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梦·童年(下)
黎望先是休整了好一段时间,等自己的身体全好以后,再不声不响地继续自己积攒饼干的行动,并故意让人看见。同时,黎望开始注重身体上的锻炼——其实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孩子来说,锻炼身体不过是经常甩甩手臂踢踢腿,外加绕个圈跑个步罢了。
黎望还没有正式接触过规范的身体锻炼,只是偶尔会从电视上看见一点,还有就是孤儿院里为数不多的插图画册了。没办法,年龄太小,字都没几个认识的,看书委实太为难他了。
第二次欺凌到来的时候,黎望毫不意外。只不过,这一次,他是和王小龙一起摔倒在地上的。因为年龄和体型上的差距,黎望不可能在短期内打败那个王小龙。但如果他是那种不要命的打法,王小龙也无法在黎望身上讨到多少好。
王小龙身为孤儿院的一霸,自然不甘心自己被一个小自己好几岁的小不点揍成这样,于是指挥自己的手下一起上。黎望本来就是拼尽全力才堪堪不落下风,看见这么多孩子冲过来,自然是无力抵挡的。好在这个王小龙还有点理智,知道要是真打出了问题,他们也会跟着倒霉,于是看情况不对就连忙叫人停手。当然,走之前不忘拿走黎望辛苦积攒的饼干。
黎望对此并不意外,只是擦了擦嘴角的血,然后再从地上爬起来。想要报复一个人,不一定要出手揍他。黎望之前设法从医务室拿到了一大盒泻药,一大盒催吐的药(这两种药价格便宜用得也少,因此医务室并不缺),把它们碾碎后洒在那些饼干上面。孤儿院的孩子缺衣少食,拿到的食物必定不会浪费,即使是饼干的碎屑也都会吃干净。黎望在饼干上洒的泻药粉,可是好几个成人的份……
对于孤儿院的孩子来说,最可怕的是不是被人毒打,而是吃不饱饭,饿肚子。尤其是对于这种还在长身体的孩子而言,食物非常重要。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饿肚子的滋味,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有多难受。
而泻药和催吐的药,可以让一个原本就吃得不怎么饱的孩子更加饥饿,和虚弱。
果然,第二天,孤儿院有不少孩子上吐下泻。那都是些欺负过黎望的孩子,其中尤以那个王小龙为最,大概是因为那加了两种药的饼干他吃得最多。王小龙他们倒是想要告状,但一来他不敢说出事情的原委,二来他也拿不出切实的证据,三来……孤儿院里的老师大多不喜欢总是惹事的王小龙,何况黎望既听话又讨人喜欢,即使他们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现在黎望也是个病号,他们也不方便再出手揍黎望一顿,只好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而看着这群欺负过自己的孩子面色苍白的样子,黎望自己也没觉得好受多少。这当然与他身上还隐隐作痛的伤有关,但最重要的,还是他发现报复的滋味并不好受。当然,这种感受必须在报复以后才可能体会得到。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于这次的报复行为他毫不后悔,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孤儿院并不是一个干净的地方。如果他一开始就选择隐忍,只会招来更多的欺凌。
当初阿文就被王小龙他们欺负得很惨。阿文性格内向,为人懦弱,长得比黎望还瘦小,也不怎么受老师关注,对于王小龙这类人而言,是最好的欺凌对象。要不是有一次欺凌的场景被黎望撞见,黎望都不知道自己的好朋友受到如此对待。
而这也是黎望最为疑惑的地方:阿文为什么会选择和欺凌他的王小龙在一起,去欺凌曾经为了保护他也被欺负的黎望?当时黎望看见阿文被欺负,二话不说马上跑去找老师,因为他知道自己人小揍不过那群人。虽然最后老师只是象征性地批评了几句,但老师走后,黎望还是被王小龙他们充满报复意味地揍了一顿。
被好朋友背叛的滋味并不好受,即使年仅六岁的黎望还不能理解“背叛”这个词的含义。黎望的朋友其实不止阿文一个,但阿文是他最好的一个朋友,关系好到黎望愿意替阿文挨揍挨饿——这对于一个六岁的小不点来说并不容易。只可惜,现实给了黎望狠狠一击。
很久以后黎望才知道,不少曾经被欺凌过的人长大后,会反过来欺凌别人,因为这样会让他们有一种自己不会再被欺凌了的安全感。那时的黎望恍然想起,自己曾经偶然看见阿文偷偷扯一个小女孩的布娃娃,一边扯一边笑,看上去很是诡异。
黎望在孤儿院一天天地长大,敢欺负他的孩子越来越少。不仅是因为他日益强健的身体,还有他打起架来不要命的架势。与此同时,黎望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眼底的纯真也逐渐被一种不符合年龄的成熟所取代。黎望有几个名义上的朋友,但实际上却一个都不相信。
黎望清楚,反过来,那些“朋友”也不信任黎望。有好几个人与黎望交朋友,不过是希望借着黎望的威慑力少受一点欺凌罢了。在这家表面阳光和谐,内里阴暗无比的孤儿院,即使是孩童之间也少有可以信赖的真正的“朋友”。大家更关注的,是怎么从老师手里,或者偶尔过来的爱心人士手里,得到更多的食物和玩具。
在孤儿院,黎望这样的人并不是个例。不过更多的孩子,缺乏像黎望的那样的武力值和魄力,所以有的孩子更为懦弱胆小,有的则更为聪明或者说狡诈,用的一手撒谎装哭偷窃等等大小手段。
黎望讨厌这个内里烂透了的孤儿院,既不喜欢这里的孩子,也不喜欢这里的老师,八岁起就开始尝试逃跑,但总是因为被人发现、被人举报、人小能力有限等原因而从未成功过。
其实,想离开这家孤儿院的孩子有不少,但他们同时也担心或者说害怕,离开孤儿院后他们会无处可去,甚至落入更悲惨的境地。本来孤儿院就有不少孩子有一些严重疾病,或者身体上心智上的残疾。加上孤儿院这方面的管理极其严格,所以真正会逃跑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是十岁以上“有特殊作用”的大孩子。
其实,黎望和其他孩子一样,很少见到十岁以上的孤儿,见到了也没有多少交谈的机会,他们逃跑的事情还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不过黎望对此并不关心,一个人逃跑更合他的心意,他实在是不想再体会一遍被人背叛的滋味了。虽然黎望每次逃跑都失败,但他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逃跑经验,搞清楚了孤儿院看守最薄弱的时间和地点。只需要一个契机,他有八成逃跑成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