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

两大协会宣告结束之后,洛克菲勒在市场极度混乱、波 动的情况下,还能使工厂正常作业,并能赚到不少钱,这更 加大了他称霸石油王国的信心。

洛克菲勒将老家克里夫兰的炼油厂全部合并为一家。接 下来,就是完成纽约及东部地区的合并。在纽约地区,他合 并的公司除了波斯韦炼油厂及长岛炼油公司外,更值得一提 的是,实力雄厚的得福制造公司也被罗致旗下。

洛克菲勒把克里夫兰作为基地,开始向西部开拓市场; 把纽约作为东方的基地,向东部发展并发挥其外销欧洲的威 力。然后,再进行费城及巴尔的摩地区的市场开拓。

可以说,洛克菲勒的企业在当时已是所向无敌,但他经 营的只是单纯的炼油业,有关原油的购买、运输及零售则全靠中间人或批发商。洛克菲勒认为这样还是受制于人,于是,就买下做批发生意的奇斯—卡利公司的一半股权,该公司的批发部门对标准石油公司来说是最有用的,因为它可以帮助 标准石油公司开拓南方的市场。

洛克菲勒是一个非常会用人的老板,当他买下某公司时, 他一定会让原负责人留下,不但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还要 重用他们,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新公司效劳。譬如,波斯韦 炼油厂在被洛克菲勒买下后,波斯韦仍在新公司继续做他的 买油工作,这样一来,公司不但增加了资产,更增加了许多 有经验的人手,便利行政方面的工作。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当标准石油公司在炼油及行政 各方面都做得得心应手时,却传来一个坏消息!宾夕法尼 亚铁路公司辅助的帝国通运公司合并了大油田区的两条主 要油管。

洛克菲勒得到消息后,十分不悦,万一油管、油路落到 他人手中,洛克菲勒公司的石油运输就会受到威胁。为解决 这一难题,洛克菲勒决定自设油管。洛克菲勒请波斯韦的代 理商人奥泰来办理这件事,奥泰不但是个精明的商人,对管 道交通也是内行。他在 1873—1875 年两年间建了一条由艾 明顿至新克莱伦郡地区的联合油管;又于 1874 年左右合并 了美国客运公司的油管,长达 125 英里,有 140 万桶的运油 量。从此,洛克菲勒不必担心他人垄断油管了!

洛克菲勒自建油管的举措令铁路公司更伤脑筋 了。

1873 年正是经济衰竭时期,几家大铁路公司都抓着标准石油公司这种大客户不放手,比如伊利铁路公司要与标准石油公司商议,不要把运货的生意全给纽约中央铁路公司, 他们也要分得其中的一部分生意。洛克菲勒和弗拉格勒表 示,他们之所以让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运油,是因为纽约中 央铁路公司愿意将所有的货品运往标准石油公司在纽约的 转运站,同时不再加收任何额外的费用。伊利铁路公司在 新泽西州也有一个中转站,专门作为炼油公司的转运站, 但该公司往往增加额外收费。伊利铁路公司为了要做这笔 生意,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标准石油公司租借新 泽西州的转运站——该公司全权使用该地。但是附加条件 是,标准石油公司不可让其他公司运货。伊利铁路公司的 运费降到跟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价钱一样,于是生意顺利 做成。

这笔生意使标准石油公司向前跨了一大步,他们租下伊 利铁路公司的转运站,借此向东扩大市场,并与伊利铁路公 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对标准石油公司而言,最大的收 获是捡到了便宜的运费。

1874 年年初,洛克菲勒又继续他合并其他公司的计划, 开始向大油田区进攻,当地第二大炼油厂——皇家炼油厂的 老板是凡登格,洛克菲勒说服他将炼油厂卖给他。在洛克菲 勒成功收购皇家炼油厂后,大油田区的其他厂家都为之动心。 这一年是属于洛克菲勒的一年,他在纽约合并三大工厂,又租、买下两个石油转运站,产业不断扩大。

