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嫁祸熊廷弼

熊廷弼在明朝可谓名声震天下,其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吃苦耐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担任保定推官。后来因为将税监王虎冤枉缉拿的人员全部拯救释放,并上疏撤矿疏,才能显著而受到朝廷重用,提拔为监察御史。

自前任经略杨镐指挥的十二万军队在蔚山围歼战遭遇惨败后,为了扭转战局,朝廷让熊廷弼领命,担任辽东经略,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召置流移,安定民心。并联合朝鲜牵制后金,通过多项措施,巩固边防,使后金军一年多内不敢轻进冒犯。

杨镐获罪后,他的叔父认为熊廷弼不仅不保杨镐反而还把他押送进京,非常愤怒,认为是熊廷弼从中作梗,于是联合朝中与熊廷弼素来不和的大臣,大学士顾慥、尚书姚宗文等上疏弹劾熊廷弼,编造罪名。谎称熊廷弼在边地假名增税,勒索小民,倒行逆施,熊大人在朝廷被几人诬告后,有口难辩,独木难支,后获罪。

熊廷弼勇猛富有谋略,做事认真,虽然出生文臣但带兵打仗却很有一套。因功高盖主,朝堂内又没有靠山,加上其在 1622年的广宁失陷负有一定的责任,被朝廷认定犯有重大过错,问成死罪,关在监狱里。

后金努尔哈赤带兵攻打明朝边关,熊廷弼采取合众连横的计策,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建成统一战线,结成利益联盟,后金处在女真和蒙古的多个据点之内。加上明朝边防固若金汤,努尔哈赤讨不到便宜,才不敢屡次挑起战事。明朝的边境才得以安定。

后金(清)建立之初,势力不大,偏安一隅。明朝的官员都没有放在眼里,只有熊廷弼富有战略眼光,认为将来辽东面临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个统一后金各部的努尔哈赤。熊廷弼根据当的情况,系统的制定了符合明朝实际的计划,按照一城多点的战略布局,使得后金在攻打明朝的时候屡次受挫,以至于努尔哈赤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抓狂:熊廷弼真他娘的是个啃不动的铁豌豆,只要熊廷弼去职,剩下的袁应泰之类就毫不惧怕这样的话。

可惜熊廷弼武将之才,因为与辽东的一把手杨镐意见不和,不久就被召回,调往南直隶任督学,他走了之后,所有的边防计划都被继任的官员裁撤撤,据点分散,战备不足。边境呈现松懈的状态。

他之所以沦落到此,跟自己的性格不无关系。熊廷弼做事爱张扬,任何事情都要争一个输赢,这在朝廷中很容易吃亏,加上才干锋芒毕露,自然会遭至嫉妒和憎恨。 1591年(万历十九年),已经担任三十年之久的辽东总兵李成梁为言官所弹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成梁其字汝契,号引城,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明朝后期将领,此人有大将之才,镇守边关很有谋略,在明朝边关普遍废弛的情况下,先后率领辽东的铁骑数次取得了大捷。其边帅武功之盛,200年来前所未有。随着自己的地位日益提升,功高盖主,逐渐变得目中无人,狂傲一时,后来被言官弹劾罢官。

李成梁被罢免之后,明朝边关随之也陷入兵备废弛的怪圈,直到十年之后,战事危机。李成梁才被启用,此时他已经76岁,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又因为强迫边关居民迁移造成流血事件被劾罢,随后熊廷弼接手镇守辽东。

熊大人上任之后尽职尽责,加强军队训练,营造城防设施。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后金不敢再犯,安定有序的情况一直持续到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金忍耐不足,终于和明朝军队在蒲河打了一仗,明军措手不及,损失了七百多人,城池失陷。

按理说,打仗有输有赢都很正常,但朝中不满熊廷弼大臣感觉到这是机会,好不容易逮到一次作战失误的过错,岂能随便放过,于是连续上疏,说熊廷弼的种种问题。此前熊廷弼之所以在万历年间位置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统治者万历皇帝对他比较信赖,凡是涉及到熊廷弼的上疏,皇帝都要亲自核实审查看,对他都要网开一面。

