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 嗜血赌局2

晚上10点,第一次专案会准时召开,会议由明哥主持:“叶茜,先把刑警队调查的情况介绍一下。”

叶茜早有准备,开口回道:“死者名叫丁胜,绰号‘骆驼’,男,52岁,离异,独居。丁胜最早靠开赌场发家,1993年因涉嫌开设赌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因在狱中表现良好,先后多次减刑,于2001年提前释放。出狱后,丁胜一直行事低调,目前还没有发现他有新的违法犯罪记录。

“丁胜入狱后,他老婆崔玲就与他协议离婚。丁胜膝下有一个儿子,由前妻崔玲抚养,目前在英国留学。因两人分居多年,崔玲对丁胜的情况一无所知。

“丁胜从2015年起,常年泡麻将馆,他有3个固定牌友,4个人每天从下午2点开始,打到凌晨散场,连年三十都这样过。”

明哥:“凶手割掉了丁胜的**。泄愤情况明显。丁胜出狱后在社会上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叶茜:“老贾通过线人侧面打听了丁胜的情况。据说丁胜当年出狱后,又偷偷在山中开了一家赌场,不过没干多长时间就关门了。至于丁胜有没有仇家,我们暂时还不清楚。”

明哥:“丁胜平时除了打麻将,还喜欢做什么?”

叶茜:“去浴场找小姐,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生活用两个字就能概括,一个赌,一个嫖。”

明哥:“丁胜喜欢嫖娼,凶手作案时又割掉了他的**,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潜在的联系?”

叶茜:“嫖娼这条线也查清了。丁胜每天麻将散场后,习惯去小岛桑拿浴找小姐敲大背,那个浴场小姐不多,案发后我们将浴场小姐全部控制起来逐一排查,所有人均无作案时间。”

明哥:“别的情况还有没有?”

叶茜:“暂时就这么多。”

明哥拿起尸检报告:“死者头部有非致命凹陷性颅骨骨折,像是某种圆柱形硬物打击所致,具体致伤工具无法推断。死者臀部、脚后跟等部位有多处擦划伤口,可能是嫌疑人割掉死者**后,其反复挣扎所形成的外伤。”

胖磊开始脑补当时的画面:“死者越挣扎,流血的速度越快,难怪会失血过多死亡。”

“死亡过程应该和焦磊推断的差不多。”明哥接着把目光看向我,“小龙,痕迹检验什么情况?”

我挑选了几张现场照片打在投影仪上:“从车子入水的方式不难判断,嫌疑人杀完人后,故意驾车驶入水中,以起到毁尸灭迹的效果。4扇车窗均为开启状,嫌疑人这么做的目的是方便逃生。搞清楚这一点,接下来就要摸清嫌疑人从哪里上岸。

“湖底淤泥富含有机质,呈灰褐色,并带臭味。我根据这一特性,最终找到了嫌疑人上岸的位置。但由于岸边杂草丛生,很难留下脚印,最后我把希望寄托在了湖内。

“抛尸的湖泊为天然塌陷形成,从湖岸到湖中心有很长的一段缓坡,嫌疑人上岸必然会在缓坡上行走,于是在蛙人的帮助下,我果真在浅水区找到了一串足迹。可遗憾的是,淤泥已将足迹完全覆盖,根本看不到鞋底花纹。而且人在水中行走会受到较大的阻力,我也无法根据步幅推断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在水里折腾了3个小时,最终只提取到了这个。”说完,我点击了下一张。

胖磊使劲儿揉了揉眼睛,有些不解地问:“这不就是一片烂泥巴吗?这能看出来啥?”

我用红色画笔在照片最左侧圈了一排红圈,然后解释道:“这可不是烂泥巴,它是一种残缺鞋印。是鞋子踩在泥巴上发生侧滑所形成的,我们痕迹学上称之为‘滑动残缺鞋印’。

“‘滑动残缺鞋印’依照鞋底是否有明显花纹,可分为‘无利用价值的滑动残缺鞋印’和‘有利用价值的滑动残缺鞋印’。

“前一种,顾名思义就是鞋底没有花纹,侧滑只能形成一片光滑的泥土印,无任何利用价值。后一种则大有用处。”

胖磊有些不可思议:“这能有啥用?”

