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构建认知方式的地点是原生家庭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每个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会影响他的一生。”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形成自己认知方式的来源,对我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些人在原生家庭中获得的是来自父母的爱、尊重和独立,那么他们必定得以茁壮地成长;可遗憾的是还有一些人,得到的是恐惧、责任和负罪感,这些人接收到满满的负能量,自身的性格也会存在明显的缺陷。

换句话说,每个人所有的自信、自卑、虚荣、孤僻……溯其根源几乎都能从原生家庭找到蛛丝马迹。

网上曾有一项投票,是“你的原生家庭幸福吗?”,有超过四千人选择了否定的答案并表示至今都在其影响下不断挣扎。

这就说明我们对降低或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负面影响的学习和能力远远不够。

因此,重新定义原生家庭将成为我们改变糟糕现状,走上幸福轨道的关键所在。正如作家东野圭吾所说的:“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这一课我们就好好来聊一下原生家庭。

我最亲近的人,伤我最深

在心理学上,把原生家庭之伤简单归为身体之伤、言语之伤、性之伤、情感之伤这四种伤害。

虽然前两种不像后两种那样是极端的伤害行为,但不论什么目的,只要是父母做出了某些行为,影响到子女的情绪,或使子女怀疑自我价值,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原生家庭之伤”。

“为了我爸妈,我必须选择他们决定的专业,他们说我的梦想不能当饭吃。”

“我爸快把我逼疯了,他整天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我身上真的就没一个闪光点吗?说真的我现在特别抵触回家,一想到回到家要面对他的唠叨,我就烦。”

“我小时候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挨揍,男女混合双打那种,只要我有哪一点做得不对,我爸妈上来就揍我。虽然不能否认他们爱我,但是现在我对待所有人都没有底气,尤其是看到谁突然变了脸色,我就心跳加快,害怕到腿软。”

“我也挨打!而且我爸妈每次打我骂我都说是为了我好,我不明白,难道以后我想对谁好也要打他骂他吗?”

…………

迄今为止,我们收到的众多私信中,很多读者朋友都提到了自己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的事,像上面几段读起来扎心的话其实是最普遍的描述了,还有很多人提到这样的话:

“有时候我真的宁愿自己不曾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真的很累,对原生家庭的绝望让我想死。”

看到这些努力轻描淡写却依旧充满伤痛的文字,我明白,完美的家庭是个伪命题,几乎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承受一些家庭带来的不愉快。哪怕这些事情发生在多年以前,但每个叙述者内心的伤口却从未愈合。

嘴上说着“都过去了”,实际上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凡是关于原生家庭伤害的问题,他们都在下意识地逃避。

然而,越是逃避问题,越是填补不了内心的空洞。以致一辈子都沉浸在原生家庭造成的痛苦之中,甚至无声无息间把自己身上的痛苦又传递给了下一代。

不同父母造就不同类型的孩子

武志红曾在节目中说:“我们谈论原生家庭,第一,是因为它很重要,我们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跟原生家庭的关系太紧密了。第二,我们是在找原因,不是怪罪家庭。第三,我们可以改变。”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进一步找到原因并改变之前,我们先要明白父母到底是怎样影响我们的。

基于这一点,我们将原生家庭关系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不成熟的父母vs太成熟的孩子

什么是父母?

日本心理学家加藤谛三在《长不大的父母》一书中如此解释:“为人父母的意思是,你已经成为一个懂得给予他人快乐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向对方索取的人。你要做的不是要求孩子为你当牛做马,而是当孩子任性地向你提出要求时,可以尽力满足他们。能够站在这一立场上行事的人,才能胜任父母一职。”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在自己在心理层面上还是个孩子时就结了婚当了父母,突然背上肩头的责任让他们无所适从,本该向孩子提供正向情绪价值的他们,却反过来向孩子索取情绪价值。

比如说有些家庭中,夫妻感情不太和睦,这个时候夹在中间的孩子就成了情绪的“垃圾桶”:

“你看看你爸,整天就知道抽烟喝酒,我的辛苦谁放在心上!”

“你妈每天就会念叨,我出来工作容易吗?”

亲子角色开始颠倒,孩子被迫承担起家庭调解的责任,开始照顾父母的心理感受,表面上看起来是“懂事”,实际上渴望被爱的他们,也希望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这导致孩子的内心极度脆弱,在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中总是下意识地讨好,如果有一点受挫就会导致对自己、对他人的不认同,也不相信他人的爱。

毕竟连父母的爱都得不到,又怎么会期盼他人的爱呢?

? 操控成瘾的父母vs迷茫胆怯的孩子

“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

“你才见过多少人,走过多少路?听我的难道会害了你吗?”

“我是你妈,你不听我的你听谁的!”

