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君子虽然近亲

【原文】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3]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亲近、团结周围的人。

[2]比:读作bì,这里是勾结,结党的意思。

[3]小人:在文中,与“君子”相对,指没有道德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虽然近亲、团结周围的人,但是从不和人结党营私。小人则不合群,只是为了私利,与人相互勾结。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1]则罔[2],思而不学则殆[3]。”

【注释】

[1]思:思考。

[2]罔:迷惘,困惑,蒙蔽,“惘”的通假字。

[3]殆:危险、疑惑。

【译文】

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动脑子,深入思考学过的东西,就会迷惘无知而被蒙蔽。如果只是苦思冥想不学习,则会有疑惑,那就危险了。”

【原文】

子曰:“攻[1]乎[2]异端[3],斯[4]害也已[5]。”

【注释】

[1]攻:古今学者的解释分歧很大,一是“攻击、责备”。二是“用心钻研,学习”。三是引申为“做事”。这里采用第一种解释。

[2]乎:在,等同“于”。

[3]异端:对此处的解释也很多,一种是“不同的一端、反对的一端”,二是“不正确的议论”,三是“与正统思想相悖的思想、观点和学说。”本书选用最后一种解释。

[4]斯:这,这样,做代词。

[5]已:在这里是停止的意思,做动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异端邪说,祸害就可以停止了。”

【原文】

子曰:“由[1],诲[2]女[3],知之[4]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5]知[6]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他是鲁国人,常年跟随在孔子的身边。仲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2]诲:教导。

[3]女:你,“汝”的通假字。

[4]之:代指孔子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学问。

[5]是:这。

[6]知:两种观点,一种说是“智”的通假字,是聪明的意思。另一种指的是“知识”。这里采用第一种意思。

【译文】

孔子说:“子路啊!我教给你如何认识知与不知的方法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啊!”

【阐释】

很多研究《论语》的学者大都作过这样一个统计:在《论语》通篇中,孔子曾经一百多次提及“君子”。

首先来看“君子不器”,孔子认为,人如果只掌握某一种技能,在实践中会受到限制,应当博学,掌握各种技艺和才能。不过,这种观点放在当今的社会中,似乎不那么恰当。目前,随着环球一体化和社会大分工的进程,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些年不是流行过“全才即庸才”这样的话吗?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同时精通好几项技能,最多是泛泛的了解而已。什么都懂可能意味着什么都不懂。假如是作为领导者,情况就可能不同了。你不一定要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但是你需要让自己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如果你对很多东西都一无所知的话,就无法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况。

97年,朱镕基总理临危受命,率领中国的金融行业,阻击亚洲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要知道,总理是清华大学电机制造专业毕业的高级工程师。假如他对经济丝毫不了解,是个金融行业的门外汉,又如何能通观全局,与专家们制定出应对金融危机的改革政策呢?

所以,这里孔子提到的君子,应当是指身居上位的领导者。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当博学多识,是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全才,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掌控全局。

关于“异端”问题,我们可以把孔子所说的“异端”理解为端点、极端的意思。希望弟子们学习时不要走极端,只学习某种知识,完全偏废其他的知识。就像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们需要全面了解掌握文科理科各种课程的基础知识。当然,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之外,还不能放弃对自己道德修养的培养。

【原文】

子张[1]学干禄[2]。

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5]尤[6];多见阙殆[7],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8]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晚年的学生。他生活在春秋末期,是陈国人。

[2]干禄:干,即求的意思。禄,指俸禄,在古时候,做官的人能领到国家给的俸禄。“俸”相当于现在说的工资。“禄”则指的是配给的食物。所以,“干禄”就是谋求官职的意思。

[3]阙:这里是保留,放在一边的意思,是“缺”的通假字。

[4]疑:怀疑,疑问。

[5]寡:少。

[6]尤:过失,过错。

[7]殆:与上文的“疑”同义词,也是疑惑、怀疑的意思。“阙疑”和“阙殆”前后呼应,这是古文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做“互文”。

[8]行:读作xìng,是行动的意思,但在这里做的是名词。

【译文】

子张向孔子要求,想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

孔子说:“首先,要多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对有疑问的部分,先放在一旁不要管。对于有把握的部分,说出来时也要谨慎些,这样可以减少自己的过失。其次,要多学别人怎么做,有疑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至于其他有把握能处理的,做的时候也要谨慎,这样能减少事后对自己行为的后悔。言语谨慎,过失少。做事小心,让人后悔的行为少。那么你想要的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原文】

哀公[1]问曰:“何为[2]则民服[3]?”

孔子对曰[4]:“举[5]直[6]错[7]诸[8]枉[9],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1]哀公:鲁国国君,鲁定公的儿子。姓姬,名蒋,“哀”是他的谥号,公元前494~公元前468年在位,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

[2]何为:怎样。这里是“为何”的倒装。

[3]服:臣服,服从。

[4]对曰:古时候,君主向臣子问话,臣子回答时就用“对曰”,以示尊敬。这是《论语》中的行文惯例。

[5]举:举用、选拔、提拔

[6]直:正直,这里是指正直无私的人。

[7]错:安放,放置。“错”是“措”的通假字。

[8]诸:“之于”的和音。其中“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

[9]枉:不正直,与上文的“直”相对,指不正直的人。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怎样才能使百姓臣服呢?”

孔子回答道:“只要选用提拔正直无私的人,放在那些邪恶不正的人的上面,老百姓自然就臣服了。如果提拔了那些邪恶不正的人,并安置在正直无私的人的上面,那老百姓就会不服从您的统治了。”

【原文】

季康子[1]问:“使民敬[2]、忠[3]以[4]劝[5],如之何[6]?”

子曰:“临[7]之[8]以庄[9],则敬;孝慈[10],则忠;举善[11]而教不能[12],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国大夫,鲁哀公时的官职是正卿,是鲁国当时政治势力最强的人。

[2]敬:恭敬。

[3]忠:忠诚,尽忠。

[4]以:这里用做连词,相当于“而”,是“和”的意思。

[5]劝:勉励、自勉。

[6]如之何:怎么办,该怎么做?

[7]临:莅临,这里引申为对待。

[8]之:代指老百姓。

[9]庄:敬重、严肃。

[10]孝慈:孝敬老人,爱护年纪小的人。“孝慈”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是说君主要教导百姓做到“孝慈”。另一种是说君主自己做到“孝慈”。这里采用第二种解释。

[11]善:代指有德行的人。

[12]不能:才能低下的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果想让老百姓尊敬当政的人,并对其尽忠,彼此勉励行善,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回答道:“如果您对待百姓的态度是恭敬、庄重的,百姓自然也会对您恭敬。如果您孝顺自己的父母、爱护幼小,那么百姓就会对您忠诚,为您尽忠。你提拔、任用善良又有德行的人,教导并且引导能力差的人,百姓必然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向上了。”

【原文】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

子曰:“《书》[3]云:‘孝乎[4]惟[5]孝,友[6]于兄弟。’施[7]于有[8]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1]或:有人,在这里是做不定代词。

[2]奚:意思相当于“问什么”,是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

[3]《书》:《尚书》。下文孔子所引用的的话在现存的《尚书》中已经没有了,应当是《尚书》中已经遗失的部分。

[4]乎:无意义,语气词。

[5]惟:只有。

[6]友:友善。

[7]施: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施行”,另一种是“延及、推广”。这里采用第二种解释。

[8]有:无意义。“有”在此处做词头,助词,这是古代构词法的一种。

【译文】

有人问孔子:“您为什么不做官从政呢?”

