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人物的挣扎

一、

继续那个荒诞的梦境。

此等美好的仙境,怎会有如此可怕的怪物?

看来所谓的“净土”、“圣地”,只是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它扑过来的速度之快,几乎让孟翔没有躲闪机会。孟翔闭上眼睛,一阵阴风从身边掠过,接着是一阵惨叫。

揪一下自己,自己竟然还活着。那个怪物,头部被凿了一个大洞,鲜血汩汩地往外冒。它痛苦地呻吟,不一会儿就没了动静。

谁这么厉害,能降服这只猛兽?在孟翔右手边,站立着一位猛士。他长着一张方形脸,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身穿一副银白色的盔甲,足蹬一双金甲战靴。他的双手各一只篮球大小的铁锤。就是这双铁锤,将那只猛兽置于死地。

“多谢壮士相救,小可感激不尽。”看他的打扮,不像是现代人。因此,孟翔只能模仿武侠小说中的口吻和架势,向他抱拳致谢。

“不必言谢。正好路遇此怪,见你手无缚鸡之力,当然要拔刀相助。还有事在此拜别,今后后会有期。”他冲孟翔作了一个揖,就消失在密林中。

孟翔不敢再往前走,谁知道密林深处还会有什么怪物。再遇到类似前面的狮虎怪,还会有人正巧路过吗?天色渐晚,还是顺原路返回,尽快找到歇脚的地方。

这荒郊野岭,要找到一户人家可不容易。此时正是生活做饭的时候,只要看到缓缓上升的炊烟,那就是前进的方向。

快步来到一处高地上,发现正西方有飘散着淡淡的烟雾。好吧,那就开始这趟西行之旅吧。

冒烟的地方看上去不远,可是走了很长时间,依旧没有到达目的地。孟翔开始有了饥饿感。此前,孟翔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只要呼吸一下空气、沐浴一下阳光就可以。现在又重新做回原来的自己,必须马上找到吃的东西。

饥渴感让孟翔的身子变得沉重,每一步都迈得很艰难。想起一部小说中对饥饿的描述,真是一副恐怖的图景。饥荒年代,食物比黄金还珍贵。为了弄到吃的,人们不择手段,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剧。平时那些被认为不可食的东西,也被拿来填饱肚子。麸皮吃完后,人们开始嚼树根。树根吃完后,人们用泥土充饥。还有人喝自己或别人的尿,吃自己活别人的排泄物。好多人死在获取食物的道路上,这些尸体自然成为其他活人的食物。

眼前的树上,结着一串串红艳艳的果子。孟翔顾不得什么,猛地扑上去摘取,不管能否消化,通通塞进嘴中……

这些果子十分甘甜,从未品尝过这么新鲜的野果。原本干瘪的肚子,很快变得圆圆鼓鼓。孟翔惬意地打了个饱嗝,准备再次上路。

刚走了没几步,肚子里开始翻滚起来。无数“惊涛骇浪”,瞬间在肠胃内掀起。一支不怕死的虎狼之师,瞬间集结待命。他们左冲右突,让体内变得伤痕累累。孟翔痛苦地捂着肚子,躺在地上不住翻滚。

这些果子有毒,看不出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毒蝎的心。必须把这些毒排出体内,否则将一命呜呼。孟翔用手指点着小舌头,恶心的感觉,稀里哗啦地吐出来。越吐越想吐,一边吐、一边身体还在抽搐。

终于吐到只剩下酸水和苦水,地上一大坨呕吐物,很难想象刚才吃下这么多东西。这么多东西吃下去,就是不被毒死,也会被撑死。

孟翔这摊“烂泥”倒在地上,四肢随意舒展。躺了好一会儿,才渐渐从痛苦中缓过神来。

太阳最后一丝光芒已刀枪入库。刚才见到的那缕烟雾,隐匿在黑夜中。凭直觉走在黑暗中,星光是唯一能依赖的光源。走了很长时间,似乎还在原地打转。

思维中了“木马病毒”,霎那间陷入空白。远处的一点灯光引起孟翔的注意。尽管灯光微弱,毕竟是一丝希望。山路很崎岖,到处是碎尸和陷坑。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还是被好几颗小石子硌得脚疼。

发出光亮的,是一户极为普通的农家。小屋是用茅草堆起,屋子周围用木栅栏围着。孟翔轻轻地叩了三下门,一位银发苍苍的老大爷出来开门。屋里只有老夫妻两人,他们惊讶地望着门外这个陌生的年轻人。孟翔用乞求的眼神看着他们:“大爷,大娘,今晚能不能在你们家借宿一宿?”