洛克菲勒的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国内,老练的波斯韦购买原油,由被并入的奇斯—卡利公司来销售产品; 在国外,弟弟威廉·洛克菲勒又成功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 再加上技术不断改进、副产品工厂的欣欣向荣、两大铁路公 司的合作等各方面的配合,标准石油公司已初步实现洛克菲 勒的梦想——统一化的企业。

在事业顺利发展的同时,令洛克菲勒更为欣喜的是,1874 年 1 月 27 日,他们夫妇期盼已久的儿子终于降生了。 洛克菲勒夫妇已有三个女儿,儿子的到来对洛克菲勒家族来 说,真是大喜之事。

1874 年,市场还是呈现不景气的现象,无论铁路公司、 油管公司、大的油田业主和炼油厂商都希望少有激烈的竞争, 希望市场被控制得井井有条。

就在这一年,市场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各 行业的大资本都团结起来,抵制小资本的独立公司,使他们 处于不投降就被毁灭的境地。

率先开始联盟的是原油产业,他们再度协议停止产油 以达到平衡市场、缓和跌价的目的。4 月,大油田业主也 协议停止开采 90 天。这项协议完全是为大资本油田主着想, 因为他们有存油,可以慢慢等,但却忽略了小资本的独立 油田主。

市场出现这种情况,小资本油田主自然反对,但抗议的力量不够大,也只好服从多数。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办法确实稳定了市场,也使下跌的油价开始回升。由此不难看出,这些大油田主和炼油商走的其实是相同的路——以大制小来 巩固市场。

之后开始联盟的是炼油业主与铁路公司。他们共同打击 的目标是小的独立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及宾夕法尼亚铁 路公司看到伊利铁路公司于 1873 年从标准石油公司接到一 笔大生意,十分眼红,于是想再度调整和分配路线。经过中 间人波特的调停,新的协议产生了:第一,路线由三大铁路公司平均分配:宾夕法尼 亚铁路公司占货运的 50%,伊利铁路公司、纽约中央 铁路公司各占 25%。

第二,货运的费用增加,并仍有回扣制度。 第三,大油田区已炼制好的石油由工厂运至纽约等港口出口的运费,等于将原油运到克里夫兰的炼油 厂,再由炼油厂运至港口两趟运费的总和。

众所周知,大油田区的工厂一向设备老旧,技术落后, 这个新协议对他们无疑是当头一棒,大油田区的厂商被打击 得奄奄一息。

再之后开始联盟的是大油田区几个大油管公司和铁路公 司,他们开办了联营式的经营。在大油田区约有 3/4 的油管公司参加了这一组织,要求每桶经过油管的油收价 60 美分,其中 38 美分给运油公司本身,另外的 22 美分交给协会,由所有联营的公司平分。 对独立公司而言,铁路公司的加入是致命伤,因为由油管到火车这一段,铁路公司每桶要收油管公司 22 美分,如 果该公司属于联营组织就可退费,若是想抢生意的独立公司 就得不到铁路公司的退费。于是就算联营油管收 30 美分一 桶,独立公司收 10 美分一桶,但到了铁路这一关,独立公 司还要再收 22 美分,加起来还是要比联营的运费贵 2 美分。 这也是一个令独立公司不投降就遭毁灭的强硬手腕。

如此看来,大而有势力的油管公司、铁路公司和炼油工厂 全都一起合作,小的独立公司势必会遭到淘汰,这是早晚的事。

洛克菲勒是该构想的始作俑者,野心勃勃的他乐此不疲, 再度出马说服大公司与他合并。在一次炼油业的会议上,他 又赢得费城、匹兹堡和纽约老板们的信任,各个老板前往标 准石油公司进行参观,并了解作业情形。这一行,最令他们 心动的是标准石油公司每年的利润非常高,于是顺理成章地 签下了合并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