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景象
男子一见吓得小孩,立刻高兴得哭了起来,不停地点头一句话也不能说。
他有一些兴奋、兴奋,也有一些害怕,他害怕那些王友靳道上的人对儿子会有任何过分。
毕竟相似的事已发生了不知多少回,而他也丝毫没有怀疑王友靳道上那些骑兵能做得如此出色。
然而,那名王友靳道的骑兵却并没有做什么事情,只是转身又拿来了一幅手铐脚链,给孩子戴上之后便和男人捆绑在了一起,随后一言不发的转身离开了这里。
只不过,他临走之前丢下一句话:“诚实不耍花样也能少受皮肉之苦。”
还有一些阿巴嘎部落子民看到这种情况,立刻炸锅,很多人开始高声叫喊。
“还要带着儿子女儿!”
“带着爸妈!”
“求求你,就这样把我家人留在身边吧,我会为了你付出一切!”
……
仅在一瞬间,哀嚎声、乞求声就回**在阿巴嘎部落的天空。
愿屈服者皆心有所忧,所以,此刻看到王友靳道骑兵竟真将那人之子给了自己,于是开口哀求。
一位将军装扮好的骑兵听到这些人的喊声,骑在马上走来,凶神恶煞地怒吼着:“都让我安静一点吧!”
阿巴嘎部落子民怕激怒王友靳道骑兵,使他们全家惨遭毒手,闭着嘴。
这时,王友靳道将军模样的骑兵慢慢地又开始说话了:
“想跟家人呆在一起,挨个说,点了就跟我说你是什么家,没有点就不说!
你是阿巴嘎部落勇士,你该能理解我的话吧,不听话的话,别怪我失礼!”
说完这话,此人还冷哼了一声,眼眸之中满是寒芒。
阿巴嘎部落人民听到这句话后,忙闭着嘴,再也不敢出半个音来。
那个王友靳道将军样子的骑兵走到一个男人跟前,把马刀指着一个跪着的男人说:“就从这里说起吧。”
……
将这几个阿巴嘎部落人员重新组合在一起,估计话费差不多2个时辰吧。
不过,这样的举措明显有着很好的效果,这些阿巴嘎部落的人反抗的意图减弱了很多,甚至有人主动表示愿意加入王友靳道,成为王友靳道的战士,为王友靳道南征北战。
当然,王友靳道骑兵根本不会接受这种要求,毕竟没有人能肯定这些人是完全不可信的,没有人能肯定他们有没有心怀鬼胎。
守卫这些阿巴嘎部落仅有一千多名骑兵,但阿巴嘎部落中的这些子民加起来大约一万人,尽管他们中多半是没有反抗之力的老幼妇孺。
即便如此,王友靳道的人还是不敢冒太大风险,很快就把这些阿巴嘎部落的人带回了王友靳道。
旅途中这些带着手铐铁链阿巴嘎部落人民并没吃太多苦,走出几个伙计想乘乱而逃,不料不久又被骑兵追赶砍去首级外,其余全部被成功押往王友靳道。
这时已是傍晚时分,王友靳道张灯结彩,到处向记者粮,除粮外,还备有不少兵器甲胄和越冬棉服被褥。
这里的环境与阿巴嘎部落人们所认为的完全不同,他们以前也认为王友靳道上的人们遇到以前那种冲击,一定是要艰难地度过这寒冬。
而夏人给王友靳道的东西肯定少之又少,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因此,王友靳道的人今天才会进攻自己的部落,为的就是抢夺过冬的资源。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事情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的。
夏人在王友靳道上给予许多资源,包括食物、越冬用棉服、被褥等,乃至送出许多锐利兵器、甲胄。
既然是这样,王友靳道上的人们又何必突然攻打他们的部族呢?
