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惨死
前面我们提到过,杜甫婚后,妻子一直是留在洛阳的,到天宝十三年(754年)左右才举家迁到长安。杜夫人贤惠明德,一直十分体谅杜甫的抱负,独自一人默默地操持家计,抚育幼子,毫无怨言。
杜甫让妻子和孩子搬到长安有两个契机,其一是因为他在长安找到了固定的居所,其二缘于他的一场大病。当时,杜甫失意潦倒,身心俱疲,寂寞的情怀更是无人慰藉,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长安。在极端寂寞潦倒的时日里,杜甫染上了疟疾,卧床修养近两个月,才彻底痊愈。
杜甫卧病在床时,幸好有善良的邻居断断续续地接济,才得以熬过那段艰难的时光。其中有一个邻居非常关心杜甫,时常照顾他,还拿些佳肴名产送给他,希望他能早日恢复健康。杜甫对这些人感激甚深,在长安的这些年里,奔走于权贵之门,见惯了上媚下陷、仗势欺人的嘴脸,这样不计回报的温暖实在是很久不曾感受到了。
当杜甫的病情略为好转时,马上寄了一封家书到洛阳,要妻小都搬到长安来,一家大小聚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也省得寂寞无聊之时无处排遣。
这场大病后,杜甫显得苍老多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一点都看不到了,留下的只是受尽贫病交迫折磨的凄怆面容。当妻子和孩子都来到长安时,杜甫很欣慰,但是他忽略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经济状况。自己一人在长安尚且吃尽苦头,要如何养活弱妻幼子呢?这一大家人靠什么度日呢?果然,不到一年,杜甫不得已只好将妻子安置到奉先。
杜甫接受右卫率府冑曹参军的官职后,曾在赴任前到奉先探望妻子和孩子。途中经过骊山,骊山有温泉,玄宗早已设宫苑于此。杜甫想到玄宗与杨贵妃在山上避寒宴饮的场面,他们在歌舞声中尽情欢乐,把从民间搜刮来的财物随意赐予宫人。他们穿的是绸缎锦绣,吃的是山珍海味,在毫无节制的挥霍里,剩酒残肴堆得发臭,但他们从不理会有多少人正因为他们的奢侈浪费而饥寒难当。身处在同一个时代,同样是大唐子民,但荣华富贵与枯槁贫寒之间的差异真是天壤之别。
杜甫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奉先,原想与家人好好相聚,没想到一个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头上。他的小儿子因为没有食物,竟然活活饿死了!丧子之痛深深地打击了杜甫,憔悴、孱弱的他不断地自责,认为自己愧为人父。
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心中聚集了哀国、思家、怜民的千愁万绪,这情绪凝结成了一首史诗性的著作。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崪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首诗洋洋五百字,诗中将杜甫忧国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表达出来,博大浩瀚、沉郁顿挫。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