“进来吧,小伙子,还没有吃饭吧?”得知孟翔还饿着,老大娘立刻开始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

孟翔不想闷着头吃饭,和老人聊起家常。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几年前,到很远的地方走生意,此后就音信全无。没有音讯,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儿子已不在人世;二是儿子在远方逍遥快活,早就将盼儿归乡的父母忘在九霄云外。无论哪种情况,都让二老很伤心。这顿晚饭,被这凄凉的氛围搞得有点支离破碎。

夜间,天气忽然变得寒冷。无论怎么捂紧被窝,都无法阻挡寒气侵入。孟翔冷得无法入睡,干脆起来走走。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室外飘落起鹅毛大雪,雪花像蝴蝶纷飞般扑向大地,在苍茫的夜空中颤动、沉浮、**漾。风很大,发出呜呜的声音;风,刮在脸上有刺痛感。世界都被白色所覆盖,发出冰冷的、奇怪的光芒。

孟翔赶紧掩上窗户,将被子披在身上。这地方气候真怪,白天还温暖如春,怎么到了半夜却是三九天般的寒冷。

第二天醒来,自己躺在一片雪地中。昨晚的茅屋,还有那对老夫妻,早已不知去向。好似一个梦,却那么真实……

二、

孟翔缓缓放下薄薄的录用通知书,如释重负。

给自己放个长假吧!孟翔提早两个月和原单位解约,买了去往拉萨的飞机票。

孟翔在一个阳光有些耀眼的正午抵达拉萨。此时的拉萨,春的气息已经逐渐浓郁起来。阳光洒满了雪域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在严冬里被人们遗忘的事物,都在春日里复苏,拉萨迎来最绚丽多姿的季节。

刚踏上这片土地,强烈的生理反应结结实实地折磨孟翔。孟翔嗅到完全陌生的气味,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恶心。看到最蓝的天空和世界上最明亮的阳光,眼睛受到强烈的刺激。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接触到最为质朴、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任何痛苦都会很快过去。

车过拉萨河,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如一条玉带镶嵌在古城的腰间。明澈的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微风拂过,**起波光粼粼的涟漪,煞是好看。河底可见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走,河面上不时有几只水鸟轻盈地掠过。

漫步街头,经过春意浸染的城市色彩多姿,无不呈现出纯净明朗的美。布达拉宫的金顶绽放出耀眼的金光;罗布林卡里的古树开始抽出鲜嫩的枝叶;繁华的八廓街上,有三五成群的转经老人坐在路边歇息,手里转着经筒,口中默默诵经,享受着街头柔和的阳光。拉萨,一切因春天而鲜活起来、动感起来。

沿着长长的阶梯,登上布达拉宫的金顶。极目远眺,春色中的拉萨尽收眼底,天是宝石蓝,云如哈达白,远处雪山顶上的积雪已经开始融化,温和的春光抚慰着这些白色的精灵。整个拉萨城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充满活力,充满灵性。

黄昏时分,八廓街前的广场上有很多人在移动。围观人群的中间,是一群群席地而坐正在化缘的僧尼、自弹自唱的民歌手、杂耍艺人。

就在广场上,孟翔不小心撞到一个衣着有些破烂的老人。孟翔向他表达歉意,他的脸色淡然,说要给孟翔看一看面相。一开始他是骗子,但是他真诚的眼神,让孟翔端坐在他面前。他仔细打量孟翔,口中念念有词,此后完全忘记周围的存在。一刻钟后,他结束冥想状态,再次回到真实世界中。

“你的运势我已经知晓,不知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老人打起哑谜。

孟翔当然想听真话,老人说出一番哲理性的话:“很多情况下,真话并不美妙,所以世人常常被顺耳动听的假话所蒙蔽。既然施主希望明心见性,那恕鄙人直言。你为人忠厚正直、嫉恶如仇,不善于圆滑世故。因此,人生道路中曲折坎坷,会经历种种人世间的苦难和不幸,如能动心忍性,必能大彻大悟,成就非凡的智慧。望你珍视苦难带来的磨练,在磨练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老人家,麻烦您能否说的具体一些?我今后的人生究竟有哪些坎坷?”孟翔进一步追问。

“此乃天机,不可泄露。只有经历后自会明白。”说着,老人拂袖而去。

回到宾馆后,孟翔还在细细咀嚼老人的话语,朦胧中,孟翔看到一位老者站在自己的面前,没想到是黄昏时遇到的那位。老者此时的衣着,比刚才见到时整洁不少。

孟翔最想知道参加这次考试是不是正确的选择。老者的话带着自相矛盾,既是一个不正确的选择,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孟翔只好请老人明示。

他剖析道,一个不正确的选择,因为将经历更多痛苦;一个正确的选择,只有经历这些痛苦与磨练,才能大彻大悟、对人生和人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老者的身影渐渐模糊,孟翔发现自己依旧在宾馆绵软的大**,刚才发生的事情好似南柯一梦。

这次不寻常的旅行结束,一同over的是孟翔的临时工生涯……

三、

成为在编人员,这股高兴劲只持续几天。

人生最大的精彩,就在于追逐目标的过程,一旦得到渴望的东西,那份饥渴感也就渐渐远去。

初任培训如期而至,老师上面讲课,下面的学员或瞌睡、或拨弄手机,只有很少一部分在认真听讲。孟翔佩服这些极少数人,这么枯燥的课程,还能展现出如此浓烈的听课兴趣。

到了考试前的最后一节课,大家这才把乖巧的面具重新戴起来。这节课要划重点,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通过考试。听一位学员说,上一批新人中就有人不幸掉队。那个倒霉蛋,估计是在这堂考试复习课上“灵魂出窍”,要不让怎么会在通过率超过99.9%的考试中“悲壮牺牲”?

