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传统家庭思想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

——《礼记》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十分重视家庭。

作为社会的基础,传统家庭礼节有着诸多规矩和约束,有的家族还专门立有家规、家训。这些传统家庭思想中默认的规则有可以传承的一面,比如重视早期教育,提倡正面管教等;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比如一言堂的大家长作风,重男轻女的风气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有的封建礼数已经逐渐消除,但残留的“糟粕”依然时不时会影响到我们的家庭关系。最为常见、影响范围最广的,便是下面三种。

重男轻女,看得见的关系杀手

关于重男轻女,作家亦舒曾感慨:“传宗接代纯是一种心态,并无几个家真正有产业等着男孙来承继,女生亦非不能办事,或是办得更好,有些家长重男轻女,是故意挑剔媳妇,或是找人出气,是谓家庭政治。”

一针见血,重男轻女的思想一般都从这两点出发。

? 认为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

在传统思想中,默认孩子要随爸爸姓,生不了儿子便代表着自己的姓氏无法传承下去。与此同时,养儿防老也是根深蒂固的一种想法,似乎没有儿子自己将会老无所依,所以,有一部分人会脱离现实考虑,钻进生男孩的牛角尖。

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令人心痛的真实案例。

一对夫妻为了生儿子,连续15年生了8个孩子,这8个孩子都是女儿。最小的女儿出生的时候,妻子已经43岁了,因为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妻子没有做过任何一项产前检查,直到要生的时候才匆匆借了1500块钱去医院。而44岁的丈夫因为在工作中被高压线压到,导致双手截肢。妻子的月子是在七八平方米大的房子里靠好心人救济度过的,在此期间,几个孩子则是靠吃泡面过活。

尽管日子如此艰辛,妻子说起生孩子依然很愧疚,觉得自己的老公是独子,没有给婆家生个孙子出来,公婆出门都会抬不起头。

可悲可叹,拼着命生来的儿子真的会让自己老有所依、出门体面吗?当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又要拿什么来让孩子们接受教育呢?

? 认为女孩的能力不如男孩

有很多父母很爱自己的女儿,也舍得为女儿投入时间和金钱,可只要想到女儿在未来会管理家庭财富,便会充满焦虑。他们会用灾难性思维去设想这件事,认为女儿很容易被骗,未来的女婿可能会觊觎钱财,等等。

在潜意识中觉得女孩的能力不如男孩,这种观念要追溯到几千年的性别发展中去。

父系社会以来,不管是打猎、寻找食物,还是开拓土地,身强力壮的男性都是重要的劳作者。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性则肩负着光宗耀祖的职责。不管是从事农业活动,还是走仕途之路,家族里的男孩多便代表出力的人多。所以,在男性的力量对比下,女性的能力一直都是被忽略的。也正因如此,很多家族重男轻女的思想就延续下来了。

但如今,时代变化了,在物质并不缺乏的当下继续重男轻女,容易养出巨婴男孩和心里满是创伤的女孩,他们在成年后需要建立亲密关系时,就会非常困难。更甚者,重男轻女的思想还会成为亲情杀手,让孩子们之间无亲情可言。

曾有人在网上发帖说:“作为弟弟,姐姐因认为爸妈重男轻女而敌视我,怎么办?”在下面的留言中,“姐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遭遇,有的说自己的付出不被珍惜,有的说自己只想远离,还有的说自己已经和弟弟决裂。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看出,因为父母的偏心,让本该携手同心的手足渐行渐远。

重男轻女更令人感到可怕的一点是,深受其害的女性会逐渐变成拥护者,把手伸向下一代。

家有男孩女孩,可以根据不同天性给予不同的养育,但不能因为性别而厚此薄彼。孩子是天生的心理学家,最懂得洞察父母的心理,一旦有所偏颇,不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孩子之间的亲情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裁家长作风,一种令人窒息的关系控制

“家长”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所谓家长,是指父母或者监护人。成为家长是一种肩负责任的象征,但在传统家庭思想中,家长,是一家之主,是掌握家庭权力的人。

在独裁家长看来,自己的话不会出现错误,自己的决定需要被绝对服从。他们既不听取家庭其他成员的意见,也不允许家庭成员有自己的自主思想,尤其是对孩子,要求绝对服从,一旦抗议或者不顺从,便会采取高压政策。

在这样的专制教育下,孩子往往会走向以下三个方向:

? 缺乏主见,胆小怕事

具有独裁家长作风的父母是不允许孩子顶嘴的,只要孩子提出异议,便会简单粗暴地否定孩子,以维护自己的威严。这不仅会扼杀孩子的思辨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也会变得模糊,时间久了孩子便会放弃自主思考的能力,一切都听从父母的。如我们常说的妈宝,遇到事情不积极思考,而是等待父母决定。

当孩子因为父母的专制变得缺乏主见、胆小怕事的时候,他们便会事事依靠父母,哪怕在成年后建立新的亲密关系,也无法很好地承担责任、处理问题。

? 攻击性强,模仿家长

孩子犹如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便是什么样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告诉父母们,孩子之所以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一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向父母强调自己的存在,二是为了达到父母的期待。所以,爱阅读的妈妈可以让孩子学会读书,爱运动的爸爸可以让孩子爱上锻炼,而一个专制的家长,则会让孩子学会攻击他人。因为大部分专制型家长都倾向于体罚孩子和打压孩子,耳濡目染,孩子便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 叛逆心强,亲子关系差

