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它是东方世界的瑰宝。”一家盛名远播的权威机构对印度神话曾作出过这样的评价。在很久远的上古时期,就有很多人来创作这些故事了。印第安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以他们的神话故事而闻名世界。我们也在古希腊的历史里听说过爱奥尼亚和米利特斯的神话故事,但现在这些故事都已经杳无踪迹了,即便有一些被记载了下来,但也都只剩下只言片语。古语字典把“米利特斯神话”定义为“无格律的诗体”、“情人或性欲的故事”或是“荒唐下流的戏剧”,而M.德理格却称它为具有艺术形体的南柯梦。
然而,我的朋友——理查德·切诺克更加准确地将“米利特斯神话”定义为“米利特斯编著的神话或小说”,情节欢快,形体优雅。阿提库斯的朋友——历史学家西赛纳,还把这些故事译成了拉丁文,曾在罗马、希腊引起过巨大反响。在普卢塔赫撰写的《克拉苏传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卡赫斯战役失败后,人们在罗马囚犯的包裹中发现了一些米利特斯神话故事,皆是希腊文本,拉丁语的翻译本早已失传。唯一幸存下来的一本就是被阿普列乌斯称做“米利特斯训诫本”的《爱神丘比特和普赛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阿波罗多罗斯和科农的残留本,以及在帕弗萨尼亚斯和阿忒纳奥斯的相关记载。
在我看来,布莱尔、字典或是M.德理格的说法未必是正确的。米利特斯是小亚细亚西岸著名的海港城市,也是那时东西方文化的汇集中心和商业贸易区。来自波罗的海的腓尼基商人与那些来自印度周边地区的商人间的商业交易就在此进行;同时,来自北方净土的平民和努比亚人也在岸边排队等候交易。米利特斯同时还是彼时的文明圣地,那些展现人类精神面貌的东方世界的神话、寓言和小说也在此孕育而生。故事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和浪漫离奇的历险经历往往会让我们心驰神往。在此之前,阿普列乌斯书中的历史故事就已经广泛流传了。米利特斯神话中所表现出的荒诞可笑和古时大多数东方著作的风格不谋而合,这种半文明形态文学被我们称做“轻文学”。当然,我们的先贤们肯定不会将一些不雅之事拿来写到书中。文中所表现出的放纵与戏谑虽也源于对性欲的描写,但绝非作者有意为之。我们给大家看的故事,虽然有不够严肃的地方存在,但同时印度文学中相对纯洁优雅的一面在这里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本书作者几乎一直都在不胜其烦地描述迎娶新娘仪式,如果没有牧师主持婚礼,他往往会采用一种称为“甘德哈巴维哈”(这种仪式将在后面讲述)的古苏格兰法定仪式。
在阿普列乌斯的作品中,有很多地方都借鉴并保留了东方的文化。其中,很多神话都和《科林斯湾的卢休斯变成驴》的变形背景非常相像,用一个全新的故事讲述着一个相同的人生哲理。
印度古老传说中的另一位伟大人物是甘德哈巴·辛那。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往往都以主人公和怪魔离奇的探险经历为背景。甘德哈巴·辛那是因陀罗神的儿子,是威克拉姆国王的父亲,由于爱上了住在山林水泽的仙女而忤逆了天意,上天将他变成了一头驴贬谪到凡间。后来众神都为他求情,天神才准许他变回人,但罚他只能在黑夜中活动。我们可以来看看英文版故事的描述:
阿蒙迪维勒主宰白天,道士主宰黑夜。
甘德哈巴·辛那在这种状况之下,成功地将蒂哈纳国王说服了,娶了国王的一个女儿。可是举行婚礼的时候,他只能以驴的模样出现。但是不管怎样,更衣沐浴之后,他还是来到大家面前,与大家一起欣赏歌曲和音乐。他暗下了决心,要在众位宾客面前说上几句。
可是,当在场的宾客听说美若天仙的姑娘未来的丈夫将会是一头驴时,都感到很惋惜。但是他们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给国王,只能微笑不语,自然也毫无喜悦可言。终于,还是有人打破了这种沉寂的气氛,说:“噢,我尊敬的陛下,新郎是因陀罗神的孩子吗?真是个好新郎啊!您应该高兴,婚礼照计划进行,耽误婚礼毕竟是不太礼貌的。如此盛大的婚礼我以前还没参加过呢!以前我们都听说过一只骆驼娶了一头驴的故事,驴仰着头看着骆驼说:‘我太幸福了,多么好的老公啊!’骆驼听了驴的表白之后,激动地叫道:‘我太幸福了,多美妙悦耳的声音啊!’那场婚礼,新郎和新娘是一样的;可是,在我们这场婚礼中,像天仙一样美丽的新娘应该有一个和她相配的新郎,那才是一件美妙的事啊!”