我把画圈的位置放大,继续说:“我们可以把侧滑的动作分解来看:第一步,鞋底接触地面;第二步,重力落于脚掌;第三步,地面摩擦力不足,发生侧滑;第四步,形成大面积侧滑鞋印。

“从前两个步骤不难想象,在侧滑发生之前,实际上鞋底给了地面一个有效的作用力,在鞋底接触地面的一瞬间,已经形成了鞋印,只不过完整的鞋底花纹是被后续的侧滑动作给破坏了。可破坏归破坏,我们在侧滑鞋印上还是能发现鞋底的边缘花纹。有了这些花纹,就等于知道了鞋底凸起的形状和间距。

“用这种方法,我得出嫌疑人鞋底凸起为方块形,两个凸起间距为0.42厘米。数据虽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在后续的勘查中,只要发现嫌疑鞋印,这个结论就能作为排除依据。”

胖磊竖起大拇指:“牛!”

我继续说:“抛尸现场只发现这么多线索,随后我又把勘查重心转移到了那辆帕萨特轿车上。嫌疑人要想驾车,前提是有车钥匙。

“市面上汽车钥匙可以分为内铣槽、外铣槽两大类。

“内铣槽,它是一块平板钥匙坯用铣床铣出了蛇形凹槽,这些不规则的凹槽对应着锁内的弹片,内铣槽钥匙有两面,是为了方便正反插入而设计。

“外铣槽和内铣槽刚好相反,它是钥匙坯在侧面铣出了牙花凸起,当插入外铣钥匙后,牙花的高低对应着锁内弹片的高低。外铣槽的钥匙同样也有两面。

“然而有些汽车厂家,为了增加锁芯的开启难度,会在钥匙面上再铣出一些错综复杂的牙花,把原先的双轨迹锁芯,变成更为精密的四轨迹锁芯。

“丁胜所驾驶的帕萨特轿车,就是升级后的内铣槽四轨迹锁芯,要想打开这种车锁,要么有原配钥匙,要么就需要专业工具。我在拆解车锁时发现,驾驶室门的锁芯有新鲜的撬别痕迹。”

明哥补充道:“死者头部的钝器伤为身后多次击打形成,如果嫌疑人作案空间足够大,一次重击便可造成现在的钝器伤,由此可见,击打是发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嫌疑人有撬锁行为,那他应该是提前进入车内伺机作案。”

“我插一句。”胖磊打断道,“小岛麻将馆附近的监控我看了,仅主干道上有少量城市监控。麻将馆内的监控显示,丁胜28日凌晨1点25分走出麻将馆,轿车出现在主干道的时间为1点30分,前后间隔仅为5分钟;丁胜的车停在麻将馆东侧的停车场内,步行需要2分钟。这么一来,嫌疑人将丁胜击昏,然后拖至后备厢,只用了3分钟。

“凌晨从小岛出发,一路加速行驶至塌陷区,需要一个半小时。监控记录嫌疑人的总用时为1小时24分钟;这么看来,嫌疑人的整个作案过程都很流畅。这绝对是一起有预谋的凶杀案。”

专案会开到这儿,凶手作案的过程不难还原:事先踩点—撬锁入车—钝器击昏—转移阵地—杀人沉尸。

从这一系列的连贯动作,我们不难分析出嫌疑人的几个特征。首先,他对死者的生活规律很了解,就连死者驾驶的轿车的锁芯是什么样的,都查得一清二楚;其次,他对小岛至塌陷区的行驶路线很熟悉,熟悉到可以和老司机媲美的程度;再次,他能在漆黑的夜里驾驶底盘较低的帕萨特轿车,从塌陷区东南入口行使至西北方的沉陷湖,说明他对塌陷区的地形不是一般的了解。这样一来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嫌疑人为本地人,且有可能曾在塌陷区附近生活过。