原本光亮如初的培训教材,瞬间被水笔“破了相”。直线与波浪线大行其道,还在空白处加上大段的补充材料。满满当当的书页,瞬间有一种听课的成就感。

结业考试的时间是两个小时,孟翔只用了不到三刻钟就写完最后一个字。监考老师不让提前交卷,只好选择小憩一会儿。昨晚睡得很早,根本没有睡意。除了打盹,考场内确实无事可做,只能勉强微闭眼睛。

课桌比孟翔的上半身要矮一截,他佝偻着身子趴在上面。各种光怪陆离的景象,一一从眼前晃过。采用“数绵羊”的方法,孟翔才让自己进入一种昏睡状态。

醒来时,讲台前的监考老师也在瞌睡。双手长时间压在额头下,一股麻麻的感觉,使劲地甩了几下,血液如洪水般注入毛细血管。

无聊的一个多小时,似乎熬过了大半天。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孟翔似乎见到后面几十年更多的无聊。熬吧,反正熬到退休,就会变成一瓶风味十足的“阿香婆辣酱”。心里,顿时一阵默哀,这可要熬将近四十年,囊括人生最为黄金的年龄段。

可不在这里熬,又能去哪里?

或许是因为档案中那些荣誉证书,被领导认为文笔尚可,孟翔被分到宣传科。这个科室对外联络要多一些,按理说不太适合性格内向的孟翔。

除了工作属性和性格不符,孟翔更遇到了让他一辈子铭记在心的“苦主”。

就是这位姓张的科长,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略显瘦削的身材,脸上有一大摊淤青的胎记,还有和她年龄不相称的皱纹。冷若冰霜的表情,笑容常年与之绝迹,仿佛和身边的人有深仇大恨。

孟翔毕恭毕敬地打招呼,换来她“嗯”的一声。她继续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再没有交流的意愿。看样子她手头工作很忙,还是不要打搅她为好。

孟翔只好一边坐着,随手翻阅摆在角落里的过期期刊。

第二天一早的工作例会,孟翔不出意外地没有领到工作任务。

“你刚来,很多事情还不熟悉。不过大家都很忙,不可能有专门的时间教你,能否尽快上手就看你自己。”

说完这些,科长甩给孟翔一批资料,让孟翔去一边钻研。支开孟翔,他们继续开着例会。

看来,我还是二等公民,人的命运哪是这么容易改变的?

副科长王勇,年近四十岁,据说是老司机;另一位科员叫马晓婷,年龄比孟翔大两岁,比孟翔早进来两年。两人见科长这样对待孟翔,自然心领神会,对孟翔的提问或打招呼置之不理。

有时候实在被问得心烦,就从柜子里找出一堆档案,让孟翔从泛黄的纸张中寻找答案。

这就是“职场蘑菇期”,或许很多新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把这些要存档的资料送到办公室去。”一大堆东西扔在孟翔的桌上,发出很响的声音。抬头一看,科长早已回到她的办公桌旁。她真是惜字如金,连一句话都不愿意和孟翔多说。因为用力过猛,有几页资料滑落到地上。

孟翔赶忙去捡散落的资料,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整理好。叩开办公室的门,只有管的档案赵强一人。他将档案收好后,对科长“不遵照惯例带孟翔到各个科室转转”大为不解。

一般情况下,部门领导把新人介绍给其他科室的同事,一者可以让新人熟悉环境,二者可以拉近新人与同事的关系。可是孟翔遇到一个冷面神,她心里不装着别人。作为新人,孟翔不敢拆台,只能帮科长打着圆场。

赵强又一次提醒孟翔,那位科长脾气古怪,在单位里人缘不好,在她手下做事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被她抓到什么把柄。

离开办公室还有一段距离,科长的训话声如幽灵般飘过来。科员马晓婷,泪眼婆娑地看着科长。她只是在一件小事上做得不那么完美,就被科长训得体无完肤。

“跟你说了多少遍,图表中的文字一定要1.5倍行距,12号字体,居中。怎么又没按照标准的要求?”

面对科长的斥责,马晓婷不敢吐出一个字。科长此前没有对图表的文字格式有过规范,但是辩解只会带来更大的、更严厉的呵斥。其实马晓婷做事很细心,从她做的台账就能看出。即便是这样认真踏实的下属,还是难逃被训的命运。

遇到这样的领导,以后不被训是小概率事件,也需要不了多久,这个倒霉蛋就会轮到自己。

听一位学长说过,遇到领导发火,最好不要说什么理由。任何理由都是苍白无力,只会引起领导更大的怒火。还不如让领导的火一口气发个够,这种“排毒疗法”,不会让领导对你产生积怨。

我们就是在一次次被骂中成长的,既然这样,就让骂声更猛烈些吧。

孟翔被晾在一边好几天后,终于得到一项具体的工作,尽管只是联系下属单位是否参加会议这类不起眼的琐事。

此前这项工作属于王勇,因为他全权负责此次会议的筹备。当科长问起参加情况,王勇推脱手头的工作忙不过来。她看到正在翻阅档案熟悉工作的孟翔,丢下一本下属单位通讯录,交待明天早上就要听到各单位的答复。