熊廷弼说话直来直往,遇到什么不满意的事情尤为喜欢骂人,骂人功夫堪称一绝,他很喜欢享受这种快感,认为朝中没人能争得过他,骂来骂去,让人生厌。把朝中几乎所有的文官都得罪了。得罪了谁千万不要得罪言官,就算你是啄木鸟你都说不赢人家,人家是一群婆婆妈妈逞嘴皮子久经沙场的老手。专门靠一张嘴讨饭吃,你骂人是过瘾,人家骂人是要你命啊。关系不好。言官自然对他没有好看法,基本上把他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有万历皇帝护着,所以言官奈何不了。万历没死他就没什么事,万历皇帝驾崩之后,他的保护指数直降为零。陷入了异常危险的境地,言官们见万历皇帝驾崩,心里堵了多年的气终于找到发泄口了,他们纷纷上疏新皇帝,谈对熊廷弼的各种不满,给事中姚宗文联合了一些平时看不惯熊廷弼的大臣对熊廷弼开炮,他一带头,那些言官似乎被激活了运行密码,声讨之声不绝如耳。御史顾顾慥、冯三元、张修德,兵科给事中魏应嘉先后上疏弹劾熊廷弼。

墙倒众人推,1620年10月,熊廷弼被解除职务,取而代之的是右佥都御史袁应泰,袁大人其字大来,凤翔人, 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中进士,官至兵部侍郎,1620年9月擢升右佥都御史。一个月之后接替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袁应态也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负责的人,但缺点在于。他在带兵打仗这一块没有天赋,资质平平。《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评论其人:应泰历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规画颇疏。廷弼在边,持法严,部伍整肃,应泰以宽矫之,多所更易。说袁应泰做事情虽然认真负责,但上任之后什么事情都以宽大处理,熊廷弼之前编织的所有严密边防设施不被他接受认可,被他改的不像话。

清军于1621年三月派兵攻打明朝边关,兵锋所指,所向无敌,先攻下沈阳,再战又下辽阳,明朝将领贺世贤、尤世功为乱箭射死,童仲揆等赴援,亦战死。袁应泰在辽阳城东北的镇远楼督战,城破之后,走投无路,举火自焚而亡。

辽东清军的攻势猛烈,让明廷大为震惊,形势危急之下,朝廷的大臣才想起曾经的功臣,赋闲在家的熊廷弼,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火烧眉毛情况紧急的关头。御史江秉谦赶紧上书明熹宗追叙熊廷弼以前防守辽地的功劳,认为正是小人陷害才导致熊大人这样的英雄蒙受冤屈。明熹宗采纳意见,掉转头来,对过去弹劾熊廷弼的人加以治罪,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郭巩各贬三级,姚宗文削职为民。御史刘廷宣论救,也被罢免。于是,在危机的情况下,熊廷弼再被朝廷任命为辽东经略,朝廷同时提拔王化贞为巡抚。两人协同配合驻守边防。

明熹宗给予了他很大的权力,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驻守山海关,经略辽东军务。廷弼为了做事顺利,借此向明熹宗请授予尚方宝剑,调集兵力二十余万,同时要求户部、兵部、工部三部准备好兵马、粮草、器械之类的物品,满足战争的需要。

但他经手的时候,战场形式却和当初大不一样,有人评价熊廷弼这次被任用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拿命在玩,毕竟,战争的优势已经完全偏向清军一方,辽河以东,大片国土沦陷,自己挺身而出,莫说能够胜利,就算是打平也很困难,况且他又遇到了让人更头疼的事情,那就是和巡抚王化贞不合。孤掌难鸣。

被任用之后,熊廷弼即刻制定策略,他提出“三方并进策”,在广宁(今辽宁北镇)厚集步骑,用来牵制清军(后金)的主力部队,并在天津与登、莱(今山东省蓬莱、掖县)两地各设巡抚,布置舟师,乘机入辽南;在东面联合朝鲜从后方打击(清军)后金;在山海关设经略,节制三方。