孔子回答说:“《尚书》中说,‘孝就是孝顺、侍奉父母,有爱自己的兄弟。’把这种孝悌得道的精神推广开,并应用到政事上去,就是从政了。为什么非要做了官才算是参与政治呢?”

【原文】

子曰:“人而[1]无信[2],不知其可[3]也。大车[4]无[5],小车[6]无[7],其何以[8]行之哉?”

【注释】

[1]而:在此处,“而”解释为“如果,却”,做连词。

[2]信:信用,信誉。

[3]可:可以。

[4]大车:在古时候,牛拉的车被成为大车。

[5]:读作ní。过去拉车的时候,需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的前面有一条用来驾驭牲口的横木。横木的两头都装有一个可以拆卸的销钉。牛车上的销钉就叫做“”。没有销钉,就无法套住牲口,车也就没有办法行走。

[6]小车:用马拉的车。

[7]:读作yuè。“”就是马车上,车辕前端与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8]何以:用什么,凭借什么。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誉,真不知道他还能做些什么,拿什么立身处世。人没有信誉,就像牛车没有了、马车没有了一样,靠什么行走呢?”

【原文】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2]?”

子曰:“殷[3]因[4]于夏礼,所损[5]益[6]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7]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有不同的解释,《论语正义》中说:“三十年为一世”。也有学者认为“世”指的是朝代。本书采用第二种解释。

[2]也:这里做语气词,通“耶”。

[3]殷:西周之前的商朝,又称“殷商”。

[4]因:沿袭,承接,继承。

[5]损:减少。

[6]益:增加,添加。

[7]虽:这里是“即使、就是”的意思。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说:“您可以预知十代以后(的礼仪制度)情况吗?”

孔子答道:“商朝沿袭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废除和增加的内容是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仪制度,废除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所以,以此推断,如果将来有朝代继承周朝的话,即使是一百代以后的情况,也可以由此推算,从而预先知道的。”

【原文】

子曰:“非其鬼[1]而祭[2]之;谄[3]也。见义[4]不为[5],无勇[6]也。”

【注释】

[1]鬼:迷信中,把人死后的灵魂称做鬼,后来泛指鬼神。这里是指死去的祖先。

[2]祭:祭祀。“祭”与人刚去世时所做的“奠”不同。“祭”是吉祥、吉利的祭祀,目的是为了祈福。“奠”则是凶祭。

[3]谄:读作chǎn,即巴结,阿谀奉承的意思。

[4]义:孔颖达的《论语正义》中对“义”的解释是:“义者,所宜为也。”意思是说,义,就是应该做的。

[5]为:做。

[6]勇:《论语集释》:“知而不为,为无勇也。”也就是说,知道应当做的事,不去做,就是“无勇”。所以,勇,即勇气,敢作敢为的果敢。

【译文】

孔子说:“对于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祖先,却去祭祀他,这就是谄媚的表现。碰到自己应当挺身而出去做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没有勇气,是怯懦的表现。”

【阐释】

孔子这里谈了非常实际的为官之道。

子张提出的问题非常直接:我如何才能当官,挣钱养家糊口?孔子并没有因为这个直白的有些鲁莽的问题,对子张敷衍了事,而是认真的告诉他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那就是多听民声,多做调查研究,了解民意。只有这样,作出的决定才能既符合民意,又符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还能尽量的减少失误,完善自己的工作。这不正是古往今来的为官者都应具备的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吗?

其实,孔子所讲的这番话不仅仅适用于做官。比如经商,我们在决定做某方面的生意时,要先打听一下,咨询一下正在做这项生意的人的意见。接下来,需要实际考察一番,看有没有获利的可能,才最终悇出正确的决定。以此类推,我们做什么事情不都应该这样吗?

看到孔子教导自己的学生如何做官,有人便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去做官呢?孔子引用了《尚书》中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回答。据说这句话是周成王对周公的继任者君陈说的。周成王希望君陈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美德,去教育感化遗留下来的殷商民众。孔子认为只要从自身做起,由己及彼,终归是能为达到为官的目的出一份力的。

孔子的想法在今天依然适用。我们也许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每个家庭都能和谐美满。社会是由无数个家庭和个人组成的,由小及大,积少成多,那么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和谐起来。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即便是从事各行各业,只要能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那么做不做官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

八佾

【原文】

孔子谓[1]季氏[2]:“八佾[3]舞于庭,是可忍[4],孰[5]不可忍也!”

【注释】

[1]谓:这里是谈到,提及的意思。

[2]季氏:当时处于鲁国权利顶端的三大家族之一的季孙氏。根据《左传》、《汉书·刘向传》的记载,这里的“季氏”应该是季平子,即季孙意如。当时,季平子的官职是正卿,他把持着鲁国的政权,还代替国君主持祭祀。也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季氏是季桓子。

[3]八佾:佾,读作yì。古时候,乐舞的行列中,一行八人称之为佾。根据西周礼制的规定,举行乐舞的时候,只有周天子能使用八佾,诸侯的规格是六佾,卿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当时只是正卿,是卿大夫级别的,应该只能用四佾。

[4]忍:一种说法为容忍,另一说法是忍心。当“容忍”讲的时候,是从孔子的角度来解释。当“忍心”的时候,是从季氏的角度解释的。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5]孰:什么事,这里代指事情。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的时候,他说:“季氏在自己的庭院中,竟然使用周天子的规格,让六十四人为他举行乐舞。这样越级的事情,季氏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呢?”

【原文】

三家[1]者以《雍》[2]彻[3]。

子曰:“‘相[4]维[5]辟公[6],天子穆穆[7]’,奚[8]取于三家之堂[9]?”

【注释】

[1]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又被称为“三桓”,因为这三个家族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控在这三家的手中。

[2]《雍》:这是当初周武王祭祀周文王的一首诗,是《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在周天子在祭祀完宗庙后,会在撤去祭品,演奏这篇乐歌。

[3]彻:撤去,撤离,撤除。这里是“撤”的通假字。

[4]相:读作xiàng,即傧相,帮助祭祀的人。

[5]维:在这里是语气词,无意义。

[6]辟公:王公、诸侯。

[7]穆穆:态度严肃,庄严肃穆的样子。

[8]奚:怎么?

[9]堂:祭祀祖先的庙堂。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祭祖完毕后,越级使用了天子的礼仪。他们让人演奏了《雍》这首诗歌,作为撤去祭品时的伴奏。

孔子说:“(诗中的这两句)‘王宫诸侯在一旁帮助祭祀,庄严肃穆的周天子在那里主持祭祀。’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在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的庙堂里呢?”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1]?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1]如礼何:是拿礼怎么办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礼仪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那么乐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原文】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2]!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3]也,宁戚[4]。”

【注释】

[1]林放:鲁国人。有学者认为他也是孔子的弟子。

[2]大哉问:这句话是孔子对林放所提出问题,发出的感叹。有不同的解释,一是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意义重大。二是说林放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大。根据上下文,本书取第二种解释。

[3]易:平整,治理。这里是指把事情办得很周全,很妥当的意思。

[4]戚:悲伤。

【译文】

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本质是什么?

