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一将功成 红颜枯骨

他们找到时间和机会,在湖畔河边,见了施夷光父母兄长最后一面。

十多年的一别,十多年了。十多年间,越国都再没有越人施夷光的消息。

父母哥哥们,憔悴的憔悴,沧桑的沧桑,谁都不是当年的谁。

不变的还是当初的情形,是西施带着范蠡一起回来了。这让一家人喜不自胜,果然,范蠡没有负了他们家的姑娘夷光。

左看看右看看,西施被家人围着上下转悠,苦苦笑笑。深切地感到,活着的一时一刻,自己再不属于自己。

人世弱水三千,她明明二十多岁还涉世未深,却已被迫走上悬崖高楼,阅尽沧桑。

这趟旅程,火车站点,该即将到站了。

结局让他们放心了,她自己也就放心了。

真像是带个假男朋友回家见爸爸妈妈的感觉,说起来幼稚而可笑,可她再笑不出来了。施夷光告诉他们,我很好,但是必须要和范蠡离开了。

为了逃难,同时,这样也可以避免牵连他们。

如果是举家需要颠沛,他们不怕,且一定会竭力挽留。但是父母兄长没有这么做,是打从心底为了夷光的安全,所以不得不忍痛挥别。

那几日。爹娘与大哥放下手头所有的活,杀鸡宰鸭,忙前忙后,不顾大汗淋漓,给西施和范蠡二人摆了一桌子的菜,总是叫道‘快吃,快吃,你看看你们两个都瘦成这样了。’

面对一张张热切的笑脸,施夷光的眼泪一次次哽咽,手中举起的筷子也次次欲举又止,近在咫尺的饭菜明明很近,很近,却怎么也夹不起来。

家人的关切声音,又渐次响起。西施更加不知道该怎样面对,面对,这样的生死离别。猛地破门而出,喊道‘别追来’,大哭一场,平复情绪。

回来后用尽全身力气,赔了个笑脸,让他们别担心,她只是太过开心,才控制不住心情。话听起来轻而易举,而耳边鸣起的痛苦的胜利号角声却一阵一阵。

自古情深难自舍。

山河寸土,风雨萧瑟,立尽残阳。

前因后果细细道来,越国现在复国了,这时候西施的功绩才私下里被暗暗地流传开来,故事繁衍出了许许多多的版本。人们才知道原来苎萝村子里的西施姑娘是一个不顾个人安危,愿意为国献身的女子英雄,因为有了她,吴王夫差沉湎女色,不理朝政,误了国家。真是越国之福。

顺理成章的很多事情,一线一线串联。

是一个天气晴好的天,他们两人走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出来一路相送,大喊着,要幸福。

愿你安好,是这些淳朴的村民最简单的祝福。

即使面对的眼前的人非亲非故,他们每一个人却因为同村、同国而有了一些相似的牵挂,相同的情谊。很多感触慢慢随着眼泪生出。

离别,终于还是来了。却只是一个开始。

两个人乘着风,泛舟江上,准备四海之内,有容身之处,就地落家。

数日之间,他们已经来到了五里湖亭畔。

“范蠡,你去镇上买些干粮吧。”她努力地笑笑,他看不出来那笑容背后的勉强。

是正好粮食用尽了,西施让范蠡去岸上添置些干粮。

他欣然前往。

这江岸边,离热闹繁华的集市说不得很近,是好几个时辰的距离。脚步再快,一去估计又是得好久。

更何况,去了市集上范蠡就被眼前五花八门的东西吸引住,不仅挑了够吃上几天的食物,而且还特意选了一只精致的笄饰,想要给她一个惊喜。为此又耽搁了好些时。

回来后,他欢喜地跳登上船,急趋走入船舱,拿出准备好的袋中的干粮,也偷偷藏起那只笄,置于背后。

等来他的,不是西施的笑靥,不是西施对她看似嗔怪,实则惊喜地道一声,你怎么还买这个。

而是手中的干粮碎了一地,笄落下了腰间。

她离开了。她不见了。她去了哪里。

只剩下他惊讶的面庞与大地土色交相辉映。

寂寞舱沿,空洞的眼神,越来越无助。细雨微风,春欲晚。

疯狂地一阵寻找。出了舱口,返回舱口,又出了舱口,再返回舱口,来来回回,他也不知道是多少次了。还是没有。

西施早已不见,连个人影也没有寻到。

本能地想,她是不是遇到了危险?

