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交恶
由于松赞干布唯一的儿子贡日贡赞已先他而去,所以,在他死后,他的幼孙芒松芒赞被立为赞普。禄东赞继续担任国相,辅佐芒松芒赞。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 年),禄东赞再次来到唐朝,为年幼的新王提亲,但却遭到拒绝。后来,吐蕃与吐谷浑再次发生冲突,吐谷浑王诺曷钵、弘化公主败走凉州,他们希望唐王朝能够收容吐谷浑。
于是,禄东赞就派遣仲琮到唐王朝解释出兵吐谷浑的原因,说是因为吐谷浑犯有错误。实际上,他是想吞并吐谷浑,把吐蕃的地盘扩充到整个青海地区。
唐王朝还派遣使者谯让去调停,但是仍然没有结果。禄东赞晚年一直坐镇吐谷浑故地,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 年)在回吐蕃的途中死去。
此后,禄东赞的次子论钦陵、三子赞婆把持了政权。在企图谋取丝路商道的弓月部落的利益引诱之下,兄弟两人继续向西域扩张,这就与唐王朝直接发生了冲突。据记载,弓月是一个以西突厥曾经的中心城市弓月城(在今新疆霍城)为基地的粟特胡人部落。唐蕃关系的恶化,与这股势力的介入有着很大的关系。
由于吐蕃军队的进攻,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设置的龟兹、于阗、焉耆、疏勒等安西四镇,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 年)四月全被吐蕃攻陷了。
于是,唐高宗当即命令名将薛仁贵等人带兵反击吐蕃,并把吐谷浑王送回吐谷浑故地。
不料,薛仁贵带领的军队在大非川大败于论钦陵统领的四十万吐蕃军,唐军损失十余万人。自此,唐蕃关系进一步交恶,双方战事不断。吐谷浑也作为一个部族体,散居在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分别归吐蕃、唐朝统治。
也正是因为在西边与吐蕃起了战火,唐军在唐高宗总章元年(668 年)占领平壤,平百济、高句丽后不久,又退出了朝鲜半岛,无力东顾。新罗乘机统一了朝鲜半岛,并将唐军挤出了朝鲜半岛。
在唐朝、吐蕃交战期间,吐蕃并没有断绝与唐朝的通使。唐高宗咸亨三年(672 年),吐蕃大臣仲琮来唐进贡,唐高宗责问他吞灭吐谷浑、打败薛仁贵之事,仲琮狡黠地回避问题,推说:“臣受命贡献而已。军旅之事,非所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