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选侍帮凶

魏忠贤刚从李选侍的住所出来,便被杨涟等人看见,杨涟走过去对他讲明了藏匿天子罪过的严重性。希望他能知难而退。

他有些害怕,便把事情报告给了李选侍,王安知晓情况后,也给李选侍陈述利害,几位位高权重的臣子的意见都是要她放开储君,李选侍没得办法,表示愿意把朱由校交给群臣,但才把朱由校交到王安他们手里,她就后悔了,王安等人顾不得她反悔,马上带上年幼的朱由校奔出了暖阁,臣子在外面等候多时,看见朱由校立刻跪拜口呼万岁。接着,他们带领朱由校迅速奔向文华殿,由于行事匆忙,抬轿子的人还未到场,几位自告奋勇的大臣便抬着轿子一路狂奔,路上不断有太监出来使乱,追着轿子不放,大声喊道,拉少主何往?主年少畏人。很明显,这些都是李选侍指使的亲信,当时抓抢的最厉害的太监就是魏忠贤。

一个16岁的孩子,看到众位大臣和太监围着他争夺呼喊,吓得大惊失色,杨涟一遍安慰少主,一遍呵斥追随的魏四等人:殿下乃是当朝天子,群臣之首,四海皆仰之。大胆奴才,竟敢扯天子衣服,给我放开。

周围的太监吓得松开了手,但仍不放弃一直追着走。

就这样,一直追到文华殿,殿前锦衣卫守候在此,几位太监见状,知道已经没有办法抢夺,不得已才悻悻而归。

群臣把朱由校抢回来了以后送了一口气,马上按照程序,立他为太子,立太子的关键时刻,数名李选侍派来的人胡乱纠缠,大吵大闹。要把朱由校抓回去。诸位大臣没有办法,一方面派人阻挡太监干扰,另一方面抓紧时间完成册封仪式,册封仪式一完毕,马上将新晋太子安排住在慈庆宫,作为暂时的东宫。接着便马不停蹄,商量新皇帝九月份登基的具体事项。

抢人失败后,李选侍失去了手中的王牌,无计可施。自己梦寐以求的荣华富贵,转眼间就成了泡影,她悲愤不已,牢骚满腹,一肚子气全部泼向身边的宫女身上,连晚饭也没有心思吃,直接将碗筷子甩了个稀烂。她现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自己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越想越气,夜不能眠,自己只是少了一步,就失去了改变自己最重要的筹码,几十年来的辛苦全部都白费了。

她沉思半晌,决定去找魏忠贤。

这个老太监,虽然不通文墨,但在做事情方面点子却很多。她现在一个落魄的女人,在先皇在世的时候,朝中大臣哪个敢不给她面子,对她礼让几分,但先帝才驾崩,自己就成了大臣们集中开火的靶子。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帮她,只有这个多年默默无闻的老太监魏忠贤,还在她身边为她鞍前马后。

还是太监魏忠贤值得信赖。

没准找一下他,兴许还有挽救的办法。便让下人通知太监魏公公前来商议要事。

魏忠贤正巧离她不远,听到李选侍差人喊他,便马上赶来。

瞧见李选侍的神情,善于察言观色的他已经猜到了几分。但他还是明知故问:娘娘找我所为何事?

现在我该怎么办?

李选侍将当前遇到的棘手问题抛给魏忠贤,期待他能解答。

他顿了顿说,现在情况生变,但也不是没有办法,老奴还有一招险棋。先皇驾崩不久,按照祖制需要哭灵,太子必须出席,后天就是万历皇帝神宗的入殓日期,太子一定会出现。到时候他来,你安排几个手脚灵活的人把他带到另一个地方。让他承诺封你为皇太后,以你和他关系,这个应该不难,到时候,你就可以继续掌权,不用搬离乾清宫(乾清宫:在古代皇帝是天子,是昊天的代表,代表着天,而帝王之位极尊,谓之唯一,就是天之唯一的意思,清气上升谓之天,浊气下降谓之地,是故乾就是天,清的意思。乾清宫是内廷正殿,是皇帝在这里居住,处理日常政务,继承大统的地方)。

李选侍有些犹豫,担心出乱子。

魏忠贤劝她说:现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挟太子以令诸侯,太子在你手里面,朝廷大臣随便都奈何不了你。

