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新居
1813 年,华兹华斯举家搬进了瑞德山庄,这栋房子外表十分 华丽,内部也宽敞舒适,还有画室,一排朝南的窗子向着湖畔, 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实在称得上是富 贵人家的住处。华兹华斯一家人都没有住过这么豪华的房子,所 以搬进来之后,每个人都欣喜异常。华兹华斯跟着家人到四邻那 里买二手的家具,布置房舍,设计庭院,一家上下忙得不亦乐乎。 瑞德山庄附近住的都是富人,与之前华兹华斯家的邻居大不相同, 不可避免的,华兹华斯家的生活也要稍有改变。先来看看多萝西 如何描述他们的兴奋心情吧: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件气派的事,我们要买一条波 斯地毯放在饭厅,一条布鲁塞尔地毯放在二哥的书房, 你一定傻眼了吧?你可能要说:“他们变啦!想跻身上 流社会,想整天请客设宴。”不,请别瞎猜,让我解 释一下,一条波斯地毯要 22 先令,苏格兰地毯只要10 先令,但波斯地毯耐用,三四年都不会走样,所以还是买它划算一点。在这种考量下,我们一致同意买条波斯地毯放在饭厅里。 至于二哥房里的布鲁塞尔地毯,我与玛丽认为能省则省,买条普通的苏格兰地毯即可,不必那么浪费、 那么讲究地向附近有钱有势的人家看齐。说起这些富 贵人家,还都挺热络的,说要请我们过去吃饭,又怕 我们刚搬家太累。我们的男主人看中了布鲁塞尔地毯, 我们两个自然依他了,成全他想把书房布置得雅致一 点的愿望。
华兹华斯虽然搬到了富人聚居区,但他的经济情况一如往昔, 靠罗德家族偿还的债金投资,每年领些盈余度日。一年可得 200 英镑。写诗只是兴趣,完全不能养家糊口,华兹华斯虽然一直很 节俭,但也无法靠每年 7 英镑的稿费糊口。在这种情况下,华兹 华斯想谋求一个职位。
他想到了罗德家族,于是写了封十分谦恭的信,希望罗德爵 士能替他谋一份既有固定收入又可兼顾文学创作的差事。如今, 华兹华斯变得成熟世故,早已与现实妥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偏 激地认为凡是贵族都不是好人。他目前的态度是,只要罗德爵士 有一颗善心,善待穷人,他就承认他们的权贵。
华兹华斯在等罗德爵士的回音时,又焦急地拜托伦敦的友人:你知道我现在几乎是半隐居的状态,根本不知道哪儿有空缺,你能否在方便的时候替我物色一个合适的工作 ? 这是我们之间的事,不必告诉外人。如果差 事轻松可以兼顾写诗,俸禄又能养家,就是在外埠我 也愿意过去。
罗德爵士很热心,他拜托了很多贵族或政府官员,可惜的是 一直没有合适的职位。抱歉之余,罗德爵士表示愿意每年赞助华 兹华斯 100 英镑的生活费,华兹华斯有点尴尬。他要的是职业而 不是救济,但是他又真的需要钱。后来政府中终于有一个职位可 以提供给华兹华斯。罗德爵士先给了华兹华斯 100 英镑,以便他 能顺利地上任,华兹华斯迫于现实的压力只好收下了。1813 年 3瑞德山庄的华兹华斯故居
月,华兹华斯获得了他平生的第一份工作——诺丁汉市的印花税务员——这份工作并不轻松,收入也不是很高,不过好在每年有200 英镑的进账,华兹华斯的生活宽裕了许多。 工作的内容非常刻板。在当时,所有的法律文件、遗嘱、保险、书本及小册子都需要贴印花,而印花在任何的小店或商铺都有 代售。华兹华斯的工作就是将印花分配给店主或商人,然后再 由他们手中收回税金,完全是一个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华兹华 斯暂时解决了生活上的困窘,可是却没有得到友人的谅解,大 家笑他卑躬屈节,甘心情愿地被罗德家族使唤。
华兹华斯当上印花税务员之后,曾到伦敦去过一次,并拜访 了他的上司金士顿先生,画家海顿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个聚会,请 了兰姆作陪,还介绍年轻的诗人济慈给华兹华斯认识。年轻气盛 的济慈见华兹华斯也与常人一般应酬上司,刹那间抹杀了华兹华 斯在他心中的美好印象。一个礼拜之后,华兹华斯回请济慈吃饭。 席间,济慈见他武断地定义诗歌,似乎藐视一切同行,对他的崇 拜之心更是骤减,他认为华兹华斯是这样的人:……我真怕有一天华兹华斯会被文学圈轰出去。 他好像无法了解每个有人格的人都像他一样有尊严。