痕迹检验介绍完毕,老贤开始介绍理化检验的情况:“轿车浸水严重,很多物证在潮湿的环境中无法分离,所以车内物品未达到检验的条件。接着我对车身进行了观察。塌陷区的路面我们也见识到了,到处都坑坑洼洼的,帕萨特底盘较低,行驶在这种路面上肯定会刮底盘。丁胜的车上安装有金属底盘护甲,撞击后容易形成凹槽,随后我在凹槽及底盘组件中刮取了大量泥土结晶颗粒,经过检验,颗粒中含有重金属,这是淤泥和普通土壤不具备的成分,只有那些重度污染的土层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我联系了辖区派出所,片儿警告诉我,在塌陷区的东北角曾建有一个化工厂,因环境污染严重被关停。”老贤说着把塌陷区的电子地图打在投影仪上,“你们看,嫌疑人驾车的入口是在东南角,发现尸体的沉陷湖在西北方,从入口到抛尸地有三条路,没有一条经过东北角的化工厂,嫌疑人舍近求远一定有他的目的。”

“很简单。”明哥说,“从地图上不难看出,塌陷区的西南、西北、东南三个方位都是临街的,而东北角仅靠着一个废弃的化工厂,整个塌陷区只有那里环境封闭,最适合杀人。”

第二天清晨,我们一行人再次回到塌陷区,这次我们的勘查重点是:寻找杀人现场。

虽说废弃化工厂不难找寻,但“附近”两个字却涵盖了很大的范围。有些人不解,死者**被割,地面肯定会留下大量血迹,直接从血迹下手岂不是一目了然?理虽然是这么个理,但实际操作起来可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在室外,阳光的蒸发作用会把鲜红色的血液变成不起眼的黑褐色;土壤的吸收作用会把血液吸入土壤缝隙;另外还有微生物的分解、杂草的覆盖,就算死者流再多血液,经过两天的分化,单凭肉眼也很难发现。

明哥作为刑事勘查的“老司机”,自然知道其中的难度,于是他另辟蹊径,提出“以物找点”的模式。发现尸体时,死者下身**,而我们在勘查中,也没有发现任何衣物。换言之,只要找到死者的衣服,凶杀现场就不会距此太远。

可根据麻将馆的监控显示,案发时丁胜穿的是黑裤子、黑皮鞋。塌陷区原先都是民宅,上面曾生活着成千上万的居民,回迁户搬家,一些破旧的衣服都是随意丢弃,所以在塌陷区,黑裤子、黑皮鞋扔得哪儿哪儿都是。

没有捷径可走,我们只能“笨鸟先飞”,明哥联系刑警队、派出所,组成几十人的搜查小组,以化工厂为圆心,一点儿一点儿往前推进,发现可疑衣物,由老贤带队前往甄别。不过工作的进展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顺利。

“都找了五六个小时了,啥时候是个头啊?”胖磊倚着一棵杨树大口喘气。

“我说磊哥,老贤都没喊累呢,你吵吵啥?”

“哎,小龙,你这话说得可不对啊,咱科室几个人,是不是数我负担最重?你瞧瞧我这一身赘肉,是不是能顶你两个了?”

我笑了笑:“那不行您先歇着,剩下的交给我?”

“啊,这可是你说的哦,我把相机给你调到自动挡,再发现情况你去帮我拍照,就这么说定了。”

“我去,你还真是逮着一棵大树就要乘凉啊,这么高端的相机我哪儿能用得好?”

“焦磊,过来一下!”老贤的吆喝声从远处传来。

胖磊极不情愿地扯着嗓子喊:“什么情况?屁股还没挨着地呢,还让不让人活了!”

我抬头看了一眼老贤的方向:“哎,磊哥,办案要紧,我看贤哥怪着急的。”

“最好是找到了,要不然我非拿老贤开涮不可。”胖磊拍了拍手掌,扛起三脚架走了过去。

不远处的老贤正手持树枝,蹲坐在一只黑皮鞋附近。我们刚走到跟前,老贤头也不抬地对胖磊说道:“拍照。”

“是丁胜的鞋?”我问。

“对。”

我环顾一圈:“那凶杀现场岂不是就在附近?”