做事情要果断迅速,这样才能占据先机。

经魏忠贤这么一分析,李选侍便下定了决心。按照魏公公提供的计谋,一方面派心腹亲信严密监视朱由校,阻断王才人的旧人和他的联系。另一方面积极找人准备随时出手。

杨涟等诸位大臣因为领教过了李选侍的胡搅蛮缠,他们担心李选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铁定还会使出其他手段,为了防范未然,就暗中派人监视李选侍的行为,同时加强对皇子朱由校的安保措施。防止出现差错。

第二天一早,魏忠贤按照李选侍事先写好的奏折,赶到朱由校所在的地方,声称有重要的事情给太子进表。

因为杨涟已经事先做了安排,前往文华殿的任何人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才能入内。

锦衣卫便将来人情况汇报给杨涟。

杨涟说,奏折拿来,人不允。

打开奏折,上面写了一些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先皇驾崩,朱由校作为太子要去乾清宫守灵。第二点陈述太子还年少,很多事情不能周全处理,李选侍作为先皇同意的养母,和朱由校住在一起,更方便照顾储君。第三点说李选侍这些年来照顾皇长子劳苦功高,为肯定其贡献,应该封为皇太后。

杨涟说:这不是胡闹么,她还是想胁迫太子。

左光斗上疏提出自己的观点:乾清宫是皇帝的住所,只有皇后才有资格居住,其他的妃子就算是先皇宠幸过都不能一直住在里面。一为避嫌。二来关系着尊卑有序。再说李选侍不是先皇的配偶,又非太子的亲生母亲,赖在里面不走,难道让太子住在慈庆宫?国宴没法举行,国家大礼也实施不了,无论怎样都说不过去,而且李选侍这样的人,在服侍先帝明神宗的时候,没有脱去发簪请罪告诫皇上的美德,对朱由校也没有照顾养育之情,这样的人,不能把朱由校托付给她,再说殿下已经十六岁了,有朝廷忠良的重臣辅佐从政,不需要李选侍像带小孩子那样跟到朱由校。至于新皇帝登基的事情,就更不应受人牵制。因此不能把他交给一个妇人,他表示,现在如果不早做决定,以后她借抚养的名义,实行垂帘听政,导致武则天那样的灾祸,恐怕就更不好解决了。

朱由校才十六岁,他对李选侍又爱又怕,怕是因为这个女人平日里都很霸道,加上自己的生母被她虐待,抑郁而终,对她有种排斥感。爱是因为父亲把他交给李选侍抚养后,她对自己也没有刻薄为难,生活起居也还用心。

对于李选侍提出的这个要求,他很犹豫,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大太监王安见朱由校愁眉不展,便猜到了几分,他靠近朱由校说:李选侍不能封为皇太后,因为不符合祖制且又涉及到政权的安稳。

在场的众位大臣见状也马上跪拜齐奏:不能封李选侍,请陛下三思,下诏让她赶紧搬出乾清宫才是。

朱由校被弄得手足无措,便回答说,自己已经知晓情况,请大臣们退回去。他自己好生想一想。

大臣们见陛下发话,便陆陆续续的退出,有些担忧的朝臣怕生事端,对最后出来相送的王安说:王公公,你这次一定要劝谏皇帝,不要中了李选侍的奸计。

得到王安的肯定后,他们才安心的离开。

第二天天一亮,众位大臣又聚集在一起商量目前的形势,大家都认为,登基的时间还是提前为好,于是让内官上奏折,朱由校认为此事不必匆忙,因此没有同意。

担任吏部尚书的周嘉谟认为事情紧急,不能再拖,于是联合诸位大臣上疏:陈述李选侍占据乾清宫将势必影响皇帝登基仪式的正常举行。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希望陛下快速决断,让李选侍马上搬走。如果不搬,将会招致武则天之祸。

上疏一针见血,朱由校觉得奏折讲得很有道理,就发布圣谕:颁旨让李选侍赶紧移宫。册封贵妃的事情,交给礼部讨论。

对于李选侍的作为,杨涟更是毫不留情予以批评:太子即将继承大统,上有神灵保护,下有朝臣拥戴,根本就用不着妇人,并说李选侍并不是一个忠心爱国的人,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一旦专权,恐怕难以抑制。

李选侍正在宫中愁眉苦脸,她从贴身太监哪里知晓了杨涟和左光斗奏折的内容,说她打小算盘,图谋不轨。很是气愤,巴不得将两人杀掉。

气头之上,魏忠贤给她递点子,说可以找个幌子,宣左光斗和杨涟到乾清宫来议事,骗他们进来,然后再对两人下毒手。

除掉二位大臣,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李选侍觉得这个法子好,就着手派人宣他们进宫议事。

