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十三州

全国名流再一次齐集费城,处处都能听到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教堂也响起了悠扬的钟声。在这一次的会议当中,除了产生新国家的宪法大纲之外,还决定美利坚合众国将以何种形态诞生。

华盛顿一来到费城,就遇到了将近有十年没见面的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在和华盛顿分手后就去了巴黎,为了给美国争取盟友而四处奔走,直到《巴黎条约》签订完成才返回美国。此时的富兰克林已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了,这一次是为了国家大事抱病前来。

富兰克林和华盛顿谈起当前的形势,神情都变得异常严肃,心中对此不太乐观。各州的代表都抱着维护本州利益和权利的态度,他们担心统一十三州的提案一项也无法通过,而且很可能又会发生冲突,招致民众的责难。华盛顿说道:“我如果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将来定会悔恨莫及,这次是明知不可为也要力争到底。我要联合所有有识之士朝着目标奋斗,至于成败只能听天由命了。”

会议从5月25日开始在州议事堂举行。有人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的提议,立刻获得了全数通过,而当时华盛顿尚未就席。华盛顿的致辞与当初被推举为总司令时大致相同,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重职,但我愿竭尽全力来完成任务。”

会议围绕着赋予中央政府和国会的权限展开。如果中央政府毫无实权,那么美国充其量就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国家罢了。而在当时,州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就好比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如果中央政府的权力增强,那相应的各州权限就会减少,这是绝大多数代表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华盛顿稳稳地坐在议长席上,除了偶尔询问一下代表们意见和在议事中说一两句例行公事的话之外,大部分时候都保持沉默。但是没有人可以忽视他的存在,每当大家辩论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就会不约而同地看向议长。

那个不发一语默默端坐在议长席上的人,就是过去八年里临危受命,顶着一切压力,忍耐饥寒交迫之苦,率领无薪饷的军队,在战场上奔驰的华盛顿总司令官。他不顾个人利益与生命危险,为殖民地的自由与独立赴汤蹈火,议员们每次看到华盛顿那凛然的姿态,就会感到惭愧,进而平心静气,继续研讨解决的途径。

在华盛顿的表率作用下,那些雄辩家一样的议员们开始抛弃自私的心理,开始懂得妥协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当然,白热化的争论还是会有,仅靠华盛顿的威慑力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每次当与会者争执到快要决裂的时候,老富兰克林就会站出来挽救局面。

富兰克林说了一番让人心服口服的话:“纵使这部宪法并非十全十美,纵使我所提的建议一条也没有被采纳,我也要高举双手赞成,因为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我深信只要妥善运行,不管这个政府的形态为何,都一定会给人民带来福祉。”

经过了一番激烈的争执和商讨,议员们都各自忍让一步,终于敲定了所有的问题,于9月17日通过了美国的建国宪法。

会议结束后,华盛顿就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四天后到达弗农山庄。这次华盛顿本以为可以过上清静的生活,不料不久之后又要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