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的印度之征

亚历山大考虑到伊朗方面的安定问题,认为有必要先去平定印度,以免印度侵犯边界。因此他率领着大军进攻印度西北,也许这就是他远征印度的出发点吧。亚历山大这项新的远征计划真的只是消极地防御印度对波斯的进攻吗?对征服者亚历山大来说,印度是一片未知的土地,不知是因为这片土地的神秘,还是它处在亚历山大征服亚洲的必经之路上,亚历山大对它充满了征服的欲望。

远征印度在性质上也和过去不一样,他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扩增领土,而是由于亚历山大个人的冲动,他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能突破自己,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对亚历山大来说,他希望实现奥德修斯的愿望,追求人间最高的荣誉,永远与日月同辉,这才是驱使他率领着大军走向天涯尽头的真正动机。总之,亚历山大进攻印度,再次展开远征,这一切的发展似乎是在意料之中,整个远征的过程似乎有互相关联的因素,一环连着一环。亚历山大的观念中,印度是这个世界上最偏远的一个国度。他希望能再向东,到达那个未知的土地,成为当地的征服者,他非常希望能看到印度边境世界尽头的海洋。亚历山大一心一意想踏入印度这块土地,他有着“难以抑制的冲动”。

以一个希腊人来说,当时的亚历山大对印度的知识可以说是十分贫乏。波斯帝国曾经征服过印度的北方,使当地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省。公元前6世纪末,大流士一世派人花了很长时间去了解调查当地的地理环境,这个调查记录一直遗留至今。印度这个国家,北面是崇山峻岭,东面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当时亚历山大听人说,站在兴都库什山的山岭上,可以望见印度东边的海洋。这种说法与实际情形相差得十分离谱。受到当时地理知识的限制和当时人对地理位置认识的偏差,导致亚历山大凭借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绘制的大进攻的地图在现在看来十分幼稚可笑,这样的进攻地图如何指导大军行进呢?

亚历山大照旧实行他的进攻计划,虽然对印度的地理知识非常粗浅,他毅然决然地率领部下翻越了兴都库什山。但他们完全不知道,高山和大海的之间,还隔着一片广袤无垠的平原,当他们看到实际的情况和他们料想的情况相差如此之大的时候,士兵们一个个都害怕了起来。亚历山大的军队中,过去从马其顿本国带来的增援部队到现在所剩无几,后来另外又补充了大量的希腊佣兵,被派驻在巴克特里亚和其他地方。目前,率先进攻印度的大军总数有5万人之多,但其中的百分之三十都是东方人,他们单独编成以骑兵为主的部队。至于军队的指挥权方面也有极大的变化。在东征开始的时候,帕曼纽把持军权,重要的职位多半由他的亲戚朋友出任。在菲罗塔斯的阴谋事件爆发以后,帕曼纽在军中的势力一落千丈,取而代之的是应亚历山大所主张的东西协调路线而新编成的军队,这支新军队将要执行的新任务就是进攻印度。这一连串的军事改革之后,亚历山大总算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现在的主要将领完全是亚历山大培植出来的,而不再是帕曼纽的子弟兵。亚历山大率领着这支新的“属于自己的军队”,将要向更大的目标进行挑战,这就是征服印度。

公元前327年6月,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再一次越过了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山脉以南的地方,这是在两年以前建立的山中殖民城市。大军在这儿无所事事地过了一个夏天,因为这个时候进攻印度并不适当。此外,他们还要准备未来的作战,跟当地的居民和睦相处,在战争以前搜集一些必要的情报。

到了秋天,亚历山大分兵两路行进,他自己则率领着一支军队通过海拔1100米的山口,进入了平原地带。当先头部队通过印度河之后,将河中的小船连成一座桥,让后面的部队陆续通过。亚历山大率领的是一支最精锐的部队,他进入了斯维特高地,并且平定了那里的叛乱。因为这个地区是一条走廊地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如果不能完全平定,远征军很可能会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亚历山大把斯维特的反抗力量彻底地铲除了,确保了印度和波斯东部的稳定。这次平叛战斗中,许多高级指挥官都受了伤。

在进攻马萨卡的时候,敌人拥有7000人的军队和亚历山大对峙,同时亚历山大的军队携带笨重的攻城兵器在山上行进,战斗异常艰难。他们攀上云梯,却受到敌人猛烈的反击而失败了。亚历山大自己也受了伤,不得不命令军队后退,经过几天的休战后,这座被当地人形容为“连鸟都飞不到”的地方还是被征服了,亚历山大运用计谋,最终把城池攻了下来。这一次在深山绝谷中和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让亚历山大确实耗费了不少的力气。