这个时候,因为移宫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加上形势紧张,宫中相继出现了一些谣言,一会儿传左光斗和杨涟等人要被逮捕,一会儿又传李选侍垂帘,掌管君王之权。谁也搞不清楚局势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皇帝对李选侍的态度是怎样的?诸位大臣都想知道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便聚集在文华殿外面,等候消息。

杨涟针对大臣们的焦急情绪做了安慰,告诫大家不要慌张,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并指出九月六日新皇会举行登基仪式。

登基前一天,李选侍还是住在乾清宫,根本就没有搬离的打算。

趁着给先皇守灵扣留太子的事情也落空了,主要原因就是左光斗和杨涟等人看到李选侍的奏折,知道她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怕她下黑手,于是便中途改变了计划,神宗入殓的时候就没让朱由校到乾清宫吊唁。而李选侍命人宣他们进去很明显是想置人于死地,左光斗和杨涟对其中的危险心知肚明,便借故不去。让她的阴谋没有得逞。

李选侍没辙,直接让人请太子朱由校到乾清宫,朱由校害怕发生危险,就没有去,让人将奏疏传达给她,督促她尽早搬离。

如果不是左光斗和杨涟的倾心出力,估计朱由校的继承大统会生意外。

李选侍三番几次请他们前去乾清宫,就是要剪除异己。但他们都以事情繁忙拒绝前去。

几次使出的手段都不奏效,李选侍无计可施。

杨涟见李选侍还不搬离,就前去乾清宫看具体情况。才走到门口,就碰见了才从里面出来的魏忠贤,就问他,李选侍什么时候搬离乾清宫?

魏忠贤拉下脸来,阴阳怪气的说;听说光禄寺丞左光斗把李娘娘把母子同居一处比作武则天,会遭致祸患。娘娘很生气,准备追究他的罪责!

杨涟知道魏四肯定是听了李选侍的话,要去慈庆宫劝说太子,为了让他打消念头,他便故作惊诧状,厉声说,你不要在里面跟着起哄,你知不知道,幸好这个事情遇到我,如果你要是碰见了其他(大臣),肯定要治你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李选侍如果能顺应形势,早日移宫,那么封号这些都在,日子也好过。太子登基之后也不会处理她,你如果犯事,难道不怕他(新皇帝)治你的罪?

你要想清楚,杨涟厉声说完,便独自转身回去。

留下了目瞪口呆吓出一身冷汗的魏忠贤。直到杨涟的背影走出了好远,他才回过神来,细细品味杨大人说的话:他这么说确实也有一定道理,李选侍毕竟不是皇帝的生母,一个养母而已。我如果出了什么事情,谁会救我。在宫中这么多年,他深知,杀死一个太监就和弄死一条小虫子一样轻而易举。自己进宫图的就是发财过好日子,一旦被牵涉进去了,丢掉自己的小命还真的不值得。

权衡之下,他觉得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九月五日杨涟再次上奏,请求殿下再下圣旨,让李选侍马上离开乾清宫,劝言朱由校要以江山社稷为重,今天就要推进行动。他上奏之后又会同几位大臣商量具体的措施:怎样才能让李选侍迁出?并表示就算自己头发全部白了掉了也要让新皇帝顺利登基。这个话语后来传到朱由校耳朵里,让他很感叹:杨涟真是一个忠良的大臣。

杨涟又相继找了方从哲、刘一燝、周嘉谟和孙如游。各自交流了意见。方从折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便建议太子下令,立即把移宫的事情解决了,距离登基的时间已经不足一天,再不移宫登基大典就不能如期举行,朱由校在大臣的建议之下,下了严令,要求李选侍速速移宫。

杨涟等人则带领大臣到乾清宫门前,齐声呼喊她移宫,督促她搬离,李选侍惶恐,没得办法,只好搬了出来,朱由校当天就从慈庆宫移到了乾清宫,第二天便举行登基大典,改年号天启,是为天启皇帝。

早在移宫的几天前,魏忠贤还审时度势,劝告李选侍还是搬走,毕竟现在形势所迫,没得选择。李选侍如果要走的话,可以先将乾清宫中值钱的宝贝带走,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明神宗的,神宗驾崩了,自然是属于她的。宫中耳目众多,如果要带走这些珍宝,就需要安排人手,悄悄转移,对外面可以用移宫做准备的幌子来拖延,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

