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天下
天宝十二年(753年),就是杜甫与郑虔相交的那段时间里,长安秋雨连绵,关内一带洪水泛滥,大片农作物被淹,收获无望。整个长安城都处在一种忧虑的状态中。
不久后,米价暴涨,政府从太仓中拨十万石米低价卖给百姓。杜甫也每天到太仓买米,可见他的生活也过得相当困顿,可是只要有一点钱,杜甫就会去买酒,然后邀郑虔一起畅饮。
饮到痛快淋漓时,杜甫不免对郑虔诉说心中的苦闷,一心求取功名却屡次落第,如今生活日益困顿,真是一事无成。郑虔安慰杜甫说,求取功名要有耐心,千万不能急躁,而且有时候还要看运气。他劝杜甫不要气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希望。不过杜甫似乎已经对仕途失去了信心,他想效仿汉代的司马相如,就算沦落到卖酒为生,也要以文名流芳于世。郑虔知道,杜甫虽然说着绝望灰心的话,但是他的心里仍然对仕途有所期盼,这不过是宣泄悲愤的情绪而已。
酩酊过后,杜甫回家写了首诗送给郑虔,作为两人相聚的纪念。诗中他把醉酒时的谈话都写了进去,他的矛盾、他的挣扎,字里行间都看得出来,一方面他羡慕别人功名有成,一方面又觉得就算有了功名,也不过是后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又有什么意义呢?诗中虽然有矛盾的地方,但仍可以看出杜甫吐露的只是一时郁闷,最后他还是选择之前选择的道路。可怜的是为了这坎坷难行的仕途,杜甫的心灵长期忍受着煎熬,这种苦痛也只有知交好友能够了解吧。
这首诗杜甫写得很慢,完成之后还吟咏再三,斟酌字词,直到他认为满意为止。杜甫对作诗的态度是极其认真而追求完美的,同时,他又是一个很多愁善感的人,风光水色、气候变化、生活琐事等都能产生比常人更深刻更敏感的心绪,有了感想,便皆可入诗。杜甫还比一般诗人多看到了一层社会现实,他对“民生之多艰”深有体会,自己也一直身处其中,这使得他总是愁肠万结,因此,这首赠郑虔的诗也充满了愁绪: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醉时歌》
天宝十年(751年)以前,杜甫在长安及附近并没有固定的居所,多半都是住在客栈或驿馆。这之后,他的诗里开始渐渐提到曲江、提到杜陵,他的足迹也多半活动在长安城南一带。长安城北直到渭水南岸是禁苑,供皇帝游猎;城南是山林胜地,许多贵族显宦都居于此,从城东南角的曲江到终南山一带的名胜,如樊川北岸的杜曲、韦曲,安乐公主在韦曲北岸开凿的定昆池,韦曲西的何将军山林,以及皇子坡、第五桥、丈八沟、下杜城……这些地名在杜甫后来的诗中都出现过。从“寸步曲江头”和“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这样的句子中我们可以推测,杜甫已经定居在曲江南、少陵北、下杜城东、杜陵西一带,并且此后他开始自称“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或“杜陵布衣”。
杜甫居于长安期间,他的妻子似乎一直在洛阳,直到他有了固定的居所之后,才搬来长安。那时大概是天宝十三年(754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