经不早,你们都回去休息。”

“从明天开始,我们继续务农,顺便学习厨艺。”

“啊……”

皇子们仰头长叹,哀嚎连天。

朱标一一安抚好弟弟们,等看着他们陆续回房,才看了张成一眼,自己也回去歇息。

……

是夜,三更时分。

月上枝头,照得衙门一片亮堂。

朱标轻手轻脚起身,径自前往衙门书房。

自从接下朱元璋的束脩,张成就和小朱约定,他会搬来衙门书房居住。

吱呀。

张成白天忙着带朱家小分队,一堆公务只好堆到晚上处理。

夜已深,眼看着刚处理完小山高的文书,他打了个哈欠,就要熄了蜡烛歇下。

忽然,一道黑影幽幽站在门前,吓了张成一跳。

一时间睡意全无。

就在他惊疑不定,刚要招出系统,探查外面人是谁之际。

叩叩。

“老师,您歇下了吗?”

“学生有一事想求您解惑,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是小朱的声音。

对这位历史有名的完美太子,张成还是十分欣赏的。

知道是虚惊一场,他放下心里戒备,笑着过去开门。

“原来是大郎,请进吧。”

避尊者讳,张成不想直呼小朱姓名,免得小心眼的老朱针对。

但叫老大,又会和老朱的称呼冲突。

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后世人都会调侃的“大郎”。

“大郎啊,这么晚你找我有什么事?”

“但说无妨。”

门打开,看着小朱一脸凝重的表情,张成挑了挑眉,真有些好奇。

到底什么事,让他这么晚过来找自己?

面对老师,朱标也没想隐瞒自己的目的。

斟酌了下言语,他才微微躬身一礼,才郑重说道:

“老师,非是学生对您所教导的内容有所质疑。”

“只是,您所授的新学课程,实在出人意料。”

一晃眼,朱标在这凤阳县生活了两天,每天他都会提前很早起来,游走于城中街市。

看着老百姓言之有物,谈论着衙门新公布的政策条规。

他对张成真实的新学内容,不禁充满敬畏,同时好奇心也愈发浓烈。

“老师,学生实在不明,您是怎么做到的,让百姓都能时时知晓凤阳的变化。”

“又是如何将目不识丁,受限于落后中都的百姓,拧成一股绳,让全城都焕发出惊人的活力。”

这些,才是他作为太子真正想学习的东西。

朱标心里下定决心,一咬牙主动一揖到底。

“还请老师教我!”

“虽然这两日老师教导的务农知识,同样发人深省。”

“我尚且能坚持,可心里对此事实在是不感兴趣。”

听着小朱推心置腹的发言,张成笑容不减。

其实他一早就猜到,小朱会忍不住跑来找自己开小灶。

回想自己每当说起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小朱两眼放光的模样。

张成笑笑,“所以,你是对我所说的经济之道有兴趣,想在这方面深造是吗?”

朱标赧然地垂下头。

“若老师实在为难,我可以先跟着弟弟们一道学习完务农,再深修这经济学。”

“不用麻烦。”

张成摇摇头。

“我说过,要寓教于乐,所以对你们兄弟就更要因材施教。”

“你既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继续捆绑你务农,肯定也无所精进。”

“所以我打算安排你明天就去凤阳银行工作。”

朱标没想到,张成竟然这么好说话。

眉目一喜,他高兴地抬头欲要感谢老师。

可感谢的话到了嘴边,想起自己那些不省心的弟弟。

他头疼地揉了揉眉心。

“不成,我那些弟弟必须由我压着,不然恐怕会妨碍老师教学。”

张成笑了。

这个时候,他脑海里闪过的是聪敏早慧的朱棣。

未来的永乐大帝,在做燕王就藩时期,就爱民如子,深得百姓拥戴。

如今,这位年轻的燕王看起来尚显稚嫩,不过在求学的态度方面,可比他的兄弟们积极多了。

他直接道:“务农的事,让你那懂事的四弟负责就行了。”

“老四么。”

朱标想了想,自家这四弟,从小就酷似老爹,有雷厉风行的气势。

后来在行伍里锻炼,就算混账如老二老三,有时候都怕惹怒四弟。

这么一来,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于是小朱紧绷的神色又舒展开来。

“好,那就有劳老师,多多提点四弟。”

第二天天不亮,兴致昂扬的小朱就提前出发,赶去凤阳银行。

等皇子们例行日上三竿,来到试验田集合,这才从张成口中得知老大去银行实习的消息。

“啊,凭什么大哥能去劳什子银行,我们就继续在这儿种地。”

朱樉和朱棡更难受了。

两人脸拉的老长,仗着没有大哥坐镇,踢着田垄就想偷懒回房歇息。

其他几个小的看着哥哥们的脸色,也十分迷惘。

“大哥不在,那我们留下干什么?”

“可能正是因为大哥做不来农事,才会半路认输吧!”

诸皇子中,唯有朱棣,一听大哥居然中途退却,双眼就是一亮。

他摩拳擦掌,信心满满,暗暗发誓要做好大哥都做不到的事。

张成笑眯眯站在皇子们面前,将他们的反应都收入眼底。

察觉朱棣双眼深处瞬间燃起的斗志,不禁赞许的点点头。

“不愧是后世的明成祖,这么小就开始关心民生。”

“既然如此,那趁着他对务农如此感兴趣,可要好好栽培他。”

“若从这时就大力推广红薯、土豆,那么以后小冰河时期来临,大明就不会流民遍地。”

被满清鞑子入主中原,闭关锁国,直到八国联军大炮轰毁国门。

那是所有中华子孙,最沉痛的耻辱!

若是可以,张成想尽自己绵薄之力,改变历史。

就算自己这个人消失,也在所不惜!

做好决定,张成微微一笑,趁着二三皇子还没开口要翘学,直接笑着看向朱棣。

“大郎走之前特地有言,若他不在,你们兄弟由四郎阿棣全权负责。”

“任何人无理由逃课,阿棣记下都可以转告大郎。”

“别说我没提醒你们啊,若逃学情节严重者,可能会知会你们老爹!”

“所以,你们好自为之。”

张成再次祭出叫家长这招,果然一提老朱,朱樉和朱棡全都骇然失色。

心里再蠢蠢欲动,也不敢随便造次。

毕竟看着他们的,是子承父威的老四!

“这个老大,就是跟我们不对付!”

“到底这苦日子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

在两个皇子的抱怨声中,小皇子们得知四哥接下来管着他们,一个个又乖巧了许多。

看得张成啧啧称奇。

原来永乐帝年少时,在弟兄们之间就有此威严。

不过,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这些小皇子们有什么尚待发掘的潜能,还需得他再观察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