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的学生

在学校里,约瑟夫是一个用功的好学生,他天资聪颖,记忆力惊人,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是优秀。虽然他的家境贫穷,但是他学习努力,成绩突出,没有一个同学轻视他。多年以后,同学们回忆时,说他“瘦而结实,鹰钩鼻子,窄脸有麻子,眼睛乌黑,活泼好动。身材虽小,但是强壮有力,是学校最优秀的摔跤手。”

斯大林回忆上学的时候说,他最喜欢算术,也就是数学,还会画点画,到了老年还记得学过的希腊文。

俄罗斯的官府采取高压政策,在学校里只许说俄语,把俄语强行列为正式语言,所有的课本都是俄语,每周只有可怜的两节课讲格鲁吉亚语。在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民族的语言反而成了“外语”!这一切引起了很多格鲁吉亚学生的愤怒,更激起了他们的民族感情。许多同学对沙皇的严酷统治不满。

和许多同学一样,约瑟夫热爱自己的格鲁吉亚民族,醉心于格鲁吉亚的历史和文学。他们偷偷地传诵着格鲁吉亚的民间故事,崇拜格鲁吉亚的民族英雄,尤其是那些反抗俄国统治者的勇士。约瑟夫读过歌颂民族英雄的《大盗卡科》、《披着豹皮的勇士》等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柯巴。柯巴是一个反抗官府和地主老爷的格鲁吉亚好汉,专门杀富济贫,勇敢无畏,是格鲁吉亚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后来,约瑟夫参加革命斗争,他给自己起的第一个化名就是“柯巴”。一直到他的晚年,他最亲近的战友也称他为柯巴。

从上小学开始,约瑟夫喜欢读书,获得了丰富的知识,1894 年,约瑟夫·朱加什维利15 岁了,他从教会小学毕业时,交给母亲一张优等证书。

学校里的神甫们保送他到第比利斯的正教中学学习,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一位优秀的神甫——上帝最恭顺的仆人,他们没有想到,这个个子矮矮的学生后来成了沙皇制度的掘墓人。

叶卡捷琳娜高高兴兴地送儿子去上学,她觉得她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正教中学毕业以后,儿子就会成为一位体面的神甫,生活有保障,到处受到人们的尊敬。

第比利斯是格鲁吉亚的首府,有15 万人。比起安静的哥里镇,是一个热闹的大城市。城市里有宽阔的广场和街道,繁华的集市,还有一条从黑海通往里海岸边的铁路。在附近的巴库发现了石油,钢铁的井架一个个矗立起来,从地层深处采出来源源不断的石油。这里成了一个工业区,各种各样的工厂越来越多。在第比利斯,既有到海滨疗养的神气活现的老爷和花枝招展的太太、小姐,也有更多浑身油渍斑斑疲惫不堪的工人。格鲁吉亚人对俄罗斯人的不满随处可见。

第比利斯正教中学是教会严密控制的地方。每天早晨7点,所有的学生必须排着队,在礼拜堂长时间地跪着,向上帝祈祷。白天,一节又一节课排得满满的,课间还要祈祷。神甫们穿着长长的黑袍,阴沉沉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监视着所有的学生。课程只有《圣经》、希腊文、拉丁文、俄文。学生不许离开学校,如外出,必须向学校请假,得到特殊批准,才能请两小时的假。下午5点以前,又必须回到学校。

每天夜里,二三十个学生挤在一个大宿舍里睡觉,过的是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学校里伙食低劣,难以下咽,让人半饥半饱,也没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活动场地。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学校的纪律森严,学生犯了一点点错误,就会被押到黑暗的地下室里关禁闭。要是敢流露出对学校不满,就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更让人气愤的是,神甫们偷偷地搜查学生的宿舍,私自翻检学生的行李被褥,查看学生的书籍和笔记本,偷听学生的谈话,和卑鄙的暗探一样。神甫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为上帝效忠的恭顺奴仆。这个学校像修道院,又像兵营,更像一座阴沉沉的监狱。很多学生私下里把学校叫做“监狱”、“看守所”。

很多年以后,一个学生愤愤地回忆说:“我们被关在高墙里面,活像一群囚徒,无辜地被迫长期受着监禁。”“生活是这样悲惨单调,我们感到沮丧和忧郁,在屋子里和走廊里闷得要死,这里永远没有青春的快乐。”许多青年学生在暗中反抗。

刚到学校的时候,约瑟夫留给同学们的印象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他的记忆力出色,学习不用费力气,一年级的时候,他在班里的成绩名列第八,二年级时名列第五,但是他厌恶正教中学的课程,厌恶这里的统治,反对对思想的禁锢。他热爱读书,想尽办法借书、读书。

约瑟夫在中学的时候尝试着写诗,在他16 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致明月》:

诗人啊,

你热泪满眶,

为农民的苦难黯然神伤,

此后,你又亲眼见到了非人的磨难,一桩又一桩。

伟大的祖国使你激动,

你一次次欢呼,

像瀑布奔流之下,

你的歌声响彻云霄。

祖国给了你灵感,

你弹拨着神圣的琴弦,

把理想倾注在她身上。

这首诗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强烈的感情。他还写诗歌颂反抗侵略而牺牲的勇士。

约瑟夫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他想方设法,从第比利斯的流动图书馆借书,他读过法国巴尔扎克、雨果歌颂法国大革命的小说,读过托尔斯泰、契诃夫、费德林、果戈里揭露俄国农奴制度、批判俄国社会的书,他一本接着一本认真读着。他还读过哲学家费尔巴哈、斯宾诺莎的著作,读过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著作,科学家达尔文的著作,许多书都是正教中学严禁阅读的。从书籍里,约瑟夫寻找着真理、追求着科学,吸取着人类创造的丰富的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的增多,他逐渐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对学校里每天都要学习的《圣经》,产生了严重的疑问。

每天早晨,教士带着学生们到教堂祷告,有的同学低着头,虔诚地默默念诵着祷词,有的学生低下头,却忍不住东张西望。有一次,一个同学发现,约瑟夫紧紧贴着前边的同学,低着头,好像在独自背诵祷词,仔细看去又不像。他凑近一看,原来约瑟夫在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这个同学轻轻碰了约瑟夫一下,压低声音问:“你看的是什么书?”

“一本关于人,也是关于上帝的书。”约瑟夫轻轻地回答。

“什么书?”这个同学偏要寻根问底。

约瑟夫展开书的封面,这个同学不禁睁大了眼睛,天哪,约瑟夫手里的书,竟然是达尔文的《人的起源》,对于教会来说,这是一本禁书!

里面讲的和教会的宣传完全不同。约瑟夫敢带着这本书到教堂来读,把让人讨厌的清晨祈祷,变成学习的时机。如果让那些教士发现,麻烦就大了,将会受到很重很重的处罚。

约瑟夫仿佛看出了同学的担心,淡淡地笑了笑:“不用管那一套,你也认真地读一读吧。这本书是一定要读的。”

一位神甫向这边走过来,约瑟夫立刻把书藏起来。

正教中学的学监和警察局的密探一模一样,经常秘密查看学生的活动,在阴森森的办公室里,翻开正教中学的“品行登记簿”,记下学生的思想、活动。

1886 年11 月,正教中学的学监回到办公室,翻开“品行登记簿”,找到记载约瑟夫·朱加什维利的那一页,在里面写下:“学生约瑟夫·朱加什维利从城市的图书馆借了一本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海上劳工》。校长曾经指示说,让他长期蹲禁闭。上次为雨果的那本《九三年》,我已经警告过他了。”

1887 年3 月,学监在“品行登记簿”上又一次记下:“没收学生约瑟夫·朱加什维利的《民族文学发展史》。”翻翻登记簿,这样的记录不止一条两条,已经很多了。学监怒气冲冲地写着:“这已是第13次发现该学生阅读从廉价图书馆借来的书了。”学监向校长汇报了约瑟夫的越轨行动,校长恶狠狠地下命令:“罚他长期禁闭,并给予长期警告。”

雨果写的《九三年》是一本歌颂法国大革命的小说,主角是曾经当过教士的郭文,后来投身革命,在残酷的内战中保卫新生的共和国,坚决镇压封建贵族和反动教士的叛乱。《海上劳工》写的是勇敢的渔民吉利亚特,勇敢地搏击海上的狂风恶浪,奋力战胜巨大的章鱼,是一部动人心弦的故事。如果要做上帝忠顺的奴仆,当然不许阅读这样的书。要是教会学校的学生都学习郭文和吉利亚特,岂不是天下大乱!

多年以后,斯大林的一个同学回忆说:“我们在做礼拜的时候读书,把书藏在靠背椅下面。当然,我们得十分小心,以免被教师捉住。约瑟夫手不释卷,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在阅读。”这个同学说,“在学校令人难以忍受的窒息气氛中,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唱歌。约瑟夫领导我们即席合唱,他的声音清越而愉快,当我们唱起喜欢的民歌时,总是十分愉快。”

在正教中学里,对约瑟夫·朱加什维利不利的记载越来越多。1898年9 月29 日,正教中学的一个报告中说:“晚9 时,一群学生在饭厅里围着约瑟夫·朱加什维利,他给他们读一些没有经过校方批准的书。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对学生进行了搜查。”后来,又记录了约瑟夫领着学生抗议学校的事件。

从阅读进步的文艺作品开始,约瑟夫逐渐接触到了更多的书,他开始读到禁书,读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在俄国秘密传播。第比利斯已经出现了革命的地下组织,宣传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革命真理,组织工人罢工。