孔子说:“你这个问题很大啊!一般情况下,如果礼仪的仪式过于奢侈,不如过于节俭。对于丧礼,与其把仪式置办得过于周全,不如内心真正的悲伤。”

【原文】

子曰:“夷狄[1]之有君[2],不如[3]诸夏[4]之亡[5]也。”

【注释】

[1]夷狄:古时候,中原的汉族把东方的少数民族叫做夷。北方的少数民族被称做狄。后来,“夷狄”被用来泛指中原以外,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东汉经学家包咸认为,文中的“夷狄”是指春秋时期的楚国和吴国。

[2]君:这里指的是贤明的君主。有学者认为“君”指的是楚庄王和吴王阖闾。

[3]不如:比不上,不及。

[4]诸夏:中原的各个诸侯国。

[5]亡:读作wú,是“无”的通假字。

【译文】

孔子说:“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地处偏远,没有礼仪的教化,即便有贤明的君主,也比不上中原那些没有君主管理的诸侯国呀。”

【原文】

季氏旅[1]于泰山。

子谓冉有[2]曰:“女[3]弗[4]能救[5]与?”

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6]!曾谓[7]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1]旅:古时候,对山川的祭祀叫做旅。在当时,只有周天子和各诸侯国的国主才有资格,到名山大川去祭祀。季氏只是卿大夫,他去祭祀泰山是一种违背周代礼制的行为。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当时,冉有在季氏手下做事,是季氏的家臣。

[3]女:你。“女”是“汝”的同义词。

[4]弗:不,不能。

[5]救:挽救。《论语集释》:“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意思是说,孔子认为季氏去泰山祭祀,会因为僭越周礼而留下罪名。所以用了“救”这个字眼。我们也可以把“救”解释为劝阻、阻止的意思。

[6]呜呼:感叹词。有的版本写作“乌乎”。

[7]曾谓:相当于今天的“难道”。

【译文】

季孙氏要去泰山进行祭祀。

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他这么做吗?”

冉有回答说:“我不能阻止。”

孔子感叹道:“唉!冉有你竟然能接受这种不合礼仪的祭祀。难道说你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阐释】

季氏,就是春秋春秋战国时期季孙氏,鲁国的卿家贵族,三桓之首。当时季孙氏的势力非常强大,完全凌驾于国君之上,掌握了国家的实权。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季孙氏还代替鲁国公主持国家的祭祀。《论语》中记录了季孙氏仗着自己的权势,所做出的一些僭越礼法的事情。例如,季孙氏在自家宴会上摆起天子的排场,越级使用八佾乐舞。季氏还打算以卿大夫的身份去祭祀泰山。此外,“三恒”即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家鲁国大夫在家族的祭祀典礼上,居然使用了天子祭祀时才能使用的颂词。讽刺的是,颂词还刚好是关于君臣尊卑有别的内容。

也许我们今天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孔子看到任何僭越礼法行为后,会表现得如此伤心和愤怒。孔子一生都十分推崇周礼,除了用礼仪约束自己,作为言行的准则外,还把维护和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一项使命和政治目标。所以,对于“三恒”的这种越礼行为,尤其是季孙氏的所作所为,孔子感到痛心疾首,表示坚决反对,并站出来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感叹。

对孔子的这句感叹,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孔子认为如果对季氏这种明目张胆的越礼行为都能忍耐,视若无睹。那还有什么事忍不了?另一种说法是既然季氏能肆无忌惮地做出这样背离礼法的事,那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呢?下一步也许就是要造反夺权,取代国君的地位了。不论我们从哪一个角度去理解,孔子想表达的意思都是,这种僭越礼法的行为非常不可取,应该遭到世人唾弃。因为,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季氏僭越的不只是礼法,还践踏了整个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季氏的所作所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西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社会情况。

对这种现状,孔子很伤心,由此发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感叹。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3],下[4]而饮[5],其争也君子。”

【注释】

[1]射:这里指的是古时候的射礼,一种射箭比赛。在春秋时期,射礼共分四种。第一种叫做大射,是贵族阶层通过射箭比赛,选拔人才的礼仪。第二种是宾射,是贵族之间亲近旧友,结交新朋友的一种活动。第三种叫做燕射,是贵族们平时的娱乐项目。第四种是乡射,是指平民之间,学习练习射箭的活动。文中说的应该是大射。

[2]揖:读作yī,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双手拱起行礼,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3]升:当时,是在大堂里进行射箭比赛。“升”就是登上台阶,进入大堂内的比赛场地。

[4]下:与上文的“升”相对,即走出比赛场地,走到堂下。

[5]饮:喝酒、饮酒。

【译文】

孔子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能让君子与别人相争。如果必须有所争的话,那就只有射箭比赛了!即使是比赛时,也必定遵守礼节。比赛前,也会先互相谦让,作揖行礼,然后才登堂,进入比赛场地。比赛后,走到堂下,一同喝酒,相互表示祝贺。这样的竞争,才是君子之争啊!”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1],美目盼兮[2],素以为绚兮[3]。’何谓也?”

子曰:“绘[4]事后素[5]。”

曰:“礼后乎[6]?”

子曰:“起[7]予[8]者商[9]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倩,指的是人的脸颊。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语气助词。这句是形容笑容美好的样子。

[2]美目盼兮:盼,是说人的眼睛黑白分明,非常漂亮。这句诗是在形容眼睛转动时,美好的神韵。以上两句诗,均出自《诗经·卫风·硕人》。

[3]素以为绚兮:素,即白色,这里指白粉。绚,是指有文采。意思是说,美人笑容美好,眼睛非常有神采,再用白粉装饰,为容貌增添色彩。《诗经·卫风·硕人》中没有这一句,应该是遗失了。

[4]绘:画,描绘。

[5]素:画画时,做的白底子。

[6]礼后乎:意思是“礼在后面吗?”古今的学者对“礼在什么的后面”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大概有两种,一是“礼在仁义的后面”,一是“礼在忠信的后面”。无法定论,所以采用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的解释,翻译为“礼是后起之事”。

[7]起:《论语集释》:“起,犹发也。”就是启发的意思。

[8]予:我。

[9]商:子夏。

【译文】

子夏问孔子:“《诗经》说:‘多么美丽的笑容啊,多么明亮妩媚的眼睛啊,用素粉把容貌装扮得更加绚丽吧。‘这是什么意思呀?”

孔子回答道:“意思是就像画画一样,先要打上白底子,然后才能再着色。”

子夏说:“照这样说来,礼仪应当是后起之事吧?”

孔子说:“子夏,你启发了我呀!从今天开始,我就能和你谈论《诗经》了。”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4]献[5]不足故[6]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注释】

[1]杞: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家,在今天的河南杞县附近。据史料记载,杞国人是夏禹的后代。

[2]徵:同“证”,即证明。

[3]宋:国名,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以东,江苏徐州以西的地方。宋国人是殷商商汤的后人。战国时,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吞并。

[4]文:文献典籍。

[5]献:熟悉典故的贤人。

[6]故:原因。

【译文】

孔子说:“我能说出夏朝的礼仪制度。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能够为我的话证明;我能说出殷朝的礼仪制度。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能够为我的话证明。这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现在保存的文字资料和熟悉礼仪典故的人不完备的缘故。否则,我就能拿来证明我的话了。”

【原文】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注释】

[1]禘:读作dì,是西周的礼仪制度中的一种礼仪。在当时,这是一种只有周天子在祭祀祖先时,才能举行的极为隆重盛大的典礼。

[2]灌:是禘礼中的一个步骤,即祭祀开始后,向受祭祀的对象,第一次献上用小米酿的香酒。

[3]吾不欲观之矣:意思是我不想再看下去了。这是因为,孔子认为鲁国的国君举行禘礼,始终是不符合礼制的,是僭越礼制的表现,所以“不想再看下去了”。

【译文】

孔子说:“在鲁国举行的禘礼仪式,第一次献上香酒以后,我就不想再看下去了。”