王化贞虽然有谋略,但他对清军(后金)的军事力量认识不足,其本人更倾向于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力求三个月之内能够**平清军。这一点和熊廷弼有很大不同,熊大人主张坚守,王大人主张出战,两人意见不合,矛盾渐生。扯到朝廷之上讨论,大臣商议的结果就是支持王化贞的意见,主动出击。而熊廷弼的计谋被认为是懦弱的表现,不予采纳。这样讨论一来,王化贞在广宁就有了兵权,而熊廷弼虽然贵为辽东经略,可是手下士兵才寥寥数千人,王化贞掌握兵权之后,更不把熊大人放在眼里。不听熊的号令。

王化贞认为,要想收复失地,只有不断的出兵攻打,占据优势才有资格图谋进取,他计划与投降了清军(后金)的李永芳做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后金的部队。

他坚信清军不会耐在辽阳不走,辽阳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长期驻扎,因此,他推测,部署此地的清军人数肯定不多,只要明军倾巢而出,直接攻打,很快就可以取得胜利。

能当到巡抚大人,说明王化贞背景不一般,事实上也是如此,时任兵部尚书的张鹤鸣便是其铁杆支持者,对于王大人采取的行动,他不止一次的公开鼓噪。但王化贞能力不行,竟然富有爱国的热血,渴望建功立业,但他却不擅长带兵打仗,对敌我双方也缺乏清楚的认识,五次带兵出征,都没有取得的可惜战果。反而因为自己轻率冒进,还暴露了熊廷弼的并进策略。

这样胡来帮倒忙,熊廷弼不爽了,提了个意见说你这样打不行,但王化贞依旧我行我素,把他的话当成耳边风,根本不听熊廷弼的,朝中有靠山,根本就不怕熊大人指点。

这样一来,熊廷弼的计划就被打乱了,手下只有几千士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部队又是王化贞统领的,喊也喊不动,屡次被扫面子后。他不顾脸面,立即上疏朝廷,说明情况,结果朝廷的意见是:让他管好自己,不要干涉王化贞的事情。

指挥不了部队,还受气,提的意见白提。那还带个毛的兵,熊廷弼心中郁闷不平。

王化贞因为打了几次战役均是无功而返,心中也憋着气,摩拳擦掌。誓言要取得胜利,还口出狂言,表示要率领几万军队,给后金朝军队瞧瞧大明朝的实力。

一场战争的帷幕即将拉开。

1622年1月,努尔哈赤统帅五万余人清军,发三路向河西进攻,战争打响,清军势如破竹,二十日,就渡过了辽河,进逼西平堡。明朝守将罗一贵坚守抵抗,率领士兵阻击清军,给清军造成了大的伤亡。后因力量悬殊,援兵不至,宣告失败,罗一贵以身殉国,后金(清军)占领西平堡。

熊廷弼收到西平堡被围困的消息后,命令守卫镇武堡的刘渠率兵前往增援,此时巡抚王化贞,也得到了消息,游击孙得功趁机献上一计,王化贞采纳建议,把广宁、闾阳的守兵撤掉,然后派遣孙得功为前锋,带领士兵和刘渠的兵会合一起增援。以为这样就可以来个两面包抄。

努尔哈赤毫不惊慌,实行分头迎击策略,分兵一部将明军压制在平洋桥。孙得功在之前已经暗地里投降了后金(清)。战争才开始,他就在后面大喊:“兵败了”,并带头逃跑,士兵见长官逃跑,顿时军心大乱,刘渠,祁秉忠被后金(清)斩杀,明朝损失军队三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

王化贞打得灰头土脸,和一些残存的部将逃了出来,孙得功正带人捉拿他,想把他作为一份厚礼送给清(后金),幸亏身边的守将保护,加上自己的战马跑得快,才仓皇失措的捡了一条命。