老贤略显疲惫:“附近我都找了,凶杀现场不在这里。”

胖磊有些纳闷儿:“不在这儿?那鞋子为什么会在这里?你不会看走眼了吧?”

老贤用树枝把那只倒扣在地面上的皮鞋挑开:“看见这个了吗?”他用树枝敲了敲地上有些泛白的杂草。

“这个是……”胖磊眯起眼睛研究了半晌,“贤哥,你不会在拿我们寻开心吧,这不就是一簇野草?”

老贤摇摇头:“你说得不准确,这是一簇缺少叶绿素的野草。”

见我们还是一脸茫然,老贤继续解释:“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而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条件便是光照。如果把绿色植物做遮光处理,光合作用不能顺利进行,植物的茎叶很快会呈现黄白色。”老贤指了指地面,“这一簇杂草被皮鞋脚蹬口覆盖,正好形成了遮光效应,像地面这种杂草,遮光超过一周必定枯萎。而这簇只是茎叶泛白,遮光并不到一周。丁胜是28日凌晨失踪的,距离现在不到一周,两者的时间间隔差不多,所以我可以肯定,这只黑皮鞋就是丁胜的。”

“鞋子在这里,凶杀现场却不在附近,难道我们之前分析的有误?”

老贤点点头:“明哥分析死者体表外伤是由疼痛挣扎所致。可如果是这样,凶杀现场应该距离这里不远。”

“贤哥,那你的意思是?”

“我没记错的话,死者腿部和脚跟处均是连续性外伤,我怀疑嫌疑人曾驾车将死者拖行过一段距离。”

我捏着下巴:“如果是这样,鞋子滑落在这儿,似乎可以解释得通。”

胖磊翻出之前的照片:“死者的体表外伤看起来并不是很明显。”

老贤:“对,我估计也正是因为这样,明哥才会判断错误,不过这也反过来说明了另一种情况,死者被拖行的时候很可能穿着衣服。”

我瞬间懂了老贤的意思:“不管什么材质的衣服也经不起拖行,咱们接下来的重点是不是要找可疑的破衣烂衫?”

“没错,”老贤说,“而且死者体表外伤不严重,说明嫌疑人并没有拖行太远的距离,咱们沿路找寻,应该会有发现。”

“得,有结果就好。”胖磊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实在走不动了,容我歇息一会儿,小龙,快,给哥点支烟。”

“真是属二师兄的,什么时候都不忘偷懒。”

“嘿,老贤,你捣鼓啥呢?”胖磊刚想骂街,老贤口袋中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又是什么情况?”胖磊有些不耐烦。

老贤摇了摇手机:“我把刚才的分析结果发给明哥了,依我看,八成是有头绪了,让你去拍照的。”

“他妹的,你们这是要玩死我吧!”

事实证明,老贤的推断没有偏差,明哥在距离皮鞋300米的地方找到了凶杀现场。

嫌疑人把杀人地点选在了一个水沟附近,若不是有一条破烂的秋裤挂在了水沟边的蒲棒上,要想找到这里还真有些难度。

以水沟为坐标,向南步行10米,是一大片干涸的血迹斑块,从血迹浓度看,这里曾被人用水反复冲洗过。

老贤扒开杂草,仔细观察地表龟裂处:“泥土表层颗粒在遇水后会因水的张力聚集在一起,形成泥浆层。泥浆层在光照、蒸发作用下会发生龟裂。龟裂面的大小与用水量成正比。由此分析,嫌疑人带有大容量储水工具。”

胖磊听言掰着手指头说道:“撬锁的专业工具、击打死者后脑的钝器、捆绑死者的绳索、杀人用的锐器,现在又来个储水工具,嫌疑人到底准备了多少家伙?”

“带的家伙越多,目标越大,磊哥你有没有在小岛附近的监控里发现可疑目标?”

胖磊指了指自己布满血丝的双眼:“十几个G的视频,哪儿能那么快看完,再给我点儿时间。”

明哥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小龙,来看看这上面是不是鞋底花纹?”

