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鞋匠的孩子

格鲁吉亚位于亚洲西部高加索山区的崇山峻岭中,北部是积雪高达五千多米的高山,西部濒临黑海处有一片不大的平原,南部和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土耳其交界,东部和北部是俄罗斯。格鲁吉亚盛产葡萄、柑橘和茶叶。

格鲁吉亚是一个古老而勇敢的民族,公元前六世纪就建立了科尔希达王国。多年来,格鲁吉亚人顽强地抵抗外来侵略,建设自己的家园。

1801 年,格鲁吉亚被强大的俄罗斯占领,变成其殖民地。从此,俄国军队和贵族在格鲁吉亚趾高气扬,格鲁吉亚的学校里不允许讲格鲁吉亚的语言和历史,但是格鲁吉亚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多次爆发起义,顽强地反抗俄国沙皇的统治,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

在格鲁吉亚群山环抱的小镇哥里,有一个穷困的鞋匠维萨里昂·伊凡诺维奇·朱加什维利,他的妻子名叫叶卡捷琳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朱加什维利,是农奴的女儿。他们的家是一间破烂的小屋,只有六平方米。

墙上有一个小窗户,低矮的屋里总是忽明忽暗。屋子里摆着一张摇摇晃晃的旧桌子和几个凳子,以及一个铺着草垫的木板床,旁边是一个更小的厨房。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下雨的时候,泥水从院子一直流到屋子里面。他们结婚以后一连生了三个男孩,因为家里穷,吃不饱,穿不暖,孩子有病没钱治,都没有活下来。

1879 年12 月21 日,叶卡捷琳娜又生了一个男孩,父亲给他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约瑟夫,希望他能够顺利长大。这个孩子的全名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什维利,朱加什维利是姓,维萨里昂诺维奇是父名。这个穷鞋匠的儿子,就是后来震惊整个世界的斯大林。

约瑟夫是老四,母亲把全部的疼爱和心血都倾注到他的身上,希望他健康、聪明。

哥里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银波闪闪的库拉河从山谷中奔腾而出,绕着一个平缓的丘陵,从小镇旁边流过,河水湍急而清澈,遥远的群山上是茂密的森林。山谷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葡萄园和果园。自古以来,格鲁吉亚以优质的葡萄酒闻名于世,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都醇美而芳香,哥里一带出产名贵的金色葡萄酒。但是,生活在这片美丽土地上的人民,却摆脱不了穷困。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什维利诞生的时候,世界很不平静,俄国也很不平静。

1870 年法国工人发动武装起义,在巴黎建立了巴黎公社,这是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第一次英勇的尝试。在俄国,沙皇政府对外疯狂侵略扩展,对内加强专制统治。虽然取消了农奴制度,俄国的工业开始迅速发展,但是劳动人民生活仍然艰难。大多数人没有受过教育,文盲很多,这时工人阶级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了俄国,在一些城市里建立了工人协会,开展了最初的斗争。

鞋匠维萨里昂原来是农奴,农奴制度取消以后,维萨里昂来到哥里,给人补靴子修鞋。不久,和比他小五岁的叶卡捷琳娜结了婚。叶卡捷琳娜也是农奴的女儿,她白天给人做女仆,晚上为人洗衣服,努力挣一点钱,勉强维持生活。她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有出息、有本领。

老鞋匠维萨里昂身材魁梧,脾气却很坏。他想有了钱,开一个鞋铺,自己当老板,让儿子跟着自己当鞋匠。可怕的贫穷却让他的梦想无法实现,他经常借酒浇愁,把好不容易挣来的一点钱全都喝得精光,东倒西歪地回到家,醉醺醺地拿妻子和孩子出气,拳打脚踢,又吵又骂。不止一个邻居回忆说,约瑟夫经常受到父亲“无端而可怕的殴打”。

穷苦和灾难一直伴随着这个家庭。约瑟夫六岁的时候,出天花,连续多日的高烧折磨得他死去活来,最后,由于他结实的体质,也由于母亲日日夜夜辛勤的照顾,约瑟夫终于熬过来了,脸上却永远留下了一粒一粒难看的麻子。后来他的左臂受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伤口严重感染,得了一场重病,在死亡线上挣扎了很久。病好以后,左胳膊就再也不容易弯曲了。

斯大林很少回忆自己的童年,他曾经对自己的女儿说过,他爱母亲,处处维护她。说到自己,斯大林说自己是个“普通的乡下小子”,打架呀、干缺德事呀,什么都来。有一天他在房顶上把砖头从烟囱里扔到炉灶里,别人吓坏了,还烫到了人。

叶卡捷琳娜尽一切力量维持这个家庭,她日以继夜地拼命干活,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吃俭用,疼爱儿子,照顾丈夫。她想方设法攒下一点点钱,把八岁的约瑟夫送到教会小学。一心希望儿子长大以后不做被人看不起的鞋匠,而要当一个受人尊敬的神甫。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这是她最高的梦想。

鞋匠不同意,他说,儿子只能继承他的手艺,长大了做一个鞋匠。

维萨里昂气狠狠地地对妻子说:“你想让我的儿子做神甫,是不是?休想!不错,我是一个鞋匠,我儿子和我一样,将来也是一个鞋匠!”他自作主张,把儿子从学校拉出来,带到第比利斯的一家作坊做学徒。叶卡捷琳娜气坏了,她把儿子领回来,和丈夫吵了一架,坚决主张孩子必须继续读书。在激烈的争论之后,母亲胜利了,小约瑟夫又回到了学校。

1890 年,约瑟夫11 岁的时候,父亲死了。据说是老鞋匠喝醉了酒,和人家打架,被人用刀子捅死的。暴躁的父亲没有给儿子爱和关心,只给约瑟夫留下了很不愉快的回忆,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很少向人们提到自己的父亲。

丈夫死后,叶卡捷琳娜艰难地独自支撑着这个家,她在学校里做清洁工,一个月只挣10 个卢布,除了儿子,她没有任何别的希望。她沉默、俭朴,但是正直、自尊,虔诚地信仰宗教,每天都向上帝祷告,希望有好一些的生活。斯大林后来回忆时说她“精明过人”,对她表示了最深的敬意。

叶卡捷琳娜活了80 岁,到1936 年才去世,那时候,斯大林已经是领导整个苏联的领袖,她仍然住在小镇哥里,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