【原文】

或问禘之说[1]。

子曰:“不知也[2]。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3]诸[4]斯[5]乎!”指其掌。

【注释】

[1]禘之说:举行禘礼的相关规定。“说”这里作规定、规矩讲。

[2]不知也:不知道。这是孔子为了表达对鲁国越级举行禘礼的不满,才用“不知道”来搪塞询问自己的人。

[3]示:摆放,安置。这里是做“置”的通假字。

[4]诸:此处是“之于”的合音。

[5]斯:代指手掌。

【译文】

有人向孔子询问,有关举行禘祭的规矩。

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我想,熟悉这种仪式规矩的人,对他来说,治理天下就会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边说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原文】

祭[1]如在[2],祭神[3]如神在。子曰:“吾不与[3]祭,如不祭。”

【注释】

[1]祭:这个“祭”指的是祭祀自己的祖先。

[2]在:《论语集释》:“孔曰:‘祭如在,言事死如事生也。’”意思是说,祭祀祖先时,要像祖先们还活着那样恭敬。“在”就是活着的意思。

[3]祭神:就是“祭百神”,即祭祀各种神灵。

[4]与:“与”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读作yǔ,是同意、赞同的意思。另一种是读作yù,是参与、参加的意思。本书采用第二种解释。

【译文】

祭祀祖先的时候,要像祖先还活着,就站在面前一样。祭祀神灵的时候,要像神灵真的就在面前一样。孔子说:“如果不能亲自去祭祀,而让别人代替我祭祀,那和我没有祭祀是一样的。”

【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

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6]也。”

【注释】

[1]王孙贾:卫国人,当时是卫灵公的大夫。

[2]媚:《说文解字》:“媚,说也。”古代汉语中,“说”通“悦”,也就是说,“媚”是让人高兴的意思,这里可以解释为奉承,巴结。

[3]奥:奥神。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四方都有神灵。奥神就是位于屋子里西南角的神。根据古文献的记载,屋内的西南角是祭祀时摆放神主,或是身份尊贵的长者坐的地方。所以,奥神是地位尊贵的神。在原文中,是用奥神代指那些地位高的大臣。

[4]灶:我们通常所说的灶王爷。古人认为,虽然灶王爷不是一尊地位很高的神,但是有实权,还能到通天庭。这里是用灶王爷比喻眼前的利益,代指那些地位不高,但有实权可以得到利益的人。

[5]天:上天。有学者认为“天”代指的是君主。朱熹对此处的注释是:“天,即理也。”所以也有人认为“天”代指的是理、天理。本书取后一种解释。

[6]祷:祈祷,求福。

【译文】

王孙贾问孔子:“大家都说,与其奉承地位高贵的奥神,还不如去巴结灶王爷。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这样说是不对的。如果做了违背天理的事,得罪了上天,那巴结谁都没有用了,因为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原文】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4]哉,吾从周。”

【注释】

[1]监:读作jiàn,这里做通假字,同“鉴”,就是借鉴的意思。

[2]二代:夏、商两个朝代。

[3]郁郁:丰富、茂盛,丰富多彩的样子。

[4]文:这里指周代的礼乐制度。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的礼制,它的内容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啊!所以,我愿意遵从周朝的礼乐制度。”

【原文】

子入大庙[1],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2]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1]大庙:太庙,指鲁国的太庙。大,读作tài,后来就写作了“太”。古时候,把祭祀开过的国君的庙宇,称为太庙。鲁国最早就是周公旦的封国。所以原文中的太庙指的就是祭祀周公的庙堂。

【译文】

孔子进入祭祀周公旦的太庙后,会询问自己看到的每一件事。

有人见了,就说:“谁说鄹人叔梁纥的儿子通晓礼的呀?他到了太庙里,怎么什么事都要请教别人。”

孔子听了这话后,说:“这正是礼啊!”

【原文】

子曰:“射[1]不主[2]皮[3],为[4]力不同科[5],古之道也。”

【注释】

[1]射:原文中指的是射礼,不是军事上的射箭比赛。

[2]主:以之为主、主体。《论语集释》:“古者射以观德,但主于中而不主于贯革。”意思是说,古时候,人们是通过举行射礼来观察人的德行。所以射箭的时候,以射中箭靶子为主,不一定非要射穿箭靶。孔子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3]皮:革。由于古时候的箭靶子都是用兽皮之类的东西制成的,所以“皮”代指箭靶子。

[4]为:这里读作wèi。是因为的意思。

[5]科:等级,在原文中,具体指人力气的大小。

【译文】

孔子说:“举行射礼的时候,重点不在于是否能穿箭靶子,只要射中就可以了。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同,有大有小。自古的规矩就是这样。”

【阐释】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几乎白热化的社会和时代。整个世界到处充斥着竞争的影子。

竞争,这个词在现代科学的不同学科领域里,有着多种不同的概念和理解。从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是有益的。因为,它促进了生物的进化,还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但是当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有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使用各种手段只为了打垮竞争对手。这使得竞争改变它最初的目的,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竞争呢?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场景。一场宾主皆欢的射箭比赛。比赛前,选手们彼此行礼,赛后大家开怀畅饮。如此看来,是不是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有些相似?

在孔子看来,“不争”是君子处世的一项最基本的行为,也是要君子日常的一种修为。如果必须要竞争的话,那么也要拿出点儿风范,通过正当的方式,堂堂正正、彬彬有礼地比赛。

古往今来,政坛上的角逐总是变化莫测,深不见底的,政客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残酷,甚至充满了血腥味。不过,也曾留下过不少君子之争的佳话。

这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狄仁杰与娄师德同时担任宰相的职务。这个娄师德,便是那个历史上把“唾面自干”作为自己人生哲学的娄师德。狄仁杰打心眼儿里看不起娄师德,认为他的品行非常卑劣,对他不屑一顾,非常排斥。甚至想尽一切办法,想把娄师德赶出朝堂。但是,娄师德对于狄仁杰的种种刁难,始终不动声色,不和他相争。

后来,有一天武则天召见狄仁杰,问他:“你知道朕为什么要重用你,让你做宰相吗?”狄仁杰说:“因为我为官品行端正,有所作为,不依靠关系。”武则天让身边的侍从拿出来十几份奏折交给狄仁杰。这些奏折都是由娄师德所写,内容无一例外全是向武则天介绍狄仁杰的优点,并推荐狄仁杰出任宰相一职。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在此之前,朕并不了解你,你现在能担任宰相一职,完全是仰仗娄师德的大力推荐。”

狄仁杰读了奏章之后,心中愧疚不已,连忙向武则天认错,并感叹道:“娄师德的情操真高尚啊,我不如他!”

在这件事上,娄师德充分体现了孔子所期望的君子风范。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言行。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娄师德,让自己以公正、宽和的心态去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在这样的心境下,怎样的恶意攻击都无法伤害到我们。这也是孔子教给我们的一种人生处世的大智慧。

【原文】

子贡欲去[1]告朔[2]之饩羊[3]。

子曰:“赐也!尔爱[4]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1]去:除去,废除。

[2]告朔: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即初一,叫做朔日,即朔。

[3]饩羊:即每月初一,举行祭祀仪式时,要用的活羊。饩,读作xì,《论语集注考证》:“本作‘气’,俗加‘食’”,意思是说,在最早的版本中,“饩”写作“气”,后来才写作了“饩”。

[4]爱:怜惜,爱惜,吝惜。

【译文】

子贡认为每个月初一告祭祖庙的仪式,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提出应当废除这项礼仪中祭祀用的活羊。

孔子说:“子贡啊,你怜惜的是那只羊,我却爱惜的是那项礼仪。”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1],人以为[2]谄也。”

【注释】

[1]尽礼:完全依照礼制做事。尽,完全。

[2]以为:认为。

【译文】

孔子说:“我侍奉国君,是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做的,(怎么)其他人却认为我是在巴结、讨好君主呢。”

定公[1]问:“君使[2]臣,臣事[3]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1]定公:姓姬,名宋,谥号是“定”。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的鲁国国君。

[2]使:役使,驱使,使用。

[3]事:侍奉,服务。与上文的“使”相对应。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应当怎样使用臣下,臣子又该怎样侍奉君主呢?”

