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投资长江生命科技

“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

2000 年7 月16 日,长实及李嘉诚个人共同控股的长江生命科技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场面虽不及TOM 火爆,但在香港股市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获得了120 倍的超额认购,其招股冻结资金近316 亿港元。5 月中旬,长江实业集团宣布,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分拆“长江生命科技”上市,一场“生物科技股热”

立即席卷香江。一时间,几乎所有能与生物科技拉上关系的股份都受到投资者追捧,直线上升,真可谓“一股得道,鸡犬升天。”和TOM 一样,“长江生命科技”也是“李嘉诚概念股”——由李嘉诚控股的科技公司。不过,前者是一个跨媒体的网络,后者主攻当时全球最红火热闹的生物科技。

李嘉诚看好生物医药类的前景,并分析在未来二十年都可以获得稳定及可持续的增长。他乐观地预测“投资生物产业,就是投资中国的未来!”无独有偶,另一“投资之神”——世界富豪巴菲特也把眼光瞄准生物产业。在香港不少市民的脑海里,“李嘉诚概念”就是“致富快车”的同义词,李嘉诚就是他们的摇钱树。李嘉诚就是照耀他们奔向金光大道的阿拉丁神灯。

上市

2000 年7 月4 日,“长江生命科技”正式开始招股,计划出售13.07 亿股,最高集资额约为27.9 亿港元。招股价为1.8 ~ 2 港元,但暗盘价一度升至4 港元。公开招股首日,即传出消息机构投资者方面已超额认购。当天,一家华资证券内部发出一个电邮,声称有1000 股“长江生命科技”待售,开价3 港元。

半个小时之内,这批股份迅速售出,迟来者懊悔不已。散户方面,也许是收票行多达五十家,比TOM 上市时增加了五倍,由于许多人选择了电子认购方式,因此银行门外未见昔日见首不见尾的人龙。不少证券行不仅全线延长营业时间,而且向客户提供高达认购额九成的贷款额,与港股中的蓝筹股看齐。

长江生命科技的保荐人所罗门美邦香港主席梁伯韬透露,这次共印制了140万份白表(供投资者以自己名义来认购),但是第一天就开始加印。到认购交表的最后一天,由于上万市民赶着交表,旺角、尖沙咀等地交通再度大乱。

7 月8 日下午,距离长江生命科技截止认购时间不足一日,拥挤在荃湾汇丰银行分行的散户,聚精会神但又似懂非懂一头雾水地翻阅长科那五百多页的沉甸甸的招股书。而部分糊里糊涂的师奶则不停拉着银行职员问个不停:“这份认购表应该怎样填?到底要多少钱?其实这间公司究竟做什么生意?”其实这些对散户来讲都无足轻重,散户对生化科技一知半解,雾里看花,只要见到“李嘉诚”三个字,羊群效应烘热的股民都两眼发光,一脸冀盼生辉的神情,一副稳赚不赔的模样,一副心神向往的姿态。“其实都是信李嘉诚而已。他的股票应该无问题啦。”约五十多岁的陈女士,在家里听见丈夫及儿子嚷着买长科,遂拿了三份表格,一家三口计划斥资十万多港元入票。

长江生命科技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李嘉诚概念股”。在它招股上市前,李嘉诚不仅通过长江实业集团投资该公司,还私人持有该公司近四成股权。长科上市前,长江实业持股55.2%,李嘉诚持股36.86%。上市后股权结构变为:长江实业持股44.02%,李嘉诚持股29.34%。7 月3 日,在该公司的上市记者会上,李嘉诚中途“杀出”,不厌其详地回答了十多分钟的问题,分析了长科的诱人前景,最后说:“我对(长江生命科技)公司非常有信心。”目前,长江实业持有长科六成股权,长科其余股权由李嘉诚及家族成员持有。长江实业称,将向香港公众人士发行新股以供认购,并配售予若干专业机构及其他投资者,此外,长江实业还将保证其股东获得若干长科新股的配额。

长科上市后,长江实业所持股权摊薄至4 ~ 5 成,即长江实业计划出售20% ~ 33.3% 的长科股权。香港市场早就盛传,长科计划于6 月或7 月上市,集资初步计划为5 亿~ 10 亿港元。如此,长科的估值在30 亿~ 50 亿港元之间。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长科的估值目标希望达到110 亿~ 120 亿港元,但需市况配合。另外,长科集资额将超过20 亿港元,比市场传闻的数目高出一倍以上,从而成为当年以来香港市场集资额最大的招股活动。

香港创业板上最大的公司是TOM,市值约为130 亿港元,如果长科估值120 亿港元,则李嘉诚系上市公司将占创业板总市值的30%。据了解,长科的保荐人为所罗门美邦香港主席梁伯韬,他曾在百富勤一手策划了TOM.com 的闪电上市。此次长科上市,梁伯韬再次出手,香港证券界普遍预期又将有一出大戏要上演。但是,一名美资证券公司分析员质疑,长科未必会是TOM.com 的翻版,因为与两年前不一样,纳斯达克生化股指数最近持续下跌,美国股市的生化概念远没有当初的网络概念热能够持续高涨。对此,投资银行专家指出,外围情绪是否配合,只会影响长科上市后的表现,而不会减低投资者对新股的欢迎程度。