阿巴嘎部落人民不解其意,心中疑窦丛生。
尽管他们想不通此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阿巴嘎部落人民的好日子已经到头。
也许,从现在开始要做奴隶,也许甚至不如做奴隶,做王友靳道上跑来跑去的人或工具。
王友靳道上张灯结彩,处处燃着暖暖的篝火,仿佛能点亮一整晚。
还远远不够,外面灯火辉煌,带出来的阿巴嘎部落子民却心慌意乱,好像他们身处无尽的黑暗中,完全看不清他们的前途。
本来他们也认为会具有某种立即用价值似的,就算不能为了王友靳道而南征北战也该能给王友靳道添砖加瓦。
可是当他们亲眼看见王友靳道的真实情况之后,却是发现自己想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这些王友靳道人完全不用自己替他们做任何事,仅夏人给他们提供的补给品就够他们熬过这个冬天。
“阿达我饿极了.”
第一个喊着跟他儿子走的人听到他儿子的话,他低下头,发现他儿子正在眨眼睛。
男的听了心里却无奈。
不只是你饿肚子,我这做爹的都饿肚子呀!
不过,他却是没有把内心的情感表现在脸上,反而挤出微笑安慰说:“乖啊,再忍吧,明天还有饭吃。”
其实这句话他本人也不信,谁也别想把粮食浪费到那些谁也没利用价值上,不要说那些打过仗的王友靳道人,就是换做阿巴嘎部落本身也不会让奴隶们有饭吃。
在今后几天内,三、四天内吃不到象样的饭菜是完全可能的。
王友靳道人也许送他们冷饭,也许送狗不想吃馊了的东西.
那个男孩听了他爸爸的话后,乖巧地点点头说:“嗯,阿达,又忍了,睡了也不会饿。”
说这话的时候,孩子眼神里流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光彩,好像真的睡醒一觉起来之后就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一样。
看到他的小孩这么乖,那男的心里又酸酸的。
这一刻他确实有些遗憾。
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投降而感到懊悔,反而为自己生下这个小孩而感到遗憾。
生于阿巴嘎等部落,早、晚都有亡国之日,男人们自始自终都知道存在这种现象。
想到这,那人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过了一会儿,突然一阵脚步声响起。
那人下意识地睁开了眼睛,转头朝脚步声来。
这一刻,作为王友靳道上的囚徒,只要有一点点声音,就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然而,当他们看清楚来人的面容以及手里拿着的东西之后,所有阿巴嘎部落的子民都愣住了。
“吃吧。”一书
一位王友靳道上的男子提着木桶大步走进来,对着那些一脸毫无生气的阿巴嘎部落子民喊着。
木桶里没有牛羊肉、没有热奶茶、有一块块干饼、显得好难咽。
然而,此时此刻的阿巴嘎部落子民却是顾不得那么多了,看见干饼的时候便已经开始流口水。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没有一个人发出半点儿声音。
尽管他们只在王友靳道待了短暂的一段时间,但他们懂得了一条生存法则:只要自己听话,什么事也不会发生。
可要是不听话,那后果可就惨了。
为此,那些好战阿巴嘎部落子民学会忍耐,保持缄默。
不会说、不会挑事、不会出头、也不会贵错。
无论见啥听啥,都只当没有听过没有见过,认清身份即可。
那个王友靳道人进来,将木桶搁在了地上,并对这些默默无语的阿巴嘎部落子民说:“一人一饼子,没人能抢到,敢抢到的也不允许吃,听到没?”
如今阿巴嘎部落子民被关入笼中,听完那人说话后连连点头,仍不出声,甚至小孩也不例外。
见此情景,王友靳道上的人们似乎都非常满足,他们点点头后便开始将木桶中的干饼取出来分给那些俘虏们。
得到饼子的囚徒们毫不犹豫地开始大口啃食,丝毫不怀疑王友靳道上的人们对食物下了毒,要知道对当下的他,下毒是根本不必要的,那样做只会浪费你的时间,你的力气,你的粮食。
解决他们这类问题,王友靳道人士方法颇多,下毒效率却最低。
干饼发放得非常快,只一会儿时间,刚走王友靳道上的人们便向有他们儿子的人们走过去。
王友靳道男子抬起头看着眼前那个怀抱小孩的男子,问:“还记着你的名字阿巴嘎吗?孙娅杨,不是吗?”