见到熊廷弼之后,他失魂落魄,但还是要求自己能够带兵守宁远、前屯。熊廷弼直接表示太晚了,已经错过最佳时机。现在战败已分。还有什么脸面守宁远,他埋怨王化贞,撤走了广宁的守兵,导致了整场战役的溃败,声称如果广宁守兵没有撤掉,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目前能做的就是收拾好残兵败将,全部退回城中,从长计议。叹息之后,他把自己手下五千士兵交给王化贞,督促他掩护剩下的兵士撤退,他则带上剩下的所有人马退回山海关。

努尔哈赤两天后才抵达广宁,王化贞掩护撤退完成后也退到了山海关内,至此,山海关外的整个辽东地区全部陷于敌手,按理说整个陷落的责任在于王化贞,毕竟是他布置的战役遭到了大损失。但朝廷认为:这次失败除了朝中支持王化贞的权贵大臣张鹤鸣和叶向高有责外,熊廷弼也脱不了干系。在经略辽东危机的关键时机,熊廷弼选择全部撤退剩余人马导致了溃败的扩大。

在广宁失败之后,熊廷弼明明还可以组织人马抗击后金,但他却带领副使和所有士兵撤退,本可以还有机会守住辽东,但他没有守。也许是出于对王化贞的不满,兵权归属他人。导致心灰意冷,让他做出了一个加重明朝生死存亡危机的决定—————撤兵。

后金很快就占据了辽东四十多座城,放纵军队进行抢劫,然后焚城。明朝的防线退到山海关一带,关外从此再也没有明军的力量。明朝边防趋于弱势,失去了有力的反击屏障之后,后金对整个明朝的边防就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威胁,随时都可以枕戈待旦,率兵进攻。

辽东失陷的消息传来,明廷大惊。

大臣们相继表示要求追求战争失利的责任,王化贞和熊廷弼作为主要负责人被押送到京城。

朝廷很快就拿出了处理意见:兵部尚书被革职,王化贞和熊廷弼被罢免。

一代名将熊廷弼就这样被关押在狱中等待死刑的到来,有人为他叫不平,觉得他是代人受过,毕竟当时部队的主要指挥权在王化贞手上,他根本没有多少实权。

两个人被罢免之后,辽东的统领就出现了权力真空,孙承宗这个时候被东林党的杨涟和左光斗推选出来,天启皇帝经过这个教训之后,确实觉得一山不能容“二虎”,于是任命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让他全权授命经略蓟辽的事情,把所有的权力交给孙承宗去完成,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大臣之间不和睦的现象,可以更加自由的决策。

如果皇帝之前有这样的觉悟,把权力全部移交给熊廷弼,估计事情又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至少不会丢掉整个辽东。

熊廷弼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坏心,关键在于性格过于直来直往,他被捕之后,朝廷的大臣们很快就分成了两派处理意见。一种是认为他和王化贞罪有应得,都要判处死刑。第二种意见就是王化贞负主要责任,应判死罪,熊廷弼负次要责任,罪不至死。

争来争去没有定论,熊廷弼就一直关在大牢里。在狱中他反思了自己在战争中的行为,觉得自己现在这么一死有点冤枉,毕竟自己不是主角,命搭进去太亏了。于是就在朝廷争论的这段时间里,让前来探访的亲戚朋友们想办法,赶紧找人,把自己救出去。花多少钱都可以,只要给自己留一个活口。好男儿要死就死在沙场上,怎么能这样冤屈的死掉!

想法很对,但人却不好找,毕竟这个案子很棘手,全国人民都关注,两个人一个人死刑,另一个不死,似乎很难服众。

熊廷弼托的人找来找去托关系,就找到了汪文言。

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个老油条。

这个人因为在官场混了多年,所以人脉关系广,找他办事情成功的几率较高。

熊廷弼的朋友就找汪文言把这个事情说了,汪文言没多想就同意了。他知道熊廷弼是冤枉的。于是就开始找人走关系,拉人脉,争取灵活处理。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脉的拉伸环环相扣覆盖的面很宽。只是古代的拉关系,并不比现代人少,从同事同僚到同乡同年考上同年为官,都可以找到一个切入点,然后顺着这个点拉开一条线。又是一群人,只要沾亲带故都可以找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