在李嘉诚的“超人效应”带动下,这样一家过去两年分别亏损1.37 亿港元和0.57 亿港元的生物科技公司募集到近25 亿港元资金,让人不得不佩服其高超的资本运作手法与登高一呼应者如潮的声势。5 月13 日,受到长江实业宣布分拆长江生命科技的消息刺激,香港生化类股票全线造好,当天有19 家与生化科技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同步上升。其中,生命科技升幅达19.2%,误撞误中,这家公司被许多散户误认为就是李嘉诚的长江生命科技,从而备受追捧。其后,香港生化股继续走好,个股轮涨不断。特别是5 月14 日,股价仅0.013 港元的远东生物医药科技一举飙升0.02 港元,升幅高达153.8%。

上海源润投资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吴祥健说,香港二、三线生化类股和部分制药类股表现非常活跃,从前期中国制药、远东生物和生命科技等股的表现分析,似有大资金流入建仓迹象,远生医药科技甚至被建仓资金追高近160%。

虽然新股超额认购情况,在市况低沉下未及TOM.com 般疯狂,但已成为全城焦点,暗盘价升至3.3 港元。与招股价1.8 ~ 2 港元相比,平均高出1.7 倍。

以此推算,长科市值高达200 亿港元!若以暗盘价计算,而抽中的散户,成功获配1 万股,账面净赚3 万港元。结果长科于7 月9 日截至13 亿新股认购后,给予散户认购的一成股份,市传获超额认购逾百倍;而予大户认购的九成股份,则有八倍超额。

长江生命科技一出,顿然全城热烘烘闹哄哄,因为这只由李嘉诚出钱出力打造的新概念股,将继TOM.com 之后,演绎另一创业板神话。此次上市,将当初投资1 亿港元的长科,变成市值200 亿港元的生化上市王国,由他持有的三成股权,亦涨至60 亿港元;同时也令出任长科主席的李嘉诚大儿子李泽钜,成为继小儿子李泽楷“香港网络科技之父”后摇身一变成为“香港生化科技之父”。

高信证券董事胡孟青认为香港生化股炒作有些盲目,因为香港投资者对生化领域的知识不足,且市场上真正的生化股很少。生化股在香港市场的投资热潮是否会波及内地,让A 股生物板块也受惠呢?对此,券商生物行业研究人员的观点很谨慎。申银万国研究员曾敏认为,香港生化股炒作对内地A 股行情应该不会有影响。

国泰君安研究员李文健则认为,对于长江生命科技分拆上市的影响,需要等待该公司招股时公布进一步的信息,难以马上下判断。在香港,所谓生化股其实只是炒概念,因为香港生物科学技术产业及相关的科研基础并不具备完善条件。不过,李文健对内地A 股市场生物技术板块行情的出现也持悲观态度。

他认为,A 股生物板块有两大不足: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和龙头产品驱动,结果就是板块没有“重磅炸弹”。而且,李文健认为,无论是A 股还是港股,真正的生物股很少,所以,李文健认为,香港生化股行情向内地市场真正传递的信息只有一个:李嘉诚看好生物技术产业。

但是,在产业分拆上,长江生命科技分拆上市却可能有大得多的影响。胡孟青说,在香港,所谓的生化概念股,绝大多数都有内地背景。香港生化股若受追捧,此类公司筹资便利,必然会加大产业投资,并进一步赴内地发展项目和进行收购。

其实,李泽钜就曾说过,长科目前资金、技术及人才均充裕,不排除会收购其他生物科技公司。借市圈钱,借钱扩军,借手捉鸡,借鸡生蛋。李嘉诚利用全球生化热潮的潮起潮落,再度上演了资本运作的成功大法。可以预期的是,成功发行上市,坐拥巨额现金的新长科,可能会在内地大行收购、投资之举。

市场期待长科如同TOM.com 一样,左购右并,前冲后突,迅速长大长高长胖长肥,生出一个又一个的金蛋。

此次长科受到股市狂热追捧缘得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李嘉诚的超人名气;第二,李嘉诚为长科的上市请来了曾操刀TOM.com 上市,素有“红筹之父”

之称的梁伯韬运筹主持;第三,长科上市的承销团都由香港顶级的承销商组成,具有很强的市场运作能力,主承销商由所罗门美邦担纲,副承销商包括中银国际、BMP 百富勤、里昂证券及工商东亚;第四,李嘉诚为长科勾画的诱人蓝图;第五,券商以香港蓝筹股(绩优股)标准向客户认购股票提供了高达认购额九成的贷款;第六,从财技的角度看,长科此次公开发行的公众股份只占总股本的10%,为13 亿股,在供应有限又有众多利好的情况下,通过投资者间的内部竞争很容易掀起认购**;第七,最根本的一点,全球生化革命的狂热浪潮。

