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自投罗网

明朝宫中势力最大的人是谁?毫无疑问是魏忠贤的阉党。

人多势众,利益纠葛彼此牵连。

汪文言认识很多人,他托人找关系,最后活动到了魏忠贤的门下,这关系兜兜转转绕了一个圈。

要救熊廷弼的命还要靠大太监魏忠贤。

能左右朝廷的案子也估计只剩下他了。

魏忠贤也没有怎么为难前来活动的人,他直接开门见山,搬出四根手指说:拿四万两银子过来,就能把熊大人的罪给免了,保他不死。

四万两银子,确实不算太多,毕竟为官多年多少都有一些积蓄,四万两买一条命,在当时的官员来说,这不算很高的价钱。

但这个钱要是放到熊廷弼这样的清官家里,那就是天文数字了。

他一身清廉,两袖清风,没有经商也没有吃拿卡要,因此他没得钱。

莫说四万两,就算是一万两银子拿出来也很吃力。

魏忠贤交代来人之后,一直在等待,过几天也那人也没得音信,就派人打探,来人侦查回来报告说熊廷弼家里没钱,听到熊大人家里没钱,魏忠贤的第一反应就是他骗人,以为自己吞了银子不办事情?

于是交代手下人,查出这个救熊廷弼的人是谁,几万两银子都舍不得拿出来?

来人很快就查个水落石出,说是汪文言。

听到汪文言,魏忠贤就咬牙切齿了,汪文言以前和他做过对,他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居然打主意打到我头上来了,他想救熊大人,哼,做梦去吧。

发现是汪文言要救熊廷弼之后,魏忠贤突然计上心来……

他要让他晓得厉害。

四月份,熊廷弼的具体处理意见下来,判死刑。

汪文言,熊廷弼和东林党的六君子正好可以串成一条线。来个一刀切。就可以把这些碍眼的杂碎给收拾干净了。

魏忠贤恨这些人是事出有因的。

比如袁化中,此人,字民谐,别号熙宇,明朝武定(今山东省惠民县)人。 1607 年(明万历三十五年)考中进士,从泾阳知县这一类的小官开始起步,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一直做到河南道御史,此人为人和善,在朝廷的名声不错。

他之所以被魏忠贤所嫉恨,在于步杨涟上疏的后尘,上疏弹劾魏忠贤的种种罪行。

据说,他上疏的言辞不多,但很有战斗力,明史记载其上疏的内容:“忠贤障日蔽月,逞威作福,视大臣如奴隶,斥言官若孤雏,杀内廷外廷如草菅。朝野共危,神人胥愤,特陛下未之知,故忠贤犹有畏心。今涟已侃词入告矣,陛下念潜邸微劳,或贷忠贤以不死。而忠贤实自惧一死,惧死之念深,将挺而走险,骑虎难下,臣恐其横逞之毒不在搢绅,而即在陛下。陛下试思,深宫之内,可使多疑多惧之人日侍左右,而不为防制哉?”

翻译成现代的话那就是魏忠贤是一个作威作福的人,对朝廷内外的人如草芥一般,人神共愤,这是在皇帝你不知道下的情况下干的,魏忠贤还有一点担忧害怕的心理。现在杨涟上疏的折子已经交上去了,魏忠贤担心皇帝处死他,就会铤而走险,等到那个时候,就不仅是大臣受伤害了,而是皇帝你了,皇上你要细想,怎么让他在你身边伺候你?你却没得半点防备之心。

上疏的内容被魏忠贤知晓后,他就准备找机会收拾。

恰巧这个时候,魏忠贤的爪牙,担任戍边的将领毛文龙虚报军工,抓获12个百姓冒充战俘献上,以求自己能升官发财,魏忠贤把毛文龙的功劳禀告朝廷,却没想到,袁化中站出来揭露,毫不留情的指出:所谓的战俘就是普通的百姓,而且儿童和几名妇女占了半数以上,现在后金是有多缺人,才会让妇女儿童参战。

这么一捅,毛文龙的盘算落空,魏忠贤被当场扫面子。

在涉及到阉党官员考察,袁化中也敢于直言,比如崔成秀,因为自己为官名声不好,求袁化中(当时他担任官员政绩考核组成员)通融一下,他则是直接拒绝,考察时直接陈述崔成秀品德败坏,丝毫不留情面。弄得崔大人投奔魏阉成功之后,转身就要收拾袁化中。

