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元勋末路:隋朝的员工不好当(下)
开皇中后期,太子杨勇逐渐失去杨坚夫妇的宠爱,而晋王杨广则异常得宠,杨坚夫妇心里都已经有了废立之意。有一天,杨坚想试探一下高颎的态度,就说:“有神梦中告诉晋王妃,说晋王当有天下,你看该怎么办?”高颎一听这话很不对劲,赶紧跪地,说:“长幼有序,太子绝不可轻废!”杨坚默然良久,一句话也没有再说。
当时,独孤后一心要废黜杨勇、另立杨广(参见第二十三章《夺嫡进行时》),得知高颎的态度后,当即下定决心要把高颎搞掉,否则,太子废立必然遭遇极大阻力。
事实上直到此刻,杨坚对高颎还是相当信任的。但是,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对高颎生出了极大的防范之心。
这件事是关于东宫的卫队问题。
由于杨坚已经不放心杨勇,所以就打算征调东宫的一部分精锐卫士进入皇宫。高颎极力以为不可,说:“若把东宫精锐调入宫中,那东宫的守卫就太薄弱了。”杨坚一听脸色就变了:“我经常出宫,身边需要精锐护卫,太子在东宫修养德行,要那么多卫队干什么?其实,在东宫设立强大卫队,本身就是一种陋规,要照我的意思,宫中禁军轮值交班的时候,分出一部分去戍卫东宫就够了。宫中禁军与东宫卫队,本来就不该有归属和建制上的分别,若合二为一,岂不是一项很合理的改革?我对历史上有关这方面的得失利弊清楚得很,你大可不必拘泥于古人之法。”在历史上,东宫依靠强大卫队发动政变、夺取皇位的例子并不算少,比如南朝刘宋时期,宋文帝因担心皇族政变,就极大地加强东宫兵力,致使太子刘劭的卫队多达一万人,与皇宫禁军的兵力相等,所以后来刘劭发动政变时,猝不及防的禁军根本无法抵御,导致宋文帝惨死在儿子手中。
像这种事,杨坚比谁都清楚,所以他必然要削弱东宫兵力,以防重蹈宋文帝覆辙。而在杨坚看来,高颎之所以反对裁减东宫兵力,根本就不是为了维护古制,而是为了维护他自己的利益——因为,高颎之子高表仁娶了杨勇之女,一旦将来杨勇即位,高表仁就成了驸马,而高颎就能以天子亲家的身份继续掌权、长保富贵。
一想到高颎有这么大的私心,杨坚长期以来对他的信任顿时消失了一大半。
开皇十七年,高颎的元配病卒,独孤后就对杨坚说:“高仆射年纪也老了,没了老伴怪可怜的,陛下何不帮他再娶一位正室?”杨坚觉得有道理,就对高颎提了出来。没想到,高颎一听,不但没有喜色,反而声泪俱下,说:“臣已经老了,每日退朝,唯有吃斋念佛、诵读佛经而已,虽然陛下厚爱老臣,但续娶正妻一事,实在非臣所愿。”杨坚听了,也就作罢。不久,高颎的小妾生了个儿子,杨坚得知后,也很替他高兴。不料,独孤后却在旁边发出冷笑。杨坚问她为何如此,独孤后说:“陛下到今天还在信任高颎吗?当初,您要帮他娶一房正室,他心里想着小妾,就说得冠冕堂皇,欺骗陛下。现在,小妾的儿子都生了,他那些什么吃斋念佛的鬼话,您还信吗?说大一点,他这个人的品质,您还能相信吗?”杨坚一听,觉得大有道理,从此对高颎的信任**然无存,开始日渐疏远他。
开皇十八年春,高丽王高元纵兵入寇辽西。杨坚大怒,即命汉王杨谅为元帅、高颎为副帅,率王世积、周罗睺等将领及三十万大军,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不料大军启程后,陆路便遭遇水患,粮食不继,加之瘟疫流行,士卒大量死亡,而水路则在海上遭遇风暴,舰船大量沉没,不得不相继班师。
回师后,清点人数,三十万大军居然死了十之八九。此次出征,堪称隋朝自开国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是最令人郁闷的一次失败,因为隋军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着就差一点全军覆没了。
此次出征高丽,高颎原本就极力反对,如今损兵折将又劳而无功,至少可以证明高颎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这件事到了独孤后嘴里,却又成了高颎的一桩罪状。她对杨坚说:“高颎本来就不想走这一趟,是陛下硬逼着他去的,像这种赶鸭子上架的事情,臣妾早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平心而论,不管高颎赞成不赞成此次出征,碰上天灾都不是他可以预料的,更不是他想要的,而独孤后这么说话,好像此次失利都成了高颎的责任似的。要是在平时,独孤后这种逻辑混乱的话倒不至于影响杨坚的判断力,可现在杨坚正在气头上,且近来对高颎一直很不满,所以这话一到杨坚耳朵里,对高颎的杀伤力还是相当大的。