但第二秒的反应陡然吓了他一跳:还是她其实原来就做好了打算,等着我离开,等着甩开我。

是我被这安稳冲昏了头,还以为,她愿意追随我去过平静的日子。

找不到她,找到了孤零零待在一旁的干粮。

原来这干粮并没有吃尽,先前那些话果真都是为了哄骗自己离开的,这印证了他脑海里的第二条想法。

或许是知道范蠡会发了疯到处找她,会找到这突兀的干粮,所以她在干粮的缝口留了一张纸条。

范蠡看到干粮旁出现了一张白色的东西,翻开去看,言犹在耳:“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要来找我,你也找不到我的。去做些生意吧,你会为后世所景仰的。”

错过了。这话好熟悉。

原来从带上夫差尸体的那一天,她所做的都是为了他,而自己所想、所做,全都是一厢情愿。

他还以为他为她冲破了这天际的束缚,越国的牢笼,可以换来一个回心转意。还以为。

哪怕她受尽千夫所指,吴人的唾骂,他也不在乎。当下,他觉得他爱她,牺牲了这么多,她怎么还要离开他。

可惜他不懂得,爱是不问回报的。

范蠡在岸头足足待了七天七夜,不死心地期盼、奢望西施有天会回来,她只是调皮离开了几日。

至始至终,还是没有等到。

在爱里范蠡迷过路,回过头,又走到了一开始的地方。

即使到十多年后他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也不能明白西施对夫差是怎样的爱。

在他的世界里,他以为爱很容易,爱是不会变的,所以当年能那样轻而易举地让西施爱上他,后来也能轻而易举地抽身。这些毕竟只是他的情爱观。是和非,都无从去下定论。

只有真正爱过的人,才会知道失去了对方,如同一双翅膀失了另一半,无法飞翔。

而西施失去了她的翅膀。

他们这一对恋人,最好的结果,是西施陪着夫差的尸体孤寡一生,最坏的结果,是西施为了夫差殉情丧生。

劳燕分飞,雁丘悲鸣。这样的情爱,比范蠡想象得深得多,夫差死的一刻,西施的心也随着落了土入了骨。

若范蠡知道,西施沉湖了,必定是他一生的遗憾。

那天目睹范蠡的背影渐远,她就坐上了旁边渔夫的船,驶向远方。忐忑的心一直到了很远很远才尘埃落定。

想起很多过往,也终于明明白白知道自己的心了,不再是从前的她,在天平左右摇摆不定。现在,她即使知道可以和范蠡在一起,也毅然选择了夫差。

我知道,你已经回头了,和你再一起生活下去会很幸福。但那就像是门当户对的阶级爱情,不是奋不顾身的爱情。

而我不愿这样。

更何况,我已经不再爱你。

和你一起是对你的不公平,更是对我们彼此的不负责任。

我亏欠了夫差一生,太多,太多了。如果不是我的到来,或许很多事情都不会改变,既然缘起是你,缘灭也止于你吧。

每当我看着你,我就会想到多年前被你哄骗时初尝情爱禁果滋味的时候。为了你,到了吴国,为了你,递送了许多情报给你,因为你,先前负了他,因为你,他一生的结束都不得善终。

大梦一场,西施已近三十岁。如果回到当初的时代,她大约四十多岁了吧,又会是什么样呢。

现在的生活,真正平静了。她是成了一无所有,却也拥有了最好的一切——夫差。

靠了岸边,别了渔夫,便只剩下她和夫差两个人,很静,很静,心如平地,不再起什么波澜。

像是时光停在原点。蓦然之间,仿佛又看见,那年,那天,他从那条穿破时空的最完美的河中救起她,像个盖世英雄,朝她而来。

回忆起来,原来最初,那个时候,就爱上他了吧。

却一直不肯理清这一切。固执地不愿承认这一切。

如果早一点和他坦白,是不是在一起的快乐还会有机会多一些。

这多月来一直暗地给他服用最好的冰蚕丸,保住他的尸身不腐朽。现在,无论他是生是死,无论他是不是失去双眼,她都不在乎,也不需要在乎。

因为这一刻,他们不用再忌讳世俗,不必再担惊受怕,终于可以真正地在一起了。

相伴了一夜,看繁星缀了漫天,日光一道道落了下来,安详平和,一个日子的年轮,永恒如千万光华。

她觉得在这人世的时间已够了。

热了一壶酒,洒下江面。投了一把短剑,挂着他最爱的流苏。像一个盛大的仪式。

像用尽了这一生的运气,遇见他,目睹他离开。一件一件事情都完成了,她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推下夫差的尸身到那湖中,到最偏僻的地方,不受世人打扰的地方。

