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医从文

从小说到戏剧

作家与出版商向来处于对立的两个阵营,作家们不喜欢 就自己的艺术灵魂讨价还价,于是,很容易在戴了几顶高帽 子之后便接受了不利于自己的条件,同时他们对于商业运作 丝毫不懂,出版商便利用他们这方面的无知更加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了。但这种局面到了 1890 年被逐渐打破了。有一 小批富有远见的人开始尝试一种新行业,他们介于作家和出 版商之间,一手握着合约,另一手则握着预支的稿费。

起先,出版商对于这些所谓的“经纪人”很不欢迎,拒 绝和他们打交道,他们总结道:“这是一个中间人的时代。 总而言之,他是个寄生虫……他把自己称为文学经纪人…… 这种病毒十分强烈,出版商们最好避而远之,别被传染。”

这时,有两个勇猛的苏格兰人,亚历山大·波洛克·瓦 特和詹姆士·布兰德·品克,他们干得有声有色,使这一新 兴行业逐渐得到人们的敬重。瓦特曾代理过柯南·道尔、托 马斯·哈代等名家。品克也为亨利·詹姆士、阿诺德·本内特、斯蒂芬·克莱恩等人效过力。

品克个性张扬,毫不掩饰个人对作家的喜好之情,对于不欣赏的作家,他就摆明了给他看。曾有作家因品克不肯帮 他,气得要死。瓦特与品克两人都一度当过毛姆的经纪人, 不过毛姆的第一个经纪人是个爱尔兰籍的律师威廉·莫里 斯·柯勒斯。

柯勒斯 1897 年开始担任毛姆的经纪人。由他们彼此往 来的信件看,这位年轻的作家对于自己早期的成就十分关心, 总是设法要使它延续下去。他对《兰姆贝思的丽莎》的销售 情形一度不满,并总有怨言,因为见到《月亮和六便士》的 销路很好,便要求柯勒斯去向昂温交涉,让他也出个价格低 廉的版本。毛姆也时常向柯勒斯抱怨昂温是如何的吝啬。毛 姆写信告诉柯勒斯写作的进度,要他帮忙寻找杂志社连载他 正在创作中的小说。随着成功之时的光鲜渐渐退去,现实的 艰辛日渐展现,毛姆急需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出去好赚钱过活。

既然打定了主意要以写作为生,毛姆也不急于一时的创 作,他雄心勃勃地拟订了一个旅游计划,想借此进行必要的 生活体验作为写作素材。他计划在西班牙停留一年,学习西 班牙语,然后去罗马学习意大利文,再去希腊和阿拉伯地区 学习当地的语言。但实际上他只去了西班牙,顺道游历了意 大利,成为通晓多种语言的作家的壮志未能如愿。

在去西班牙之前,毛姆给了昂温第二部小说的书稿。 昂温一直催促毛姆再写一部贫民窟小说,可是毛姆却早已对这类小说失去了胃口。这一时期,他又受到安德鲁·兰恩的影响。兰恩劝告青年作家们从事历史类小说的写作,他认为青年人缺乏生活经验,还不能很好地看待和处理当 代的事情,应当多以“过去”为素材。同时安东尼·霍普 的历史小说《贞达的囚徒》大获成功,也使毛姆对历史小 说跃跃欲试。无论如何,他决定根据马基雅维利所著的《佛 罗伦萨史》,写一部有关 1487 年意大利弗里起义的故事。 他在大英博物馆阅读了一些关于中世纪意大利的书籍,获 得了准确的时间资料。1897 年他到卡普里岛避暑时,每天 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奋笔疾书,像写《兰姆贝思的丽莎》 那样废寝忘食。这本书名为《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

艾德华·加尼特对这部作品评价极高,说它“雄浑、清 灵且新颖、畅达……毛姆不愧是个聪慧的作家”。有了这份 赞美,昂温留下了这部书稿,而且这次所开的条件也比之前 略好一些,可以预付毛姆 50 英镑作为出版费。这一年,美 国知名出版商再度来英国采购版权,昂温又竭力推销《一个 圣徒发迹的奥秘》,说它是第一好的小说。第一好倒未必, 但它却是毛姆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书。1898 年 5 月,《一 个圣徒发迹的奥秘》在美国共出售 2000 本,每本 1.5 美元。 一个月后,英国版也上市了,同样出售了 2000 本,每本 6 先令。

《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以回忆录的形式描述了一个 15 世纪的武士对自己生平的追溯,武士在命运的安排下,最终脱离凡尘,成为一个圣徒。毛姆模拟了圣者后裔的口吻,为这部书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序言。这部小说的情节像一出通俗剧,其中不乏血腥的厮杀场面、文艺复兴式的情爱故事和 虚伪、阴谋等的噱头。