这项任务紧迫,面对几十家联系单位,只能赶快拎起话筒。接下来,孟翔就要见识“职场老司机”各种推三阻四的招数。

很多单位对着孟翔大叹苦经,说快到年底,各项工作都到了关键时期,根本抽调不出参会人员。还有人说会议精神,他们会事后认真学习。

说了一大通,无非绕不开一个中心议题:自己单位不能来开会。作为新人,孟翔哪敢对这些“老兵”下达强制命令?统计完回复情况,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单位请假。

第二天一早,孟翔把参加的和请假的单位详细情况列了一张表,毕恭毕敬放在科长的办公桌上。

科长很轻浮地瞥了一样这张花费大半天完成的表格,脸色立刻变得铁青:“怎么搞得,这么多单位不来开会!他们有百十号人,就找不出一个有空的人?这个会议很重要,不能让他们随便请假。这要是养成习惯,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命令他们必须派个人过来。”

科长说采用命令语气,孟翔的腰杆子挺了很多。他在电话中态度明显强硬,很多原先请假的单位才极不情愿地同意参会。

请假的单位,从第一次征询的25家,锐减到只有1家,这家单位确实在这天下午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接待。科长撇了一下嘴:“你看,不来点硬的,他们就当你是‘软柿子’。”

确认出席情况只是会务筹备的一部分,领导讲话稿、会上下发的文件,每一份都不能有丝毫的差错。科长交代,这些书面材料就是单位的脸面,容不得什么污点。孟翔反复校对了三遍,这才送到文印室让复印机开动。

拿到一大摞会议材料,孟翔又独自在会议室的长条桌内装订。十几堆材料,将整个会议桌铺满。一个人装订,效率自然低很多。期间,科室其他人手头并不忙碌,全然不顾满头大汗的孟翔。孟翔就像《摩登时代》中产业流水线上的工人,做着几个重复、机械的动作。整整半天,终于把所有材料都准备妥当。

会议在翌日早上九点开始,孟翔在八点就赶到会场。八点半,科长到会场验收孟翔的工作成果,只就扔下一句:“还不错,就这样吧。”

会议召开得非常顺利,明年要开展的很多任务,都在会上传达。孟翔听到背地里有人在议论:“就是那个小青年,电话里态度可凶了。嘴上毛还没有长齐,眼睛就已经盯着天花板上。他还只是刚来上班,以后时间一长那还了得?还会把谁放在眼里?我们应该向领导反映情况,让他收敛一点。”

自己已经得罪别人。

但这是情势所迫,不这样做就得罪直接领导。“县官不如现管。”搞好和科长的关系,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必须的。

中午吃饭,孟翔把开会的事情和赵强说了一遍,他努了努嘴说:“遇到这样的领导真是你的造化!照理说你为她办事,她应该在别人面前替你兜着责任,缓和你和下属单位人员的矛盾。她不但不做解释,反而毁坏你的人缘,真不应该啊!”

“赵老师,您说我该采取什么办法?”孟翔着急地问。

赵强宽慰孟翔说:“我和下属单位的一些人比较熟,合适的时候替你打打圆场。既然她不会为你挡子弹,今后不一定完全照着她说的去做。记住,做任何事一定多想想后果,否则,你会永远被他人当作工具来使唤。”

四、

“这算什么事?以后又不在居委会工作,却要在那里浪费一年时间。婆婆妈妈的地方,能学不到什么东西?你先不要去,我去和上面交涉。”刚把通知交给科长,迎接孟翔的是一阵怒喷。

这是一份让所有新录用人员到街道居委会挂职锻炼的通知。这段基层实习经历,将作为未来转正的重要依据。

两天后,刚进办公室就听到科长的骂声:“去吧,让他去吧,以后不要让他再回来。辛辛苦苦招来一个人,却为他人做嫁衣。”

看来,上面还是坚持要自己去街道实习,否则就不能转正定级。临走前,科长郑重地对孟翔说:“这次让你到街道实习只是走过场,如果单位需要你,一定要随时随地赶回单位,最终考核你的是单位而不是街道,知道吗?”

孟翔当然清楚其中的厉害,不过不像上次联系单位那么傻帽。怎么做人做事的主动权在孟翔身上,还是要在居委会做得出彩一些。要是别的地方传出关于负面信息,岂不是又成为她封杀自己的依据?

居委会在一幢居民楼的底层办公。近十位工作人员,拥挤在两间不到十平米的房间内。几张办公桌边缘的红漆都已经脱落,显出一种年代久远的模样。三伏天里,空调的制冷效果也不太给力,只能借助头顶上吊扇带来的微风驱除暑意。办公室里只有一台运行速度极慢的台式机,不过即使多配电脑,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也不大。这里大多数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中老年人,他们电脑使用的熟练程度不高,打字速度还不如手写速度。孟翔的到来让电脑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一些报表输入、信息统计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

这是一个老旧小区,大多数房屋始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属于那种改良过的“两万户”房型。

两万户住宅大多为砖木结构的斜顶瓦房子,每幢房分为上下两层,共设有两个公用厨房和两个公用厕所(有四个单独成间的蹲坑)。每个门牌号的一层各有5间房,一共住有10户人家。每一二百户住房连成一排,中间有几亩空地,为绿化和活动场所。