此外,汉王杨谅虽挂名为此次东征的元帅,但他毕竟还年轻,所以军事大权其实都在高颎手里。而高颎自认为肩负杨坚厚望,而且凡事都出于公心,所以也就不避嫌疑,对于杨谅很多不靠谱的提议都予以了否决。
高颎这么做,当然极大地伤害了这位五皇子的自尊心。回京后,杨谅就去找母亲独孤后哭诉,说:“儿臣这次出征,差点就被高颎杀了。”独孤后马上告诉了杨坚。杨坚闻言,对高颎的不满和怨恨又增加了几分。
开皇十九年,王世积案发,有关部门审问王世积时,问出了一些宫禁中的事情。这些事虽属鸡毛蒜皮,但身为地方大将的王世积本来是不应该知道的。审讯官赶紧追问,王世积供称是从高颎那里听来的。这下子,高颎的麻烦大了。
有关部门将此事上奏,杨坚一听,顿时大为惊愕。在杨坚看来,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在于高颎向王世积透露了什么,而是高颎身为首席宰相,居然与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私下讨论宫禁中事,这种事情的性质是极其严重的,给他定一个谋反的罪名都不算冤枉他。
紧接着,审讯官又再接再厉,从王世积口中挖出了更让人惊骇的事情:说高颎和左卫大将军元珉、右卫大将军元胄等人,都曾与王世积私下交结,还收受了王世积的名马馈赠。
本来,大臣之间互相馈赠物品,也属人之常情,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可对于现在正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杨坚来说,这种种迹象似乎都能与结党和谋反挂上钩。
杨坚当即撤了元珉、元胄二人的禁军大将职务。此时,京师内外许多大臣都看出皇帝很可能要对高颎动手了,于是纷纷上疏,异口同声地证明高颎无罪。在声援高颎的人中,为首的有上柱国贺若弼、吴州(今浙江绍兴市)总管宇文弼、刑部尚书薛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人。
面对这样一个力挺高颎的豪华阵容,杨坚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怎么回事?你们这些当朝重臣和封疆大吏拿着我杨坚的薪水,屁股怎么都坐到高颎那边去了?莫非你们都成了高颎的私人班底,早就不把我这个大隋皇帝放在眼里了?
贺若弼等人的声援显然帮了高颎的倒忙,不仅在最危急的时刻又把他往深渊里推了一把,而且也害了他们自己。
很快,怒不可遏的杨坚便一声令下,把所有参与声援高颎的大臣全部抓起来扔进了监狱。至此,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替高颎喊冤。开皇十九年八月,杨坚正式宣布了对高颎的处理结果:罢免上柱国、左仆射等职,以齐国公的身份致仕。
应该说,跟虞世则、王世积等人比起来,高颎这样的结局已经算很不错了。不难看出,杨坚对他还是有念旧情的。虽然高颎的仕途已就此完结,但至少保住了元勋的身份和待遇,也保住了一个平安的晚年。
罢免高颎的数日后,杨坚前往秦王杨俊府邸,顺便召高颎过去赴宴。席间,高颎泪流不止,悲不自胜,在座的独孤后也忙不迭地抹了好几把鳄鱼眼泪。杨坚看着高颎,面无表情地说:“朕并没有辜负你,是你自己辜负了自己。”然后把头转向左右大臣,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政治教育:“我对高颎,比对自己的儿子还好,虽然有时候没和他在一起,但总感觉他就在眼前一样;可自从他免职退休后,我就彻底把他忘了,好像世上从来没有高颎这个人一样。所以说,身为人臣,一定要吸取高颎的教训,不可以要挟君王,自以为天下第一。”听见皇帝如此绝情的话,高颎当然哭得更悲伤了。
然而,紧接着发生的这件事情,差点让他连哭的机会都没有了。
高颎府上的总管,发现主子已经失势,这辈子跟着他混绝对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就义无反顾地出卖了他。这位总管上疏杨坚,指控高颎父子有谋反之心。他提供的证据跟皇甫孝谐如出一辙,也是“对话体”。他说,高颎退休后,某一日,其子高表仁曾对高颎说:“曹魏年间,司马仲达(司马懿)曾托疾不朝,可后来司马家族却取得了天下,父亲大人如今遭遇的事情,又焉知非福呢?”可想而知,杨坚听到这样的话会愤怒到什么程度。他当即把高颎逮捕下狱,命有关部门严加审理。在这个世界上,“有关部门”是最擅长罗织罪证的,只要领导一个眼色,要给嫌疑人整出什么稀奇古怪的罪证,都是小菜一碟。
于是,有关部门很快就找到了两个证人,一个是和尚真觉,一个是尼姑令晖。据称,真觉曾在去年对高颎说:“明年将有国丧。”令晖几年前也对高颎说过:“开皇十七、十八年,皇帝有大厄,十九年不可过。”两个人说的意思一样,都是预言杨坚活不过开皇十九年。