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强烈地感染了约瑟夫,使约瑟夫认定,马克思主义,就是真理!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多年以后,他还清楚地记得,他和同学在一个小书店里初次见到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同学们非常高兴,早就想读一读这部伟大的著作了,这本书被称做工人阶级解放的“圣经”。大家决定共同凑钱买下这本书,书店老板眯细了眼睛,笑眯眯地说了一个价钱,让这些穷学生忍不住叫出声来:“太贵了!不能便宜些吗?”他们几个人央求老板,老板摇摇头。约瑟夫和同学们商量了一会,大家决定用所有的钱把书租下来,老板仍然要的钱不少。同学们的钱只够租几个星期。“好吧,几个星期就几个星期。”约瑟夫和同学们捧着珍贵的书走了。

回到宿舍,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开始读这本书吧。”约瑟夫摇了摇头,对同学们说:“不,现在还不能开始读,我们要先做一件事情。”他对大家说,“在整个第比利斯,只有这一部《资本论》,很多人渴望学习这本书,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这本书抄下来,让它变成两本!

大家有没有意见?”同学们一致赞成他的意见。约瑟夫说:“好吧,从今天开始,每天晚上,等别人睡着以后,我们轮流抄写。今天先从我开始。”

从这一天开始,每天深夜,同学们悄悄起床,小心地挡住门窗,在微弱的灯光下,趴在**勤奋地抄写着。

几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约瑟夫还书的时候,得意地拿出厚厚的一大摞笔记本,老板的脸立刻拉长了,原来这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手抄本。同学们分头努力,把这本几十万字的书从第一页到最末一页全部抄下来了。在抄写的时候,还要提防着正教中学的教师和学监,但是,他们终于抄下来了。书店老板垂头丧气,只好承认自己的失败,出租这本书的价钱大大降低了。

1928 年11 月,斯大林已经是苏联共产党的领袖,在莫斯科会见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的领导瞿秋白等人时,充满感情地回忆起30 年前年轻时的生活,他谈到家乡的艰难困苦,谈到他好容易才得到了《资本论》的第一卷,如何在与警察和暗探的斗争中偷偷地读这部著作,后来又如何千方百计地找到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他说,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熟读了这些书籍,才真正地懂得一点马克思主义。

1898 年8 月,约瑟夫参加了第比利斯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地下组织“麦撒墨达西”,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革命组织。和他在一起的有才华出众的萨沙·楚鲁吉泽和克泽霍维里,他们反抗沙皇政府,捍卫工人的利益,在高加索一带有崇高的威望。

约瑟夫负责组织一个铁路工厂的工人学习小组,给工人讲课。他深入到工人们简陋破旧的窝棚里,热情地宣传着革命的道理。还要时时刻刻警惕着警察的搜捕,然后匆匆赶回正教中学,想办法编造一个请假的理由。几十年以后,他深情地回忆说:“在这些同志中间,我受到了第一次战斗的洗礼。第比利斯的工人是我最初的教师。”

1898 年,他参加第比利斯工人大罢工。在革命运动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开始写传单,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地下组织“麦撒墨达西”里,他迅速地成长着。

约瑟夫一边学习马克思主义,一边积极参加工人革命运动,他来自社会中最贫困的阶层,他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有着深刻的血肉联系。

他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马克思主义,也不是盲目地参加罢工斗争,在革命实践中,他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在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他参加革命实践,指导革命实践,组织和领导工人斗争。这一切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6 年,在第比利斯铁路总工厂的群众大会上,斯大林深情地回忆了他参加革命活动的初期经过,他说:“我想起了1898 年,当时我第一次接受一个铁路工厂工人小组的工作。这是大约28 年前的事情。我想起了我在司徒卢阿同志的家里,在季布拉泽(他当时也是我的一个老师)、乔德利什维里、齐赫泽、波乔利什维里、尼努阿以及第比利斯其他先进工人面前,怎样受到实际工作的初步教育。跟这些同志比较,我当时是个年轻人。也许那时我读的书比这些同志中的许多人稍微多一些。

但是作为实际工作者来说,毫无疑问,我还是刚刚开始。就在这里,在这些同志中间,我受到了第一次战斗的洗礼。就在这里,在这些同志中间,我成了革命事业的一个学徒。由此可见,我最初的老师是第比利斯的工人。”

约瑟夫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革命活动上,他和正教中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学校几次搜查他的宿舍,想找他的岔子。约瑟夫愤怒地和学校辩论,抗议他们的无理行为。1899 年5 月,正教中学贴出布告,宣布开除学生朱加什维利,布告上的理由是“无故不参加考试”。这时候,他已经快要毕业了。

约瑟夫·朱加什维利离开了正教中学。他没有成为一位神甫,而是为自己取了一个化名“柯巴”,变成一个职业革命者。这一年,他只有19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