难有坦途

在2000 年年初,长江实业发布业绩时,李嘉诚就表示,生化科技会是集团未来重点发展的新目标。显然,长科在长江实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江生命科技的神话并没有成为香港股市的奇葩。到2002 年10 月10 日,长科股价更下跌至其最低点1.2 港元,股价缩水幅度达46% 以上。至2006 年3 月,股价更一度跌至0.86 港元。其间,虽也有部分利好消息不断刺激,但对大市毫无效果。2006 年12 月,长科又推出新概念,宣布拨款3.7 亿港元设立艾滋病研究院,此消息短时内刺激股价逆市急升6%。但此后,虽不断发布有关艾滋病药品的研究进展,长科股价始终在1.6 港元至1.3 港元之间震**徘徊。截至2007 年8 月10 日,最新股价是0.7 港元,仍远远低于其发行价。

长科辉煌如流星般稍纵即逝,与全球经济运行及大市症候不无关系。2002年7 月初,美国生物科技股创下1997 年来的新低,股民对二板市场的高风险股和生物科技概念开始心惊胆寒。而李家旗下的和黄由于近年大举投资欧洲3G 流动电话业务导致股价江河日下,持有和黄五成的控股公司长实,股价亦不见六成,市值蒸发逾6000 亿港元。长实及和黄的股价随外围大幅滑落,生物科技概念和李家概念的长科自然也受株连。

每次经历危机或金融风暴,我们所得的最大裨益是信心的建造。

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压力下,经济架构及社会状况出现实质改变,知识经济令有些人的环境比其他大部分人优胜,很多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投资及职位越来越不受保障,贫富悬殊、社会分化、工作及生活质量转变等问题亦令他们感到不安,在这种大转变中若要定出正确的航道,需要在政治、社会、经济及环境等方面有创新、多层次、多角度的意念和方法,很多时候,也许要重新评估我们固有的观念。

任何一项商业投资都会有风险,甚至是不能预料的风险,即使是超人也只能避免和化解风险,将风险招致的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而不能消灭风险。因此无论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还是公司的投资者(股东)都应当客观理智地面对各种风险,并对现实潮起潮落的和潜在难以捉摸的风险做出公正客观的分析与评断,而不能一味地相信预期,过分乐观。由于人们过分乐观地相信预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泡沫,网络泡沫、电信泡沫、地产泡沫、生化泡沫等。这些泡沫一旦破灭,对社会、对一国的损失是巨大的,对一个公司则可能是毁灭性的。安然、世通等诸多企业巨人正是在这些五彩缤纷的幻想泡沫中被资本市场毫不留情地吞噬了。前车之鉴,不应成为后车之辙。因为,许许多多的投资者确实输不起。

商业架构的灵活制度要建基于实事求是、能有自我修正挽回的机制(Check and Balance)。我指的不单纯是会计系统,而是在张力中释放动力,在信任、时间、能力等范畴建立不呆板、能随机应变的制度。

你们也许听过我说企业应在稳健中寻找跳跃的进步,大标题下的小点要包括但不局限于:开源对节流、监督管治对创意和授权、直觉对科学观、知止对无限发展等。

每一个机构有不同的挑战,很难有绝对放诸四海皆准、皆适用的预制组件,老实说我对很多人云亦云的表面专家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里有数,说得俗一点,有时大家方向都正确,耍的却是花拳绣腿、姿势又不对。

在面对“超人”的魅力时,投资者更应冷静地对待。虽然超人的确有超人的能力,但风险无时不在,商业竞争风云变幻,李嘉诚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特殊的时期里,也绝不可能是一路坦途。

“长江生命科技”从长江实业集团中分拆出来,对它们各自的发展都有利。

一方面,长江生命科技独立上市,不仅可以提高它的业务透明度和市场知名度,并且能够建立自己的股东基础与相应的资本厚度。长江生命科技今后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在股本和债务市场上开发和发展有关项目融资,而且它可通过认股权,把公司管理层的酬金与公司的股价挂钩,鼓励他们发展公司业务,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公司。另一方面,对于长江实业集团而言,不仅可从这次分拆中获得几十亿港元的特殊收益,而且今后能够专注于发展生物科技以外的核心业务筹措资金,并且有望将生命科技产业发展为集团新的利润来源之一。第三,通过市场运作,可以提高长江生命科技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便于长科产品更好更快地推向市场,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确定确立长科的生化科技龙头地位,便于公司在市场中联手合作。

比尔·盖茨曾讲过:“每隔三年我们都要好好审视一下几年来取得的成绩,这非常重要。任何一成不变的公司都很可能遭到淘汰,我们已经有太多的前车之鉴。”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的,并非只有李嘉诚。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你有知识,即使没有资金,小小的付出都能有回报而达到成功的可能。