孔子回答道:“君主要依照礼的要求去对待自己的臣子,而臣子则会以忠诚,尽心尽力地侍奉自己君主。”

【原文】

子曰:“《关睢》[1],乐而不**[2],哀而不伤[3]。”

【注释】

[1]《关睢》:这首诗是《诗经》的第一篇。在诗中,描写了一位君子追求心上人的过程中,从忧愁思念到幸福快乐的心理变化。

[2]**:这个词古今的意思相差比较大。《说文解字》:“**,侵**随理也。”意思是说,“**”的本义是按照脉络浸泡。在原文中,引申为“过分,过度”的意思。

[3]伤:这里是悲哀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的内容,虽然有快乐,但是不过分、不放纵。虽然有忧愁,但是不哀伤、不悲痛。”

【原文】

哀公问社[1]于宰我[2],宰我对曰:“夏后氏[3]以[4]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5],曰:使民战栗[6]。”子闻之,曰:“成事[7]不说,遂[8]事不谏[9],既往不咎[10]。”

【注释】

[1]社:土地神。古时候,建立国家之后,必定要建立土地庙,而且,还要选取一种木料制作土地神的牌位,以便祭祀土地神。这个代替土地神享用祭祀的牌位,就叫做社主。根据下文,鲁哀公所问的“社”应当指的是社主。

[2]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他是孔子早期的学生。

[3]夏后氏:夏朝的人。

[4]以:用,使用。

[5]栗:这里指用栗子树制成的木料。

[6]战栗:这个“栗”是“慄”通假字。“战栗”即“战慄”,即害怕得发抖,形容恐惧的样子。

[7]成事:已经做过的事情。

[8]遂:读作sùi,意思是“已经完成的”。

[9]谏:是“劝说别人,改正过错”的意思。

[10]咎:读作jiù,责怪、责备的意思。

【译文】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应当用什么树的木料制作土地神的神主。

宰我回答说:“夏朝用的是松树,商朝用的是柏树,周朝用的栗子树。周朝用栗子树的用意,是为了使百姓对此有所敬畏,看到栗子树做得神主,会因恐惧而发抖。”

孔子听到这些话后,对宰我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也不便不用再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责备了。”

子曰:“管仲[1]之器[2]小哉!”

或曰:“管仲俭[3]乎?”

曰:“管氏有三归[4],官事不摄[5],焉得俭?”

“然则[6]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7]塞门[8],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9],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1]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谥号是“敬”,所以还被称为敬仲,史称管子。管仲是齐国人,周穆王的后代。他还是春秋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法家思想的先驱。他在齐国担任宰相期间,辅助齐桓公,力压群雄,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因此,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2]器:人的器量,心胸。

[3]俭:节俭,节省。

[4]三归:对此处的解释众多,古今的学者对此的说法不一。《群经平议》认为此处是指三处宅院。包咸的《论语章句》和皇侃的《论语义疏》中都认为,是管仲仿效国主,娶了三个国家的女子。也有观点认为是三个存放钱币的库房。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管仲的府邸,一座非常气派、十分讲究,名字叫做“三归堂”的建筑。依据史料,杨伯峻通过论证,认为“三归”应当指的是市租,即货物的税款。本书采用杨伯峻的观点。

[5]摄:此处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统筹管理,一是兼任。

[6]然则:那么。

[7]树:树立。

[8]塞门:相当于后世的屏风或是照壁,就是进入大门口,修筑的一面区分内外的矮墙。按照《礼记·郊特牲》中的记载:“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也就是说,在当时,只有周天子和各诸侯国的国君的宅院中,才能建塞门。卿大夫只能用布帘。管仲的官职是上卿,是没有资格使用的。

[9]坫:读作diàn。是一种用土堆成的土台子。反坫,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国君招待另一国国君时,大堂里的两根柱子之间,用土堆一个台子。君主们饮酒后,会把用过的酒具放在这个土台子上,这就叫反坫。

【译文】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器量真是太小了!”

有人问:“管仲的生活很节俭吗?”

孔子说:“大量货物的税款都归他所有,集中管事的人也很多,而且是专人专职,从不相互兼职。这样的生活,哪里称得上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晓礼仪吗?”

孔子回答道:“国君住处的大门口才能设立照壁。可是,管仲在自家的大门口也设立了一面照壁。国君招待别国国君时,会在堂上设置安放空酒杯的土台子。管仲的家中也有同样的摆设。如果说管仲知晓礼仪,那么还有谁不知晓礼仪呢?”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4]也;从[5]之,纯[6]如也,皦[7]如也,绎[8]如也,以成[9]。”

【注释】

[1]语:告诉,读作yù。这里做动词用。

[2]大师:是主管乐的官员。大,即太,读作tài。

[3]翕:读作xī,是聚合的意思,这里作协调讲。

[4]如:在这里是做形容词的词尾,没有意义。

[5]从:读作zòng,它是“纵”的古字,这里的意思是展开,放纵。

[6]纯:此处是形容声音的纯正和美好。

[7]皦:读作jiǎo,清晰的意思。这里指音乐的音节,清晰分明。

[8]绎:音乐流畅,连续不断。

[9]以成:“就此完成”的意思。

【译文】

孔子把有关音乐演奏的道理告诉了鲁国的乐官。

孔子说:“奏乐的流程是可以知晓的:首先,是各种乐器的合奏,声音紧凑和谐;然后,继续展开演奏下去,乐声悠扬悦耳,纯正美好,音节分明,流畅不断,最后,这样便完成一首乐章。”

【原文】

仪[1]封人[2]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3]不得见也。”从者[4]见之。

出曰:“二三子[5]何患于丧[6]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7]。”

【注释】

[1]仪:当时的卫国的一个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境内。

[2]封人:官名。是镇守在边境,管理疆界的官员。

[3]未尝:从来没有。

[4]从者:从,即跟随,随行。从者,即随从。原文中指跟随孔子出行的弟子。

[5]二三子:几个人,诸位。

[6]丧:读作sàng,失去。此处指丢掉了官职。

[7]木铎:铎,铜铃。木铎,就是铜质木舌的铃铛。古时候,官员要宣布政令的时候,就会摇动这种铃铛,召集众人。

【译文】

仪城管理边防的官员求见孔子。他说:“只要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到了仪城这个地方,我从来没有不会见他的。”

跟随孔子出行的弟子带他去见了孔子。

见完面,这位官员从屋里退出来。他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你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官做而担心。当今天下混乱不堪,已经失去规范很久了。你们的老师就是警世的木铎,是上天派来,传播光明的喉舌啊!”