自己亦重重地跃入水中,随他而去。

水面激起一圈圈的涟漪,见证一对离人的相守,埙声起,天地一瞬,为离人合奏。

回忆扑面而来,生命戛然而止。

夫差,我不要只是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我要陪着你到天荒,到地老。

你看,我为你进行这湖葬,比火葬还贴合你的心性,你向往自由,却一生也不得。

你总说你没有爱情,很难拥有爱情,也遇不到爱情,但从今以后,你会一直有我。

你也总是一个人,到死,也还是一个人。

在你死后,那些失落过的都不会再有了。

我和你一道沉入这海底,永生永世,不会让你孤单。我们也不会再分离。

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她终于得了一个和他相守的梦,不会醒来的梦。

而昔日以为能得她相伴的范蠡,则自此谱写了新的结局。

后来失去了西施,他也没有失望糊涂到把自己弄得失了三魂六魄,毁了生活的重心,只是像丢了心爱的旧物一样,心痛了一阵子。

会心尖上永远缺了那么一块,却不会就此不振。

行走天下,逍遥自在,本是他一生所求。很多情,到了一个份上,才知道究竟有多深挚。

入世之士人,向来是有智,却没那么多情。师从老子的范蠡,融汇了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和治国治身的理论,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忠智两全,没有挂碍,在情爱方面也是如此,自然衍生了他的不钻牛角尖的情爱观。

最后,他只是想着,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吧,也把自己整个人变得更好。

带着西施给她的那封书信,带着她的愿望,他迁徙到了定陶。化名鸱夷子皮,为了纪念昔年葬身湖底的伍子胥,开始做起了小生意。

定陶这个地方,居于天下混元正中,连结四方往来,齐鲁、晋燕、秦郑、楚越物华天宝尽收囊中。范蠡自从开辟了这个南北贸易的绝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顺应天时,把握时机,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著名如薄利多销的理论,经营生产,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积资厚利,成为富甲一方的陶朱公。

钱越积越多,他一人也花不完。因为这些原本也只是西施的期望,并不是他所汲汲以求的,能够发展起来到今天这个地步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他就时常散些家财回馈乡里,与此同时收获了诸多美名。

有了经济实力,他的生活更加丰富起来。一些事情都有人管理以后,他闲来无事便会把自己的经商之道付诸笔端,因此写就了《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传世佳作。还偶尔研究研究草药之类,写了本《卢氏本草经》。富庶之余,又娶了一个不知名姓的孤女,为了纪念西施,把这孤女也起名为西施。

两人定居于西湖,共赏湖光山色,大好人间,男耕女织,兼营副业,成为一对佳话。

多年以后,他被后人追称为商圣范蠡。

精彩而没有波澜的一生种种,这是他美名远播的原因之一。此外,在范蠡的后半生里,还有一段插曲,那就是他的好友文种。

他曾经辗转三迁定陶,期间流转到过齐国。在那里,他的贤才受到齐王赏识。

齐王看重他一手破吴的功业,所以他被延请至齐都临淄,享有无上荣光,赐封相国,主持一切日常政务。

他这才终于安定落脚,觉得终于可以不用再四处漂泊。

后几日,齐王问起,可有昔日的好友文种的近况消息。毕竟这对左膀右臂,有机会齐国都应该拜会。

他这才,想起了好友文种。当时只顾着自己和西施离开,却忘记了这个老朋友,听说他还在越国没有离开。若再不加劝阻,如此决计他会走向死路。

死路。这两个字,血淋淋。

就在此时,那种感觉又回来了。富贵荣华,集于一身,太过虚幻,不日就是不期而遇的死期。

想起伯嚭的高位换来的下场,勾践的绞杀功臣的心性。伴君如伴虎,覆住全身冰骨。

那夜,他手书一封,寄予文种。紧接着,三日后便交还相印,不带半分留恋,挥手作别齐王。

明哲保身,卸了功名,继续云游。

信很快到了,由齐到越。

先前得了场病,还没大愈,此刻靠在卧榻上的文种接到了门人的话,“文先生,有封你的信。”

“这会儿,还能有谁,必是范蠡了。拿来我看看。”

他欣然起封,感觉到言语间的冷峭,笔锋的遒劲,在诉说着一件认真的事情。

“一别虽数载,但情义依旧。如今字字,望君珍视。昔年我同越王共饮共食,深知其人。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为人看似不喜不悲,实则残忍善变,非你我所能驾驭。伯嚭之死,足以见勾践绝非善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与我等只可同甘,不能共苦。愿君速速离去,来日我们当能狂歌痛饮,否则,便是黄泉不归路。”

倔强脾气的文种收起信,开始了一番思考。回顾过去,自己从来有功无过,不是吗?

