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宁王叛乱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 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 年)袭封宁王。他平日非常骄横,随意幽禁、驱逐、屠杀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

朱宸濠早有异心,他曾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等,令其恢复已经裁撤的护卫制度以便他造反。他自称皇帝,把自己的命令称圣旨,并把一些江洋大盗招入府中以扩充势力。

朱宸濠的谋反迹象暴露无遗,然而官员惧怕宁王的权势均不敢声张。只有江西兵备宪副胡世宁明知揭露这件事将会危及身家性命,依然冒死向明武宗上疏,把宁王朱宸濠的劣绩一一列举,并指出宁王谋反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希望朝廷早做防备。

宁王朱宸濠大怒,决心置胡世宁于死地。他买通了朝中的右都御史李士实、左都御史石珓。于是,这二人上疏诬蔑胡世宁轻率狂妄,应当治罪。朱宸濠也奏报胡世宁离间皇亲之间的关系,妖言诽谤。

昏庸的皇帝轻信了这些诬蔑,将胡世宁打入大狱。胡世宁在狱中受尽折磨,仍然三次上书,进一步揭露宁王朱宸濠的逆行。朱宸濠非常惊慌,于是重金贿赂、胁迫相关官员尽快把胡世宁定成死罪。幸亏有谏臣程启充仗义执言,胡世宁才免于一死,被发配到了辽东。

朱宸濠一方面剪除异己,另一方面四处拉拢文武官员和文人名士,王阳明正是被朱宸濠列为收买对象。朱宸濠宴请王阳明。在席间,朱宸濠的谋士李士实首先挑起话题,以“汤”“武”

来隐语“革命”。王阳明认为朱宸濠缺乏伊尹、吕尚这样的谋士大臣。朱宸濠按捺不住,坦言只要敢于“革命”,就一定会有伊尹、吕尚的辅佐。王阳明则反诘,如果真有伊尹、吕尚的辅佐,害怕什么伯夷、叔齐呢?

王阳明在获知朱宸濠将来定会谋逆之后,并未向皇帝立即汇报,而是派遣弟子冀元亨前去劝说,希望宁王放弃叛乱的图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冀元亨便成为王阳明安排在宁王身边的卧底。

当冀元亨确定宁王要叛乱的时候,他便通知王阳明。不过,为了防止宁王疑心,冀元亨并未回到王阳明身边,而是回到了家乡常德。正是由于冀元亨的秘密通知,王阳明才能提前安排平叛的准备工作。

右副都御史孙燧巡抚江西时,朱宸濠叛逆的情况已经大为显露。南昌人议论纷纷,说朱宸濠很快就会得到天子之位。孙燧对朱宸濠陈说大义,但是朱宸濠不知悔改。孙燧知道向朝廷投诉没有什么作用,于是假托要抵御贼寇,预先做好了应付朱宸濠叛逆的准备。朱宸濠发现孙燧正在谋划对付自己,就派人贿赂朝中大臣,企图赶走孙燧,并送给孙燧枣梨姜芥,以此威胁他“离开疆界”。孙燧只好隐忍以待。

朱宸濠企图把自己的儿子作为明武宗的嗣子,以便夺取皇位。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人先后向武宗皇帝告发朱宸濠之罪行。这时的武宗皇帝有些相信朱宸濠有意造反的事情,便下旨收回了宁王的护卫,并命令他归还强夺的田地。

朱宸濠接到皇帝的命令后,便决意造反。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三日是朱宸濠的生日,他决定宴请镇巡的所有官员第二天,孙燧及其主要属官进入朱宸濠的家,立即被朱宸濠埋伏的士兵抓捕杀害了。

朱宸濠自称皇帝,年号顺德,以退休的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正为左右丞相,以参政王纶为兵部尚书,聚集号称“十万大军”的兵丁,发布檄文,声讨朝廷。并命令其将领闵廿四等攻占九江、南康等地。