随后,其他的婆罗门臣子也纷纷发言:“我敬爱的陛下,这是多么神圣和庄严的时刻啊!所有人欢聚一堂,您不能让我们听到这样的声音吧!”(暗指驴的叫声)
女士们尖叫着:“哎呀,天啊!驴怎么会出现在婚礼上?真可笑!一头驴,如何给一位姑娘带来幸福的婚姻生活呢?”
最终,甘德哈巴·辛那用梵语对宾客们说了几句话,并承诺,他会听从未来岳父的教导,建功立业,诚实地生活。他说,体面的外表不过就是人的衣服而已,明智的人是不会看别人穿什么衣服来判断这个人的。一到了夜晚,他还会变成人,因此,他还是因陀罗的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听到驴能用如此流利的梵语说话,人们都感叹不已。一头驴竟然能用人类的语言演说,真是了不起。人们对甘德哈巴·辛那的看法也就有了转变。人们也承认,虽然他是驴的身体,但无可厚非他还是因陀罗的孩子。就这样,国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甘德哈巴·辛那。接着,许多奇怪的事情随着这桩不幸的婚事接踵而至,直到主人公甘德哈巴·辛那恢复以前的模样和声誉,一切才恢复了正常。
甘德哈巴·辛那是生活在基督纪元时期的名流,因此,故事完全可以追溯到公元130年,非洲的阿普列乌斯时代。
《贝塔尔·帕西斯》,或者叫做《一个吸血鬼的二十五个故事》,讲的是自然界里住在死尸堆中的蝙蝠、吸血鬼和恶魔们的神话故事。书里都是一些古老的印度故事,原书由古梵语记录,开创了历史虚幻小说在印度文学史上的先河;《一千零一夜》这种娱乐性小说的出现使它走向了成熟;而卜伽丘这位杰出的文学家所创作的有着侠义风格的爱情小说,很好地延续了这种风格的发展;直至近代欧洲,英雄史书小说体的创作使其到达了顶峰。
梵语,被人们称之为上帝的语言,又被称为印度的拉丁语。这些用梵语编纂的历史巨著现在已经在印度被翻译成古印度语和很多各地方言以及现代方言。就拿《黑托帕德赛》——又叫《一个朋友的忠告》这本书来作个例子吧。我们从目录中可以看出,此书是取材于《庞切坦特》的五章节的古书。一位名叫毗瑟·沙马的学问渊博的婆罗门为了教导他的学生(印度王侯的子孙们),而叙述了一个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的译著已经有很多了,如波斯语、古代叙利亚语、土耳其语、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其中,波斯语、土耳其语、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的版本流传最广。人们对波斯神话更是熟悉,至少名声是如雷贯耳,所以进入欧洲文坛并不是什么难事。起初,这些神话故事是非常零散的,经过整理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十日谈》的创作源头很明显就是这里。一位现代意大利评论家说,现代的古典小说,如卜伽丘的《十日谈》里的近一百个故事,根据专家的考证,在那布勒斯乔安娜皇后的宫廷内就已开始传诵这样的诗歌了,而卜伽丘本人不过是在其后半生用最简单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搜集与积累方法,编写出了这样一本绝世佳作。所以,伟大的佛罗伦萨文学家的创作并不是故事本身,也非故事情节。他的创作期在14世纪中期,那个时候,西方文人向东方文化借鉴了很多东西,像诗歌、小说、琵琶、大鼓、炼金术及军事等。正如“东方通”所说的那样,许多这类小说到现在还被波斯与中亚地区的行吟诗人、说书人和演讲家广泛传诵。
从刹帝利阶层出来的伟大国王——威克拉姆阿蒂塔亚(“威克拉姆”的意思是“英勇”和“威力”),即威克拉姆尔卡(意思是“英雄主义之光”),曾经是印度亚瑟国王的将领,统治远西地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的父亲是甘德哈巴·辛那,母亲是迪哈拉女王。甘德哈巴·辛那在威克拉姆还没有出生时就发誓要让他拥有一千头大象的力量,可是当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的祖父因陀罗断然说这个小孩不应该出生,他的母亲为此痛心不已。但九个月后,威克拉姆还是来到了这个世界,后被因陀罗带走。因陀罗觉得孩子很可怜,收养了他,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