基于以上事件,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有多少深仇大恨了。所以,这一次魏阉好好收拾东林党人,肯定就少不了袁大人。

至于另一个臣子周瑞朝,是山东人,为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从中书舍人的官做起,一直到左给事中,其为官清廉,知识渊博,在天启皇帝即位之初的时候便首先提倡皇帝上朝之前学点课,讲述古代的帝王之道。他的上疏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响应。天启三年,他对大学士沈潅(guan)和魏忠贤,客氏沆瀣一气,贪污受贿不满,于是上疏弹劾,弹劾的人数比较多,直接牵涉到阉党的骨干人员徐大化和邵辅忠等人。

徐大化和邵辅忠等人在魏忠贤面前说他的坏话,特别是在熊廷弼被捕之后,他和阉党徐大化就熊廷弼的处理还闹过矛盾,两人针锋相对,吵得很是激烈。直到有大臣过来劝解,两人才作罢,这样一来,周瑞朝在阉党的处理对象上肯定也少不了。

那么顾大章是怎么跟阉党接上梁子的呢?又是怎么死的?明史记载:自辽阳失,五城及京营巡捕日以逻奸细为事,稍有踪迹,率论死。绝无左验者二百余人,所司莫敢谳,多徙官去,囚未死者仅四之一。大章言于纪曰:“以一身易五十人命且甘之,矧一官乎!”即日会谳,系三人,余悉移大理释放。纪大嗟服。佟卜年之狱,纪用大章言拟流卜年,未上而纪斥。侍郎杨东明署事,欲置之大辟,大章力争,卒拟流。忤旨,诘责,竟论卜年辟,瘐死狱中。

通过明史的记载我们一目了然,顾大章在刑部任职的时候,因为辽阳失陷,五城兵马司和守卫京城的巡捕认为京城混进了许多奸细,便到处抓人,将200多人无辜的人抓进去,判成死罪。刑部官员知道这些人是无辜的,宁愿辞官也不愿意为这些被冤枉的人辩解,顾大章看不下去,于是就对主管刑部的尚书大人王纪说,用自己的官职换五十条人命,于是,自己组织人员审查,除了三个人有嫌疑之外,其余的人都释放了。

有巡抚是魏阉的爪牙,便将消息上报。

顾大章便进入了阉党的视线。

当时,因为受到魏忠贤挑拨,内阁首辅叶向高大人当时对阁僚刘一璟不满。魏忠贤便借故一石二鸟,要罢免刘一璟。大臣们惧怕叶阁老位高权大,对魏忠贤的行为都不敢言。这个时候,顾大章站出来,马上就约了缪昌期一起去向叶老师陈述事情的利弊,并竭尽全力,从中调解,确保了刘一璟安全降落。

徐大化遭自己部门的领导上疏弹劾后,看见文笔很像顾大章的风格,就怀疑奏疏是顾大章写的,对顾大章的行为就很讨厌。又因为在涉及到熊廷弼问题上的处理,两人闹了不愉快,意见分歧很严重,徐大化就安排自己的亲信杨维垣出面,弹劾顾大章的行为是徇私枉法。

徐大化和顾大章关系就这样闹崩了,到天启五年,阉党得势,徐大化已经官至大理寺丞,此时他正好借所谓的:“失辽案”把顾大章牵涉进去。

要说顾大章这个人相比于其他东林党领袖的家庭来说,要好得多,算是官宦子弟,他的父亲叫顾云程,担任过南京的太常寺卿,太常寺卿就是主管祭祀工作的官员。明代有五寺分别为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其中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光禄寺主管宴享,太仆寺管马,鸿胪寺管招待外宾)。家庭条件很好,但此人却没有纨绔子弟那种飞扬跋扈的坏毛病,相反却很勤奋好学,在万历三十五年考上进士。被分配到泉州担任推官,初入官场的他一生正气,但现实却让他很无奈,因为看不惯上级的专行独断,于是他直接就称病回家,直到三年以后才复出。任常州教授,天启年间,升任员外郎。

六君子被关押了一段时间,魏忠贤马上授意手下许显纯把东林党这六个人所受贿的数字写在奏折上,呈递给皇帝。然后又授意对这六位老臣用刑,六位东林党文臣,曾经的朝廷大员都是文弱书生,哪里经得起狱卒毒打,一顿严刑拷打下来,个个都血肉模糊,痛不能言。