如同弹簧被压制到一定的程度便会绝地反弹,孩子也会如此,当父母过于独断专行时,孩子的叛逆之心就会被激发,故意和父母反道而行。有的孩子会把这种“对着干”看作一种表达愤怒和不满的方式,是自己无声且消极的抗议;有的孩子则会把“对着干”看作自己宣告主权的方式。一旦孩子把家长放在了对立的位置,即使父母说得对,孩子也不愿正面承受父母的指挥,在他们看来,一次妥协便是对父母制定的相处模式的“投降”。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独裁家长作风对孩子带来的这三种负面影响,不管孩子会因此成为哪一种类型,亲子关系都不是健康的状态。因为长期被压抑,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或恐惧或不满或抵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父母的情绪便会泛化到他人的身上,最终影响到孩子的社交。

非平等沟通是两代人最大的鸿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往往并不是最了解你的人。

因为在一些传统思想的驱使下,父母并不能和孩子做到平等沟通。大部分父母常常会站在过来人的位置,对孩子的言行加以指导、评价,并且家长们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不容置疑的,至于孩子真正的想法,似乎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然后,这种不平等的沟通导致了代沟的出现。

“代沟”这个词由英文直译而来,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创用的,狭义上是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广义上则是指年轻一代和老一代在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等各方面存在的心理隔阂。最初,有些心理学家并不认同代沟的存在,他们认为年轻人的观念是接受传统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代沟问题越来越明显,已被大家所公认。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因为思考方式与成人不同,总是站在成人角度和孩子沟通的父母早早就感受到了代沟的存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自身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处事观点,如果父母还不能学会平等沟通,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代沟只会更深。更何况,孩子是在父母眼皮底下长大的,曾经顽劣的种种都在父母的脑海中形成了刻板印象,它们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判断,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也会变得无法跨越。

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都存在代沟。近代教育家梁启超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便因为尊重孩子的想法而让代沟无处遁形。

举个例子,他希望女儿梁思庄学生物,但发现女儿的兴趣不大后,便连忙写信说:“我所推的学科未必合你的适,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梁思庄经过深思熟虑,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馆学时,梁启超也没有阻拦。正是在这种平等的交流下,梁启超的九个孩子在不同领域各有成就。

可见,代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我们俗话说“三年一代沟”,相差几十岁的父母和孩子之间逃不掉代沟的存在,但只要放下家长心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代沟便不会成为两代人之间的阻碍。

平等,尽管会让养育加大难度,但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要知道,代沟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 父母的婚姻观影响着孩子对伴侣的判断

不管孩子是否认同父母的婚姻观,在选择伴侣时,父母的婚姻观都会不断干扰着孩子的判断。

比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相处冷漠,或者总是争吵,那么孩子对于婚姻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很难轻易走进婚姻;或者主要抚养孩子的一方内心充满怨怼,总是给孩子灌输偏激的思想,那么孩子的婚姻观乃至人生观也会发生改变。

当生活中出现这类现象时,我们往往会归纳为“不幸的传递”,但事实上这是代沟引起的。

不管父母之间的感情如何,如果可以客观地和孩子交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便会明白真正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子。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便离开了他选择再婚,因为缺乏沟通,他一直把妈妈看作“坏女人”,并且在成年后,和妈妈相似的女性都被他排斥着,直到很久很久之后,妈妈才对他说明了离婚的原因,他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苦衷,对婚姻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

大部分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心态,觉得孩子太小,讲了也没用,其实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在学习,父母不讲,他们便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去思考。有时孩子因自身认知的局限性会扭曲事实的真相,而这又会影响他们未来独自面对类似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其实,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力,换一种更容易让孩子理解的方式去讲本可以消除的代沟远比刻意地隐藏它们要好得多。

? 父母的生活习惯影响着孩子和伴侣的亲密度

因为沟通问题,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可不只在婚前。婚后,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不顺畅还会导致其他问题。

如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大,往往会加班到很晚,那么晚起便成了常态,但在父母的眼里,晚起则是懒惰的象征。

诸多婆媳矛盾便是这样发生的。

儿媳妇觉得吃剩菜不健康,选择每天倒掉,婆婆却觉得这是不懂得节约;婆婆觉得儿媳妇刚生完孩子要多喝汤下奶,儿媳妇却觉得这是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只关心孩子……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大家都出于好心,但因为代沟却会演化为一场婆媳大战,继而影响到夫妻的感情。

两代人的观念有差异,这是在所难免的,好的家庭关系也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拥有一致的观点。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之间,只要带着尊重的心态,耐心听对方说完自己的想法,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直接否定对方的想法,求同存异,便足以改善一个家庭的亲密关系。

时代在进步,家人的关系也需要进步,那些不符合时代的传统思想也需要改良,如此,才能建立起正确且积极的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