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间拔期”的相处方式

“间拔期”是孩子发挥才能的第一步

我在前文中提到,父母要根据孩子大脑的发展阶段实施必要的育儿策略,但即便过了这个时间,父母也不要慌。即使是成人的大脑,也仍然在发展中。所以,父母没有在孩子大脑发展的相应阶段做该做的事,并不意味着孩子的专注力绝对不行。

但是切记,4-7岁是培养孩子“好脑”和提高孩子专注力资质的关键起步阶段。

从这个年龄阶段开始培养孩子资质的话,以专注力为主的各种能力才越容易发挥。在特定领域,如运动领域表现出惊人才能的人,基本上是从4岁开始就得到锻炼的。这得益于与这个特定领域相关的细胞没有被“间拔”且得以保留,并不断发展。

既然这样,为了让孩子发挥出众的才能,是不是应该尽早开始英才教育,让孩子集中做某件事呢?我对此并不能肯定。

那些天赋极强的人,很少是从斯巴达式的严格的英才教育中走出来的。可以说,那些在网球、高尔夫、钢琴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童年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对事物有广泛的兴趣,看到很多事物都会觉得“看起来好有趣”。

由父母主导的英才教育毫无意义

高尔夫球选手宫里蓝是从4岁开始学习高尔夫的,可他并未接受过严格的英才教育。只是在两位高尔夫球职业选手哥哥的旁边,一边看一边模仿挥球杆,虽然是空挥杆,却受到周围人的不断鼓励。

宫里蓝真正开始打高尔夫球是在小学五年级,但也不是只打高尔夫球,他还弹钢琴,打棒球、篮球等。最终他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喜欢高尔夫球,决定打高尔夫”。宫里蓝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了决定,并最终登上职业高尔夫的顶峰。

很多职业运动员的共同点是,在做各种自己喜欢、开心的事情的过程中,最终自己选择了现在的领域。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看不到任何一点他们的父母提出“要去做”等各种要求的影子。

父母倾向于认为,运动、钢琴、绘画等活动要从小开始以英才教育的方式培养,才能让孩子能力提高。也有不少孩子认为,汉字、计算等从小就开始比较好。

“越早越好”,这种观点既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

大脑神经细胞“间拔”期间,相关的细胞确实容易被保留下来。不过,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孩子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喜欢”才行。

父母按照自己的意志让孩子学习的话,如果孩子不“喜欢”、不“快乐”,这些就不会变成孩子的能力。不喜欢就很难做好,专注力也就很难集中。

父母的引导方式要让孩子感兴趣

4-7岁对应大脑的“间拔期”,孩子还没有能力独立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要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探索。

重要的是,父母要去创造亲子互动的环境,比如,父母为孩子演奏乐器,跟孩子一起练习游泳、体操。如果已经让孩子学习了,那么,父母也可以在家跟孩子一起学习。

给孩子创造了环境,孩子应该就可以慢慢感兴趣了。

孩子感兴趣之后,会自己主动说“我想做”“很有意思,我还想继续”。这个时候,父母要尽可能地大力支持孩子,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指导。

以孩子的兴趣为起点,创造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环境,这才是拓展孩子才能的真正的“英才教育”。

知识、学习能力自不用说,“感觉”“感性”等也不是天生的资质,都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大脑来提升。

孩子的大脑机能都是一样的。是否有“感觉”“感性”,是否能在某个领域发挥出才能,全都取决于养育孩子时跟孩子的相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