…………

如果你经常从父母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语,那你的父母极有可能属于“操控型父母”。

操控型父母最初的目的是对我们的保护和爱,适度的控制与指导虽然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但该放手的时候没有放手,这种“适度的控制”就会演变成“过度的控制”,孩子从中感受到的不再是爱,而是无助和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步入社会,遇到问题也无法独立解决,更无法成为合格的伴侣、合格的父母。

? 情绪不稳定的父母vs爱发脾气的孩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父母主张以暴力来教育孩子,只要孩子一犯错,便对孩子非打即骂。

而且有的父母如果在外与他人发生冲突、矛盾,回到家后家庭成员就会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有网友说自己小时候经常被父亲用皮带没头没脑地抽,仅仅是因为父亲工作不顺心。虽然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于一般家庭,但只要父亲阴沉着脸回家,他就会开始害怕。

也正因为整个童年时期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现在的他害怕被伤害,害怕被背叛,无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里。

教育学家斯宾塞曾表示:孩子的自我意识从3岁开始显现,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最主要的就是模仿,他模仿的对象可能包括父母以及周围其他所有人的言行举止。

所以说,孩子的一举一动正是父母生活的折射,可这恰恰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忽略的一点。

探寻自己的性格来源

读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不同性格的影响下,原生家庭之伤重蹈覆辙,像家族诅咒一般,代代相传。

但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我们也并不是束手无策。

心理动力学人格理论认为:强大的内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原因和一个目的,就像我们吃饭是因为感到饥饿并解决饥饿一样。人的性格形成,也可能是因为某种生存需求。

比如童年经历让你变得“敏感”,是因为你感到危险,感到不安而采取某种方式保护自己。

比如被父母过度控制的你,日常生活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就会变得“脆弱”,以此得到持续不断的支援。

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并不存在“心理创伤”一说。阿德勒认为,是我们先有了“不想改变”的念头,所以我们才不去改变,我们可以左右我们自身的行为。

就以那位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网友为例,虽然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经常情绪失控的原因,但是从未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困住他的枷锁未必就是原生家庭,而是他自己的恐惧。

这也是我们说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想要在成年后获得幸福的家庭,往往要付出更大努力的原因。

跨越障碍,而不是被障碍阻拦

在了解原生家庭之伤的源头后,你会发现并不能把人生所有的不顺心都归咎于父母。因为原生家庭之伤是时代作用下的产物,大部分父母只是从“受害者”变成了“无心的加害者”。

而你却不同。

既然你已经读到了这本书,就意味着你要做些什么来终止伤害的传承,从“原生家庭的受害者”变成“命运的掌控者”。改变的第一步,不是抱着责问的态度去批判父母,而是跨过创伤的泥潭,审视问题出自哪里,才能避免今后再次跌入。

知乎上有位匿名网友讲过自己的故事,从她记事起,父母就在不停地争吵、打架,而且他们还会把气撒到她身上。这也导致了她有很大的性格缺陷,自卑懦弱、遇事退缩,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但幸好她大学时交到一位朋友,在朋友的陪伴和鼓励下,她认识到了自己性格的缺陷,也终于好好审视自己,明白了自己的需求,把心思放在提升自身上,踏踏实实生活。虽然童年的经历依然不堪回首,但至少她不再被困在痛苦的过去。

当然了,将过去剥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愤怒、不甘心、悲伤,觉得对自己太不公平,但请你明白,虽然命运派发给你的原生家庭筹码太烂,但怎么打好自己的牌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因此,只有正视不良家庭的行为模式,才能治愈和预防创伤造成的大部分损失,并且通过这样的做法,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在成长的经历中获得自省的力量

正如上文所说,在直面原生家庭之伤的过程中你要做的是接纳而不是批判,因此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要学会“自省”。

自省并不是让你把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而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去对照自己的行为。

比如小时候父母经常对你语言暴力,你就要审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行为,是不是潜移默化间将伤害带给了其他人。

我们经常接到类似的留言来控诉他们情绪不稳定的父母,老生常谈的故事总是不断地伤害着我们,比如有位读者说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家庭成员就是爸爸,因为爸爸经常发火,一言不合就摔东西,全家人整天都战战兢兢的。但是直到他长大后才发现,他自己不知什么时候竟然也变成像他爸爸那样易怒、暴躁的人,情绪经常处于失控边缘,周围的人都深受其害,这让他无比焦虑……

其实这是因为儿时的他被迫吸收了父母传递下来的创伤,对生活、对自己的评价都变得偏激,充满负能量。这些负面的认知极大地影响到了我们与人交往的方式,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判断。

这个时候参照过往反省自己就尤为重要了。

自省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斩断伤害的轮回,不要重蹈覆辙;同样,面对一些好的行为,要把它们传承下去。

告诉自己:即使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也不能放弃自省和成长。

家庭的正面与负面,都可作为自己生活的教材

如果你已经耐心地读到了这里,那正说明此时此刻的你和刚翻开书的你有了很大的不同。

你正重整旗鼓,以过去为鉴,继续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以内心的真实体验为原动力的自我,是我们最诚实的、最精准的自我感悟,它能够带领我们过上最适合自己的生活。

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小时候一直生活在暴力且专制的环境里。父亲不让她上学,哥哥经常殴打她,目睹一切的母亲选择无视与沉默。可以说,塔拉·韦斯特弗的原生家庭是一把烂到不能再烂的底牌,但是她依然成了哈佛大学的哲学硕士和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

靠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勇敢地面对,承认和接纳原生家庭之伤,重新塑造自我认知。去学习,去改变,从羞于提及原生家庭到勇敢倾诉过往后,原生家庭就不再是你我的阴影。

发掘内心的爱和能量,与真我重新建立联结,这样,你也能够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