李选侍同意了,让魏忠贤负责办理,她身边的太监们则打下手,配合协助他。

魏忠贤之所以这么做,除了顺应形势以外,还有一种打算,那就是可以从这些珍宝中拿一部分据为己有,又可以让李选侍对他有好感。李选侍原来就是信心不足,魏忠贤一旦退步,自己就没有办法,初五这一天,她遇到大臣前来喊话,无奈之下,他只得搬出,抱着自己的女儿,去了哕(hui)鸾宫。

而魏忠贤帮李选侍运送珍宝的事情,因为行事不严密,走漏了风声。

初四晚上,魏公公就开始动手,他先是把必经之路的几个照亮的灯给熄灭掉,然后带领几个小太监从乾清宫里面往外搬东西,因为是第一次参与偷运珍宝,所以有些心慌意乱,带的东西太多,小物件的不知不觉落在地上也没有发现,第二天,就有人在路边发现了,宫中立刻传的沸沸扬扬。

朱由校很快就知道这个事情,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有人在皇宫里偷东西,竟敢偷到皇帝行大典的地方了,这个事情实在是不能忍,于是命令王安派人着手调查此事,王安得到皇帝号令,马上采取行动,安排镇抚司刘桥捉拿,刘桥命令镇抚司锦衣卫千户许显纯带领几个人前去乾清宫勘察偷盗案情。许显纯觉得这是个好的立功机会,又可以借机大捞一笔,于是表现很积极,虽然这个案子是王安挂帅督办,但具体办案还是他们的事情,他们现实把看门太监捡到的东西仔细查看了一边,发现这些都是乾清宫的珠宝,按照皇宫登记造册的东西核算,算出了一共丢失了大小珠宝三百六十八件,基本上算是把乾清宫稍微值钱的宝贝给洗了一遍。

许显纯将自己的人分成了三个组然后分别缉拿搜查之事。手下的人很快行动,但有一组的人在搜查李选侍的时候碰到了钉子。李选侍根本不让他们进去,李选侍好歹是皇帝身边的人,怕执意进去吃不了兜着走。

下属这么一汇报,许显纯就察觉到里面的蹊跷,李选侍不让进正说明她心中有鬼。估摸着十有八九是李选侍将宝贝搬走了。

许显纯不敢怠慢,赶紧把事情向王安汇报了,征求王安的意见,王安说,现在这个事情,皇上很生气,还是要先找到这些丢失珠宝的下落。不管谁拿走了,肯定要把这个事情里里外外给弄清楚,如果真的是李选侍搬走了,只要查实出来,怎么处理是皇帝的事情,这个我们管不着。

许显纯得到王安的意思马上采取行动,亲自带人前往哕鸾宫搜查。

果不其然,大门紧闭,敲门里面人也不鸟。

许显纯直接采取暴力行动将门砸开。

李选侍看到许显纯一帮人杀气腾腾的冲进来,吓得魂不附体,以为是新皇帝登基要对他们母女下手,赶紧把女儿抱在怀中,一脸惊恐的神色,颤抖着嘴唇,结结巴巴的问许显纯:你们……进来干什么呢?我已经按照你们的意思从乾清宫搬出来了,你们还要赶尽杀绝吗?

许显纯加重了语气,逼问道:你是搬出来了,可是拿了不该拿的东西,说完号令手下马上搜索整个屋子,几个人马上翻箱倒柜,把屋里内外捯饬了一个底朝天。

李选侍很无奈的看着这帮人肆意粗暴的对待她的暖阁,心里难过的掉眼泪,想当初明光宗在世的时候,她有多荣耀,不要说这帮下人,就算是朝里的大臣都要给她几分面子,所到之处都是谄媚和阿谀奉承,自己一个不满意的神情都会吓得周围人颤抖,哪像现在这些人明着欺负她,简直是没有把她放在眼里,真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也就短短五天时间,她就从天堂落到地狱,体会了世间的残酷现实。

许显纯等人在李选侍住的暖阁好一阵翻动,才找到了四十多件珠宝,除了珍贵的象牙,还有深海的珍珠,翡翠花,黄玉花盆,夜明珠,玉如意等等。这些价值连城的珠宝看的许显纯心花怒放。

这些珠宝居然被一个女人拿了去,自己只能看着,不能拿真叫人难受,三百多件珠宝只找到四十多件,还有相当数量可观的珠宝,怎么没有看到?他把目光移到门口的李选侍身上,责问她:乾清宫的其他宝贝藏在哪里了?

