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将现在的错误变成今后的动力
“我真的太差劲了,把一切都搞砸了,我根本不适合这个工作!”
“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这次考试又失败了!”
生活中,总有不断自我否定的人存在,面对这些诉苦时,你的任何安慰都变得无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人是陷入了自己的情绪当中,这与一个小孩突然大哭,大人们怎么劝说都没有用是一样的。
常常自我否定的人,大多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能力不足,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说“我不配”,稍微有一点错误,就会被放大到否定自己的人生。
有位心理医生分享了她的一位来访者的故事。这位来访者是个十足的学霸,从小到大一路顺风顺水,考入名牌大学,现在毕业在即,却因为考研失败而陷入深深的焦虑和自我否定之中。
学霸从小到大都在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学习,去生活,原本很有把握的考研却落榜了,父母非常失望,指责她没有用心学习,一定是因为贪玩懒惰才落榜的。在父母的批评中,她觉得自己糟糕透顶,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心理医生表示,学霸许多的负面情绪都来源于无法停止的自我否定。一方面是因为她对自我价值的评价标准,全部来自父母对她的评价,而非事实。她要正视的问题,不是一次失败的考试,而是如何摆脱父母的评价对自我评估的干扰,重新树立正确的以本人观念为主导的价值评判标准。
另一方面是因为从前一直保持在高位的成绩和过于一帆风顺的经历,使她形成了较强的自尊心,这让她在面对较大挫折时难以正视自己的错误,缺乏重新站起来的经验。这个措手不及的打击令她一时难以调整心态,陷入了持续的自我怀疑中。
所以,这一课我们要说的就是如何正视自己的错误。第一,承认错误,是正视错误的第一步;第二,今日终成过往,向前看才是关键;第三,处理已经发生的错误。
承认错误,是正视错误的第一步
宋代文学家苏轼,才华横溢,文章出彩,诗词也作得好,曾官拜礼部尚书。不过,再博学多才的人,也有自己的盲区,苏轼自然也不例外。
据说有一次,还是翰林学士的苏轼前去拜会宰相王安石,不巧王安石外出办事,苏轼就在书房等候。等候期间苏轼瞧见书桌上有一首咏菊诗,不过这诗还未完成,只有前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看了之后,心里暗自一笑,心想:“西风”是秋风,“黄花”就是**,而**从不娇气,耐旱耐冻,区区一阵秋风,怎么会吹落满地?这简直就是笑话。思及此处,苏轼不客气地提笔加上后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轼本想与王安石再探讨一番,但迟迟不见他回来,也就起身离开。而王安石回来看到苏轼的补充,不由得觉得好笑,摇了摇头,并未放在心上。
一段时间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九九重阳这一天,苏轼随友人去赏菊,看着大风过后,残菊满地的萧瑟景象,苏轼惭愧不已,赶忙给王安石写信认错,他的知错就改也成为一桩美谈。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识到错误后主动认错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智慧与能力。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说的是,君子的过错如同日食月食一样,犯错时,人人都能看到,但改正时,人人都会仰望他。
能够承认错误,也是一种坦然面对自我的表现。在《你为什么不道歉》这本书里,作者写道:“认清自我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有了这种自尊,你才能承认会做错事,不会产生道歉就低人一等或被人超越的感受。”
今日终成过往,向前看才是关键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120周年校庆上发言时,一不小心将“鸿鹄”念成了“鸿浩”。 一石激起千层浪,林建华的错误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尽管也有很多人想为林建华正名,觉得可能他想表达的是其他意思,但很快,林建华自己就承认他确实是读错了。他坦然地说:“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林建华的做法赢得了网友们一片叫好,直呼这才是北大精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但重点在于犯错之后该如何面对。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要相信,“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正视错误,勇于改正,今后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众所周知,乔布斯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对产品要求严格,会把关所有的细节。但在2000年的时候,他设计的一款产品还是出现了问题。有客户反映产品的塑料外壳有缝隙,不仅破坏了整台机子的设计美感,而且缝隙里经常会钻进去虫子。时间一长,两条透明的支架里就挤满了小虫子的尸体,使用体验非常糟糕。
事情一发生,乔布斯便迅速叫停了这一产品的生产,并快速做出应对。他知错认错,并及时改正的态度使得品牌及时止损,也为日后更大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英国诗人马罗说: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释作你今天更聪敏。不要惧怕错误,它是让我们成长的养分。智者不会纠结于错误,而是承担后果,微笑前行。
处理已经发生的错误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省,现在我们常常称之为复盘,是帮助我们发现、正视错误的一大法宝。
每天的复盘有多重要呢?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破窗效应”。一栋再豪华精美的房子,只要有一扇窗破裂,如果不去修复它,很快这栋房子便会成为废墟。一个看似微小的错误,如果不闻不问,不及时纠正,那就是在纵容更大的错误发生。事情发生时我们总有些当局者迷,而过后复盘会使我们作为旁观者看清本质。
那么如何进行复盘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每晚睡觉前腾出15分钟的时间,将今天自己所做的事做一个整理,然后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事,看看今天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哪里,不妥之处引以为戒,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正如任正非说的那样:一个懂得自我批判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我们应该让复盘成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及时纠错,总结经验,为未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