这本书显示出毛姆对格言式的写作风格极为拿手。这部《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不像《兰姆贝思的丽莎》那样吸引 众多批评者的注意,但仍有《学术》等对毛姆并不看好的杂 志对这部书进行评论:“我们似乎可以辨识出这个故事里的 人物,和伦敦的贫民窟中口吐脏字和下三滥的阿猫阿狗竟是 如此相像。”这本书也没有像《兰姆贝思的丽莎》一样再行 印售第二版。

毛姆到了西班牙之后,一直住在西南部的塞维尔。他喜 欢这里,因为这儿没有语言的困扰,而且在这里,毛姆感受 到了英国灰暗的天空下所感受不到的恬淡。渐渐地,他受到 了当地人的影响,蓄起了八字须,抽起了雪茄,时不时地去 看场斗牛赛,同时还去上吉他课。另外,他还爱上了一名神 秘的女子,她的身份不明,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和一双黑亮 的眼睛。总之,这里的一切都让他过得惬意极了:塞维尔对我的意义,比它对别人的意义要多十倍。 我在伦敦度过了那些令人厌倦的岁月,我的心因为有 太多的企望而伤痛,我的心灵也在劳顿中日渐迟钝, 直到我到了那里,它似乎是个自由的乐土。在那儿, 我终于感觉到自己的青春,那里似乎是个瞭望台,可以远眺新生。

在塞维尔有许多白色的房屋和能发出淡淡香味的橘树, 在这样的异国氛围下,毛姆写了本西班牙游记类的书,他还 写了篇稿子,但后来他决定先不发表,虽然如此,这篇稿子 日后却成为他写《人生的枷锁》的依据。

1901 年 1 月,维多利亚女王在统治了英国 63 年后去世 了。爱德华七世继承王位,此后的十年间,英国进入了理性 时代与焦虑时代的过渡时期。爱德华本人的风流韵事虽然多 得数不清,但是他对大众的道德标准仍然规范得十分严格。 不过,反对这种虚伪礼教的反应,也成了爱德华时期的一个特色。1906 时,阿诺德·本内特写了第一本完全关于 离婚的小说《上帝为媒》,竟掀起了一股崇尚自我和反伪君 子思潮。这在人们将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报效国家上的维多利 亚时代是难以想象的,而现在竟有人倡导自我意志的实现比 身负的职责更重要。

在这段期间里,毛姆出版了不少小说,但都没有获得太 大的成功。在出了一册故事集之后,毛姆便和昂温解除了合 同,二人就此分道扬镳。毛姆改与哈钦森合作,哈钦森在1901 年出版了毛姆的《英雄》。

《英雄》是以怀疑或者人道的眼光来看布尔战争,以及 那些从未出过英国国门对实际的战争茫然无知的人们所抱的 侵略主义。书中所描绘的英雄人物詹姆斯,因一次鲁莽的行动而获得维多利亚英勇十字勋章,但是他的这项行为却造成了一个人的死亡,这个人原本是可以不用死的。詹姆斯回到 英国之后,倾心于自己军团里一个少校的遗孀,她却拒绝了 他而接纳了另一个有钱人。他自觉无法面对在去南非之前所 认识的那个善良但却无趣的女孩,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 个故事读起来让人郁郁不乐,同时也不令人满意,大众读者 不喜欢它,批评家也不喜欢。然而,它倒是再次强调了毛姆 沉重的观点,他觉得同社会抗争是很难胜利的,他居然胆敢 对侵略主义表示轻鄙之意,胆子可不小 ! 这种侵略主义的势 力是他从来不敢低估的。他曾经解释“容忍”就是“淡漠” 的别名,也许他对英国人的命运漫不经心,毕竟,他们对他 没有像对自己那样关心。如果说他的容忍缺少感情,那也是 因为他有着一腔悲哀的愤怒。毛姆在《英雄》这本书上首度 印上了父亲早年收藏的用来避邪的摩尔人的标记,这个颠倒 着的标记也成了他日后的商标。不过这个标记似乎并未给他 带来多少好运。

《克雷杜克夫人》是他经由威廉·海因曼出版的第一本 小说,主题仍然写的是英国人愚蠢而一致的褊狭生活。刚看 到这部书的书稿时,海因曼说只要毛姆按他的要求删掉其中 的部分字句,就为毛姆出版。为了出书,毛姆只好妥协,将 主人公克雷杜克夫人的一段爱情故事删掉了。虽然之前出了 一部极具反响的《兰姆贝思的丽莎》,然而此时的毛姆仍然只是个要与其他房客合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不起眼的小人物,他需要钱。这部书在 1902 年推出,但并没有预想中的那样成功,甚至连第一版都未能售完。60 年之后,毛姆又以这 家人为题材出了最后一版,并将曾经删掉的部分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