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路漫漫

亚历山大曾经为了报复而东征波斯,对波斯王大流士穷追不舍。后来又为了要惩罚杀死大流士的贝苏斯,不辞劳苦地越过高山、沙漠,不杀掉这个不忠不义的叛臣决不罢休。亚历山大到达伊朗东北边境时,那些半独立的民族个性都非常强悍,致使亚历山大遭遇到顽强的抵抗。为了一个又一个的原因,亚历山大的军队几乎踏遍了小亚细亚、埃及,以及波斯中部和东部,东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而展开的连锁战争。但是东征到了耶克萨得斯河,应该是结束的时候了,亚历山大曾画下耶克萨得斯河为东征任务的边界。但一个接一个的成果都不能满足亚历山大日益庞大的胃口,东征的意义在不断地变化,目标也在不断地延伸,仿佛没有尽头。

面对经过了种种考验越来越膨胀、自信的亚历山大,面对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不再畏惧的亚历山大,将士们却逐渐失去了前进的斗志,他们士气低落,理想和希望也变得越来越渺小和卑微,他们只希望能够得到休息。漫长的军旅生涯、翻山越岭,加上异国的气候等引起的水土不服,使这些苦难的士兵们不再想前进了。为了提高士气,亚历山大集合了所有的军队,向他们夸耀着印度是如何的富饶,无数的珍珠、黄金、象牙、宝石正等着他们去拿,只要他们愿意出发,将来想要多少就可以带回去多少,面对军中弥漫的沉郁气氛,亚历山大只好以物质的**来提高士气。

再往西走,又经过了三条大河,正当雨季时节,当地河水暴涨,波涛汹涌,甚至出现了山洪暴发。洪水淹没了房屋,许多毒蛇爬了出来,士兵们简直没有办法安眠,整个晚上都提心吊胆。渡河的时候,由于水流湍急,有不少士兵被冲到浪涛滚滚的河中。亚历山大的军队长期艰苦作战,和无情的气候搏斗,忍受着冰冻、干旱、燥热、雨季和洪水等的折磨,都感到疲惫不堪。

在渡过第四条河的时候,亚历山大的军队遭受当地土著的强烈抵抗。在这场战斗中,亚历山大的很多部下被毒箭射死,折损不少,且有很多人受伤,虽然如此,亚历山大仍命令士兵们继续前进。

亚历山大一心追求着胜利的光荣,但是对士兵来说,当初他们梦寐以求的印度的金银财宝此刻已不重要,他们目前所想要的,就是明媚的阳光、清澄的天空、丰富的食物,最重要的是充足的睡眠。疲劳、洪水、下个不停的大雨使他们精疲力竭,他们像机器一样,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他们对印度的梦想早已飘远了。

在渡过第五条河的时候,马其顿军队的士气已到了强弩之末,他们不愿意再深入印度国境,因为波鲁斯战役虽然把敌军击败了,但是胜利的代价却很大。面对渡河的命令他们非常抵触,尤其当他们得知对岸的敌军是极为勇猛的对手的时候,据说他们拥有步兵和骑兵20万人,大象4000头。这个阵容实在令亚历山大的士兵感到胆怯。他们已经离家太久、太远了!他们不知道亚历山大最终的目标究竟在哪里。在极端的疲劳、恐怖和绝望之下,他们不禁问自己,究竟为何而战?自己为什么要来到别人的国家?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所得到的是什么?亚历山大知道了这种情况后,便对大家宣布说,以后征服一个地区,他允许将士们随意掠夺当地居民的财产,但这一次,却丝毫不能奏效。当时,将士们私下开了许多次会议,有一些强硬派甚至甘犯大不韪,主张拒绝亚历山大再度进军的命令。

亚历山大对于部下不肯服从命令深感愤怒,他对兵士们说道:“你们怕什么?你们难道已经忘记过去光辉的荣耀了吗?人活着,就是要追求荣耀,我们是为荣耀而生,也将为荣耀而死。唯有征服了全亚洲,才是我们凯旋回国的时候,我和各位历经了千辛万苦,希望不要功亏一篑。如果你们不肯渡过恒河,那么我对你们过去的一切功劳都毫不感激。你们现在退缩,就是承认自己的失败。”