几十年前,全市总共建造了21830户这样的住宅,大约可容纳10.2万人。因为这类住宅在当时解决了近二万户人家的居住用房,由此被戏称作“两万户”。

虽然每户人家只能生活在2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内,但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这样的住房却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能住有幸住进“两万户”住宅的,大多是劳模或者至少也是先进工作者。可以想象,在那段**燃烧的峥嵘岁月中,全市各家工厂的劳模、先进工作者们怀着极为兴奋和喜悦的心情,在这方略显拥挤的天地里开始“梦一样”的幸福生活。

快乐总是短暂的——生活的琐碎和艰辛很快将“两万户”居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消磨殆尽。由于厕所只有4个蹲坑,上厕所可能要憋到脸红筋暴。最后居民们不得不使用马桶,将蹲坑充当倒便池。厨房间也是五户人家公用的,同一楼层的五户人家分别靠墙摆放着煤球炉,做饭有时需要楼上楼下跑。因为“两万户”是木质地面而非水门汀,再加上潮湿的气候环境,因此过道的地板上总是湿漉漉的,走在上面很容易摔倒……

随着时代发展,“两万户”的居民不断增加,已经远远超出当初规划的两万户。“两万户”也越来越显出老态龙钟的模样——几代人、两三对夫妻不得不挤在狭小的空间内。因为房子太小、太挤,居民们不得不拉起帘子、垒起墙壁、搭上阁板;因为人均居住面积太小,家庭战争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爆发;因为厨房、卫生间公用,“僧多粥少”、“捉襟见肘”的状况总会不断上演……

虽然十年前有过一次旧区改造,但只在原有两层、三层的基础上加了一、两层,将房屋外墙面粉刷一遍。至于每家每户的面积没有多少增加,很多居民依旧面临合用卫生间、厨房的窘境。

孟翔跟着居委书记、主任实地走访多户人家,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步履蹒跚的老人,眼神里无不透射出一份渴望。整个小区都盼望居住条件有实质性的改善。

孟翔心里很沉重,看来还有比自己条件更差的人。很想帮他们做点什么,可自己只是一个挂职人员。为其他人的命运忧愁时,却忘了自己还处在风雨飘摇中。

孟翔正在居委会办公室的电脑上输入信息,科长急促的声音迫不及待地杀到:“单位有急事,你赶快回来。”

“究竟是谁啊?怎么这样的态度?”一旁的居委书记问道。

孟翔咧着嘴说出是单位里的领导,有紧急的事情需要回去处理。

居委书记理解孟翔的难处:“那你快回去吧,千万不要耽误。”

“不好意思,今天不能陪你到那户居民家里慰问。”孟翔十分歉意地说。

“这些都是小事,你单位里的工作才是大事。”

烈日暴晒下,很快孟翔浑身没有一块干的地方。科长见到汗水淋漓的孟翔,不说一句慰劳的话,只是冷冷地扔下一堆东西。原来是下星期开会的通知,要求中午前把这些通知装好信封寄出去。

眼前这堆通知,少说有四五百张,虽然部分地址相同,但至少需要寄出200封信。幸好电脑里有地址的电子版,可以打印在粘贴纸上,裁剪后粘到信封。

到了科室间的“茶歇时间”,几个“阿姨级”的人物开始聊起昨天电视剧中的情节,或纠缠于某些明星的绯闻轶事。这种闲聊至多是在消磨时间,还不如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但今天孟翔连这样想的时间也没有,眼中只有地址、信封,还有通知。

午饭时间到了,刚才的小道交流偃旗息鼓,只留下孟翔这个不算观众的“观众”。又过了近2个小时,终于从信件的世界中解脱出来。食堂里的饭菜早被饥饿的人们风卷残云,只好到附近的盒饭摊对付一顿。虽然对不起肠胃,但能按时完成科长交办的任务,孟翔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五、

因为是大型会议,还从其他科室借了几位同志。准备会上,科长明确分配每个人的任务。其他人都被安排接待来宾、签到等比较固定的工作,孟翔却负责会议摄影、播放音乐,同时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待命。

对于如此安排,孟翔心里有着一丝隐忧:会议摄影意味着要长期呆在会场内,而播放音乐的工作地点在音响室内,怎样才能兼顾这两头的工作?

科长的话就是圣旨,岂容任何质疑?

会议在三楼大会议室召开,那些负责接待来宾的人躲在一边的休息室闲聊,只撂下孟翔在门口迎候参会人员。会议马上要开始,科长气急败坏地说:“领导都来了,你怎么还在这里?快到会场里拍照。那些接待的人呢?”

孟翔本想说“他们都在一边聊天”,还是把这句话咽回去,那样又会得罪一大批人。他只能撒谎:“他们都有重要的事情,我暂时在这里照应一下。现在进会场拍照吗?”

