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一天来网吧时,她买了一瓶纯净水。此后像保持惯性似的,每天她都买一瓶,在三小时里慢慢喝完,没有换过别的饮料。

周游从未见过她吃任何泡面零食。有次周游说:“你饿不饿,我请你吃宵夜吧。”她说:“我不饿。”周游问:“你晚饭吃的什么?”她说:“我不吃晚饭的。”周游莞尔:“过午不食?减肥?”

她也笑了笑,但没说什么。

近两个月网吧的网速越来越慢,尤其是在凌晨,没几个顾客,上网却不时卡顿。她每天都熬夜而不困不饿,脸色反而渐渐不那么苍白,倒让周游突发奇想,似乎她能把网速当食物似的。

网吧里每天清早都会擦拭屏幕和键鼠,她常用的电脑上不会有指纹。但那天凌晨因为白昊来网吧闹事,她只喝了半瓶水就离开了,瓶子落在桌上。周游觉得扔掉有些浪费,就收进了柜台后的抽屉,准备第二天再拿给她。第二天她没来,周游就忘了那个瓶子。

周游从派出所出来,看到街上起了雾。刘队长最后还是答应了他。他拦了辆出租车,在车上说了两次:“师傅,能稍微快点吗?”司机答应着,反而开得更慢,说:“大雾须慢行,安全第一。”

周游提前付了车钱,到了网吧就下车跑进去,另一个网管正坐在柜台后打瞌睡。周游拉开柜台最底下的抽屉——那瓶子还在。

他伸出手,又缩回来。他找了个大塑料袋兜满空气。他捏刀子似的捏住瓶子底部——他认为最不可能有指纹的地方——把瓶子放入塑料袋。他左手系住塑料袋口,右手一直隔塑料袋捏着瓶底,不让瓶身接触塑料袋的内壁。他穿越雷区似的小心迈步出了网吧。

在街边等出租车时,他犹豫了。如果瓶上真有指纹,那这瓶子就是他唯一能证明她存在的东西了。即便把指纹录入公安局的数据库,也未必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帮他找到她。若没有指纹,或是瓶子放置四天后指纹已被磨掉,他遇到过她的最后一样见证也就破灭了。

他被瓶子坠得胸口发沉,有辆出租车过去了,他没拦。他站在白茫茫的雾气里,像拎着明晃晃的赃物似的怕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一系列举动很可笑。他解开塑料袋,取出瓶子看。他知道就算有指纹他也找不到,但还是认真端详了一阵。就当它有吧。他决定返回网吧。

这时有人扯了扯他的胳膊,问:“大哥,这半瓶水你还喝不?”

周游转头看到一个手提大编织袋的人,旁边停着一辆三轮车,车尾上用油漆写着“收废品”。

周游说:“我不喝。”

那人早料到似的嘿嘿一笑:“那瓶子给我呗。”不等周游答话,他就从周游手里取过瓶子,扔进了编织袋。

那人转身就走。周游一把将他扯了个趔趄:“还给我!”

那人吓了一跳,生气地说:“啥呀!”

“把瓶子还我!”周游吼着,扑上去夺编织袋。那人紧紧攥住袋口不给他,说:“抢啥抢,你弄啥嘞!”

“撒开!你撒开!”周游使劲一搡那人。那人松了手,倒退两步,一屁股坐在地上。

周游从编织袋里找到纯净水瓶,手指哆嗦着捏住瓶底,把瓶子从半袋垃圾里拿出。他把编织袋甩还给那人。他看着那人。

那人脸颊扭曲地站起,死死瞪着周游,像是要给周游一拳。两人对视片刻,那人咕哝着弯腰,拾起了编织袋。

他跨上三轮车,蹬出几步后说:“我捡了十三年破烂,没见过像你这么小气的。”

周游看着他慢慢蹬到十几米外,喊了声:“给你吧。”

那人将信将疑地刹住车,回过头来。周游把瓶子扔过去。那人敏捷地接住,蹬着车消失在雾中。

周游在原地站了许久,雾气钻进眼里,他抬手抹了抹,走回网吧。

15.

周游躺在网管休息室里,接到陈总的电话。陈总说:“你在网吧呢?我马上就到,一块去饭店。”周游说不用了,想解释几句,陈总径自说:“那等会儿见!”

挂了电话,周游想起数日没理会过的《周游世界》,就在网吧找了台没人的机子,登录作者后台,把上次更新的那章——他对她说“有关键情节”的那章——删掉了。刚要退出作者后台,忽然看到草稿箱那栏后面多了个“(1)”的符号。他不记得自己存过新的草稿,就点开草稿箱——里面是一篇无中生有的新章节。

周游眼前似有月光乱晃,瞬息猜到了这篇草稿的作者是谁。瓶子并不是他和她仅存的联系,还有《周游世界》这部小说。他脸颊冒汗,但感到一缕冰凉如故人般回归。作者和读者,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关系之一。

草稿内容和《周游世界》的主线脱节,人设也不同:苏荷是一名刺客,是为刺杀“他们”中代号“清除者”的一个刽子手而来。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拥有庞大的势力,“清除者”更是能随意设置思维屏障,投射无数思维虚影,她无法锁定清除者的意识坐标。但最近数月,清除者捕获了一些那个世界中的无辜孩童的意识,并将这些意识带往现实世界囚禁拷问;由此,清除者也来到了现实世界——一个意识与肉体难分难舍的世界。这就使刺杀清除者成为可能。于是她穿过“无望渊”的电子乱流,也来到了现实世界。

清除者通过多年前预留在现实世界的三具“备份人”完成了“意识降临”,成为现世里身份各异的三个人。只要杀死这三人,清除者的意识便会湮灭。她在刺杀的同时必须隐藏自己的坐标,不能被“他们”抢先找到;她成功杀死了两人,又在一个小县城发现了第三人的信息残影。她通过各类视频网站的弹幕系统与其他刺客交换情报,潜匿在城中搜索第三人。但因一次意外打斗,她暴露了自己的坐标;为此她设法抹去了她在城中的信息痕迹,重新隐藏坐标。三天后,她终于锁定了“第三人”的位置,但清除者也已有所警觉,致使刺杀未成——她虽重创了“第三人”的身体,但清除者的意识却逃逸了。

随后,她解救了那些孩童的意识,继续搜寻清除者的意识宿主。

——草稿有很多地方语焉不详。周游不明白何为“无望渊”,也猜不出在亿万弹幕中如何提取情报;他庆幸没去公安局录入指纹,暴露她的信息。

周游逐字又读了一遍。他猜测她或许第一天来网吧就读到了他的小说,才能在第二天拿出姓名是苏荷的身份证;又或者,她早就读过,才选择来龙腾网吧上网?也许真的存在类似“黑客帝国”般的电子世界;也许真的有网游小说里那种“虚拟现实头盔”,甚至是更先进的方式;也许真的有人可以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不知她刺杀时是否受伤?此刻是否找到了清除者意识的新宿主?最后又能否全身而退?

这篇草稿是她向他做出的解释,对她而言恐怕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周游在草稿最下方没看到应有的“发布”和“保存”选项,取而代之是“阅毕即焚”。他激动于一份举世无双的信任:她没有抹去他脑中的“痕迹”。

周游听到了脚步声,紧接着是陈总的笑声。他点击那个选项,草稿消失了,网页浏览器自动关闭。

他对自己此前的诸多举动再次感到可笑。不需要身份证和上网记录,不需要瓶子和指纹。他的记忆就是她存在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