关于威克拉姆的即位,有着多种说法。然而,他确实做过马来亚岛的国王。马来亚岛即现在的马尔瓦地区,是印度河上游西边的一个省。有关他的英雄传说有很多,这些传说都歌颂了他的英勇事迹,把他说成是“撑着一把可以遮盖整个地球的大伞的英勇人物”。
帕尔王族是马来亚岛的最后一个统治家族,共统治了318年。帕尔本人在位25年,后来由于他过于沉迷女色,来自库玛诺高原地带的莎卡迪塔亚国王占领了他的国家。在威克拉姆在位的第14年,他佯装和帕尔王族姻亲,打败了莎卡迪塔亚,当上了德里国的国王。德里国首都是阿万提,就是现在的乌贾因城,城区长26英里,宽18英里,面积468平方英里,在印度版图上不过是个弹丸之地。在威克拉姆统治的时候,他征服了当地野蛮的种族,因此获得了“莎卡瑞”的称号。在卡利育格时期,也就是铁器时代,威克拉姆在印度王族中大力推崇学习,因而声名远播。在印度有九位学者因为他的大力举荐,而获得“九大科学奇才”的盛名,甚至可以媲美希腊的七位智者。
当时,这些学术人士运用当地18种印度方言(这18种方言的名字沃德先生不能一一列举出来,最多也只能列出九种,即梵语、古代印度语、那旮语、派萨卡语、甘德哈巴语、拉卡莎萨语、阿德汗姆旮帝语、阿琶语和古亥亚克语,除前两种之外,后面七种均为音译。有关这些语言的说明可以在《平戈拉》中找到)著书立说。帝汗万塔瑞是医学始祖;卡莎帕那卡主要是研究基本原理;阿玛拉·塞汗编纂梵语词典和哲学论述;尚库贝塔汗特写注解与评论;戈哈特卡帕拉是一位不愿张扬的诗人,他所著的《米哈拉》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瓦拉哈的两部占星学著作和一部算术著作是他的主要成就;巴拉池的功绩主要是规范了文法的使用,他还有一首赞美玛达哈瓦国王的诗存世。
但是,所有这些学术巨匠中,最著名的还是迦梨陀娑。他的两部戏剧《撒昆塔拉》流传至今。除此之外,他还著有一首诗、一本天文学著作、一本诗歌体的天神历史剧和许多其他书籍,都被广为传诵。(时值萨万斯时代,当时,威克拉姆阿蒂塔亚还在世,另一位国王玛格哈想写一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诗歌。据他所说,这首诗歌的每一句都着重赞美博学人士的辉煌经历,并且整首诗长达5280句,比《迷失的天堂》还多。在今天看来,数目很庞大。大约在同一时期——威克拉姆统治时期,卡那塔是第三位以重视博学之才而闻名于世的国王。蒂哈瓦卡,这位几乎是同一时期的诗人,曾接受过施里哈莎的一万句诗歌馈赠,题名为《拉特那·玛拉》。)
威克拉姆开创了萨姆贝特时代(从公元56年计起)。他的统治虽然辉煌,但他在与莎利瓦哈那的战争中光荣牺牲了。当时,莎利瓦哈那的国王是普拉蒂斯那,战胜了威克拉姆之后,他创立了“莎卡”时代,始于公元78年。至今,人们还在纪念着那段历史,印度人还会在普拉蒂斯那的诞辰、婚礼纪念及类似的日子里开展祭奠活动。
威克拉姆之后,他的小儿子继承了王位,父子统治长达93年。最终,一位名叫赛姆达拉·帕拉的臣子篡夺了王位。赛姆达拉·帕拉在位24年零两个月,后又将王位相继传给了16位后人,统治时间共为641年零三个月。赛姆达拉·帕拉最终在与泰拉卡·昌德拉国的战争中牺牲。泰拉卡·昌德拉国的国王是瓦哈喇那哈。(维尔福德中尉推崇这样的说法:前后共有八位威克拉姆阿蒂塔亚式的国君,最后一位君主建立的时代可作进一步考证。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拉森斯选编》及H.H.维尔松教授编写的《威克拉姆论》。)
这个古老故事的价值在于它的启发性和通俗性。我将原文做了些修改,并添加了些对于人性的思考。
理查德·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