其实,不少香港上市企业都善于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优势来壮大自己。反观不少内地企业到香港融资,即使首次招股时颇为轰动,以后却静若止水,鲜见第二次融资。纵然意图二度融资,市场早已是鸡飞狗跳,闻者怕怕,避之则吉。

有香港资深金融界人士指出,如此融资,只做一锤子买卖,好比在股本市场一次性借贷,远远不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看来,学会点金术,学会李嘉诚那样长期利用资本市场来发展壮大自己,仍是摆在内地企业家面前的一大课题。

商业的存在除了创造繁荣和就业,最大的作用是服务人类的需要。

企业是为股东牟取利润,但应该坚持为固定文化,这是经营的其中一项成本,也是企业长远发展最好的途径。

保持一颗平常人的心

香港作家冯两努认为,李嘉诚的成功之道在于心理素质。心静才能观察到万千的变化,心静才能捕捉到瞬息万变的商机,心静才能超然于缤纷繁杂的浑浊之外。冯两努指出,真正的成功需要经得起考验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以李嘉诚为例,成功的原因是“内心深层的心理素质和心力。”他说,一个人的成功不能单靠技术、运气与能力,心理素质才是致胜原因。冯两努说,商场上有不少入错行、选错路的例子,所以“心静”很重要,“心静”才能静观万物的变化。他认为,由于看不清方向,所以才会接受社会教训;若然仍未辨清方向,就会再受到社会的教训,在失败中累积经验,可以提升认识自己的心理素质,发掘自己的深层潜力。

李嘉诚在一个行业、一个产业、一种潮流里领先,从小到大,从夕阳产业到高科技产业,到后来,跨产业、行业、领域,由经济到文化传媒到政府公共领域,李嘉诚总能占据战略制高点,总能占据主动,引导前行,独领**。这位以资本为目标以资本运作为快事的战略大师一生学习不辍,好学不倦,敢于尝试新的未曾接触的领域。而且,从来都不曾放弃任何可以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超人眼光的机会。

李嘉诚对产业趋势的判断和市场时机的把握异常准确精到,从塑胶花到房地产,再到石油、电视以及对数码港、中药港计划的热衷,每次都是适应产业趋势的变迁。

他是否一步步地失去了平常人的心?站在狭隘的偏激的角度看答案是肯定的,但从更为广阔的历史角度看,从李嘉诚特殊的发展历程来看,李嘉诚没有变化,依然保持一颗平常人的心,只不过多了些必须的商业元素,多了些人情世故,多了些历史沉淀,多了些文化熏染,多了些你我不能也不可能体验到的飘逸潇洒。甚至,多了些李嘉诚自己,多了些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李嘉诚这个人不简单。他不摆架子,容易相处而又无拘无束,可以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到市区,没有顾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他甚至亲自为客人打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座上。后来大家上了车,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一一关心到,他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预订好了没有,当然,这间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产业。”在一位合作伙伴的眼中,原来李嘉诚是这样的平凡。

1991 年秋,李嘉诚收到一位英国丁姓华侨的来信,他在信中阐述自己山穷水尽、万念俱灰的处境。李嘉诚日理万机,平时连一些大的应酬都无法对付,却亲笔回函,以诚挚的态度为他“指点迷津”:丁先生:

人生起伏无常,尤其从事商业。穷人易做,穷生意难做。所以你现在面临的困难,只是数千年来无数生意人曾经面对的苦痛的一部分。

但如果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俭有效地面对现实,尽心经营,则俗话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不久你又有一个好的和新的局面。

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则海阔天空。以今日英国的工资水平,大不了再多找一份职业,生活绝对没问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送上五百英镑,请你一顿晚餐。想想明天会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这就是千亿富豪李嘉诚的胸襟与为人。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皮鲁克斯在《成就大业的潜能》一书中写到:“成就大业的基点就是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高度结合,凡是成功者,在这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

李嘉诚表示,香港面对经济转型之际,应该减低经营成本以增加竞争力,从而带动内部需求,增加就业机会。李嘉诚在一次致辞时曾表示,目前香港正处于经济结构性转型阶段,无论个人或企业,都面对着重大挑战。但香港的经营成本和工资,却比竞争对手高出以倍数计。他呼吁香港减低经营成本,以增强竞争条件,透过加强创意及增值能力,使香港经济成功转型,从而带动其他内部环节的服务需求,增加就业机会,使全港任何阶层都能受惠。李嘉诚又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史无前例的机遇,对香港来说是喜多于忧。面对迅速成长的内地企业和国际机构的竞争,港人若不急起直追及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可能会减弱中介地位。

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李嘉诚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来看看李嘉诚自己的信条吧:

其一,勤是万事之基础,勤力工作,对股东负责,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

其二,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要慷慨,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他人利益,而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