七月初一,朱宸濠留宜春王朱拱樤、内官万锐等人镇守南昌城。他自率十万水师,千艘战船出鄱阳湖,顺江东而下,攻打安庆,指向南京,准备攻下南京并夺取帝位。

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大臣震惊不已,只有王琼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

当时,王阳明正奉朝廷之命前往福建平定三卫官兵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时,忽然得到朱宸濠起兵谋反的消息。他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

宁王朱宸濠十年密谋叛乱,势力很大。王阳明手上没兵双方力量悬殊。听闻当前情势危急,乡人都纷纷劝说已经在家隐居的王华赶快离城避难。

王华说:“吾儿能够弃家杀贼,吾乃独先去以为民望乎?祖宗德泽在天下,必不使残贼覆乱宗国,行见其败也。”意思就是说,我的儿子放弃家庭为国杀贼,我怎么能先行离开呢?大明祖宗的德行遍布天下,敌寇绝不能颠覆国家政权,他们的叛乱一定会失败的。这位伟大的父亲坚信儿子必能平定叛乱的决心,无疑成为王阳明战胜对手的强大精神动力。

面对严峻的形势,王阳明分析说:“倘若宁王大军直奔北京,那么社稷就危险了;若宁王攻击南京,那么江南一带都将受其害;如果他守着江西,那么平乱就方便了。”

王阳明平定盗贼后兵符已经上交兵部,手中无兵,他便在袁州聚集各府县士兵,征调军粮,制造兵械船只。王阳明运用疑兵之计,他四处张贴告示,称官府早有准备,已经发动各路大军攻打南昌。他还用反间计,假造宁王手下为官府内应的书信。

王阳明假装传召各地准备到江西征讨,在南昌到处张贴假檄迷惑朱宸濠,声称朝廷派了边兵和京兵共八万人,会同自己在南赣的部队以及湖广、两广的部队,号称“十六万大军”,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南昌。

为了争取时间集结军队,王阳明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又伪造了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与朱宸濠的朋友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这些伪造的公文自然统统到了朱宸濠手里。

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就问王阳明说:“这有用吗?”

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

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

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事情果然如王阳明所料。此时的李士实、刘养正二人正在劝朱宸濠进兵南京,而朱宸濠大疑,犹豫不定。这为王阳明筹集兵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十多天之后,宁王发觉上当了,探知朝廷根本没有派那么多的兵。他便仅留万余兵马驻守南昌,自己率六万主力军队沿江东下,攻下九江、南康两城,逼近安庆,窥伺南京。

对此,王阳明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当时有人建议王阳明前往救安庆。他不肯,并分析说:“如果救安庆,与宁王主力相持江上,而南康和九江的敌人就会乘虚攻我们后背,我们将腹背受敌。而我们直捣南昌,南昌守备空虚,我们的军队锐气正足,必可一举而下。宁王必定回救,到时我们迎头痛击,肯定会取胜。”

于是,王阳明安排少数兵马在安庆与宁王的部队周旋。自己则率领仓促组建的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并很快攻下城池,迫使朱宸濠回援。

宁王听说王阳明率兵攻打南昌,立即率军回救。当宁王的船队到达鄱阳湖时,遇到了在此拦截的王阳明船队。王阳明故意只派几艘战船迎战,边战边退,引诱叛军进入埋伏圈。随后下令伏兵四处出击,首战斩获叛军两千余人,落水而死的达上万人。

第二天,宁王亲自率军大举进攻。因风向不利于官兵,王阳明命令战船撤退。突然,他所在的指挥船升起了一块白布上写“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杀!”叛军不明真假,惊疑不定,一时阵脚大乱。官兵乘势反攻,叛军大败。

第三天,宁王决定将剩余的战船连为一体,结成方阵后再战。王阳明据此定下火攻的战术。

第四天,一支支火箭射向叛军战船,叛军乱作一团,宁王被生擒。这场历时三十五天的叛乱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