科长不耐烦地说:“快一点,另外播放音乐不要有什么差错。”

会场内所有的灯光都亮起,几位领导当然是所有光线聚焦的中心。孟翔选取不同的角度,抓拍几个领导握手、交谈的照片。还没有喘一口气,音响室师傅又叫孟翔去调音室。

师傅很有把握地说:“要不你再试一下要播放的音乐。”

大型音响设备旁,放着要播放音乐的光盘。每一盘试了一小段,孟翔把何时播放及播放顺序详细写在纸上。交代完这一切,他又端起有些笨重的照相机回到会场内。

会议比预定时间晚了五分钟开始。

首先是播放国歌环节,会场的麦克风却传出国际歌。孟翔惊呆,主席台上的领导表情僵硬。参会人员在诧异中度过几秒钟,麦克风内才切换到国歌。国歌演奏完毕,全体人员坐下,大家都窃窃私语,议论刚才发生的插曲。

会议的各项议程都进行的很顺利,等到领导宣布“散会”,全体人员鱼贯而出,好像渐渐淡忘此前发生的插曲。这时,科长叫住孟翔:“你是怎么搞得?让你负责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还会出这么大的差错?”孟翔无法回答,尽管很想说科长的安排不合理。

科长的话带有恫吓性语气,换到几年前,孟翔就是犯了滔天大罪,早就会被开除。

孟翔低着头,低得不能再低,声音像含在喉咙里:“以后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

见到孟翔服软,科长语气稍微和缓下来。她承认这次安排有些不妥,但是这不能成为犯错的理由。在她看来,孟翔应该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于拍照和播放音乐,无疑后者更为重要。他可以暂时委托一个人来拍照,留在音响室内操控音乐播放。

孟翔再次郑重表示会深刻反省今天的错误。

六、

办公室的角落里,卧着一只外壳有些生锈的保险箱。这里不是公司,还需要保险箱这种高大上的玩意儿?在孟翔的思维模式中,保险箱就是用来藏钱的。

但这种想法太低估保险箱的能量,它可以用来保藏很多重要的东西。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保险箱,藏着我们不愿意说的话。

就像孟翔,也是一肚子苦水,却找不到任何人倾诉,也不敢和任何人倾诉。

这就是很多人发出“知音难觅”感慨的原因。

从小到大,孟翔没玩过保险箱。

科长要求孟翔打开保险箱,取出里面重要的文件。他只好请教王勇,详细记下密码及打开步骤。保险箱的旋钮被转动到第三圈,办公桌上的电话响起,门卫要孟翔马上去取一封邮政快件。再次回到保险箱前,突然忘记下一串数字。孟翔胡乱转动旋钮,发现越来越不对。叫来王勇折腾大半个小时,他说保险箱被锁住,只有请开锁公司才能打开。

孟翔只好向科长报告刚才发生的情况。科长的嘴唇紧抿,一言不发,孟翔又颤颤巍巍地请示,是否可以请开锁公司来开保险箱?

科长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说这事你自己看着办,价钱不要太贵。这是额外开支,科室经费紧张,不要浪费太多的钱。

网上开锁公司的信息五花八门,看来粗手粗脚的人还真不少。最后,孟翔确定一家收费150元的公司,并让他下周一早上来开锁。

说是开锁,其实跟撬锁没有什么区别。保险箱的铁门终于打开,与此同时,原来的锁已经面目全非。保险箱的新密码,被孟翔工整地写在一张白纸上。

由于前一段时间比较劳累,再加上“忽冷、忽热”受了风寒,一次外出培训结束后孟翔就被病倒了。疼痛像一瓶打翻的开水洒遍全身,同时伴有咳嗽,夜里高烧发到39℃。第二天,他强忍种种不适到居委会上班。直到下午三点半左右,居委书记发现异样,孟翔这才说出实情。居委书记马上让孟翔回去休息,并嘱咐他养好病再来上班。吊了两天盐水,吃了三天退烧药,肆虐的高烧才渐渐消退。

养病期间也没有得到消停。科长发来一份工作表格和一些资料,让他在两天内把相关数据填写到表格中。

波兹曼有句名言:“娱乐至死”,而孟翔反其道而行之,坚决奉行“工作至死”的原则。

七、

带着孟翔走访完几家困难独居老人,返回路上,居委书记打趣地问孟翔,怎么这段时间科长没来骚扰他?

是啊!已经有三个月这样的岁月安稳,安稳得让人很不适应。

这种静稳状态,被科长提出的意外要求打破。

“你要到我家里家访?”这真是闻所未闻!家访是老师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和家长沟通交流的一种途径。已经大学毕业,还要回到已经成为历史的学生时代?

科长的脸色骤然变了:“怎么,你不愿意我去你家?”

孟翔慌忙说:“不是,您误会了。”

为了让科长满意而归,孟翔特意向同事打听她喜欢喝的饮料和喜欢吃的水果。周三那天,科长说好七点到达,但到了八点多还没来。

“你们科长怎么这样?有事也不通知一声,害得我们干等。”孟翔的父亲埋怨道。

“她即使这样做也没办法,毕竟她是孩子的领导。她来以后,千万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否则小翔就麻烦了。”母亲反复叮嘱父亲。

科长终于在九点按响门铃,她穿着一件艳俗的外套,嘴上抹着口红,脸上画过浓妆,好像刚才参加过一场派对。她一说话,浓重的酒气就扑面而来,熏得孟翔只想掩住鼻子。这气味着实难闻,好像很多食物搅在一起发酵出来的臭气。