李选侍一听许显纯的发问,有些发蒙。

反问道:什么,乾清宫的宝贝?

不要装蒜,乾清宫一共是三百六十八件宝贝,我们搜查了半天,才找出四十多件,你老实交代,还有三百多件珠宝哪里去了?

李选侍现在才明白了对方的来意,委屈涌上心头,哭泣到,天在做,人在看,我搬出乾清宫的时候,只带了一个孩子过来,其他的东西我都没有拿,不知道是哪个死鬼把珠宝偷走了又来诬陷我?

她真的是有些伤心,这不是摆明的诬陷和冤枉么?她现在是看明白了,身边的奴才都是一些见利忘义的小人,以前跟着她耀武扬威,作威作福,在她面前百依百顺。现在她失势,这些奴才不仅不帮她,反而还来祸害她,这实在叫人寒心。

哭是没有用的,乾清宫的珠宝不在了,不是你藏起来了哪还有谁?难不成它们自己长腿跑了?

李选侍如梦如醒,他想到了一个人,原来自己一直被藏在鼓里。这些宝贝十有八九是被这些奴才瓜分了,自己只得到了十分之一,她越发觉得自己委屈,不停的哀嚎哭泣,并说自己不活了。

一边说一边就抱着自己的女儿往暖阁外的井边走。做势要跳。

许显纯跑上去直接把她拉下来,厉声道,再这样不要脸耍无赖,我就给你点颜色看,把你关进我们镇抚司,让你尝尝刑法的滋味。

这么一说,李选侍果然被吓到了。不在啃声了。

许显纯心里一分析,看来不像是李选侍拿的,就转而问她:

那天你从乾清宫搬出来是谁给你搬的家?

李选侍只得如实回答,都是自己身边的几个奴才。

那几个奴才现在在哪里?

不知道,搬完家之后,他们就散开了,留下我一个人孤家寡人。

许显纯明白了,肯定是李选侍身边的几个太监搞得鬼。马上下令手下前往太监的住处捉拿几人。

锦衣卫很快就来到了太监住处,找到了刘朝,张珂等五人正在住的地方赌钱,玩得不亦乐乎,其他几人正在屋里休息,仅为马上对太监的住处进行了搜查,很快就搜出了三百多件宝贝,许显纯将几人和宝贝全部逮到镇抚司进一步审问。

王安在忙完天启皇帝登基大典之后才抽出身来审判几个偷窃珠宝的太监,他和刘桥坐在审判台上,吩咐左右将犯事的太监十余人押到堂上来,这些人一上来,王安就让锦衣卫给每人打了四十棍子,直接打得这些人哭爹喊娘。

然后审问他们:如何将乾清宫的宝贝偷走的。

这些太监在刑罚之下很快招供,是李选侍身边的李进忠(魏忠贤)指使他们干的。

那他人在哪里?

你们去抓我们的时候他刚好走开。

说的可是事实,如果不属实,那可有你们好受的。

众人纷纷表示,绝对属实。

王安马上下令让许显纯带人去缉拿李进忠(魏忠贤)。

几人又前往太监的住处,一阵搜索之后还是没见着人影。

仿佛就像是消失了一般。

当锦衣卫在内宫中到处找他的时候,他此时正在拜把子的兄弟魏朝哪里呼呼大睡呢!

小便在关键时刻救了他的命。

原来,当李进忠(魏忠贤)给李选侍支的招都没有得逞后,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跟随的李选侍已经日落西山,自己再跟着她,肯定是没有盼头的,说不定还会因此遭受牵连。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想了很久,自己来宫中几十年了,受了很多罪,现在自己依附的李选侍是没指望了,自己还是要找好一个退路,自己来宫中是追求荣华富贵的,干脆就趁着李选侍搬离乾清宫的时候,偷一些宝贝出去卖,换些银两,这样自己的后半生也不愁吃穿的,即便是以后东窗事发,也绝不会怪到自己的头上。

他打好如意算盘,在第二天就来到李选侍身边,给她支招。

陈述现在的情况,告诫她说,现在太子朱由校已经继承大统,自己要胁迫天子是不可能了,况且有众多的大臣保护,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顺着形势,搬走算了。

李选侍听了他的建议有些不甘心,那就这么走算了?