马萨卡向南望去,是印度河冲积而成的平原,这在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地段。这处要塞中有丰富的水源,靠近山顶也有很丰富的物产,当地守军们曾经夸口说:“即使被围好几个月,粮食也不会短缺。”当亚历山大听说后,便决心要攻下这座要塞。从正面去进攻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笨重的攻城武器不能像平常一样携带到这高山绝顶之上,尤其是下面有深不可测的山谷,易守难攻,形势实在险要;但是如果能从要塞的北面绕过去攻打,倒是有一丝希望。因此亚历山大决定翻越另一座山而到达要塞。最后,他们布好阵营,把带来的兵器安置在最理想的地方,并且在山上修筑栈道,克服了许多天然的阻碍,使战争能够顺利地进行。敌军见亚历山大竟然不畏艰难,充满了必胜的决心,不由得心惊胆战,士气也瓦解了,最后只好放弃要塞不战而降。这可以说是整个东征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山岳战。

平定了斯维特,公元前327年到翌年冬天,亚历山大把部队运过印度河去之后,按惯例进行了祭扫,然后就离开印度河朝繁华的塔克西拉城前进。这座城市是印度河和海达斯佩斯河之间诸城市当中最大的一座。这里的国王名叫塔克西利斯,他对亚历山大的态度非常友好,亚历山大和他的军队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和款待。他们在这儿看到许多超越他们以往所见所识的印度人的生活、习俗、思想、战备和社会制度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亚历山大称这个城市为“**的哲人”。他曾去访问那些最负盛名的印度哲人并和他们相会。

据说塔克西利斯国王的领土非常肥沃,国王本身深具智慧,他第一次看到亚历山大时就对他说:“如果你来这里,并不是要强取我的水和粮食,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作战呢。如果我的财富比你多,我愿意和你共享;如果你的财富比我多,我也愿意接受你的馈赠。”

他这一番话令亚历山大非常高兴,亚历山大对他说:“我知道你是一位仁慈慷慨的国王,但是我决不希望你在慷慨方面胜过我。”

于是亚历山大在接受了国王的馈赠后,很大方地回赠塔克西利斯国王1000波伦的钱币。亚历山大的许多老朋友为此感到不悦,但是亚历山大却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深厚友情。两年之后,亚历山大回返时就曾带着当地的哲学家一起回去,他希望东西方思想能够互相交流,燃起新的文明火花。亚历山大的军队在塔克西拉停留了一个多月,享受当地人民热情的款待,就像五年前进入巴比伦时所受到的欢迎一样。当年进入波斯东部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一连串激烈的战争,在斯维特曾经有过一番苦战,如今在这水草丰美的地方过着和平的生活,怎不令人流连忘返!但是亚历山大的那些充满优越感的部下却对亚历山大的做法深为反感,对他们大王的这种行为冷嘲热讽:“我们的大王不远千里到达印度,就是为了花1000波伦去结交这样的一个朋友。”

在塔克西拉过了一个月舒适的生活,亚历山大却没有忘记作战的准备,他不停地搜集当地的各种情报,获知这一带的土著们相互间向来无法和平相处,因此认为要将他们各个击破并不困难。塔克西拉国王和波鲁斯国王之间素来不睦,彼此世代为仇。当亚历山大要求波鲁斯国王向他进贡及迎接时,对方却一口回绝,并表示要和亚历山大对抗到底。

波鲁斯在海达斯佩斯河彼岸集结了他的全部兵力,决心阻止亚历山大过河。得到这个消息后,亚历山大就派人回到印度河,将较小的船拆成两段,把那些大船截成三节,然后装在大车上运到海达斯佩斯河岸。到达后再重新安装起来放到水里。于是这些船又在海达斯佩斯河上形成一支完整壮观的舰队。这时,亚历山大率领他原来带到塔克西拉的那些部队,另外加上由塔克西利斯和该地区其他官员率领的5000印度部队,向海达斯佩斯河挺进。到达后,亚历山大就在河岸扎营。隔着河,亚历山大军队可以看见对岸的波鲁斯和他所率的全部军队,同时,他们还发现了一群大象。就兵力而言,亚历山大这一边是占据优势,可是对方前线布置的200头大象可是一样非常可怕的“武器”。亚历山大的骑兵部队在这样的庞然大物跟前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威力。同时,希腊的马匹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动物,都惊异、恐惧不已,阵营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波鲁斯看到亚历山大扎营的地点,也亲自率部在对岸防守;在沿河其他有可能渡河的地点也都派兵守卫,决心阻止亚历山大过河。看到这种情况,亚历山大决定按兵不动,因为贸然渡河对自己不利。亚历山大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叫军队向不同方向移动,混淆波鲁斯的视听,让他拿不定主意。然后他又把部队分成几部分,自己带领其中一部分来回活动,一方面破坏敌方的物资供应,一方面侦察理想的渡河地点。其余各队也一队接一队地朝不同方向出动。同时,亚历山大安排供应物资从四面八方朝营地运来。此时正是夏至季节,当时印度所有的河都水流湍急,印度到处大雨连绵,而多数河流的发源地高加索山上的积雪也在融化,大大地增加了各河的流量。但一到冬季,各河水位普遍下降,河身缩小,河水清澈。到那时,不少河流就可涉水而过。在波鲁斯看来亚历山大已下定决心要在河岸长期驻扎下去,要等待冬季河水水位下降时在许多地点同时渡河。亚历山大安排船队也在河上朝不同的方向航行,并在皮筏里塞上谷壳形成浮力。以上种种,都使波鲁斯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也不允许他选择一个最适宜的地点来防守和集中兵力。亚历山大虽然做足了长期驻扎的准备,但暗中却在窥伺,准备一旦有机可乘就出其不意、迅雷不及掩耳地偷渡过去。