但当亚历山大讲完了这段话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如雷般的掌声和热烈的欢呼,他所面对的,只是一片沉默,全场鸦雀无声。就在这个时候,深获亚历山大信任的骑兵指挥官科那斯站了起来,勇敢地把将士们内心的话向亚历山大表露出来。

他以低沉稳定的声音说:“我现在说出这些话,并不是想迎合在场的弟兄们,而是为大王设想。我们不想进军,并不是因为怯懦,过去追随大王出生入死,留下了许多光荣的记录。当初和我们一起从家乡出来的战友们,大部分都已战死异域,有的则留守在亚洲各处,现在还能在一起的已经是少之又少了。我们知道每一场战争都有极大的危险,但是我们却有铁一般的意志,不屈不挠,在大王的统率下勇往直前。但是长年在外,离家万里,将士们难免会思念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父母兄弟们。希望大王能返回希腊重新编组军队,然后再行远征。年轻的士兵们一定非常乐意追随大王到他们所没有看过的地方去的,请大王裁夺。”科那斯说完之后,静静地坐下来,这时依稀听到几个人拍手,大部分的士兵都垂下头来默默地流着眼泪。在这种紧张的空气里士兵们反倒感到轻松,都暗暗地舒了一口气,终于有人替他们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

这番清楚透彻的言论,却令亚历山大觉得非常刺耳。亚历山大没有想到他的心腹部下竟然会成为士兵们的喉舌,这使他感到非常难堪。他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如果愿意跟随我的,就继续跟随我,如果不愿意跟随我,我绝不勉强,要回去的人尽管回去。回到希腊之后,可以告诉你们的兄弟和朋友们,你们把自己的王丢弃在敌人面前,而自己逃回来了。”

遭受到这样的打击,亚历山大压抑满腔的怒火,连续三天,他把自己关在帐篷里一步都不出。而士兵们一直在他的帐篷外面痛哭流涕,央求着亚历山大带他们回国。到了第四天,亚历山大觉得他不得不向士兵们屈服,但他没有直接认输,而是表示:他并不是屈从于部下的意见,而是服从神的旨意。他以占卜为借口,同意了士兵们的要求。士兵们总算获胜了,亚历山大终于下令停止前进,准备返回故乡。这项命令发布之后,士兵们大喜过望,欢欣若狂,一个个手舞足蹈,当时的情景不难想象。亚历山大在临走之前,遗留下许多的东西,譬如武器、马具等都散布各处。20世纪的考古学家曾在印度找到很多亚历山大远征时期的遗迹,包括亚历山大曾经建立的一处祭神的圣坛。

亚历山大虽然到达了印度,却没有办法完成他的壮志。公元前326年7月下旬,亚历山大的军队开始撤退,步兵和骑兵集合起来共有3.5万人之多。进攻印度这个计划在他的心中想必已经酝酿了一段很长时间,他定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仔细地筹划之后才率军远征的,这个时候却不得不撤退。亚历山大表面非常冷静,但是他的内心却受着煎熬,如同被烈火炙烤一样。身为亚洲的征服者,反倒要受部下的左右,每当他想到这件事的时候,便如芒刺在背。虽然以神谕为借口,他的尊严得以保留,但是他的内心却有极大的挫败感,以至使他抱憾终生!

亚历山大不想循原路回国,他准备从兴都库什山的南路往下走,渡过河流,到印度河的河口去考察,因此他乘着船沿着印度河而下。那个地方是他多年来梦想的一部分,即使要离开印度,也要作临别一瞥。他准备了将士们自己建造的新船,这些船大大小小共800艘,依稀还带有木料的香味。大军集合后,公元前326年11月初,浩浩****的船队开始了新的旅程。他们一路上祭奠河神和海神,并且有许多祭祀表演,因为快要回国了,大家都满怀欣喜。每条船都被装饰得非常漂亮,有的把帆布染成深红色,有的画上五彩图案,看起来鲜艳夺目,远处望去非常壮观。河面上风和日丽,更增加了喜庆的气氛,当地的居民纷纷从老远赶来看热闹,士兵们毫不吝啬地都把自己的食粮赠送给当地人民。全部准备就绪,一声令下,整个船队开始前进了,当地的人民一直跟着船跑了一段很长的距离才停了脚步,土著们唱着当地的民谣,向他们挥手作别。