看了范蠡的话,病中的苦痛积累下去,又郁结了三分。虽有些担心事情会发生,却不愿去相信,“越王,真会如此吗?”

他追随他那么多年,从一无所有,代掌越国,到看着他一举破吴,名满中原,难道这些都敌不过猜忌之心吗。

若说,文种还不肯走,留恋的并非权力,而是昔日的那份情义。

他又怎知,一朝贵为君王的,终生无情。

与此同时,朝中已经多有不满文种傲气之人,为满足一己之私,三番五次说道文种意欲犯上作乱。

看似一番忠心进谏,实则只是为满足进谗言的欲望。

在上位,身为君王,哪怕再相信臣下,也终归会按捺不住这颗怀疑之心。更何况,只要是君王,就无法忍受功高震主。文种在的一天,他就不会有安稳觉可以睡。

如今文种的国策想法已经与自己背道而驰,何不趁此机会,剿灭了他。

“文种,别怪寡人。怪只怪你的功勋卓著,政绩表彰,无人可出其右。”勾践对着那把从吴宫里缴上的属镂剑,诡笑道。

刀刃钝了些,却依然能够掌生死,灭忠臣。

还是相同的剑,死亡却属于不同的人。

这一次,它要用在文种身上了。

古语道,自古王道与人性难共存。实则,王道应与人性共存。欲要成君王者,太有人情,便为所累,无情无义者,能保一时之位,却也无法千秋万世。

唯有晓谕王道,兼通人情,方得始终。

主宰命运的,或许是君王。但或许,君王自己也在被命运主宰着。

大雨之夜,飘摇如这局势。文种仍然在卧房中修养,没怎么下床,衣食住行都还靠门人打理。

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勾践来看他了。

带着一把剑来看他。

他正要起身还迎,哪怕拖着病体,也要强装生龙活虎的样子,为的是免君上担心,却反而惹勾践脸上掠过一丝阴云。

难道真如他们所说,你身体并未抱恙,称病在家是为了谋划忤逆之事?

他来,只是为了确认这一件事情,确认是否有足够的理由,下决心杀了他。

看到文种的样子,勾践做出了选择。

勾践自有一番打算,可是文种不同,他满脑子都是昔日的情分。伯嚭的事情,没有让他看清。

但,当下,令文种寒心如铁,还没有听到一丝安慰的话语,勾践已经将剑撩在了他的身前。

“这——这是,属镂剑?赐死伍员的那把……”文种显然还是不敢相信,是不是病得糊涂,游离幻境中去了。

“是它。”

这话戳破了一切先前凝滞的静谧。

文种的眼角流不出眼泪了,虚无惨白的脸,呆滞的双目,“你可还记得十多年前,我和范蠡为你饯别时的场景?我们当歌对酒,说,悲戚相关,生死与共。”

“不记得了,”,勾践还是没有表情,无喜无悲,“我记得的是我重回君王位时,你进献与我的灭吴九术。九术还未用尽,你可继至地府用其余之术,为我破吴人阴魂,效余生之忠。”

“是啊,我忘了,你已经重回君王之位了,哪还能记得我们。你若能好好埋了我,便是莫大的恩宠了。”

可笑,真是可笑。事到如今,文种只能这样笑自己。

勾践走了。云淡风轻。

因为勾践心里清楚地知道,以文种的性子,受了耻辱,无需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会自尽。

三个人的友谊,在这把剑的喻示下,早已经分崩离析。文种起身,缓缓踱步,用这把剑,为过往之情谊殉葬。

最后一刻,无声的血,他才滴过了无声的泪。

故事里的女人悉数香消,故事里的男人徒剩下三三两两,没有谁得一个善终。红颜玉殒,忠臣落幕。

帝王家,不容有爱情,原来更不容有兄弟情。

跋:一世荣辱悲戚

一、初衷——夜阑卧听春秋意

翻开历朝历代的青史册子,若干盛世王朝,唐、宋、元、明、清,几乎是被人写得滥了、研究得滥了。拿一个清朝的九龙夺嫡来说,已不知衍生了多少故事,涤**在岁月之中。

而春秋,却很少人涉及。

我们古老的礼制文化诞生于那个年代——周,不论后来是不是天子政权下移,诸侯相争,是不是烽火不休,乱世沉浮,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