其三,始终保持创新意识,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不随波逐流,要善于坚持自己。

其四,坚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其五,任何决策,都必须有全局意识,要统筹全局,平衡各方,一旦决定,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中途绝不轻易更改变动。

其六,给下属树立高效率的榜样,集中讨论具体事务之前,预早通知各有关人员,做好充足准备,以便当场决策,而不是持续无效率地争论。

其七,实施决策应当沉稳持重,但不能忽视下属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应变能力。

其八,要随时了解下属的希望与想法,确保员工的基本利益,令到员工以公司为家,公司的事业就是员工的个人事业。

其九,凡事留有余地,尤其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固然要给属下施加压力,但必须是能够达到的合理目标。

收购AG

无论任何风高浪急,也不论如何诽长流短,甫出世就体弱多病的长江生命科技始终坚持自己的业务发展与扩张,并且在多方面做了扎扎实实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2005 年4 月5 日,长江生命科技斥资5300 万加元(3.47 亿港元)收购加拿大第五大的保健食品公司SANTENATURELLEA.G.LTEE(简称“AG”),大举拓展保健产品业务的海外市场。集团总裁及行政总监甘庆林表示,收购AG 是集团全年发展计划的首个项目,亦为策略性部署的重要一环。而AG 的稳定销售额及盈利基础将可强化集团之收入来源及盈利表现。甘庆林表示,集团已认定好几个具有潜质的收购目标,并正密切磋商,期望短期内可再落实数个重大收购项目,实行既定收购策略,加速业务扩张,为企业增值。

甘庆林表示,长江生命科技未来的重点策略为加快落实健康相关产品业务的全球性拓展计划,除了会陆续推出唯健TM 免疫素系列的新产品外,更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而收购加拿大的AG 公司,正是集团的保健产品业务迈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AG 将成为集团拓展北美洲市场的桥头堡,亦将于集团健康相关业务扩张上扮演重要角色。他续说,集团早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抗癌产品的临床前测试,收购加拿大的AG 公司,将有助我们进一步实践于加拿大发展健康相关业务的计划。

AG 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的资产净值约为1500 万加元(约9900 万港元)。截至2003 年及2004 年12 月底止两个年度除税及特殊项目后纯利分别约为370 万加元(约2300 万港元)及410 万加元(约2600 万港元)。换言之,此次收购的市盈率约十三倍。长江生命科技此次购入的AG,为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保健产品市场领导者,在当地市场占有率逾二成。长江生命科技此次以足额现金支付收购。在李嘉诚的资本魔术棒下,长江生命科技在风风雨雨中稳步发展。

从诞生以来就负面消息多多,可谓命运坎坷的长江生命科技,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李嘉诚医疗梦想的延续伸展,但其差强人意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李嘉诚投资生涯中的令人持续观望的前景未明的问号。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我等一叶障目的凡夫俗子依然不能看到其美好的前景。正因为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长江生命科技的追赶潮流运作被外界视为借助资本市场中的一个资本运作行为。

其实,依据李嘉诚过往的资本魔法,长江生命科技若然坚持收购合并扩张的惯常资本运作,大举收购内地及海外有潜质的生化公司,注入更多有实质性的业务,使公司一如TOM 那样,早日摆脱虚拟运作,走向实际操作,给市场看到实在的前景与方向,再借助李嘉诚的声威与长江的品牌,应该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走出目前的困局。至少,在内地目前保健市场风生水起的时代,利用市场对保健品的期待与疑虑,利用内地人对国产保健产品的亦步亦趋与将信将疑,全力推销李嘉诚概念的生化科技保健概念,应该很快就会在保健品大市场打开缺口,并且使长江生命科技在实体运作的极短时间内转亏为盈,获取巨额利润。

其实,长江生命科技完全可以拓宽自己的业务领域,在坚持生化研究的同时,寻求内地众多的民间偏方妙药,独辟蹊径,中西结合,与和黄药业及屈臣氏零售网络合纵连横,相辅相成,上下呼应,强化产业链接,寻求回归现实的稳步发展。坦率讲,长江生命科技所需要的不是充满白领的一所又一所的研究机构(这是一种资本市场理想化的操作),而是一座又一座充满蓝领的工厂,对香港及内地资本市场来讲,最具吸引力的资本内容,在任何时候都不是美好的愿景与许诺,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卖出去赚回来的拳头产品。

很显然,在当今欧美日生化科技日新月异的客观背景之下,姗姗来迟的长江生命科技在毫无科技背景实力依托的香港,企图盲人摸象式地创造新世纪的科技神话,无异于妙想天开,断难成事,若然坚持公司上市生化研制发展方向,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予市场的只能是有信心的美好前景。毕竟,市场信心不是永恒的。

2006 年8 月30 日,李嘉诚将价值24 亿港元的长江生命科技(8222)股份,转赠李嘉诚基金会。联交所股东权益申报的资料显示,李嘉诚已把私人持有的28.35 亿股长科股份,无偿转让李嘉诚基金会,占长科已发行股本的29.5%,以当日收市价计算,市值24 亿港元。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仍然持有44.3% 长科股权。

