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波士顿

十一月的一天上午,一辆马车停在了华盛顿的阵营前,玛莎夫人和杰克夫妇从车上走了下来。他们的到来让司令部的气氛登时温馨了许多,众人吃着玛莎从弗农山庄带来的点心,一些年轻的将校都感到很兴奋。

华盛顿看起来也很高兴,但杰克却发现了他比以前更沉默了,杰克仰头看着迎风飘扬的美洲新旗帜,明白华盛顿心中的压力很大。士兵们纷纷返家,一万五千人的军队人员减少了一半,那些新召募的兵士全是老百姓,要参军打仗还需要一定的历练。

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上曾经描述过自己那段日子的心境:“夜深人静之时,我常辗转不能入睡,看看军队目前的窘境,想到肩负的重任,仿佛有千斤重担,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前途艰险难料,没有一个人了解我的苦衷,真恨不得能卸下司令官的职位,担任一名小兵,我就心满意足了!”

尽管华盛顿用心良苦,但是民军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众人对华盛顿议论纷纷,责难之声四起。各州议会一致要求华盛顿设法挽回颓势,恢复民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无奈各地的状况都不利于殖民军,华盛顿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一千二百名士兵组成的远征部队,好不容易才攻进加拿大,谁料蒙哥马利将军竟然战死于魁北克城外,导致战况急转直下,殖民军连连溃败,先前的战果也付之一炬。纽约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蓝末亚所率领的军队已经占领了弗吉尼亚低地,克林登舰队正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军心涣散的殖民军根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就在华盛顿苦闷彷徨的时候,阵营内突然响起了如雷般的欢呼声,原来是诺克斯上校所率领的殖民军,从罗德岛利用八十头牛拖了四十辆雪橇,上面满载着大炮和军需品。

华盛顿早就想要攻击波士顿的英军,只不过一直苦于缺少军需物资和大炮而无法行动,诺克斯上校的到来着实让华盛顿松了一口气,进而勇气倍增。诺克斯上校冒着风雪,越过冰冻的沼泽,穿过积满厚雪的荒野,将殖民军需要的大炮从基地搬运来此,大家在感激之余更感到振奋,从那以后,形势渐渐好转,军需品陆续从各方运到。

阴霾散去,曙光乍现,总司令官华盛顿一声令下,殖民军于三月四日晚进攻罗基斯坦小丘。殖民军于八点左右抵达,随即开始挖掘壕沟,寒月下的大地,仿佛石头般坚硬,但大家依旧干得热火朝天。华盛顿默默地站着,感到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就要到来了,这一战如果成功了,以往对他的质疑就会自动消失,他将成为殖民地人民心中的独立英雄;如果失败了,他就会和其他的兵士一样,顶多是一个爱国的亡魂罢了。

清晨的阳光慢慢地温暖着大地,霍威将军站在小丘上,突然发现两座香菇模样的堡垒巍然耸立着,心就开始往下沉。 殖民军缔造了一夜之间完成两座堡垒的奇迹,让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又是一场炮火纷飞的战斗,像骤雨般的子弹纷纷从小丘发出,尤其舰艇更是显著的目标。波士顿要塞和舰艇上也发出了猛烈的炮火,然而重整旗鼓的殖民军毫无惧色。华盛顿纵马奔驰在小丘上,高喊:“替兄弟们复仇!”殖民军们跟着他奋勇向前冲杀。那天正好是三月五日,也是“波士顿大屠杀”的纪念日。

英军运气不济,在一艘载着两千五百名英军的运输船企图登陆威廉姆斯港时,海上突然刮起了狂风,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进退两难,运输船根本无法靠岸。英军只好把登陆计划延迟到第二天。

然而第二天又是大雨滂沱。当时的枪支一被雨淋湿就不能再用了,所以战斗又再次延迟,殖民军借此机会连忙继续构筑工事,巩固阵地。英军的夏鲁登提督提出警告,因为殖民军在小丘上严阵以待,军舰不能再停泊在港内了,那样太危险。他经历过芒卡小丘战役,那些惨痛的经历让他深知要攻克殖民军坚固的堡垒,实比登天还难,于是众多参谋都主张撤出波士顿。

但是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担忧地说:“当军队撤到船上的时候,如果敌方趁机发动攻击,我们将会在枪林弹雨中全军覆没。”于是又有人主张在街上放火,借以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然后趁乱进行撤退。最终霍威将军想出一条锦囊妙计。他要以波士顿的安危来威胁华盛顿。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个自称是市民代表的人,高举着白旗,来到殖民军阵地,向华盛顿说道:“霍威将军说,他们撤兵时,殖民军如果不予炮轰,他就不纵火烧波士顿,为了全市市民的生命财产,请你们届时中止炮击。”

可是陈情书并没写明要呈给什么人,亦没有霍威将军的签名,所以市民代表未达成使命就怏怏离去了。

波士顿会不会被英军纵火焚毁呢?

十七日那天天还没亮,英军就开始了大撤退,波士顿乱成一片,满载士兵的运输船缓缓驶出港口,殖民军的炮台没有发动射击,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扬长而去。市民们很感激华盛顿,他虽然没有给市民代表一个明确的保证,但也不忍让波士顿毁于敌人之手。在华盛顿看来,歼灭敌人、争取胜利是军人的本分,但是保护市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更是他们的职责。

英军全部撤退之后,华盛顿率大军威风凛凛地入城,受到市民们的夹道欢迎,都把他们视为拯救波士顿的“自由勇将”。

英军撤退仓促,遗留了两百门大炮和无数的弹药、枪支等物资,这些都成了殖民军的意外收获,大家看到这些连做梦也想不到的武器,简直欣喜若狂。华盛顿一生中最大的危机就这样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