我闻讯走了过去。

“这里,在这一堆塑料片上。”明哥又说。

我从中挑了几块较大的塑料片,置于放大镜下仔细观察:“花纹和嫌疑鞋印可以对上,我再测下花纹间距。”说着我拿出游标卡尺小心翼翼地测量,几经测算后,我有了确切的结论,“塑料片上留下的就是嫌疑人的鞋印。”

明哥很有耐心地把塑料片拼凑在一起:“盛水工具是塑料盆,嫌疑人处理完现场后,将盆踩碎,把盆边缘部分丢进了水沟,在这里只留下了少量的盆底碎片,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可见一斑。”

胖磊拉开皮尺,放在明哥拼凑出的图形上:“我的乖乖,直径差不多40厘米,这么大的塑料盆,凶手是怎么带来的?”

老贤捡起塑料残渣,仔细观察后说道:“这是生塑料盆,市面上早就没有卖的了。”

“贤哥,生塑料是个啥?”我好奇地问道。

“从化学的角度上讲,生塑料又叫热固性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这种塑料硬度较大,一次成型后不可回收。与之相对的就是熟塑料,它属于可塑性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熟塑料具有抗拉、抗压、抗扭、抗弯曲等特性,常见的有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早些年因为生产工艺落后,生塑料制品曾占据过一段时间市场,不过现在早已销声匿迹。”

“贤哥,你是说,嫌疑人使用的塑料盆并不是从市面上购买的?”

“至少我是买不到。”

凶杀现场勘查完毕,第二次专案会定在了两天后的早上8点。

明哥问:“叶茜,你们有没有新线索?”

叶茜摇摇头算是回答。

“焦磊,监控上有没有发现?”

胖磊揉了揉眼睛:“往前看了一个月,没有发现携带背包的可疑人员在麻将馆附近转悠。”

“嫌疑人若是人物分离,你以‘携包者’作为排查对象,肯定行不通。”明哥“字字诛心”,胖磊无言反驳。

“小龙,你那边什么情况?”明哥继续问。

“塑料片上遗留的是嫌疑人脚掌部位的鞋底花纹,经测量多个花纹的纵横坐标后,我筛选出了相似的鞋型,这是一款男士运动鞋,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撑,但我个人还是认为嫌疑人为男性,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

明哥记下结论,然后望向老贤:“车内物品有没有检验完毕?”

看老贤的架势,仿佛有很多话要说,他端起面前的水杯,喝了好几口,这才调整坐姿说道:“我怀疑嫌疑人作案时压根儿就没有携带背包,他所有的作案工具都是随身携带。”

胖磊撇撇嘴:“这怎么可能?别的咱先不说,要想形成死者头上这么大的颅骨凹陷,钝器的击打面最少也有两三个钳工锤那么大,你说这种工具怎么随身携带?另外还有绳子、撬车工具……”

面对胖磊的质疑,老贤始终波澜不惊,等胖磊发完牢骚,他开口解释道:“先来说说捆绑在死者上身的绿色绳索。这是最普通的0.5厘米规格的塑料编织绳,市场上任何一家劳保店中均有出售。死者身上这条为双股螺旋绳,制作工艺粗糙,摩擦力很大,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接触面造成损伤,这种绳索多用于捆绑比较廉价的商品,如草席、木材等。虽然我在绳索夹缝中没有提取到皮肤组织,但我发现了大量的羊毛纤维。

“咱们云汐现在的室外气温在10摄氏度上下。案发时,死者上身穿的是防水性很好的雨布夹克,内衬一件白色圆领衫,并没有羊毛的成分。由此我怀疑,绳子上的羊毛纤维来自嫌疑人。绳索全长7米,羊毛纤维几乎完全覆盖于绳子的夹缝中,要形成这种情况,绳子必须与羊毛纤维长时间接触,并发生摩擦。

“羊毛纤维有加工痕迹,推测来源于羊毛衫,嫌疑人应该是把绳子缠绕在自己身上,再穿外套做遮掩。”

胖磊:“嗯,勉强可以解释过去,但钝器怎么解释?”