不料,船队在半途中却忽然遭遇急流,一艘船陷入漩涡中打起转来,后面的船来不及停止,一个接着一个连环相撞,亚历山大自己乘坐的船也不能幸免。不但如此,沿途他们还因为连连遭到当地土著们的攻击而不得不重新展开战斗。每当士兵们听到对方的阵容强大时就拒绝出战,一路上士气都非常低落。尽管如此,亚历山大还是在其间攻掠了许多城市,并且征服了两岸的地区。当他们准备进攻印度最强悍的民族——玛里族时,亚历山大的军队有点畏怯了,不论亚历山大如何给他们鼓舞士气,部下却丝毫没有战斗意志。

面对领袖的焦灼与无奈,将士们无动于衷。见此情景,亚历山大一气之下夺过攻城的云梯,一个人爬上了上去,除了亚历山大身边的三位贵族朋友连忙追随上去之外,没有一个士兵跟上来。回想起东征初期,士兵们争先恐后地表现着自己的勇敢,一个个奋不顾身地爬上云梯,如今他只身跃上了云梯,却再也没有人愿意跟随,想到此处,亚历山大胸中涌起了阵阵悲凉。

而就在亚历山大悲从中来的时刻,他脚下的梯子突然断了,这使他立刻成了敌人的显著目标,一时间,箭像雨点一样射过来,亚历山大这时做了一个自杀似的举动,他向敌军的阵营跳下去。玛里族人看到亚历山大从高处跳下时,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叮当作响,以为是他身上发出某种闪电一样神秘的光辉,他们非常惊恐,一时竟忘了向他攻击,待他们反应过来向他扑去时,亚历山大已经挺身站立,摆好了与他们决一死战的架势。纵然亚历山大浑身是胆,与他们短兵相接,近身肉搏,可惜寡不敌众,他的盔甲被利剑刺穿,伤及筋骨,亚历山大的身体摇晃了一下便倒在地上昏迷不醒了。亚历山大的三个随从立刻拥上来营救,却被乱箭射伤,纷纷倒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马其顿的士兵们突然蜂拥而至,围在亚历山大的身旁,他们一鼓作气,愤怒地把敌军击溃。亚力山大的随从后来曾经与人谈论到这次战役的情景时说:“亚历山大之所以奋不顾身,铤而走险,完全是赌气和极度失望的心理所造成。对他来说,与其郁郁寡欢地活着,倒还不如在敌人面前光荣地战死!”的确,亚历山大这种行为虽然勇敢,却显出了自暴自弃的消极,他完全忘了他是大军的统帅。当时的亚历山大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模仿奥德修斯这个悲情英雄的情绪中,只想追求着永恒的光荣,而对眼前的立场,没有作冷静慎重的考虑。

部下们把亚历山大抬回船上,这时竟然有传言说亚历山大已经战死。十天以后,亚历山大的伤势渐渐恢复,可以勉强地步行或骑马,士兵们看到他仍然活着,这才安下心来,转忧为喜。他们莫不对自己的消极行为感到内疚和后悔,不禁流下了热泪,并发誓将永远和“我们的王”共进退。此后的许许多多战争中,马其顿的军队都表现得非常勇猛。即使是面对土著们可怕的毒箭。最后,马其顿军还是把土著反抗势力全部歼灭了。

这个时候,波斯已经有部分地区呈现不稳的情势,由于当时通讯极不发达,亚历山大又长期不在,加上许多有关亚历山大负伤和战死的传言闹得满城风雨,因此有些被征服的地方都酝酿和涌动着反抗的风潮。亚历山大命令他的将领带领一支队伍经过兴都库什山脉,沿河谷而上,平叛各地的叛乱。