孟翔早就听闻科长的一些绯闻,看来所言非虚。她很轻佻地说:“你们不用这么客气。这么见外,倒让我觉得在叨扰你们。”

母亲低头哈腰地说:“科长,准备不周还请您多包涵。”

科长端起有些微温的咖啡,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杯。酒精在她体内剧烈燃烧,让她口渴难忍。她缓缓放下咖啡杯,对孟翔的父母说:“小孟来单位工作快半年,总体表现还不错。不过他性格内向,和工作环境不太适合,希望他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我们是宣传科,不希望招一个‘闷葫芦’进来。”

父母只能顺着她的意思:“是,您说的是。孟翔以前一门心思在学习上,不擅长人际交往,希望科长在这方面多多栽培他。”

“你们放心,他在我这里工作一定会大展宏图。今天给你们透一个底,半年后能否顺利转正,决定权都在我手里。说得通俗一点,只要他把我服侍好,转正就没问题。否则……”科长越说越离谱。

“一定会服侍好您的。”父母异口同声说。

科长得意地说:“至于如何服侍好我,其实也不难,比如上班前帮我擦擦办公桌、帮我泡一杯茶水等。”

“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爽,不喜欢遮遮掩掩。他学会这些就能在社会上立足,到时候还会感谢我。”

“您把我们当自己人,才说出这些掏心窝子的话。”父母脸上还现出感激。

“我在这个单位工作20多年,在单位里可以说是一呼百应,谁都不敢得罪我。”科长继续在言语上“秀肌肉”。

“小孟的工资由他自己保管吗?”

“实话告诉您,这个孩子十分孝顺,他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我,工资卡也是我帮他保管。”母亲觉得这么回答是在为孟翔的脸上贴金。

“啊,那可不行。他是一个男人,以后还要担起家庭的重担,一定要先从掌握经济支配权开始。我们科室每年有数百万的经费,以后如何使用可能要让他负责。他连自己的工资都不会管理,以后怎么能做好工作?”科长的话大大出乎孟翔母亲的意料。

孟翔的母亲连忙改口:“好的,我就把银行卡还给他。”

科长想起来还有什么事要做,准备返身离开:“时间也不早了,就不多打扰你们休息。”她满脸堆笑地把一个信封装进手提包。

送走科长,孟翔和父母长舒一口气。看她临走的表情,这点“香火钱”应该会发生作用。

八、

家访过去几天,科长对孟翔的态度比此前稍微热情一点,有些工作也愿意耐下性子详细交代。

孟翔并不愉悦,人与人的关系,难道只能靠那东西维持?

这天下班时前,科长对正在忙着写稿子的孟翔说:“今天就不要回去,晚上的饭局你一起参加。正好让你见见世面。”

这种“饭局”就是不让人好好吃饭,频繁敬酒更会成为身体健康的“杀手”。但是,很多人又渴望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好好表现一番,哪怕喝到醉卧饭桌下、神志迷乱地说着胡话,还是义无反顾地将杯中酒一股脑地灌进去。每年,都有很多人前赴后继,英勇地倒在一个个饭局上。悲哉!壮哉!

孟翔不想成为无辜牺牲的“炮灰”。可转正是头等大事,一旦拒绝,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为了手中的“饭碗”,不会喝酒的孟翔只好答应去赴约。

酒过三巡,酒桌上的人们渐渐没有平时的拘谨。大家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地聊着各种趣事。孟翔闷头吃着一些冷菜,没有兴趣参与这场大讨论。还是科长的话让领导注意到桌上还有这个小人物:“孟翔半年前来到我们科室,正在街道挂职锻炼。他毕业于名牌大学中文系,是名符其实的高材生。”

“恩,你以后要多给他压担子。年轻人就需要摔打一下。”王主任用手指了指科长。

紧接着,酒桌上的人们又开始互相敬酒,再次忘记孟翔的存在。科长捅了捅孟翔的胳膊:“快起给领导敬酒,这是你最好的表现机会。”

“王主任,再喝就要醉了。”孟翔底气不足地说。

“你能喝下去。”王主任的语气十分坚定。

孟翔强行把半杯红酒灌入肚中,顿时身子变得像棉花糖一样松软,一个踉跄倒在王主任身边……

孟翔睁开眼睛,已经躺在医院的急诊观察室。一旁父母埋怨道:“不会喝酒你还拼命喝,都喝出胃出血了。”

孟翔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被医生告知不能再过量饮酒。但不具备这种能力,今后如何在单位里立足?