也正是这一点,使我写东周春秋末期的吴越之争有了意义。

春秋、西施、吴王夫差、吴王阖闾、伍子胥、战争、越王勾践,这些字眼,反复在我脑海里萦绕,我知道,终究会成为一个故事。

既然是个故事,就必然要有结局。历史上西施的结局众说纷纭,直到我结局之前,其实我都还拿不准要给西施一个怎样的结局。怎样,或许都是不对的,怎样,也都难以完美。到了最后,和我初定的结局已相去甚远。

西施陪伴夫差那些年,从不爱到真正地爱上,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一件事。原想写的是她回到范蠡身边,写到中途,便觉得那样太愧对了夫差的爱,也是不合于爱情的轨迹的。

夫差这样一个全心全意付出的男人,西施如何不会爱上他呢?

一开始处心积虑地被安排到他身边,对之嗤之以鼻,却在相处以后慢慢增进了朋友之情谊,最终为其感动。如此,如此。而已。说来也简单,故事却曲折。

写到后来,他们已经相爱,也就始终想不到该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结尾,也很难刻画他们的离别。

终于只是一个看似悲剧,实则圆满的结尾。

施夷光和夫差,是我觉得最难得、也最值得感动的两个人,夫差的自刎、西施的悲戚,总令我感似霸王虞姬的契合。

写尽了他们的曲折悲欢,历经种种,却不知该怎样给他们留一个怎样的结尾。到最后,自己的脑子里却是一场空。

他们历经了多少,反而记不得了,即使还有片段,也都记不是很清了。

听起来是有些荒唐,但确确是我当时的状态。

贯穿始终,人生不过幻灭,活到最后的是那些平凡之人,不为所困的人,算来真得幸福的也不过只范蠡一个。

这是一场爱的救赎,复仇与臣服,霸主与春秋。江山还是美人?我们无法左右的历史给出了一个结局,也给出了一个答案。

但这答案,千人千思,没有定准。

二、耻辱观——三千越甲终破吴

越王勾践,在悠悠几千年里,始终被作为忍辱复仇的榜样,所以他遭受的耻几乎人尽皆知。环绕着的氛围,那是他所身处的那个时代的大主题。

整个吴越的争霸过程都包裹着一个耻字,于吴国于越国,核心都在于此。两国君主一开始所走的路如出一辙,只不过笑到最后的越王勾践罢了。

对于吴地:

伍子胥,辅佐先王阖闾破楚,挖坟开棺,鞭尸三百,是为报父兄的仇;

吴王夫差,让门人终日提醒自己,不忘檇李一战,誓报父国被灭之耻;

对于越地: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是要报越遭吴辱之仇;

西施踏上吴国路的时候,也不过是要报家国之耻,即使这不过是一个不属于她的念头。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个人耻,家耻,国耻,无一例外地都驱逐着他们努力向前,不惜一切地去复仇。没有耻辱,就没有进步,一个伟大的华夏民族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南京大屠杀,鲜血的教训,近代的中国被铁蹄踏过无数次以后,已经印证了这一点。我认为,这正是促使社会进步的一个源泉。

所以,最后勾践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靠着这份滔天耻辱苟且偷生,熬过了十余年,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在群雄逐鹿、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乱世中,于生死的夹缝中存活下来,是不令人意外的。

三、宿命论——大梦初醒空一场

沧海飞逝,桃花落了一地,世间一盏孤灯,谁逃脱得过命运的掌纹。兴衰转瞬之间,无法永恒。永恒的唯一,是变,是动。变动的格局,牵引着宿命之线。

宿命论,是我灌注在这部小说里的一个核心的东西,而它又全面体现在西施身上。

穿越作为一个引子,带着现代的张灵歌走向春秋之越,她成了西施。在冥冥中走向属于西施的命运,亡吴国,离忠臣,失去夫差。

这个西施,她不信命运,抗争命运,却最终又妥协于命运。西施还是走向了那个结尾,这是我在写作时缘着宿命论不由自主的设定。

宿命论有积极与否,在积极的泛化圈中并不否定后天的努力,我们的汉民族讲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非哈代的悲观宿命论,即从一开始就界定这个世界是永恒悲观的。

所以尽管体现在西施身上的有宿命论的影子,但那是积极的,西施曾做过努力,只不过终究无法摆脱罢了。

一、夫差二十三年——二十三年的为政生涯

读者初一看可能会对书名存有疑惑,其实夫差二十三年倒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夫差即位了二十三年,便是本书的书名由来。