【原文】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

谓《武》[4]:“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传说是上古时期,颂扬虞舜的乐曲名。

[2]美:乐曲的音调和舞蹈形式优美。

[3]善:音乐和舞蹈的思想内容好。

【译文】

孔子在提到“韶”这一乐舞时,说:“‘韶’的曲调和舞蹈的形式优美极了,思想内容也很好。”

他在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武’的艺术形式虽然很美,但它的思想内容不十分好。”

【原文】

子曰:“居上[1]不宽[2],为礼[3]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注释】

[1]居上:“上”,指的是上位者,统治者。“居上”指的是处于上位的人,处于统治地位的人。

[2]宽:宽容,宽厚,宽宏大量。

[3]为礼:是行礼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处在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地对待自己的下属,行礼时不恭敬,不严肃,参加丧礼也不悲哀,这样的行为让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阐释】

这里记录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鲁哀公把宰我叫去,问他有关祭祀土地神的事,想知道应该采用什么树的木料制作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夏、商、周三代用的木料罗列了一下,并作了说明,言下之意,您自己决定吧!

后来,宰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在孔子看来,宰我对周朝采用栗树的解释很不好。原因是孔子认为这样的解释不符合周朝礼乐制度,以德治国的思想,但是客观事实又的确如此。所以,孔子就告诉宰我,已经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追究,再去非议前人了。

这则故事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成语“既往不咎”的出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上的小故事。

东汉时期的名士郭泰在大街上溜达,他看到一个人肩上扛着瓦罐正在往前走,一不小心,瓦罐掉了下来,摔了个粉碎。但是这个人连看都不看,直接离开了。郭泰对他的举动非常好奇,便追上去问他。这个人说:“瓦罐掉在地上,已经碎了,再看它又有什么用呢?”这个人后来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东汉名士孟敏。

如果说孔子告诫宰我不要再追究过去的事情,体现了他一贯提倡的“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则是要学会“放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自己追悔莫及,懊恼不已的事情,往往纠结其中,无法释怀。可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已成定局。世上没有后悔药,时光也不可能倒流让我们重新来过。与其和过去的错误纠缠不休,不如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然后彻底放下,一切朝前看,继续走下去。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可以说是我们解决过去的错误的正确途径,牢记这句话,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里仁

【原文】

子曰:“里[1]仁为美,择不处[2]仁,焉得知[3]?”

[1]里:《说文解字》:“里,居也。”意思是说,“里”就是住所的意思。《周礼》中记载,二十五户人家为一里。所以,“里”还可以具体指百姓集中居住地方。在原文中,“里”被用作了动词,作“居住”讲。

[2]处:居住,读作chǔ。

[3]知:智慧,明智,是“智”的通假字。在《论语》中,“智”都写作“知”。

【译文】

孔子说:“同讲究仁德的人居住在一起,是最好的事。如果选择在缺少仁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做法呢?”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2]。仁者安仁[3],知[4]者利仁[5]。”

【注释】

[1]约:贫困、穷困。

[2]乐:《论语义疏》:“富贵也。”所以,“乐”即富贵安乐的意思。

[3]安仁:安于施行仁道。

[4]知:这里是聪明的意思。

[5]利仁:看到仁的好处,认为对自己有利时,才施行仁道。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既不会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会长久地处在富贵安乐中。有仁德的人依照仁德的准则行事,用施行仁道来求得自己的心安。聪明人知道仁德能给自己带来长远的好处,因此能遵照仁德的准则行事。”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喜爱、喜欢,读作hào。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2]恶:憎恶、厌恶、讨厌,读作wù。同上文的“好”一样,形容词用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具有仁德(公正无私)的人,才能正确地喜欢人和厌恶人。”

【原文】

子曰:“苟[1]志[2]于仁矣,无恶[3]也。”

【注释】

[1]苟:假如,如果。

[2]志:心之所向。

[3]恶:读作wù,即厌恶。古今学者对此处的解释有很多,本书只选取其中的一种。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推行仁德,对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厌恶了。”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2]也。君子去仁,恶乎[3]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4]违[5]仁,造次[6]必于[7]是[8],颠沛[9]必于是。”

【注释】

[1]不处:处,接受,享受,享用。不处,即不接受,不享用。

[2]去:摆脱,抛弃,离开。

[3]恶乎:恶,这里读作wū,相当于“乌”,表示疑问。“恶乎”,即如何、怎么的意思。

[4]终食之间:终食,就是吃完一顿饭。间,时间,期间。终食之间,即吃一顿饭的时间。

[6]造次:匆忙,急促,仓促。

[7]于:这里是实行的意思,相当于“为”。

[8]是:这。这里是代词,代指“仁”。

[9]颠沛:本义是跌倒,引申为颠沛流离,用来形容生活困苦。

【译文】

孔子说:“金钱和权利,人人都想拥有。如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它,就无法好好地享用。贫穷与低贱,人人都不喜欢。如果利用不正当的途径去抛弃它,就无法永久地摆脱。假如君子背离了仁德,还怎么能担得起这君子的美名呢?即使一顿饭的时间,君子不会背离仁德。即便在匆忙之间,最紧迫的时候,也会遵照仁德行事。即便是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会遵守仁德的准则。”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1]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2];恶不仁者,其[3]为仁矣[4],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5]有之矣,我未之见[6]也。”

【注释】

[1]好:读作hào,喜欢,爱好的意思。与下文的“恶”相对应。

[2]尚:皇侃在《论语义疏》中的解释是:“尚,犹加胜也。”即“加、复加”的意思。另有学者认为“尚”在此处应解释为“在……之上、高过、超出”。本书采用后一种观点。

[3]其:根据上下的意思,“其”在这里代指“厌恶不仁的人”。

[4]矣:表示停顿,这里等同于“也”。

[5]盖:大概、也许,表推测。

[6]未之见:倒装句,即“未见之”。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喜好仁德的人,会认为这世上没有能超过仁德的事物;厌恶不仁的人,在遵照仁德行事的时候,不会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谁会花费一整天,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在推行仁德上?我没有见过因力量不够用,而不依照仁德行事的人。也许这种是有的,但是,我还没见过。”

【原文】

子曰:“人之过[1]也,各于其党[2]。观[3]过,斯[4]知仁[5]矣。”

【注释】

[1]过:过失,错误。

[2]党:这里理解为类别、团体、集团。

[3]观:观察、考察。

[4]斯:就。

[5]仁:这里等同于“人”。

【译文】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和他的人一样,什么样的人就会犯什么样的错误。所以,只要考察一个人的过失,就能知道这个人是怎样的了。”

【原文】

子曰:“朝[1]闻道[2],夕[3]死可矣。”

【注释】

[1]朝:读作zhāo,早晨、清晨。

[2]道:古今学者对“道”在此处的解释有很大的争议,本书采用“道”的广泛含义,即真理、道理。

【译文】

孔子说:“假如早晨的时候得知了真理,那么就是当天晚上会死去,也心甘情愿。”

【阐释】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理论,也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孔子一直都在强调修养仁德的重要意义。

孔子说,金钱和权利,人人都想拥有。如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它,就无法好好地享用。贫穷与低贱,人人都不喜欢。如果利用不正当的途径去抛弃它,就无法永久地摆脱。假如君子背离了仁德,还怎么能担得起这君子的美名呢?即使一顿饭的时间,君子也不会背离仁德。即便在匆忙之间,最紧迫的时候,也会遵照仁德行事。即便是在颠沛流离之时,也不忘记恪守仁德的准则。可以说,孔子的这一席话,道出了他的金钱观。

对于金钱和权力,很少有人能无视它们散发的**,连孔子也不例外。他曾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疏而》)但是,孔子对富贵的追求都建立在一个大前提之上,即要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要符合“道”。

