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把首站选在俄国,是当李鸿章跪在地上的时候,太后抽了一口烟后拿定的主意。当时,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即将举行加冕典礼,朝廷正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去参加。太后吐了一口烟雾想,在世界各国政府的眼里,中国似乎只有这么一个开明的人物。

于是,太后叫了声“小李子”。大太监李莲英毕恭毕敬地走上前来,接过了她老人家手里的烟锅。

太后把腰板挺得笔直,换了个姿势对李鸿章说:“不管怎么说,这俄国人还是帮助了咱们,咱们就是要让人知道,谁帮助过我大清,我大清就不会亏欠了谁!”

这话,太后不是对李莲英说的,可做太监久了,这“小李子”对她的每句话,都由衷地感到崇拜,总是情不自禁地在一旁默默点头。

李鸿章瞥了他一眼。事实上,这三人中,对于俄国人的“帮助”,恐怕也只有李鸿章本人有所了解,甚至可能连他也不过是一知半解。《马关条约》以后,日本人割走了辽东半岛,但俄国人突然跳了出来,要求对方把吞进肚子里的土地给重新吐出来。

紧随着俄国的,还有法国和德国。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把日本人吓了一跳。首相伊藤博文和几个核心幕僚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几个人做了一道算术题,发现三国派往中国的军舰,加起来共有12万吨,经过了前一轮战争的消耗,日本已远不是对手。

就这样,经过一番商议,精于算计的日本人最终决定,向中国讨要三千万两白银,以换回辽东半岛的所有权。

于是,朝里生出了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大概早先是由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提出来的。俄国干涉辽东半岛问题,让这位整日与仁义道德打交道的“清流派”人物心生好感。于是,他提出,“大清国如今积贫积弱,此次事件表明,俄国人还是靠得住的,日本人反倒成了危害,倒不如‘联俄抗日’,以取自保为上”。

他的观点得到了不少朝臣的赞同。那个时候的大清国,是真的陷入了迷茫。保守派中那些不是过分顽固的人物,都已经开始转变了思路。洋务派的张之洞提出了一模一样的观点。新一轮的议论声逐渐在朝中占据了主流。过去“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这时愈加明确地转变成了“结强援”的路线。就这样,这议论声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里。

战败以后,光绪皇帝已经真正地走上了前台,可他批阅的重要奏折,都还是得让太后过目的。太后看完了奏折,心里揣摩着,“这洋人,看来也不全是坏的。”就这么寻思着,没过多久,她就又看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即将登基加冕的消息。

太后认为,这俄国人帮助了咱们,咱们也不能亏欠他们。所以她交给李鸿章一个任务,要他代表清廷,参加俄罗斯沙皇的登基加冕礼。除此之外,还要他负责跟这个北方的邻居,私下里签订一份条约。

就要到达莫斯科了。听说李中堂要走访沙俄和德国,其他国家也终于坐不住了。于是法国、英国、美国纷纷效仿,邀请李中堂前来访问。

就这样,一场德国之行,变成了欧美之行。对于三国干涉还辽的动机,李鸿章内心多少是有所了解的。俄、法、德早已对辽东半岛垂涎三尺,自己都还没有行动,又怎么能让日本人抢了先?

洋务派的外交策略是“以夷制夷”,事实上,就是基于整个国家对列强毫无反抗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思想来源于早先的大臣林则徐和他的好友魏源,为避免招致灭顶之灾,中国不得与单一敌人展开对抗,而是要主动引入更多的敌人,让列强与列强之间相互争夺,如此一来,则强敌无暇他顾,中国可趁机图强。

洋务派确实这样做了。李鸿章就是在这样的大战略下,办了二十五年洋务,最终,那洋务运动中最杰出的作品——北洋水师却还是在那么一场甲午战争之后,全都沉入了大海。中国人“自立自强”了几十年,就强出这么一个结果来,思来想去,除了暗含着讽刺的意味,倒也还真的有些悲凉呢。

火车进站了。李鸿章第一次踏上了欧洲的土地。慈禧太后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要和这个国家签订一份密约,以此在两国间确定一种特别的关系,从而达成“联俄抗日”的政治目的。

几个月后,一面是沙皇隆重的加冕礼,一面是谈判桌前态度严肃的俄国官僚。谈判桌上,李鸿章仿佛又重新找回了自己当年的威风。经过几轮谈判,他得到俄国官员一笔私下的贿赂。对此,俄国人保密的态度是极为明确的。

李鸿章并没有拒绝。那时候的他,也许并不因此感到不安。在他眼里,对于他的祖国,这场谈判,他是立了功的。很快,一份《中俄密约》签订了。签订之时,李鸿章仿佛扬眉吐气,自满地叹道,“此约可保二十年无事,总可得也!”

因为条约的前两款,中俄两国就已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威胁结成了同盟。他认为,这是摆在大清国眼下最为重要的问题。可他并没有弄明白的是,为了换取这个目的,他代表中国,把在东北地区铺设铁路的权力拱手让给对方。更为要命的是,密约中还确定,俄国人同样有权把他们自己横穿西伯利亚的远东铁路,连接到这条铺设在东北的铁轨上。

当李鸿章手持烟枪,面带微笑,转身离开的时候,在他身后,俄国的官员,也悄悄地笑了。

那笑声中仿佛掺杂着某种嘲讽的意味,好像是在说,“这个老头,办了二十几年洋务,竟还是这么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