经过他的长期观察,波鲁斯本人驻守的那一带河道几乎是不可能冲过去的,那里不但兵力集中,还布置了许多战象,而且部队阵容严整、装备齐全。亚历山大的那些马匹甚至连登岸都成问题,因为马匹一但靠岸,战象会立刻朝它们冲过来,那些庞然大物奇怪的形状和刺耳的叫声一定会把马匹吓坏的,甚至马匹们在皮筏上渡河的过程中老远地看见它们,都会被吓得掉进河里。经过一番思考与衡量,他决定偷偷渡河。

在夜间,他带领大部骑兵在河岸上来回奔跑,并高呼冲锋口号,同时还敲敲打打,搞得营地闹哄哄的一片喧嚣,一副即将强行渡河的样子。波鲁斯听到后立即带着他的部队循着声音的方向集中了过去,还把象队也带了过去。亚历山大就这样时不时地牵着波鲁斯的鼻子折腾一遭,使他对他们的行动逐渐麻痹,在这种事进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波鲁斯便不再跟着对岸的动静东奔西跑了。

终于,机会被亚历山大等到了。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他率领了二分之一的军队到达了和敌军相距很近的一个岛上,其中包括一部分步兵和骑兵部队的精锐。当时大雨倾盆,而且雷电交加,但是亚历山大还是毅然决然地从小岛出发,当他们绕过岛屿接近对岸时,已毫无遮掩,全部暴露了。岸上的敌哨发现他们来了,就飞马驰去向波鲁斯汇报。这时,亚历山大第一个下船登岸,然后把其他大船上的部队也都带了上来。当骑兵正在陆续下船时,他就把部队部署好,然后带着他们以战斗队形前进。但没想到,由于对地形的不熟,登陆地点并不是河对岸,而是另一个岛。虽然它和对岸之间那条水道并不宽,但一整夜的大雨已使河水暴涨,因此骑马的人找不到渡河点。亚历山大因此担心要想完成渡河任务可能不得不从头再来一遍,那就很容易使整个行动前功尽弃。最后他们还是找到了渡河点,亚历山大不避艰险带头抢渡。他涉过深及腰部的河水,率领着他的步兵,在急流中前进。

亚历山大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如果敌军是以骑兵向他进攻,他将有绝对的把握;如果是以步兵进攻,他的步兵也可以及时赶到。对方果然先派了1000名骑兵,全部被亚历山大的部队制服了,还当场歼灭了波鲁斯的400名骑兵。敌军看到亚历山大亲自率领密集的骑兵大部队不是以一条战线的形式而是一中队接一中队地向他们冲过来时,便纷纷败退了,波鲁斯的儿子也战死了。因为道路泥泞,车辆难于运转,波鲁斯的那些战车在战斗中毫无用处,亚历山大部队将战车和车上的各小队敌兵在撤退中也一起俘虏。

波鲁斯听到逃回来的骑兵汇报:亚历山大本人已率全军过了河,他的儿子在逃走时已阵亡。经历一番抉择,他还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跟马其顿主力和他们的国王决一死战。战斗中,波鲁斯率领着全部的军队向亚历山大进攻,自己留下一小部分,拦阻其他的马其顿军队渡河。这时,亚历山大把队伍分为两路,将敌军两边都击退,使对方不得不向后退却。亚历山大的骑兵们将目标对准骑在大象背上的士兵,步兵们则拼命地砍大象的脚,使大象像发了疯一样乱窜、奔跑,很多驯象师和大象被打死、打伤,有些大象由于厌烦,又已无人驾驭,在这场混战中也不再躲避,仿佛被临头大祸刺激得发了狂,左冲右撞,对方很快地就陷入混乱。

在战斗中,波鲁斯本人的表现非常值得尊敬。与大流士三世不同,他不但是一位统帅,而且还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当他看到他的骑兵和象队遭受屠杀,有些大象倒下,有些则由于无人驾驭而到处奔驰,犹如丧家之犬,而且他的步兵也已经大部分牺牲。在这种情况下,他并未率先逃命,相反,只要还有一部分部队仍然坚守阵地,继续战斗,他本人也要继续英勇作战。最后,波鲁斯王身负重伤而被捕,但他真不愧是名王者,在被捕的时候,仍保持着国王的尊严,毫不慌乱。当亚历山大问他希望受到怎样的待遇的时候,他从容地回答说:“就像一个国王一样。”亚历山大再次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的要求,他说:“就只有这一点。”亚历山大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让他以总督的名义继续统治他的国家。这就是亚历山大为了安抚被征服的地区所采取的宽大的政治措施。如同当初征服波斯一样,他必须维持当地势力的均衡,为了长治久安,他唯有尊重旧有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