李进忠(魏忠贤)说,现在乾清宫有这么多宝贝,很多都是价值连城的珠宝,你可以趁着搬离乾清宫之际,带走一些珠宝,这样以后吃穿不愁,日子也过得潇洒,也不能看那帮大臣的脸色。

身边的太监也积极附和。

看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正要准备搬,李进忠(魏忠贤)又告诫她,还是要偷偷的搬,以免让那些大臣抓住把柄,不好说。经过他细致的分析。李选侍同意把搬珠宝的事情交给魏忠贤安排,这就出现了之前的那一幕。

其实李进忠(魏忠贤)也是在为自己打算,乾清宫的所有珠宝,有一小部分搬到李选侍的住处了,大部分财宝都被她和身边的太监搬到自己的住处了。

他自己挑选了一二十件值钱的宝贝,把它们全部埋到自己以前在御马监工作的马槽下面。事情做妥当之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就开始睡觉,一直睡到下午,吃了点东西,几个太监正在赌钱。

他本来想去参赌,但突然尿急想去小便,于是就跑到厕所去撒尿。惬意的撒完尿之后,他正在系裤子,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喊话声,来呀,给我搜,全部给我抓了,意识到事情不好,他探出头看见,十几个锦衣卫闯进屋子里到处翻东西,他吓得脚杆打颤。背后一阵发凉。这些人动作简直太快,这么快就抓到这里来了,死定了。

他马上蹲在墙角,找了身边的一个干粪桶把自己罩上,缩成一团,躲在角落里。

一个锦衣卫来到厕所望了一眼,他深怕被人发现了,那个锦衣卫只是大概靠近望里面探了一眼并没有细看,直接转身就走了。

过了一阵,等锦衣卫的人全部走了以后。

他听到外面没有任何动静了,才取下粪桶,往外瞧。

等锦衣卫走远了,他便找了个帽子戴上然后挑着粪桶来到了自己最初入宫干活倒马粪的地方,觉得这个地方很安全。这个地方出了前来倒粪的宫人,基本没有其他人来,就把粪桶放在一边,躲在一个专门放置粪桶的破房子里,一直待到深更半夜,才跳着分头来到了司礼监秉笔住的地方,把粪桶放在厕所里,跑到了自己结拜的兄弟魏朝屋里。

那时候魏朝刚才乾清宫回来。回到自己的住处还没有松一口气,一个黑影一下子窜出来把他吓蒙了,定眼一看,原来正是李进忠(魏忠贤),他赶紧把大门反锁,对他说,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在抓你人呢,你不跑远点,在我这里做什么?

抓我人?那个事情又和我没有关系。

我还不是受李选侍逼迫,李进忠一副懊恼悲伤地样子。

似乎他真是被冤枉了一般。

魏朝本想靠近问他具体情况。

刚一挨近,一大股难闻的粪桶的味道熏得他直接想吐。

怎么这个味?你才从厕所里爬出来啊!

我怕出事。那些人找到我,所以我藏在装粪桶的窝棚里一直待着,今天一早才装成清理粪便的宫人跑到你这里来了。

魏朝说:你们现在真摊上事情了,乾清宫是什么地方你们也敢随便偷,偷得还不少,基本上全部拿完,一些小件东西落在地上被发现了,这下子没好果子吃了吧。

经过魏朝这么一说,李进忠(魏忠贤)才知道,原来之所以镇抚司锦衣卫的动作这么快,原来是偷盗珠宝的事情出了岔子,他马上跪在魏朝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恳求他,救自己一回。

魏朝赶紧安慰他说:你我都是拜把子兄弟,都是家门,有什么事情,能帮我一定帮。

魏朝的话让李进忠(魏忠贤)很是感动,心里想,幸好平日里跟他拉关系走得近,关键时刻作用就出来了。自己这么看来有救了,就说,谢谢了,好兄弟。

那你有没有参加乾清宫的盗宝案,你如实给我说,我好想办法?

李进忠(魏忠贤)计上心来,这些事情肯定不能如实说,到时候真的吃不了兜着走,就表示,偷珠宝的事情不是他想干的,他是受到李选侍的逼迫去做得,得罪了朝廷的大臣,但盗窃珠宝的事情全是李选侍身边的奴才,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乾清宫的宝贝他一件都没有染手,以前放在魏朝兄弟的几件宝贝,都是李选侍看他做事认真奖赏给他的。

我现在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抓进去估计小命也没得了。

魏朝见拜把子兄弟哭得伤心,觉得他肯定是冤枉的,就安慰他说,你放心,既然你没有做这个事情,我去给我的师傅王安讲讲,他一定能秉公处理,这个案子现在的负责人是他。

李进忠(魏忠贤)说:兄弟,大哥的小命现在放在你手里了,如果能够救我,以后就算是当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

你我两个认识这么多年了,帮你也是分内之事,我们两个的关系,不用这么客套哈,现在时间不早了,我们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我去找师傅说去。说完就洗漱休息了。

李进忠(魏忠贤)躺在**一直睡不着,他在想,自己还有什么办法呢?

