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取经的圣僧

隋朝时佛教具有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以农民起义建朝的唐朝统治者对此有很大的感受。因此唐代诸帝从政治的角度考虑都很支持佛教的发展。自南北朝时繁荣起来的佛教,僧人和百姓在阅读佛经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当时可看的佛经数量也很少。这时,就有一位僧人主动要求去西方取经,他就是玄奘。

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玄奘出生在读书人家,幼年受父亲教导学习经书,对儒学略知一二。少年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当和尚,他四处学习佛法,感到各家对佛教宗旨,或者说得不明不白,或者说法不一。他想寻根究底,就想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拜访名师,寻求经典,于是决心取道西域去印度求学。

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与西北突厥时有争战,因此禁止百姓私自出关。玄奘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但是玄奘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不到印度,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经过异常艰难的长途跋涉,玄奘终于到达了高昌。高昌王热情款待了玄奘,并希望他留下传播佛教,被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不同意留下,于是扣下了玄奘想使他屈服,结果玄奘三天滴水不沾来表明自己的决心。高昌王深受感动,就放了他,还给他提供了跟随的人马和通关公文。玄奘至层支国,因大雪封路,停留了两个月。走到葱岭北边的高山地区,那里终年积雪不化,不仅行走艰难,晚上还要卧在冰上休息。到了康国,由于当地居民不信佛教,要用火焚烧玄奘一行,幸而国王制止,玄奘才平安通过。到缚喝国,玄奘留住一个多月,学习佛教经书。以后他经常在一些地方停留学经,并与当地佛学大师辩难。

贞观十九年(645年),经历了十几载春秋,玄奘携带梵文经书657部回到长安。回长安后,他不仅为百姓传授佛经教义、翻译佛教典籍,还著有《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得知的138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亚地区、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的情况。内容非常丰富,有各地的地理形势、水陆交通、气候、物产、民族、语言、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叙述,特别是对各地宗教寺院的状况和佛教的故事传说,都作了详细的记载。记事谨严有据,文笔简洁流畅。对研究古代中亚及南亚的历史、考古,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太宗还亲自为这本书作序,并命怀仁和尚以王羲之的字体刻在石上,这便是后世闻名的“大唐三藏法师圣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