华兹华斯并没有像济慈说的那么没人缘,他家中还是经常高 朋满座。宾客中有画家海顿、调解他和柯勒律治之间误会的律师 罗宾逊等人,他们都是他中年时代的密友。
现在,我们将济慈、雪莱和拜伦三人称为浪漫时代的代表作家,当初他们这一代新秀的思想受华兹华斯及柯勒律治的启发很 大,可以说是从中蜕变而来。自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问 世之后,年青一代觉悟到旧时代已渐渐远去,新的精神已经萌生。 这股精神迅速地席卷欧洲大陆,影响了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及音 乐家,他们共同摒弃了 18 世纪的古典格式,创造出一个更热情、 更浪漫、更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使得此后的一切文艺作品都依 循情感而作,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归根究底,华兹华斯有 资格称得上是这种浪漫主义文艺运动的元老。只可惜,他中年 之后与现实妥协,一再与政府、贵族合作,年轻人逐渐不把他 看成浪漫派的偶像。再者,他时常喜欢教训年轻人处世待人之道, 并且往往言辞严厉、冷峻,还有些高傲,年轻人也就逐渐与他 疏远了。
华兹华斯少年时代与中年时代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有很大不 同。1790 年时,他曾在毕业开始前夕游历欧洲,放弃了学位;但 在 26 年后,即 1816 年时,他则写信给剑桥的一个晚辈,规劝他 一定要留在剑桥拿到学位,而且还要争取优等及格,字里行间全 是责任、义务之类的言辞,丝毫没有表示同情或了解他的心理。 华兹华斯游历法国时,曾与安内特陷入热恋并同居,但 1814 年, 他 46 岁的大哥娶了一个 26 岁的妙龄少女为妻时,他将之视为羞 耻不堪的事。
中年之后的华兹华斯极为看重道德水准,有时候甚至显得过分严厉,再加上他有些高傲。于是,旁人眼中的华兹华斯就变成了自大、目中无人的家伙。这种情况下,华兹华斯不但很难再结交新的朋友,连旧友也疏远了许多。就拿狄·昆西来说吧,早年 在“鸽舍”,华兹华斯拿他当自己人一般看待,后来因为他与女 用人奉子成婚,华兹华斯有点看不起他了,再后来他染上了鸦片, 华兹华斯便不再与他来往。
这两件事看起来是疏远的关键,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华 兹华斯的高傲伤害了狄·昆西。这和狄·昆西当初认识华兹华斯 时的身份有关。两人相识时,狄·昆西的身份是崇拜者,华兹华 斯家的每个人都视他为晚辈,而不像过去柯勒律治以朋友的身份 与华兹华斯一家交往。因为这样,华兹华斯对狄·昆西的态度十 分随便,比如,他常吩咐狄·昆西为他跑腿,到伦敦出版商那儿 将原稿拿回来反反复复地删改,事成之后,华兹华斯连一个“谢” 字也没有,狄·昆西心中不免不是滋味。再者,狄·昆西是个藏 书家,华兹华斯常爱向他借书却又不爱惜,曾有一次他甚至用沾 满了牛油的刀子去拆狄·昆西的一本法文原装书,弄得书上油渍 斑斑,狄·昆西大呼心痛,而华兹华斯却没有向他道歉。
华兹华斯平时对狄·昆西说话也欠缺礼貌。有一次他与友人 谈心,狄·昆西没听清楚,好奇地问他,华兹华斯居然冷漠地对他说: “这句话不可告诉外人。”这让狄·昆西完全没有插嘴的余地。狄·昆 西虽然没有因为这些小事怀恨在心,但也渐渐地不愿意接近华兹 华斯,他搬出了“鸽舍”,到 1830 年时,带着家小定居爱丁堡。
从当时华兹华斯家对自己和朋友制订的道德标准来看,他们的确有跻身上流社会,迈向富贵人家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