男的点点头,还是不说。
那名王友靳道的人又说:“听说您在部落中最有气力,但又第一个向咱们王友靳道屈服吧?”
男的依旧是点头哈腰,只是双眸多了一丝羞辱。
看到男人这样回应,王友靳道人顿感无聊,撇撇嘴递上两个蛋糕说:“它属于您和您的孩子。”
说着,他就再也不搭理那个人了。
阿巴嘎呢?孙娅杨抓着干饼小心地撕成小块交给儿子,儿子就开始狼吞虎咽。
不得不说这饼子看上去很干,但口感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而且,手里抓着饼,他们还可以感受到饼传来的热度。
无论饼子热冷,能吃得饱饱饱的就不错了,对他们而言,那本来就不是什么敢奢求的好事。
尽管大家只吃一块饼子,阿巴嘎部落子民已很知足。
不只是别的,就是阿巴嘎也不例外?孙娅杨就是这样认为的。他甚至认为如果能继续这样做的话,那好像就没什么不好了。
自己就是丧失自由的人,但至少不需要拼命抗争。
到阿巴嘎?孙娅杨想来,自己这辈子恐怕也就这样了,作为努力活下去,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好好活下去,将来有朝一日摆脱努力的命运。
这时旁边儿突然响起了一声。
“舅舅,您想带我们到哪里?”
这个声音非常幼稚,明显来自孩童的口中。话音一落,马上便有一个人连忙捂上这个小孩的嘴,怕惹恼王友靳道。
仅仅是瞬间,牢笼之中鸦雀无声,就连呼吸声都可以清晰的听到。
那个王友靳道男人听了孩子们的问话,面不改色地答道:“明天才会明白。”
说完这话,那名王友靳道的人把木桶里的干饼分发完毕,然后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这个人走后,能明显地感觉到囚笼里的氛围放松了不少。
阿巴嘎呢?孙娅杨怀中的男孩儿仰望着父亲低声问道:“阿达我们会死吗?”
“死不了。”阿巴嘎嘎?孙娅杨心一紧,赶紧摇了摇头。
男孩儿又问:“那么,王友靳部落为什么会有人来捉拿我们呢?我们会沦为奴隶吗?”
阿巴嘎呢?孙娅杨或者摇摇头,但是什么都没说。
他亦不知父子命运如何,却不能欺骗子女。
未来你自己和你的族人可能成为奴隶,也可能变得连奴隶也不如。
他们就是俘虏,王友靳道上的百姓看来,恐怕连马刀也比不上。
那人默默叹了一口气,举起手轻轻摸了摸小孩的头发说:“你别再考虑这些事了,乖乖地睡,明天起来再来。”
男孩儿点点头,果然闭着眼睛。
尽管体力不支,但与劳累相比,紧张感更强烈。
当然了,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跟着担惊受怕一整天,此时此刻终于可以休息了。
天渐渐暗了下来,极暗中,鱼肚白开始从东边**漾出来。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东边总算有了太阳,一轮大太阳慢慢升起,暖暖的太阳渐渐地覆盖在大地上。
囚笼中绝大多数人是清醒的,虽仍关在笼中,但能听见王友靳道上的人们已起床热闹。
此时,他们能清楚地听到铁链碰撞发出的一系列响声。
阿巴嘎部落人民寻着声音扭头望去,才看到自己今生难忘的照片。
在清晨尚有些眩目的阳光下,王友靳铁丽策马慢行,后面跟随着一群身着甲胄、手持锋利兵器、简直用脚指头武装到牙齿的战士。
这些战士后面还跟了一群人,被那几个战士用长铁链拴起来,一个个蓬头垢面、容颜憔悴,看不出出自什么部落。
这几支人马延绵而出,远远望去像一根铁链,随着最前的王友靳铁丽慢慢走着,少说也要几千几万!
阿巴嘎部落人民看到这个情景时惊诧不已,惊诧不已才知道—这些人民也应属于草原部落,就像自己,在王友靳道入宫后选择投降,后成为俘虏被俘至此。
此时,望着眼前这景象,阿巴嘎部落人民更害怕、更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