老贤似乎早就料到胖磊会这么问,他似笑非笑地掏出另外一份报告:“嫌疑人在车上用钝器击打死者头部时,势必会有血迹喷溅,虽然车子经水浸泡,可车坐垫为纺织纤维,吸收性好,只要有血迹喷出,多少会留下一点儿。于是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车厢内喷了些鲁米诺,没想到的是,副驾驶夹缝中一瓶容量为700毫升的友谊牌苏打水竟发生了血潜反应,荧光蓝出现在瓶身薄膜贴纸内侧。我把贴纸剪开,在里面找到了几根死者的毛发。”说着,老贤把苏打水的照片打在投影仪上:“包装完好,没有饮用。如果把它冻成固体,完全可以用作钝器击打死者头部。”

胖磊一拍桌子,恍然大悟:“凶手把绳子缠在身上,苏打水是临时购买的,开锁工具和匕首可以装在口袋里。这么一来,他完全是轻装上阵,难怪我在视频中没有发现。”

明哥打开天气软件:“案发时气温为9摄氏度,结成冰的苏打水放在室外,势必会融化,嫌疑人要保持苏打水的硬度,唯一的选择就是发现目标后,从附近的小店中临时购买。这么冷的天,除非特殊需求,否则不会有人主动去购买冻成冰的苏打水,只要小店老板配合工作,就一定能回忆起来。”

这条线索很快查清,根据“大众便利店”的老板回忆,在不久前,有一位戴着口罩的年轻人到店里买了一瓶价值2元的苏打水,对方以“需要冻成冰块给发烧的朋友降温”为由,让老板帮忙,并多支付给老板10元作为报酬。店内监控显示,男子第一次进店的时间是27日16点30分,取走苏打水的时间则为28日1点23分。

丁胜经常光顾的麻将馆距离便利店仅有15米,站在店门口,刚好可以看见麻将馆2楼包间的一举一动。倘若嫌疑人事先将车门打开,那么他完全可以在丁胜起身离开包间时,完成作案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分析便利店的视频得出结论:嫌疑人约25岁上下,中等身材,头戴鸭舌帽,脸罩深色口罩,上身穿一件黑色夹克,下身是一条蓝色牛仔裤,脚踩一双灰色运动鞋。以门口的饮料柜为参照物,计算出嫌疑人身高在一米八左右。

有了嫌疑人的视频影像,胖磊又将之前调取的所有监控重新翻阅一遍,但结果并不乐观:“奶奶的,这孙子似乎一直在故意躲着监控,那么多城市探头都没发现这货的半点儿影子。”

陪着胖磊熬了一天一夜,现场情况也在我脑子里转了一遍又一遍,也就在胖磊准备关掉电脑的那一刻,我突然灵光一现:“磊哥,咱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

“细节?什么细节?”

“你想,嫌疑人在杀人后,把车开进了湖里,那他之后该如何离开现场?”

胖磊一拍脑门儿,仿佛听到了一个极为弱智的提问:“你是不是傻?当然是蹬‘11路’啊。”

“对,你说得没错,可塌陷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总不能一直步行吧?我觉得他上了公路以后,肯定会搭乘交通工具。”

“这不是废话吗。”

“案发在凌晨,这么晚,路上除了出租车,根本就没有公共交通工具。而且你想想,嫌疑人刚从水里出来,全身湿漉漉的,小风一吹,该多冷啊,要是我,我肯定第一时间拦辆出租车上去取取暖。”

胖磊眉头逐渐舒展:“嗯,是这么个理。”

“从塌陷区到达公路,只有西北、西南、东南三个口,我们现在知道了嫌疑人的鞋底花纹图案,只要仔细观察三个进出口,就很容易判断嫌疑人是从哪个路口离开的。

“确定了出口,再调取主干道上的高清监控,不就有线索了?夜晚车流量本身就不大,假如拍到了车牌,接下来让交警支队帮咱们追踪出租车的行驶轨迹,说不定就找到了嫌疑人的落脚点。”

胖磊越听越兴奋:“到时候咱们还可以调取落脚点附近的监控,说不定一不小心,还能找到他的住处。”

“什么叫说不定,我觉得是一定,来,磊哥,give me five(击个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