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修复的建筑

因为资金问题,美国总部那边不愿意动用上千万如此巨大一笔资金来做坼迁。林肯这边又纠结迁厂会造成大部分土生土长的老员工失业。后来就动工修复,在庙堂的头顶上,又加固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楼,把原来的八层楼房降一半,盖成四层楼。

蓝妮开着自己的“小红”去接林肯,一道出发,去TTS。“小红”是一辆手动挡红色尼桑车的昵称,是丈夫送给蓝妮的生日礼物。蓝妮爱之若乌,每次出行都把它擦拭得干干净净。虽然跑一趟TTS下来,可怜的“小红”又会被泥尘模糊得鼻子不见鼻子,眼睛找不到眼睛。蓝妮还是很高兴林肯经常放着公司的商务车不坐,而屈尊给“小红”以宠幸。

林肯坐在蓝妮旁边的副驾位上,开心地和蓝妮随意交谈着。

林肯讲起远在美国的女儿:“我以前也偶尔抽支烟。有一天被女儿发现,她震惊地瞪着我‘爸爸,我从来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林肯无奈地微笑:“在一个刚进小学的小女孩的眼睛里,抽烟的爸爸就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坏人。就从那个时刻开始,我再没有抽过一只烟。”林肯注视着前方的眼神里,充满着眷念。

稍后,林肯仿佛随意提起,说:“那天在三亚开会,你赶来递给我遗忘在会议室的外套,让我想起了我的女儿……”林肯不说谢谢,蓝妮侧脸笑望林肯一眼。专注地开车,并不多言。

林肯不开车,行程中是他思考的宝贵时间。和蓝妮交谈一会儿,他眯上眼睛,倚靠在椅背上,不知道是沉浸于新的思考,或在稍作歇息。这时刻,蓝妮就更专注地开车,基本不按喇叭,让林肯能够享受短暂的休眠。

下车时林肯说:“蓝,坐你的车真舒服,几乎没感觉到一次刹车,就到了。”

蓝妮心里泛起一阵温暖。林肯总是在每一个瞬间,给你一份肯定或赞许。

林肯让TTS的汪副总安排蓝妮住进宾馆,同时吩咐汪副总尽快给蓝妮寻找一个稳定的住处,然后就分别去忙各自的事情。

从那个时候开始,蓝妮几乎很难再见到林肯。蓝妮进驻TTS之前,TTS已经招聘到了一位职业经理人就任总经理。林肯更多的时间花在飞往各地厂家,去扩大供应链。林肯离开之前要求蓝妮在最短时间接触并熟悉采购体系。

蓝妮进驻“TTS”不到一个月,林肯便下达任命。任命蓝妮为TT中国区采购经理,兼TTS副总经理,排名在常务副总经理汪小东后面。多年国企状态下的采购部门问题繁多,管理混乱。想要建立一个无暇可击到几乎完美的采购体系,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来担纲。在林肯看来,蓝妮是建立这个体系的最佳人选。

但,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看。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答应去那个鬼地方?”金玮玮在蓝妮出发前夕恨恨地质问,紧接着告诉蓝妮:“我不能忍受每天进入办公室一整天看不到你的身影,更不能忍受等候一天到下班,还不能确认你会不会在我刚刚离开的瞬间回到了办公室,我不能忍受这种完全没有期待的折磨!”

金玮玮的激愤可能出自一份不可言说的情愫。但她改变不了林肯的决定,也挽留不住蓝妮已经出发的心。

蓝妮曾在入职的第二天,就跟随林肯,陪伴专程从美国赶来的戴维开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进入地处重灾区的TTS厂办。蓝妮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那是二00八年六月十二日,距离三月中旬正式收购进TTS,不到三个月,距离5·12大地震,刚过去一个月。就在用旧车库隔成的简易办公室里,TTS的人事经理彼特作为戴维的翻译人员,准确把总裁的每一句,最核心的意思,最温暖的关切,一一地向两眼迷茫又充满期待的在场干部,传达了戴维对大家的问候,和鼓励人心的信息,并请他们将总裁带来的TT总部的问候,传递给TTS每一位员工。

戴维在林肯的陪同下,巡访了一圈供应商,然后返回美国总部,去汇报灾情,请示处理措施。

林肯和蓝妮还有波尔,米兰达就驻扎下来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白天奔波于政府与车间,夜晚降临,林肯会每天分批地邀请一些最底层的员工,一起到附近一个名叫“自留地”的农家乐吃宵夜。“自留地”的招牌菜是“烤鸡爪”、“毛血旺”,还有一种面块和蔬菜混合煮出来清淡又鲜美的“汤面”。

林肯用他和蓝妮,或者再加上米兰达或者波尔的出差误餐费,简便招待被他邀请到的客人。几乎不断,只是不断轮流人选。就在那些简便的餐会上,林肯和最普通的员工坐在同一条木板凳上,与他们交心地对话。

林肯也专门安排时间,约着汪小东在内的几个干部一起,围坐在街边的大排档,喝点啤酒,吃点烧烤。咬着焦黄的牛肉串,林肯随口一声:“小东——”