夫差当政了二十三年,本书写的是他全部生涯的故事,故而我觉得取此名显得更为直观。或有联想到近几年的《万历十五年》,自感幸运,黄仁宇先生的作品我的确也诚为拜读过。

阐释书名,以上是为其一。

其二,这同时也是贯穿着全书的线索。

故事按时间线展开,很规矩地走了时间顺序,书中有明确写定的纪年大多都是一个重要事件,也会在书中点明,诸如檇李之战、夫椒之战、黄池之会。当然部分存在争议的时间点并不苛求准确,譬如艾陵之战。

话说回来,说是二十三,实际上本书记叙了二十四年间的事情,记载从公元前496年到公元前473年吴国被灭时的事情,如果自夫差即位的前一年算起是二十四年。

终了,除去序言与跋成品也是二十四万余字,兜兜转转,不离二十四,是令我颇为惊喜的一件事情。

二、成书过程——何以破蛹成蝶

固然我对历史有部分兴趣,但作为学习文学专业的人,成书的过程仍然艰难。

因为多要参勘历史,以保证尽量不误人子弟,但又不是全盘照搬,是在史实的基础上糅合自己的东西,所以自己对细节的把握要求得很高。

出于这历史的缘故,使得写作常常不能一气呵成。

另外,做起事来我又是一个极为较真的人。结束之后要对字句进行推敲,自己进行了二次校对过程,除了修改错字与不佳的句子,亦有对原来字句的部分改动以更好地符合当时情境。

二十多万字,若要较真,一字字阅去,也很累人。

幸而,因为热爱,所以从容,乐此不疲。写作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很高兴这本书与你相遇。

诚然,一双眼睛必有力所不及之处,可能书中仍然有错漏,也因鄙人才疏学浅,若有讹误的地方,望广大读者多为海涵,不吝指出。

另外再谈谈历史与小说的界定。

划其为历史演义,题材是小说,也就表明了本书的属性。既然是演义,既然是小说,那么,我想这是一本可严肃作半部演义史书看的,也可放松作半部情爱小说观的小说,取决于有心人如何来欣赏它了。

谈论这点,一来期望读者不要在历史内容方面太过认真,损坏了自己的心情,于身心无益;二来盼望在清晰说明以后,此可作为读者使用此书的参考手册。

三、史书参照——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著述期间,除了杂的资料以外,多有参考《吴越春秋》,《春秋列国志传》,《越绝书》,《史记》等,其中最主要的故事情节来源于《吴越春秋》。由于部分书籍并非传统正史,以故书中也会带有些神话色彩,此处暂且不论。

书中出现的经典情节,一些基于史实演绎,一些则经过史实之上再加工,还有一些则是虚构之作。自诩六分史实,四分敷演,前半篇在于权谋,后部分亦有情爱。

不敢媲美《三国演义》对于《三国志》的再造,但这部小说的完成多多少少对于自己是一个肯定,且自感满意。当然,或许过些时日,又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自己当时的成品,苛刻瑕疵会再有的。毕竟,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最好的作品从未写就。

以上是对所引的史料以及历史性略作一番说明。

再来是关于人物的形象。

在书中,我力图把那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角色塑造得更加立体与丰满。这尤其可以从夫差这个角色上可以看到,他是多面而复杂的,他展现出来的性格成分多是源于童年时期的环境遭遇。还有他的对手勾践,失去家、国,受夫差之辱,尝夫差之粪,诸多因素导致他的内心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发生,源于外因和内因的双向结合。有因,有果,性格导因决定了事件的发展,相辅相成,整个故事才得以进行。我又通过多方印证的史料事件、当下人物的心理刻画等,使得形象更加符合人性的复杂面,而非刻板的扁平人物。

四、致谢——感谢遇见掌阅

这是我的第二部作品。而第一部书《河畔青芜堤上柳》是两三年写的处女作,虽说当时也呕心沥血,情感真挚,但不免稚气未脱,亟待更好。

在去年,正好有了掌阅首届征文大赛这个机会,得以入围,在掌阅书城上架。

今年的第二届如约而至。

无论结局是否完满,至少对自己有了一个交代。只要愿意向前走,总会迎来光亮的。

感谢这些年遇见了掌阅,丰富了我自己的人生,开拓了我的眼界;

感谢自己一直以来的笔耕不辍,如果不是你,我还不知道要流浪多久;

也感谢所有关注这篇小说的读者,哪怕是一个,都值得感恩,其中最谢谢的是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