这个“道”是什么呢?就是仁道——仁义之道。

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说过:“赚钱本身并不是坏事,但如果用不公正的手段赚钱,则是最大的坏事。”这两位东西方哲人生活的时代,相差不到一百年,但在对待这个问题的看法上竟然惊人的相似。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条信念和原则的准绳。

在孔子看来,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是绝对不可动摇的。当然,没有人喜欢长时间陷在穷困的境地,必定要想办法改变现状。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方式,通过怎样的手段的问题。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人渴望富裕的生活,又不想付出辛劳改变自己的境况,总梦想着能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结果只是让自己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最后铤而走险,做下触犯法律的傻事。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处处都充满了机遇,只要你愿意努力奋斗,通过自己的双手就一定能获得自己梦想中的生活。

【原文】

子曰:“士[1]志于道[2],而耻恶[3]衣恶食者,未足[4]与议也。”

【注释】

[1]士:古代阶级社会的一个阶层,是平民进入贵族阶层的过渡阶层。在春秋时期之前,“士”是指具有一定技能和文化知识的人。在孔子生活时期,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人,这些人被称做“士”。所以,本书把此处的“士”译作“读书人,有文化的人”。

[2]恶:这里作粗陋讲。

[3]足:值得。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有学习和推行圣人的真理。但是,又以自己的衣食粗陋为耻辱。对于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同他谈论真理的。”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读作dí,这里有不同的解释,一说当亲近、厚待讲,一说当敌对讲,另外还有的解释为固定的、专门的。本书采用第一种解释。“适”的繁体字写作“適”,“敌”的繁体字写作“敵”,所以在有的版本中,此处的“适”被写作“敌”。在古代汉语中,“敌”与“适”相通,一般都写作“适”。

[2]莫:读作mù,“莫”字与上文的“适”相对,也有不同的解释。本书这里解释为疏远、冷淡的意思。

[3]义:适宜、适合、妥当。

[4]比:读作bì,即挨着、亲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对待天下的人和事的时候,没有具体的厚薄亲疏之分,只是依照着合适的原则去做。”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2]怀土[3];君子怀刑[4],小人怀惠[5]。”

【注释】

[1]怀:思念,关注。

[2]小人:这里指的是百姓,民众。

[3]怀土:《论语集释》:“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意思是说沉溺于安逸的居住环境。土,这里指的是家乡、乡土。

[4]怀刑:刑,一种说法为法令,法制。还有学者认为“刑”同“型”,解释为“做人的典型”。本书采用前一种说法,“怀刑”即关注刑法。

[5]怀惠:《论语集释》:“怀惠,谓贪利。”就是关注眼前的利益的意思。惠,即恩惠,利益。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注的是道德,老百姓则沉溺于安逸的居住环境。君子关注的是法制、法令,老百姓想的是眼前的恩惠和利益。”

【原文】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一说读作fǎng,是“仿”的通假字,是依照,依据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读作fàng,《说文解字》中,“放”本义就是“逐”,即追逐,还引申为放纵的意思。本书采用后一种解释。

[2]怨:怨恨,这里指他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如果只为了追逐利益而做事,必然会招致很多他人的怨恨。”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1]国乎,何有[2]?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3]?”

【注释】

[1]为: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何有:《论语集释》:“何有,言不难也。”就是“何有”即“有何困难”的意思。

[3]如礼何:“把礼怎么办呢?”

【译文】

孔子说:“如果能用礼让原则治理国家,那么,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么还要礼乐制度有什么用呢?”

子曰:“不患[1]无位[2],患所以立[3];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释】

[1]患:担心,害怕。

[2]位:本义是官员在朝堂上站立的位置,引申为职位。

[3]所以立:能守住职位的本领。这里的“立”和“位”在古汉语中通用。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官位,就害怕没有能够守住职位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只努力追求能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原文】

子曰:“参[1]乎,吾道[2]一以贯[3]之。”

曾子曰:“唯[4]。”

子出,门人[5]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6]恕[7]而已矣。”

【注释】

[1]参:曾子。

[2]道:这里指的是孔子的思想。

[3]贯:贯通、通晓。

[4]唯:《说文解字》:“唯,诺也。”即答应的声音,可以翻译为“是的”。

[5]门人:这里是学生、弟子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应当是孔子的学生。

[6]忠:尽心竭力,真诚无私。

[7]恕:“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的思想可以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贯通知晓。”

曾子回答道:“是的。”

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曾子说:“概括一下老师的思想学说,可以用‘忠恕’贯穿始终。”

【原文】

子曰:“君子喻[1]于义[2],小人喻于利[3]。”

【注释】

[1]喻:懂得,明白,知晓。

[2]义: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的解释是:“义者,天理之所宜。”即“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标准”。

[3]利:利益,个人的私欲。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只知道个人的私利。”

【阐释】

曾子说,贯穿孔子思想学说的是忠恕之道。它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也可以说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接人待物的基本准则。

那么,“忠”和“恕”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朱熹认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尽己之心以待人。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忠”首先是对君王的忠心,也是对父母的孝,还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和对朋友的信任。在今天,“忠”就像于丹所说的,应当是指“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

“恕”即宽恕,也就是子贡说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不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或是想法,强加给他人。简言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依照孔子的观点,要做到“忠恕”,就是要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首先,严格要求自己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而我们的身上都存在一定的惰性,总是会在不自觉中放松对自己的标准。其次,宽以待人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克服掉内心的私欲,才能做到宽容他人。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1]焉,见不贤而内自省[2]也。”

【注释】

[1]齐:等同,向……看齐。

[2]自省:自我反省,自我检查。

【译文】

孔子说:“见到优秀的贤人,就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检查自己身上有没有和他们类似的毛病)。”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2],劳[3]而不怨。”

【注释】

[1]几:读作jī,这里是轻微、婉转的意思。

[2]违:违抗、冒犯。

[3]劳:内心忧虑、忧愁。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父母有做错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表达了后,如果看到父母从心里不愿听从自己的观点,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随意冒犯。即使自己内心忧虑不已,也要任劳任怨地为他们操劳。”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这里指远离家乡,出外游学。

[2]方:方位,这里指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还在世的时候,不应该长时间地远离家乡,出外游学。如果不得已,必须要出远门,也要确定要去的地方。”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三年之内不改变父亲的主张,就可以称得上是孝了。”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1],不可不知[2]也。一则以喜[3],一则以惧[4]。”

【注释】

[1]年:这里指的是年龄。

[2]知:《论语集释》:“知,犹记忆也。”“知”在这里即记在心中的意思。

[3]喜:具体指为父母的长寿而欢喜,为父母的健在而欢喜。

[4]惧:与上文的“喜”相对,指担心恐惧父母的衰老。

【译文】

孔子说:“不可以不知道父母的年纪,并且要经常记在心上。一方面,为父母的长寿和建在而欢喜、高兴,另一方面又为父母的衰老而担心、恐惧。”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1]躬[2]之不逮[3]也。”

【注释】

[1]耻:以之为羞耻。这是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以动用法,是古汉语的一种语法现象。

[2]躬:亲自。

[3]逮:读作dài,意思是“及,赶得上”。

【译文】

孔子说:“古人从不轻易说话,那是因为他们会以自己做不到而感到耻辱。”

子曰:“以约[1]失[2]之者鲜[3]矣。”

【注释】

[1]约:收敛、不放纵,这里是指“以礼约束自己”。

[2]失:过失。

[3]鲜:读作xiǎn,稀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如果用礼来约束自己,却犯过错的人,是很少的。”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有的版本中写作“呐”。东汉经学家包咸的解释是迟钝的意思,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2]敏:快速、敏捷。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时应该谨慎,而且工作要勤奋,行动要敏捷。”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