身兼长实及和黄主席的李嘉诚,在出席集团的业绩发布会时曾透露,最终会把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私人财富,捐到他视作“第三名儿子”的李嘉诚基金会,但明言不包括长实、和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三家公司的股权。李嘉诚8 月30日通过发言人重申:“长实、和黄、赫斯基三家公司的股票,无论现在或将来绝不会投进基金会。”除了这三家公司的股票外,其他资产都可以捐出。李嘉诚解释,长实是整个企业的控股公司,和黄是涉及多个范畴的跨国企业,赫斯基能源则是主要核心业务,所以股权不宜变动。他多年来都有投资其他行业股票、债券等,这些资产不少已投进基金会。

事在人为,知识可改变命运

李嘉诚的成功秘诀如待人以诚、知人善任、躬身力行,早已被企业管理界奉为金科玉律,但他能有如此识见又离不开他对阅读和求知的重视。跟他谈商人的社会角色,他会引用司马迁的《货殖传》作解释,强调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不冲突。问他财富是什么,他的答案亦极具智慧,财富对今时今日的李嘉诚来讲,只是数字游戏。如果进一步追问财富的真谛,他却看得很化外,财富本身不能给人带来富贵,只有自然安详快乐的内心世界,才是富贵的,有价值的生命。

李嘉诚谈到,在商的行列里,确实不乏满脑袋只知道赚钱,甚至在道德上有所亏欠亦在所不惜,干出恶劣行为的人,他们伤害到企业本身及整个行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只懂钻营,并于道德标准和法律尺度中寻找灰色地带。然而,更多的商人却知道今天商业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靠个人勇气、勤奋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建立社群社区所需要的诚实、慷慨,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公平、更公正的社会。李嘉诚说,今天的中国人是幸运的,我们不必像范蠡一样受制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今日我们可以像富兰克林一样建立自我,追求无我。而不是囿于道德说教去建立无我境界。

如今,李嘉诚的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地产、港口、电信、酒店、零售、基建、生化医药和能源等八大项;投资地点遍及世界五十二个国家,不过,有一些生意套用李嘉诚的话说是“多多钱给我赚我也不肯做,有一些地方是有钱赚也不肯去赚。”在印度尼西亚发生华人妇女大批被奸杀的事件之后,令他即时喝停在当地要进行的一项投资计划;南非尚实行种族隔离政策时,他拒绝到该国投资。

他说他选择投资地点,首要是当地的法律对投资者要有保障,而且还一定不能歧视中国人。

虽然处身滚滚红尘、唯利是图的社会当中,但是若能保留一点值得自傲的地方在内心处,人便可以生活得更有意义。

这一点做人原则,解释了李嘉诚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在中国人的社会,从商绝非一件轻松的事,无论事业发展得多大、多么成功,还是有人以不屑的口吻看待商人,仿佛赚钱只是个人之事,与其他人无关,最多只是蚕食他人的利益,更遑论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工作了大半个世纪,而且可以说拥有辉煌成就的李嘉诚,绝对有资格为商人说一句公道话。

根据汉司马迁所著的《货殖传》,商的作用是互通有无,当时他已经为商人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抱不平,事实上若企业家有好的创意,有好的经营之道,能为国家创造财富,对社会的贡献绝不在他人之下。

不断挑战自我,永不放弃学习,使得李嘉诚在众多的领域里都能进入最高境界。他能够将塑胶杂志上的信息转化为他工厂的主要产品;能够将几台破旧的机器翻新并使之像印钞机一样快速运转;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香港产业发展的方向并高屋建瓴;能够熟练地应用股市来进行他的企业扩张;能够精确地计算出一个上市公司的合理股价;甚至紧随全球经济波动确定他在其他地区不同领域的投资。更为神奇的是,他能恰如其分地或者高瞻远瞩地把握世界经济走势的浪奔浪涌。在传统产业里称雄的同时,李嘉诚也能在新经济的海洋里呼风唤雨,揽月捉鳖。在新的科技概念的经济体系中,依然呼风唤雨,引领风气。这是一个远离我们生活时代而又驾驭我们生活时代的现实的实实在在的商圣。

2005 年9 月8 日早晨,公务繁忙的李嘉诚,特意抽空三小时,亲临位于麦当劳道的圣保罗男女中学探访,在早会中鼓励全校1200 名同学将梦想付诸实行,才能获得成功。之后,李嘉诚又与40 名高年级学生举行座谈会,分享他的奋斗史及成功座右铭——“事在人为,知识可改变命运”,会后学生均表示获益匪浅,感受到李嘉诚对教育的热诚,会更努力读书来报答他。

