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小学

托尔斯泰想把亚斯纳亚·博利尔纳的农庄变成一座理想的村庄、神圣的村庄,他一再地失败,但也一再地努力。他开始将这种努力扩展到小孩身上,而不仅仅局限于大人。

托尔斯泰认为,孩子们肩负着未来,在下一个时代里,他们将能够把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建设成一个理想的家园。所以,如果想将这个农庄变为神圣的地方,就必须把孩子们好好抚养教育成人。于是他想到为孩子们建一所学校。

当时亚斯纳亚·博利尔纳还没有小学,农奴的孩子们就算是想上学也没有机会,而他们的父母又从来没有受过教育,所以无法教小孩子读书。

教会的神父虽然识字,偶尔也有人向他们请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因为没有学校,农奴的孩子们不是在家里照顾弟妹,就是牧马放牛或帮家里分担一些工作;也有许多年纪还小的孩子,竟然学着大人的模样抽烟,无聊时就互相扭打。托尔斯泰看到这样的情形,就更加坚定了要办一所学校教孩子们读书的决心。

这时是1848年,托尔斯泰20岁。

有一天,他把农奴的孩子们召集到一起,让他们参观他房中的书柜。

托尔斯泰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里有很多书是不是?这些书我都读过,读书能让你们明白很多道理,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大家如果想成为有用的人就必须读书。”

听完托尔斯泰的话,孩子们的眼中都流露出企盼的光芒,他们都很想读书。

经过一番沟通和交流,托尔斯泰办学校的一颗心已然跃跃欲试。

他认为凡是人类,不论是贵族或平民都应该是平等的。如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而农奴的孩子们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农奴的孩子中有些因为先天环境的因素,不爱上学,对读书不感兴趣。但是如果因此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农奴子弟都不堪造就,那就大错特错了。有许多农奴子弟甚至比贵族子弟聪慧灵巧,学起东西来进步得更快,如果他们的天分就此埋没,那真是可惜了。

没过多久,托尔斯泰就在自己家里设了一所小学。可是两三天后,一个农奴找到了托尔斯泰,他希望学校马上停止教学活动。在他的观念里,读书不仅没有让他的孩子们明白事理,反而把他们教坏了。

托尔斯泰非常惊讶,这位农奴说孩子们读书之后,就变得神气起来,再不安安分分地做农事了。

托尔斯泰试图劝服他:“小孩读书是好事啊,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吗?”

“就算希望又能怎么样呢?农奴的儿子只有当农奴的份,书读得再多也不可能成为像少爷一样的贵族。否则我们也不会世世代代都过着痛苦的农奴生活。”

托尔斯泰坚持自己的看法,让孩子们读书并没有什么不对。这个农奴也坚持农奴子弟就应该割草、放牛、喂马,这些才是符合他们身份的工作。“割草、放牛、喂马也是对的,但是孩子们可以一面工作,一面读书。”

“这可不行,因为读了书的人就变得神气活现,他就不愿再去割草、放牛、喂马了。”

这个农奴的话让托尔斯泰很难过,这些农奴们不仅没有学问,也不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甚至还不让孩子们受教育,如此麻木不仁,岂不是要永远过着这种世代穷苦被欺压的生活?!他们和政府官员阶级立场对立,但对于农奴接受教育一事却态度相同,政府官员担心农奴读书懂得道理之后,就会不听政府的话。

托尔斯泰极端反对这种论调,他认为农奴之所以贫穷,完全是因为没有受教育的缘故,他们应该接受教育来改善生活环境,而且有了知识还可以提高农奴们的生活水平,他之所以要办学校,其目的也就在此。

在托尔斯泰决定创办学校时,他以为不仅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更会得到他们父母的支持,可是事实却正好相反,他听到了许多埋怨。

不赞成孩子读书的不只前面提到的那个农奴,因为来学校上课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少,最后连一个孩子都没有了。

当托尔斯泰去找那些孩子们,希望他们继续回来上课时,他们对托尔斯泰说:“老师,如果我不去牧马,就会挨骂。”

托尔斯泰的学校被迫关门。

之后,他开始反省。托尔斯泰认为,他办的小学是适合自由自在的贵族子弟的学校,而不是合乎农奴子弟环境的学校,这是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托尔斯泰没有气馁,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和改善自己的办学方法。他后来在一部作品中曾写道:“小孩子比大人更聪明,他们的灵魂也更纯洁,因为他们不了解人类存在着的身份差异。”这是他从这次创办学校的过程中,领悟出来的道理。

农奴虽然对托尔斯泰的改革和兴办教育嗤之以鼻,认为他一个有钱的贵族少爷什么都不懂。但那些孩子们却是天真的,他们能感觉到托尔斯泰的理想,他们并没有以身份和地位来决定一切,这使他十分欣慰。虽然因为孩子们父母的反对,学校不得不关门,但孩子们并没有变成托尔斯泰的敌人,他们不来学校上学并非是反对他的做法。每当托尔斯泰外出游玩,孩子们总会用一脸的微笑迎接他,这种笑容和没有上学以前的笑容完全不同,这是一种有亲切感的笑容。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托尔斯泰发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

人类的地位和身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类的价值也不是以地位和身份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