“啊,林总,您说——”汪小东赶紧放下啤酒杯,知道林肯有吩咐。

林肯细细嚼着,思考着,缓慢地吩咐汪小东:“地震过后是金融风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订单,员工的思想工作一定要落到实处,我考虑,把干部员工的工资暂时降一半,以保证全厂不减员。”看见小东在用随身带着的小本子做笔记,林肯脸上流露出一丝赞许,他继续叮嘱:“无论如何,不能让员工流失。做好一切准备,等待订单随时到来。你可以号召各部门开展各种活动:英语培训,技能培训,生日开个Party,送个蛋糕,组织一些歌舞球类比赛,让人力资源部提供一项待遇:凡是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的人员,可以领取一日三十元的补贴。”

林肯说着,掉脸安排一旁的蓝妮和蔡林:“你们抽个时间,去泽川一趟,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协助解决。”他说:“可以把我们想到的这些办法通报给章总,可能对他的企业,会有点帮助。”

转天,蔡林带着蓝妮去住到泽川。从工人到班组长,把情况摸准确。经常凌晨三四点才能睡觉。最后稳定好了,回来给林总汇报。林总派TTS搞人力方面的人去协助培训,生日Party蛋糕之类的,一直保持下来。小量的投入,却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企业原来员工的素质很低,大部份都是周围的农民。林肯教给泽川的这些方法,既避免了员工四处去找工作走失骨干,又让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员工每月拿着不多的工资,在企业的组织下学习技术。大家都很努力,企业也没有大的损失,支撑着度过了那个寒冷的冬天。

林肯自己还专程去找到章,鼓励他:“信心一定要有。现在我们没有什么订单,是因为总部有很多库存,目前库存已经销出去很多,很快会有新的订单要进来,以我的经验和我的数据,这个时间不会很长了。”

然后把数据摆出来,非常专注和认真的看,让章真的有了信心。其实,林肯这个数据不一定精确,但是也能让人感到有了底气。有时候因为形势变化快,经济变化快。林肯又会重新布局:“我来告诉你现在该做什么,或者可以做一些外御活,来养一部分人,更重要的是要搞培养,最主要的是要把员工的心稳住。”

章一点一滴吸纳着林肯的心血,比其他企业更深入地贯彻着林肯的精神。让自己的企业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最大化地减少了损失。

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蓝妮总是高高兴兴地背着沉重的电脑包,一周有大半的时间都往返甚至驻留在TTS。在没有成形的厕所,没有空调,在墙缝撕裂的车库里,蓝妮和林肯一起现场办公,直到新的办公室竖起来。

TTS的办公大楼在地震中被震成危房,一直纠结于修复还是拆迁。

林肯曾经带着蓝妮多次去考察搬迁的新址,那里离蓝妮的住家不过一俩里路程,蓝妮窃喜好一阵,满心欢喜以后上班有辆自行车15分钟就能往返。再不用三天两头颠簸两头摸黑跑偏远的TTS。

坼迁的方案最终遭遇搁浅。因为资金问题,美国总部那边不愿意动用上千万如此巨大一笔资金来做坼迁。林肯这边又纠结迁厂会造成大部分土生土长的老员工失业。后来就动工修复,在庙堂的头顶上,又加固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楼,把原来的八层楼房降一半,盖成四层楼。

修复的工程进度缓慢,没有人着急想住进那摇摇晃晃的大楼。拖拖踏踏直到5·12过去两年多的2010年10月国庆节后,进入11月份,才定下来搬进去入住。

林肯已经很少去厂里了。在上一年招聘到凯文做总经理以后,林肯慢慢放手渐渐退出。林肯列出一个长长的退休清单,给蓝妮看过。林肯想在不久后退休,陪陪夫人,各地旅游;去深圳看儿子孙女,去美国和女儿外孙团聚;周游一圈还是想回来,和梁子几个人聚在王增的小酒吧,聊聊天,喝喝茶,旁晚开着车出去兜兜风,在离TTC办公室近点的地方找个门面,开一家小小的铺盖面馆,让有经验的人去经营,自己偶尔去品尝一碗……

入住修复一新的办公大楼那天,林肯出差没到现场。没有人想到应该给压在楼底的菩萨们烧柱香火,放串鞭炮。数日后,林肯最后一次去了偏远的TTS。林肯在楼下给汪小东打电话,让他下楼。

汪小东下楼走到林肯身边,禀报:“林总,你的办公室在中堂旁边那一间。”汪小东特别给林肯指明:“你看,那——不在寺庙的堂口顶端。”

“噢——行。走吧。”林肯皱着眉头,看了又看,然后随汪小东上楼。

上楼进自己办公室站了不到5分钟,放了个包,就去另一间会议室开会,听取由金玮玮带队的供应商考察团从加拿大回来的集体汇报。

12点准时宣布:散会。林肯匆匆返回办公室拎起自己的包,出门遇见一位申请离职的员工,要和林肯告别。

林肯无意之间就走进了自己办公室隔壁的会议室。这个会议室正端端地压住了寺庙的堂口。林肯在里面站着和那个即将离职的员工谈了半小时话,然后离开。

再没有回来。

林肯,为了让TT供应链在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并且逐步稳定和牢固,你在开支上,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力行节约,包括地震以后修复的办公楼,也是出于这个思路:不让TT集团有放弃中国这个市场的念头。TT中国的员工,直接的都有2万人以上,还没包括他们背后的家庭。我困惑过,质疑过,拨开层层的迷雾,我才深深地体会到“牺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