亚历山大率领着他的队伍一直顺着印度河顺流而下。公元前325年7月,他们到达了河流出口处的三角洲顶点。亚历山大沿河进行的航程共180公里,耗时将近八个月,进入大海之后,到达了一个海岛。亚历山大和他身边的学者们在海岛上观察海洋和海岸的动物和植物,他们发现当地的动植物和埃及的十分相似,于是断定印度河必定是尼罗河的源流。这种说法,以现在的常识来看是十分荒谬的。

夏天的季风在他们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把他们的船只吹翻,由于地中海的潮汐相对平静,没有印度洋的那么汹涌,亚历山大和他的部下们对这种未知的自然现象感到异常恐惧,对于来自地中海的希腊人来说,当地海浪的澎湃汹涌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他们感到非常惊讶:难道这就是狂暴的海神迎接我们的方式吗?

亚历山大一直试图找出连接波斯和印度的道路,不管是陆路或是海路。过去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君王也曾做过这项尝试。这次,亚历山大从印度回返希腊,就是希望在海陆两方面都有所收获。他派遣船队沿着西边前进,由纳亚鲁克斯率领,希望能开拓出新的航路;亚历山大自己则率领军队从陆路而行,反成了舰队的支援部队。8月底,亚历山大率领的军队先行出发,舰队预定在港口停泊,以便得到陆路部队的食粮补给。一行人一路西行,每走一步,帝国就近了一步。可是谁都没有想到,他们却是一步一步地迈向死亡。

出发之后,军队时时遭到当地民族的反抗,亚历山大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加以平叛。逐渐地,大军就离开了海岸往北走,这一带是内陆部分的沙漠地带,阳光灼热,风沙满天,连当地的向导都会迷失方向。全程300公里的沙漠行军却耗费了两个月之久。当脚踏进柔软的细沙之中时,人就如同陷进了泥沼。白天沙漠里的气温超过38℃,因此只能在夜间行军,靠着天空中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辨认方向。沙漠中行军实在艰苦,饮水补给的地点间隔越来越远,而且水源越来越少。原来一天行军20公里,最后必须加紧到25公里。士兵们在沙漠中忍受着饥饿和焦渴,刺眼的阳光,使人睁不开眼睛,又干又烫的沙漠,像海一样无边无际,即使是年轻力壮的士兵们也受不了这种肉体的折磨。比军队人数更多的妇女们,跟随在这些队伍的后面,她们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这块大沙漠终究要成为最终埋葬她们的地方。许多身体衰弱的士兵一个个落在队伍的后面,有的是因为太过疲劳,有的是得了热病,有的是耐不住饥渴,于是相继脱离了队伍。大家都自顾不暇,所以没有人会留下来照顾他们陪伴他们,他们只好在沙漠里自生自灭。许多载满了东方的珍奇异宝的车辆,最后也被遗留在沙漠里。他们甚至不得已把那些一同征战沙场的马匹杀了当食粮。一旦发现了水源,士兵们便迫不急待地跑去痛饮一番,很多士兵因为在严重的脱水情况下急切地喝下了大量的水而当场胀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是如何统治军队的呢?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有一个士兵将非常珍贵的一碗水递给了亚历山大,看着将士们干裂的嘴唇和被风沙严重侵蚀的面部,亚历山大怎么忍心一个人喝掉它,可是,一碗水又如何缓解所有将士的焦渴?亚历山大毅然地把这碗得来不易的水倒在热沙中,虽然流入沙地的水瞬间蒸腾消失了,可他那种愿意和将士们共甘苦的决心,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部下,大家顿时精神大振,好像每个人都喝下了这一碗水似的。就这样,亚历山大的军队慢慢地走出了沙漠。沿着西北的草地前进,不久就到达一处城邦,亚历山大下达紧急命令,叫当地的郡守带着大量救援的物资前来迎接,大军在这里充分地休养了100天之久。原来浩浩****的队伍,如今却已经没有多少人了。那些曾经因为即将要结束军旅生涯而兴高采烈的士兵中,仅仅有四分之一的人看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最后剩下来的将士只有1.5万名左右。