这样的遭遇简直让六君子始料未及,进了牢狱才明白什么是地狱,但是,六君子的苦难才刚刚开始,七月初,魏忠贤接到手下的工作汇报后,指示手下,既然六位东林党臣子都认了受贿的事实,那么就要让他们把吞进去的赃款给吐出来,要严刑追比,限令吏役办事,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打板子以示警惩。下人领了上司的意见,马上回去复办。

这个时候,内阁大学士,魏广微突然站出来为六人说情了。

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他这么做的缘由不是要为六君子平反,而是因为受到了吏部尚书崔景荣的提点,崔景荣此时担任的吏部一把手,此人也是铁杆的阉党分子,他觉得这六位朝臣如果真的被弄死,事情传出去之后,恐怕人财两失,毕竟这些人在整个明朝都很有影响力,想来想去,决定做事情还是要缓一缓,不能太武断,于是就把事情给魏广微说了,陈述利害性。

崔大人考虑得很周全,魏大人点头称是,他马上就递上一道上疏,说关押的六人都是朝廷的重臣,就算是受贿为既定的事实,也应该按照流程转交给司法部门。而不应该用刑追赃,人在严刑拷打之下,很容易死亡,并且这样做,将恐会导致朝政混乱。

这道折子由崔景荣代写,交给魏大人,然后送了上去。

史学家对这样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也同样生疑,他这样做他的目的何在,他们根本用不着多此一举,阉党在全国做大,即便现在闹出了乱子也完全在掌控的范围内。也许我们可以用来解释的理由是,人是一种复杂的东西,在某一瞬间会由此及彼想到很多事情,带来某些思想的触动和感受,也许魏广微在那么一瞬间突然良心发现了,觉得做人做事都人不能太无情,太无情会遭报应,特别是对于忠良之人还是要留有余地。保不定风水轮流转,自己如果落到这步田地,那受死的也许就是自己,于是心一软就提出了建议。

上疏一呈递上去,魏忠贤就明白了。

他的明白和魏广微等人想的相反:你们帮对手说情,这不是脑子进水了?

追问他们:为何有这样的想法?魏广微见魏公公很生气,担心自己安危,便把崔景荣和自己说的话讲出来了,证明这不是他自己的意思。

崔景荣这不是吃里扒外?魏忠贤对自己人毫不手软,察觉到变化就直接将崔景荣罢免,魏广微则被赶出了内阁。

这两人也许是自己做了一点好事,所以最后都得以保全性命,作为轻罪判定。

六君子被打了几次,一直都没有缓过来,提审的时候,都是由狱卒扶着他们颤颤巍巍的身子受审,六人受尽折磨,面色蜡黄,衣服上血迹和肉粘在一起,身体憔悴,许显纯有些不耐烦,把六人又训斥了一遍,然后又送回牢中。

为什么今天没有打,直接把他们拉出来呵斥一遍就放回去?许显纯才不会那么笨,作为东林党的几个领袖,几天下来,他领教了他们的强大意志力,宁愿受尽折磨,死也不会承认。连死都不怕了,弄死他们就没有威慑力,上次他处理汪文言的时候已经做过无用功了,他才懒得把时间耗在上面,徒劳无获,直接把整个案子都甩给给刑部,自己就解脱了。

他这么想,但魏忠贤却不让他休息,吩咐他要动作迅速,五天追比一次。第二次追比的时候,许显纯看几人的状态离死不远了,就让人轻打了每人几棍子,怕直接下重手给打死。

十三日,六位老臣又被押出来,许显纯对六人说,喊他们通知家属每“追比”的时候拿五百两银子出来,否则就要受重刑。

四百两银子对于家境较好的人来说不算什么,这几人当中只有周瑞朝和袁化中的条件较好,其他四人都出自贫寒的布衣之家,没得多少余钱,加上逮捕的缇骑已经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捯饬一空,翻了个底朝天。所以要拿出四百两银子只有从其他地方想办法了。

魏学洢见自己的父亲魏大中被抓走之后,伤心难过,很不放心,于是改名换姓,变换妆容,沿途打听父亲的起居,悄悄的跟在禁卫吏役后面到了京城,在北京,他白天在客栈藏匿,晚上找人四处求救,后来得知父亲魏大中被诬陷栽赃,要给足够的银两才有救,其父被诬陷了三千两银子的赃款。

他到处找人借钱,终于凑齐了三千两,并委托以前的旧识刘启先,到父亲所在的监狱探望,并交上银两,原以为这个事情就解决了,但却没想到牢狱拿了银子还是没有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