科长恢复对孟翔的冷淡,重新将苦活、累活交给他。每年,科室都会领衔一个调研报告。所有人都对这个活儿很冷淡,出了成绩归功于领导,而质量不高则会归罪于执笔人,典型的吃力不讨好。于是,科长把这项“光荣任务”交给孟翔。

调研需要真实数据,孟翔多次联系相关单位,实地走访获取资料。从收集数据、整理资料,再到最后的成文,没有人在旁边帮他一把。孟翔将数万字的成稿交给科长,得到的回答是格式不规范,重写。孟翔只得翻出往年科室里的调研报告,参照其中的格式,又重新成文。这次科长给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过于程式化,没有创新和亮点。

“调研报告还要我亲自动手,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科长撂下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孟翔的内心。

九、

“干得不错,这段时间难为你了。”

“领导过奖,还要继续努力。”

这份夸奖,和被当作牛马驱使的孟翔无缘。

这份调研报告六易其稿,最终的定稿和初稿一模一样。这不是捉弄人吗?更可气的是,科长拿着孟翔辛苦得来的成果在分管领导面前邀功。

这就是小人物的命运,好处和你无关,出了事都得由你兜着。

“这篇调研报告是我写的初稿吧?”孟翔故意当着科长的面说给另一个同事听。

科长脸色涨得发紫,知道自己理亏,快步走出办公室。自己得罪了科长,但得罪也是这样,不得罪也是这样,还不如让这个投机分子现出原形。

人是畅快了,同事们却开始疏离自己。从他们私底下的谈话中,嗅觉出那句话正在慢慢释放负面能量。人是现实的,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很难。其他人慑于科长的**威,远离孟翔自然是上上策。

好事远离自己,坏事却一个不拉地摊上。

每年年底,单位都有义务献血指标,这次献血轮到孟翔去完成。可是孟翔有晕血症,不要说献血,就是平时一般的验血也会不省人事。他刚想说明情况,体检通知单已经送到手中。

每当前面有一个人走进去抽血,孟翔的心就被狠狠地揪一下。终于轮到他,深深吸入一口气,尽量保持平和心态,慢慢地走进去。

抽血的护士看到孟翔的表情,知道他对验血有些“感冒”,安慰他不会有事。抽完血之后,他静静地坐在一旁的座椅上,等待后面的“化学反应”。果然五分钟后“老朋友”来了,顿时天旋地转、眼冒金星,一下子瘫倒在座椅上。王晓敏抽血完毕,见到倒在椅子上的孟翔,连忙让护士倒一杯开水。她慢慢地扶起孟翔,将水缓缓地灌入孟翔口中。孟翔醒来时,晓敏正在按揉自己的太阳穴、人中穴,力度控制适中,空气中还透着晓敏身体散发的淡淡的清香。

“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孟翔感激地说。

晓敏羞涩地说:“我爷爷是老中医,小时候就和他学了一些理疗,没想到今天能排上用场。”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像男人。通常都是男生照顾女生,没想到我还需要你照顾。”孟翔担心晓敏嫌弃自己。

晓敏一脸苦笑着说:“唉,我‘自认倒霉吧’,看来以后要‘美人救狗雄’了。”

孟翔被逗乐了:“你真会开玩笑,快扶我起来吧,单位里还有个烂摊子等待我去收拾。”

“你都这样子还要回单位工作,不要命啦!我给你单位领导打电话。”王晓敏夺过孟翔的手机,拨通科长的电话。

“哦,那他好好休息吧。”科长犹豫一会儿还是同意了。

“唉,你把我害苦了。那些事情这两天要处理完毕,今天不做后面就要加班加点。”孟翔叹起苦经。

“没事,我来替你做。”晓敏话语中显得很有把握。

十、

孟翔差点没有从座位上蹦起来。

大爱这份体检结果。

如果说上次体检不希望有任何瑕疵,那么对于这次,孟翔的心里就带着一份小邪恶。只有某项指标不合格,他才能不再去接受一次“刑罚”。老天怜悯这个被不时捉弄的小人物,让他谷丙转氨酶超标。

古人有悲秋情怀,然而回单位交差时,即使天空飘着细雨,空气中似乎弥散着深秋的忧伤,在孟翔眼中都带着诗情画意。

碰到分管领导孙副主任,他让孟翔到自己的办公室来一趟。“有件事情想问你一下,办公室今年安排你去献血?”孙副主任脸色有些不悦。

孟翔说:“我前些天还去参加体检。”

“听说你不愿意参加献血,最后没有去成,是这样吗?”孙副主任的话,让孟翔意识到有人在背后抹黑,会是谁呢?难道是她?

“不用了。还听说你父母一起陪你去体检,是不是有这件事?”孙副主任越来越离谱,一个成年人还要父母陪着,这成何体统?

“简直是血口喷人,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父亲在体检那天在单位上班,他的同事可以为作证;母亲这几天生病在家,根本不可能陪我去血液中心。我想和说这话的人当面对质。”孟翔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恨不得把那个说谎者一口吞掉。

“小孟,你不要激动。所谓无风不起浪,别人也不会无端地编造谎言。你说的可能是事实,但我不能相信你的一面之词。”孙副主任打起了太极。

看来继续遮掩的必要。进建交委以来,张科长百般地刁难、设置障碍的事,孟翔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压抑了这么久,终于畅快了一回。

孙副主任有些生气:“小孟,你怎么说这种话?张科长还在我面前夸过你。至于你说的刁难、设置障碍,应该从你自己身上找原因。”

孙副主任以后面要参加会议,把孟翔“赶”出办公室。

管理者考虑问题,不会简单地以对错为准绳。他会从大局出发,权衡某个决定将对这个大局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又遵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准则。孟翔和科长,明显得罪科长比得罪孟翔的危害要来得眼中。

因此,他还是相信科长的话,对自己的话置之不理。

难道科长已经准备在自己的背后下手?孟翔有些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