在没有通知任何传媒的情况下,李嘉诚晨八时许到达圣保罗中学,与学生分享他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他自喻“做梦者”,勉励年轻人要有梦想才会成功,但追逐梦想的过程不应只流于空想,把梦想付诸实行才难能可贵。李嘉诚指他的梦想是希望中国有朝一日能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看齐,他指中国人既勤奋又能干,但民族实力和一些西方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他十分重视教育,相信“知识可改变命运”,办好教育可使中国更富强。

李嘉诚提醒莘莘学子,未来世界的要求将愈见苛刻,勉励同学要终身追求更扎实的知识根基,比别人更努力进取,才能成为非凡出色的人。即将面对高考的中七林同学表示,李嘉诚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对他有很大启发:“他令我更明白追梦需要实践,我希望入读香港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可以实践科学家的志愿,亦可以保障生活。”

以下是李嘉诚与学生的精彩对话:问:推动您人生前进的信念是什么?您什么都拥有,还要追求什么?

李:我日日都在发梦,就如法国文豪雨果这一句话:“世界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内心的天空。”我比较幸运,摸索到一条人生的道路,我对生活上衣食住行一切的要求都很朴素简单,只是不停有梦想。

一个人只要不停探索,就自自然然发觉你的天地很大。如果有一天你有成就的时候,能够贡献社会、贡献国家、贡献其他人,你的内心世界会很快乐。

李:太多!太多!所以我自己创立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将实现我一生做不来的事,会继续完成我想做的事!

问:为何一直愿意做出慷慨的捐赠?

李:我是一个没有童年、没有少年的人。没有童年是因为打仗,没有少年是因为要担家而辛勤工作,所以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及医疗的重要。我曾经说过知识改变命运,我就是一个例子,我年少时辛勤工作,一有空余时间,便尽量看书、去“抢”学问。我以支持教育和医疗工作为我终身不渝的职志。

问:在商场打滚多年,经历多次风浪,您如何能独具慧眼,快人一步?

李:不断学习,每天增强自己的知识。对于现时的工作,我每天只投入少于三分之一的时间应付,余下的三分之二的时间,我用于探索世界各地最新的动向,基础的准备功夫做得好,当机会一来时,我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小时计做出决策。

问:香港的学生应该留在本地升读大学?还是出去深造?

李:香港的大学是好学校,但外面亦有好大学,条条大路通罗马。

问:香港的青少年与新加坡等其他亚洲地区的比较,有何优劣?

李:其实香港优势有不少,而新加坡亦有强项,例如当地有些居民精于英语。但最重要的其实是“事在人为”四个字。

中国人有一句简单的话:“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其实不对,不单是男儿,是男女都适用的,男女当自强。

2005 年11 月23 日,李嘉诚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组专访:问:您多年来坚持不渝的奉献精神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信念?

答:这个我告诉你真的故事吧,有一个晚上,无端端地就想起来,世事难料,你坐飞机也可以出意外,你骤然之间有个疾病,也可以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整个晚上睡不着,临到天将近光的时候,我说傻瓜,为什么要这么艰难?你有这么多不同的投资,不同的事业,你将这个投资的哪一部分,给了,当你有第三个孩子就行,如果我生多一个孩子,无论男的女的也一样。

你也希望他有事业,也希望他有一个基础,那么,你当基金会是你的孩子就行了。结果隔天晚上,我跟家里人一道吃饭,我就告诉他们了。我说,昨天整个晚上睡不着,之后,其实我发觉,我另外有一个孩子,我的儿子、太太都惊奇了。爸爸你讲什么?他们不讲,眼睛就看着我,不知道我究竟要讲什么。

我说,睡不着,想起来,如果我当这个基金会是我的孩子,什么担心都没有,就是先将投资的资产,放进这个基金。那么,你一点都不要担忧,这个就是,其实也可以说,一种启发,这个在我一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

答:有。其实就医,是一个社会的进步,无论是什么国家,什么政策,就医都是最重要的。就医能够令社会进步,医疗是一种关怀,这个社会如果有进步,有关怀,都是好的。

问:您常年以来,一直在从事公益事业,捐了这么多的钱,那么您认为,这是给您带来金钱上的损失,还是说,您也获得了财富呢?

答:有的人一生之中,虽然非常长寿,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社会、人家也没有得到他的益处,那么,他这一生是有一点浪费了。我在这里讲,一个人如果在这个世上,衣食住行都是好的,已经有了这个条件之后,那么,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你可以说是义务,也可以说是责任。

问:我不知道,您对教育和医疗慈善公益的事业投入这么大,跟您幼年的一些经历,到底有什么关系?

答:有。有。有一大堆关系,因为,童年我正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那么,战争失学一年,再一年,两年,非常希望能够念,但是,来到香港,生活的关系,结果也没有继续念书下去,就是马上做事,所以,就感觉到了。

问:为什么没有继续下去?