第二天天一亮,魏朝把大门锁上,就去司礼监当差去了,被锁在魏朝的屋子里,暂时没有危险,估计镇抚司的锦衣卫也想不到他会躲在这里,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自己能够捡回一条命。

魏朝还是人好啊,真的没有白交往。我没有看错人。

记得魏忠贤刚进宫的时候,名字还不叫李进忠,而是跟随了原本的姓,叫魏进忠。当时孙暹把他介绍入宫之后,安排他在一个成天和马圈打交道的职位做事,就离开了。

进宫之后,他才知道,宫廷的生活并不像他想的那样自由美好,因为不识字,所以只能干一些粗活重活,比如清理马厩的粪便,倒水劈柴等等。只能填饱肚子,要说和宫外的生活比,还真的不怎么自由,不过魏忠贤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宫廷虽然生活一般,但至少不用面临哪些催债的人了,生活也算安定,于是就安心在宫里日复一日的工作。

一次巧合,他认识了魏朝,魏朝也在宫里当差,当他听说魏忠贤也是河北人时,觉得很高兴,在宫里遇到老乡太不容易了,加上又是同姓,就对他很不错。

那时候魏朝混的很好,主要是他的师傅王安被万历皇帝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也随着恩师职务的提升得以任职秉笔太监兼兵杖局印。魏忠贤那时才进宫,能够结识实权派的机会肯定不会犯过,认准了魏朝之后,他就隔三差五。请魏朝吃喝,用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买东西。经过这么频繁走动,他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结成了拜把子兄弟,内宫的人称他们为大魏、小魏。

魏朝是一个心地善良讲义气的人,信守承诺,答应了魏忠贤的事情就会认真去办,只要有机会,都会夸大魏人多么多么好,更是在恩师王安面前经常说魏忠贤的好话,王安听魏朝这么一说,仔细观察了下,发现这个魏傻子身上确实有很多优点,机灵聪慧,办事果断。所以当朱由校的亲生母亲王才人那里缺个操办伙食的,直接就把魏忠贤调了过去。

管理伙食自然有钱可赚,魏忠贤赚到钱,自然更加卖力,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好兄弟魏朝和恩人王安,经常给两人送东西,以表谢意。

可是,这个职位没有干多久,就在魏忠贤全心全意侍候王才人和她的儿子朱由校的时候,李选侍因为嫉妒吃醋,竟然下手把王才人打死了。

朱由校没了娘,魏忠贤也没办法,只有回到以前的岗位惜薪司。

李选侍因为只生了一个女儿皇八妹,没有儿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让自己以后能够名正言顺的把持朝政,就向宠爱自己的太子提出要求,去抚养朱由校,朱常洛答应了,这样一来朱由校就李选侍抚养,魏忠贤又被调到李选侍的府邸李做事,为了取得李选侍的好印象,魏忠贤把自己的姓改成随母亲的李姓———李进忠。

魏朝做完宫中的事情已经不早了,他带了一些好吃的好喝的回去,给李进忠(魏忠贤)吃,李进忠饿了一天,接到魏朝带回来的猪头肉和稀饭就狼吞虎咽吃起来。

大朵快颐之后,他才想起正事,问魏朝:王公公怎么说?

才忙完新皇登基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情,现在恩师王公公忙得脚都落不到地,到现在也没有回来,我也没有见到,不过你放心,你在我这里住,很安全。等哈我再去问问看。

过了一阵,魏朝收拾衣服起身。

魏忠贤说:你现在去哪里?

我现在去看看恩师王安回来没有,我看你也着急。

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魏朝到王安的住处等了不久,就看见王安从乾清宫的方向回来,见魏朝现在来找他,心里就猜到了估计又是替那个人来办事拉关系。他故意问他,这么晚了,找我有什么事?

魏朝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最近很忙,没有时间来拜访恩师,今天正好有空,所以就来看看你。一边说一边把携带的糕点放在王安面前的桌子上。这是我特地给你带的点心,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王安心里一阵暖流,他在宫里要说很亲的人,还真不多,这个魏朝算是一个,魏朝年纪不大,很会处事,他对待魏朝就像父亲对待儿子一样,觉得这个人办事靠谱,心地善良,富有爱心,所以在自己升迁的时候也将其提拔到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职位。

你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吧。

王安知道魏朝找他肯定不只是看他这么简单。

魏朝笑了笑,说,师傅,你还记得我大哥魏进忠(魏忠贤)不?