【注释】

[1]邻:这里是亲近、相伴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亲近相伴,成为他的同路人。”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3]矣;朋友数,斯疏[4]矣。”

【注释】

[1]数:古今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读作shuò,《论语集释》中解释为:“数,谓速数之数也。”即屡次、密集的意思。根据上下文,这里引申为“逼促、烦琐”。另一种观点认为读作shǔ,是“数落”的意思。本书采用前一种解释,下文的“数”用法和解释与上文的一致。

[2]斯:这里是做连词使用,翻译为“那么、就”。

[3]辱:羞辱。

[4]疏:疏远。

【译文】

子游说:“如果侍奉君主过于逼促,劝告君主过于烦琐,就会让自己受到羞辱。如果对待朋友,劝告的次数过于频繁,就会被朋友疏远。”

【阐释】

“孝”是儒家学说中的十分重要的理念。但是,“孝”是不是就要一味地盲从于父母?如果父母出现了过错,身为子女又应当怎么做呢?我们很清楚,父母为了把我们抚养成人,呕心沥血,几乎付出了他们所有的一切。我们应当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旦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我们怎么做才是最合适呢?孔子告诉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委婉地劝说父母。即便经过反复多次地劝说后,父母仍然置之不理,也不能言辞激烈地对他们大喊大叫,更不能怨恨他们,还要尽可能的让他们保持心情的愉快。

在孔子的时代,只要父母健在,子女绝不会轻易离开父母身边,出门到远方求学或是做官。即便是不得已要离开父母的身边,也必定有固定的去处,以免父母担心。孔子在这里是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要和父母一起生活,陪伴在他们的身边,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如今,时代不同了,有太多的年轻人为了求学或是为了个人事业有更好的发展,离开父母,远赴他乡。不是有诗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老百姓也常说“而行千里母担忧”。所以,记得闲暇之余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一声平安,再和父母聊聊家长里短。如果有可能,在假期回去看看父母,这并不难做到的,不是吗?

公冶长

【原文】

子谓公冶长[1]:“可妻[2]也。虽在缧绁[3]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4]妻之。”

子谓南容[5],“邦有道[6],不废[7];邦无道,免于刑戮[8]。”以其兄[9]之子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复姓公冶,名长,字子长、子芝。他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的女婿,七十二贤之一,德才兼备,深受孔子的欣赏。他生于公元前519年,卒于公元前470年。有人说他是齐国人,也有人说是鲁国人。

[2]妻:读作qì,嫁给某人做妻子。

[3]缧绁:读作léixiè,本义是用来捆绑犯人的黑色绳索,后引申为拘禁的意思,这里是指监狱、牢狱。

[4]子:古时候,对于自己的儿女,不论男女都称为“子”,这里指的是孔子的女儿。

[5]南容:孔子的学生,复姓南宫,名括,字子容。

[6]道:《论语》中多次提到“道”,根据文意,具体所指不尽相同,这里指的是“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7]废:废弃不用,这里是不任用的意思。

[8]刑戮:刑,指的是刑罚。戮,即杀。“刑戮”就是“受刑罚”的意思。

[9]兄:孔子的哥哥孟皮。兄之子,即孟皮的女儿,孔子的侄女。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是可以把女儿嫁给公冶长这个人的。虽然,他曾经坐过牢,但那并不是他的错。”于是,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孔子评论南宫括时,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不会被废弃不用,总会有官做。国家政治昏暗的时候,他也能免于受到刑罚。”于是,孔子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宫括。

【原文】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3]焉取[4]斯[5]?”

【注释】

[1]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孔子的学生,春秋时期鲁国人,著有《宓子》16篇。

[2]若人:这个人,这里指的是子贱。“若”在这里做指示代词,意思是“这个,这样的”。

[3]斯:代指子贱。

[4]取:获取。

[5]斯:代指子贱的品德。

孔子评论子贱时,说:“子贱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又是从哪儿获取的这种好品德呢?”

【原文】

子贡问曰:“赐[1]也何如?”

子曰:“女[2],器[3]也[4]。”

曰:“何器也?”

曰:“瑚琏[5]也。”

【注释】

[1]赐:子贡,这是子贡向孔子询问对自己的评价。

[2]女:“汝”的通假字,即“你”,指子贡。

[3]器:器物。

[4]也:这里是做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5]瑚琏:读作húliǎn,“瑚琏”指的是簠和簋,两者都是古时候祭祀时用来盛黍稷之类粮食的贵重器物。一般说来,簠是方形的,簋是圆形的。其中,“簋”和“鼎”的组合是西周礼器制度中,代表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十分尊贵。

【译文】

子贡问孔子:“老师,您觉得我是个怎么样的人?”

孔子说:“可以用一个器物来比喻你。”

子贡问:“那是什么器物呢?”

孔子回答说:“就是祭祀时用的瑚琏。”

【原文】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

子曰:“焉用佞?御[3]人以口给[4],屡[5]憎于人,不知其仁[6]。焉用佞?”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鲁国人,孔子出仕后收的学生。他是孔门十哲之一。根据《冉氏族谱》,孔子弟子中的冉耕和冉求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三人被称为“一门三贤”

[2]佞:《说文解字》:“佞,巧谄高材也。”也就是“用花言巧语到处谄媚奉承人”。这里引申为口才好,能说会道的意思。

[3]御:《论语集释》:“御,当也,犹应答也。”这里指的是在辩论中的应答或是辩驳。

[4]口给:给,就是足够的意思。口给,即能言善辩,应答敏捷。

[5]屡:孔颖达的解释是:“屡,数也。”即数次的意思。

[6]不知其仁:这是孔子一种委婉的说法,但是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是这句话是指冉雍,另一说是指口才好的这类人。本书采用前一种观点。

【译文】

有人问孔子:“冉雍这个人虽然有仁德,但是并不善辩。”

孔子说:“为什么非要拥有一副好口才呢?伶牙利齿、能言善辩地和他人争论,时常会招致别人的厌恶和憎恨。对于冉雍,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称得上是有仁德的人,但为什么非得能言善辩呢?”

【原文】

子使漆雕开[1]仕[2]。

对曰:“吾斯[3]之未能信[4]。”子说[5]。

【注释】

[1]漆雕开:复姓漆雕,名开,字子若,又称字子修。他是孔子的弟子,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他跟随孔子学习过《尚书》,虽身有残疾,但“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

[3]斯:这里代指出仕做官这件事。

[4]信:这里当信心、自信讲。

[5]说:读作yuè,“悦”的通假字。

【译文】

孔子想让漆雕开出仕,去做官。

漆雕开回答说:“老师,对于做官这件事,我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他的话很高兴。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

子路闻之喜。

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3]。”

【注释】

[1]桴:读作fū,古时候,人们用竹子或是木头编在一起,作为渡河的工具,大的被称为筏,小的就被称做桴。

[2]从:跟随。

[3]材:此处有多种解释,一种观点认为,“材”在这里同语气词“哉”。另一观点认为“材”应当解释为木材。也有观点认为“材”等同于“裁”,作“裁度事理”的意思。本书采用最后一种观点。

【译文】

孔子说:“假如我的主张在这个世界行不通,那我坐着木筏子,漂洋过海,隐居到海外去。到时候,能跟着我的,大概也只有仲由吧!”

子路听到孔子说的话很开心。

孔子说:“仲由啊,你好勇的精神虽然远胜于我,但是,你却不擅长裁度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