答:我父亲也有做事,但是,收入是不够支持我去念书,没有能够让我可以继续走进学校念书。因为爸爸的咳嗽,每天晚上,他在咳嗽的时候,也根本没有看过医生,等到他自己知道严重了,才联系公立医院,我们跑进去,他进去医院的时候,也是我陪他进去的。然后再过几个月吧,半年,可能八九个月,就一路都是处在医药不够、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结果他去世了。

问:这一惨痛的经历是否令您难以忘怀?

答:这个是当然的。所以,这阶段的经历,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留在脑海里,就是说,如果有一天,假如我事业可以达到跟今天大不相同的环境之下,那么以后要牢牢记住,就医、医疗都是最重要的。

就医来讲,就是我可以讲,我也幸运,怎么样幸运呢?因为在最困难的那一段时间,我一路都是尽量求进步,尽量抢到多一点学问,到今天这么多年来,是没有一天停过的。甚至旅行,我还是带着要看的书。

我一生可以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一个是我十二岁的时候,从一个天真、充满幻想的小孩子,跑到香港,见到另外一个世界,但不是我所希望的这个世界,那么,转眼之间就变为成年了,非常努力,不怕辛苦,充满责任感,这是第一个关。

第二个关应该是我二十七八岁的时候,那个时候,开始离开了贫穷,可以说,以后都不需要做事了,可以退休了,二十七八岁都足够了。

答:有的人,你比财富,财富不是单单用金钱来比拟的。

问:那您说,还有什么东西能衡量财富呢?

答:衡量财富就是我所讲的,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

问:怎么能够使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富贵呢?

答:你自己,能够在这个世上,对其他所有你帮助的人有贡献,这个是内心的财富。这个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是真财富。因为如果金钱的财富,你今天可能涨了,身家高很多,明天掉下去了,你的财富可以一晚之间,变为一半,不稀奇的事。

当然我说今天、明天这个是几个比喻,是今年、明年吧,但是在变化,只有你做在世上人家已经得益的,这个是真财富,任何人拿不回来。

问:您不仅仅是用您的,不仅仅是用您的金钱财富,来投入公益事业,也是在用您的心血?

答:对,这个绝对我可以讲。我曾经在内地一个公开的场合讲过这个话,因为,最初开始建立汕头大学的时候,也面对很多不同的困难,社会上理解的,当时我曾经讲过,我说,如果教育跟医疗,我拿金钱出来,有人可以跟我达到我的目的,去做得最好,我出钱,他出人,我在后面。

我甚至可以说,如果能够帮助很多很多人的话,在医疗、在教育,你叫我跟他叩头都可以,但是,如果为了赚钱,你叫我,我却未必可以。

今天做这类的事,经济是其次,我投进去的时间跟心思这方面,才是我重要的一部分。其实,这个也花了我不少时间,现在来讲,大概有最少30%的时间,我都是在做公益的。

问:您几十年来从事公益事业,我觉得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是什么东西,始终能够让您在心里头保持这样一种**?

答:这个最要紧的就是内心世界,你感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人,那么你能力做得到的,你这一生应该好好尽心尽力去做。

自己来讲,全公司也知道,我吃的是非常简单,穿的也是简单,吃的、穿的都是这样。

如果让我讲一句“富贵”两个字是不是连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能得罪了人,但是其实也有不少人,富而不贵。所以真正的富贵,是用得来的金钱,做我们一点义务。你也可以作为公民,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你也有责任,希望这个社会更好、更进步,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关怀、得到帮助,那么这个社会就进步,更加好。这个是做人的一个原则。

等于是要每个人没有什么困难,也不希望人家帮忙,这一点也是做人的道理。所以我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想得通的话,你贵是从你的行为而来。

问:李先生,您能告诉我吗?李嘉诚基金会既然在您的心目当中是您的另外一个孩子,您能向我们描述一下,现在基金会有多大?它是什么样子吗?

就是它做多少,跟基金会现在有的是完全无关系,在我健康良好的时候,基金会每年捐的钱都是我额外拿出来的。

这个基金会假如今年做十个亿,我放进十个亿给它。那么有一天我真的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也是非常稳固的事业。这个将来已经想到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几百年以后的事。因为有的人基金是一年年掉下去,到某个时候,就自然没有了。但是我现在做这个基金会,是每一年都有增长,如果我今天离开了,公益事业应该不少于我今天所做的。

问:您这个心是无限的,它还有一个示范的作用?

答:就是希望如此。我的力量,的确有些杯水车薪,希望能够多一点同道中人,那么他们的力量才是最大的。我自己毕竟是非常小的力量,希望就是说,多一点人,跟我想法差不多,而且比我再好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才会大。如果一个社会有进步,有关怀,这个社会就会非常和谐。

问:您心中和谐的内涵是什么样的?

答:也会理想,充满关心跟爱。一个人,你无论有什么好的用,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前一段时间,如果能够快快乐乐地回想起这一生到这个世界上,虽然人家也为我服务很多,但是我也为人家服务不少。还有,我离开的时候,这个影响还是继续下去。那么,你真真正正会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