记得啊?你不是说过多次么?

他后来改名了,改成了李进忠,但这个名字和那个犯事李选侍身边的重名了。

王安说,这个案子是我审的,抓捕的十几个太监奴才都说他才是主谋,这是皇帝钦定的案件,你还是不要插手。

如果真的是李选侍身边的那个李进忠我才不敢为他说情,我是怕镇抚司的锦衣卫误会,抓错人可就不好了,所以特地给你说一下。

真的有重名的?

对啊,我大哥就是这个名字,他的为人你也清楚,我不可能骗你的。

他一直都在惜薪司做事情,我以我的名誉保证,他没有参与乾清宫的盗窃珠宝案。

王安听他这么一说,是有点印象。这个李进忠(魏忠贤)之前来看过他,给他带了一棵补身体的人生,人看上去很是实在,而李选侍身边的那个李进忠,听大臣说做事乱来,全给李选侍出的鬼主意,没准确实是重名了,就说:我知道了,喊你大哥不要随便走动,让锦衣卫抓了可就说不清了。

恩,师傅,那我先走了,你早点休息。

魏朝回到住处,把自己和王安的对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李进忠(魏忠贤),李进忠才松了一口气。露出了微笑。

这样,一个做了盗窃乾清宫珠宝的主谋就这样被魏朝的谎言给救了。

王安这边算是摆平了,但魏朝在路上碰见了时任工科给事的官员李春烨,同路的时候他也把这个事情跟他讲了,因为李春烨和刑部尚书黄克砫关系很好,魏朝因为平时经常在朝堂上给他传话,所以两人关系也不错,他也请求李春烨帮忙说情。

李春烨满口答应,说这个事情是你师父在办,我找黄尚书估计说不清楚,要不这样,你让你大哥李进忠来找我,把事情的经过给我说一下,我好想办法。

于是,李进忠就通过魏朝的关系认识了工科给事官员李春烨。

为了能够让李春烨也帮他说情,魏忠贤在自己藏宝的马槽下取了一件宝贝,玲珑宝塔,在夜幕时分就来到了李大人家里,然后故技重施,声泪俱下大呼冤枉,说自己这名字太霉了,和犯事的那个李进忠又偏偏同名同姓,李大人,你素能明辨是非,烦请你在皇上那里给我说说情,请他开恩,千万不要抓错人,把我当成犯事的那个李进忠给抓起来,说完不失时机的把口袋中的宝贝递了上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进忠肯定是犯罪的参与者,要不然这宝贝从哪里来?这一件金光闪闪的宝贝太璀璨耀眼,只看得李春烨目不转睛,两眼放光,于是就欣然笑纳了。

这个玲珑宝塔堪称是西湖雷峰塔的紧缩版,不仅造型精致,而且在四个屋檐角上挂的还有风铃,微风轻轻一吹,悦耳的声音让人沉醉。

李大人不知道是受到了宝贝还是答应过魏朝,总之在李进忠的事情上他使出了全身的劲,他一方面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担任御史大人的贾继春,刑部尚书黄大人,让他们一起帮忙说情,另一方面又找到王安,汇报了乾清宫盗宝案情况的分析,然后又紧紧跟随王安一起面圣,讲述了此李进忠和彼李进忠不是同一个人的重要性,请皇上开恩。

皇帝虽然年少,可是不糊涂,既然没有犯罪,何来开恩?但看见王安都来求情了,李春烨更是几次上疏,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就说你们看着情况办就是,把包袱丢给他们自己解决。

事情这么决定,那么李进忠(魏忠贤)的处境终于转危为安,没有受到影响。其他小太监在入狱之后,也相继找关系打点运作得以减轻赦免。

因为李春烨尽心帮忙,所以在魏忠贤得势之后,他也一路随之升迁,官至兵部尚书,后来魏失宠以后他也随之失势。

魏忠贤虽然躲过一次灾祸,但他给廷臣的留下的印象不好。特别是在移宫案为李选侍卖命的言行,让大家对他颇有看法。

为了让自己更安全一些,他索性把李进忠的名字改成了魏进忠,至于那个遭受多种罪名的名字,就让它沉默在时光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