而与亚历山大分手之后的,纳亚鲁克斯率领的舰队等到东北季风来临的时候就从印度河口的港口出海,并依照预定计划于9月抵达亚历山大港。而当地的居民却筑起了堡垒来袭击他们。后来舰队再度出海,预定10月下旬再在另一个港口停泊。每一艘船上只带了十天的食粮和五天的饮水,他们的粮食补给全依赖亚历山大的陆军部队,可是亚历山大的军队转入内陆之后,在沙漠中发生了空前的悲剧,因此对海上的补给中断了。舰队的困苦情形可想而知。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他们沿着荒凉的海岸靠自己去寻找食物。

尽管纳亚鲁克斯所率领的舰队要为生存奋斗,可是他们还是没有忘记探险的任务。在沿岸的地区,有一些过着原始生活的土著们,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些人是以打鱼为生,而且都吃生食,酋长住的小屋非常别致,是用鲸鱼的筋骨和贝壳很巧妙地建造成的。这些希腊的船员在这里第一次看到鲸鱼的时候,一个个都吓得目瞪口呆,看见鲸鱼喷水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巨大怪异的鱼。纳亚鲁克斯告诫部下要镇静,并且将船向怪鱼的方向驶去,他们有的敲打器皿,有的吹喇叭,有的用船桨在水面上乱拍,希望能够吓退鲸鱼……这一次的探险让船员们大开眼界。经过了饥饿和不安的两个月后,船员们仍能维持原有的秩序,这都归功于纳亚鲁克斯临危不乱的沉着使船员们对他产生信赖感。

到了12月,波斯湾口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出现在眼前,于是舰队改变方向,朝海峡的更深处航行,并且在港口抛锚休息。这块土地,除了没有橄榄树外,都非常酷似故国希腊,“这里水草丰美,果实累累,景色秀丽”,纳亚鲁克斯曾在航海日记上写下了这样简短的感想。船员们又饿又渴,到达港口时,当地的人民以奇异的眼光警戒地看着他们,这使船员们十分感慨,他们日夜盼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希腊的克里特岛,如今面对着酷似故乡的景色,却只能聊以慰藉。船员们相继登陆到各处去查看。

纳亚鲁克斯带着6名部下往内陆走去,这时突然发现一个身穿希腊服装并说着一口希腊语的男子,原来这个人也是亚历山大的士兵,竟然这么巧合!他告诉纳亚鲁克斯说,亚历山大扎营的地方离此只有5里的路程,纳亚鲁克斯听了兴奋极了。这个消息也很快地传到了亚历山大的耳朵里,再次听到纳亚鲁克斯的名字时,他觉得恍如隔世,他也难以相信有这么巧的事!可是经过了沙漠里的折磨,他现在所剩下来的物资几乎为零,当初要给舰队补给的承诺现在却无法兑现,他感到非常痛苦,并且自责不已。

尽管如此,纳亚鲁克斯和亚历山大再度相逢,彼此还是异常兴奋。亚历山大几乎无法认出这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他的海军指挥官。他把右手放在纳亚鲁克斯的肩上,离开了贵族和身边的大臣及卫兵们,当他单独面对着这位海军指挥官的时候,悲从中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和纳亚鲁克斯抱头痛哭,好不容易才逐渐控制住激动的心情。

亚历山大向纳亚鲁克斯说:“只要你们平安地回来,我就感到非常高兴了,船只和船员们的情形如何?”

纳亚鲁克斯回答:“船只和船员们都平安地跟着我呢。”

亚历山大听了非常欣喜,又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他没有想到,这支舰队在中断了物资补给和航路不熟的情况下还能够安然无事。他恳切地说:“你知道吗,我听到你们全都平安无事,比征服了整个亚洲还要高兴!”

亚历山大不忍心让纳亚鲁克斯再航行到波斯湾,他打算换一名指挥官,可是纳亚鲁克斯却一再地恳求,让他完成任务,这不但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荣誉,他这种执著、不畏艰险的精神,宛如另外一个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