天知道有关部门是从哪找出这两个信口开河的方外人士的,总之他们的证词杀伤力十足,绝对够得上把高颎满门抄斩了。杨坚闻奏,愤怒欲狂,遂在朝会上声色俱厉地对满朝文武说:“帝王岂是靠强力可求?以孔子这样的大圣之才,犹然得不到天下,而高颎和他的儿子,竟然敢以晋朝皇帝自比,这是什么样的居心?!”有关部门随即上奏,要求将高颎斩首,以明正典刑。
不过,最后时刻,杨坚还是起了一念宽大之心。他答复说:“去年杀虞庆则,今年斩王世积,如果再杀高颎,天下人将会怎么说我?!”遂宣布将高颎贬为庶民。
十九年前,高颎刚刚当上左仆射时,他母亲就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你富贵已极,就差一个砍头了,今后做人做事,一定要慎之又慎。”老人家没当过官,可她朴素的话语里面却蕴涵着深刻的政治智慧。从那一天起,高颎就常常担心母亲的话会一语成谶,所以一直谨慎小心。可是,在杨坚这样的老板手底下打工,你是防不胜防的,不管再怎么小心,都很难保证不出纰漏。所以,当高颎经历了一番生死考验,最后终于躲过“砍头”的命运后,一种如释重负、彻底解脱的感觉便在他心里油然而生。
尽管打拼了一辈子,风光了一辈子,最后却像抛物线一样被扔回了“庶民”的原点,可高颎却因“得免于祸”而“欢然无恨色”。说到底,能给杨坚这样一个动不动就“**杀人”的老板打工这么多年,不仅轰轰烈烈地干过一番事业,最后还能保一个善终,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了,所以高颎深感知足,无怨无尤。
然而,高颎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他本以为能在家里安度一个含饴弄孙、优游卒岁的晚年,可短短几年后,随着新老板杨广的上台,高颎宁静的生活就被打破了。
杨广一即位,就任命高颎为太常,让他主管礼乐。这本来是个清闲的职务,既不参与朝廷大政,也无关乎经济民生,可高颎这人就是责任心太强,你不让他做事倒也罢了,要是让他做事,他必定要负起责任,而且很有主见。所以,刚一上任,他就跟杨广闹了个不愉快。
当时,杨广下诏征召北周、北齐时代的音乐人,并鼓励民间搜集整理一些流传不广、即将失传的乐曲。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可高颎却认为那些民间乐曲不够“主旋律”,遂上疏反对,说鼓励这些乐曲传播是“弃本逐末”之举。对此,杨广当然极为不悦。
不久,高颎又对自己的下属说:“周宣帝就是因为喜好那些靡靡之音才丢了天下,如今殷鉴不远,岂能再重蹈覆辙!”杨广听说后,更是一肚子不爽。
高颎担任宰相多年,如今虽说早已靠边站,只是个不痛不痒的太常,可还是改不了心忧天下的习惯。由于当时杨广对突厥的启民可汗恩礼甚隆,高颎就忍不住对同僚发牢骚说:“这个蛮虏在中国待了这么久,对我国的虚实和山川形势了如指掌,我担心会有后患。”此外,由于当时朝中的风气与隋文帝一朝已有很大不同,高颎看不惯,就对观王杨雄说:“近来朝廷越来越没有纲纪了。”这些话当然原封不动都落尽了杨广的耳中。
杨广顿时忍无可忍。
于是,高颎的末日就此降临。
早在开皇九年平灭陈朝时,高颎就曾不顾杨广的感受,杀了他的梦中情人张丽华,而当时杨广也曾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句话——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高颎。
如今,报答的时机终于成熟了,杨广当然不会放过。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七月,杨广下诏,以“诽谤朝政”为名,将高颎斩首,三个儿子全部流放边地。与高颎同日被杀的,还有时任光禄大夫的贺若弼、与时任礼部尚书的宇文弼。
多年以前,高颎之母对他的谆谆告诫,最终还是变成了现实。当刑场上的铡刀高高举起的那一刻,高颎也许只能在心里发出这样的哀叹——隋朝的员工不好当啊!
高颎死时,年六十七。
盖棺论定之际,历史给了高颎很高的评价:“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皆颎所推荐,各尽其用,为一代名臣;自余立功立事者,不可胜数。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及其被诛,天下莫不伤惜,至今称冤不已。”(《隋书·高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