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的生活
在清华的孤独生活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在南方奔波了5 年之后,朱自清1925 年8 月再度回到阔别已久的北京。他把母亲、妻子和个儿女留在白马湖,只身来到清华。由于他刚从南方回来无落脚,便暂住在朝阳门附近一个朋友家中。
虽说是重返故地,但是清华对于朱自清而言还是过于生。由于从前他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总是在城圈儿里待着,4 中虽然去过三五回西山,却从未到过清华。因此,说起清华,只觉得很远很远而已。
北京西直门外,有一条漫长的马路,蜿蜒向北而去。穿甸(今海淀区海淀街道)再顺路向右转,过圆明园遗址,才到华学校。因为离北京城还有段不近的距离,所以清华师生城出城都不太方便。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清华园才可以自格局。
清华园原是清王朝某位亲王消夏避暑的花园。1907 年底美国总统老罗斯福提出,返还“庚子赔款”中的美国所得款项用以在中国办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09 年,清政府设立了游学务处,作为派遣留美学生的主管部门,并规定清华园为学处所属肄业馆的馆址。后来,学务处改肄业馆为“清华学堂作为正规的留美预备学校。1911 年4 月底,清华学堂正式开学从此开始了清华的历史。
1912 年,“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由于清华有着优美的校园、第一流的教学设施、图书仪器设备和充足的经费,因而在度过最初几年的创办阶段、逐步走上正轨之后,学校当局便不再满足于中等学校的规模和程度,产生了创办大学的设想。经过近10 年的筹备,到20 年代中期,随着清华留美学生的逐年回归,条件日趋成熟。
这时,中国的文化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全国中小学校及其学生人数有了成倍的增长,教育程度也迅速提高,全国大学也从1912 年的4 所、2000 余学生发展到47 所、2 万余学生。
随着文化教育的发展,国内掀起收回教育权、争取教育自主学术独立的运动。
而一批返校任教的清华留美学生,眼见物质条件不如自己的北京大学办得有生气,学生质量、学术水平都较高,对清华的落后状况深感不满。因此,从学校的前途着想,为了防止美国返还的“庚子赔款”用完后学校出现难以为继的局面,也只有节省经费、积储基金,自办永久性大学。
在学校和社会热心人土的推动下,1925 年5 月,清华学校增设了大学部和研究院“国学门”,并招收学生。1926 年,大学部又改为4 年学制,并设立了国文学系等17 个系,开始形成了清华大学的初步基础。
当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便和自己的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
朱自清做事一向都很认真,他问朋友,从朝阳门到清华10 时出发能到吗?朋友也说不清楚,便建议他8 时起身,然后雇洋车到西直门换车,以免老等电车误事。
可是,第三天是个阴天,朱自清跨出朋友家门口已经是时多了,他心中不免有点着急。车又走得慢,磨磨蹭蹭的。真到达目的地,已经是12 时了。
朱自清坐在客厅等了一会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样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张仲述和自清谈了一会儿才客气地分手了。这次简单的交谈后过了天,朱自清便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华园古月堂。
清华园很美,但是朱自清孤身一人,初来乍到,没有什么友,心里难免有些寂寞。他平时除了上课之外无处可去,因他便喜欢徜徉于工字厅和校园内外。可是,看着眼前这陌生一切,他总是会想起江南的青山秀水。
秋日的一个下午,朱自清独居无聊,便一个人进城逛了圈。返校时在海甸下了汽车,信步走进仁和酒店。他选了一临街的方桌,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和二两此店闻名茵陈酒莲花白,自斟自饮起来。几杯酒下肚,往事一幕幕袭心头。
朱自清想到自从毕业离开脚下的这座古城后,便马不停地在江浙一带奔波,前后换了7 个学校,如今又回到了这座城,然而时光却已流过了5 年。5 年的风尘漂泊,5 年的甜酸辣,都留在了那令人魂梦萦绕的南方。酒入愁肠,不知不觉,自清信口吟出一首小诗《我的南方》: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彷徨,
羽毛般地飞扬!
朱自清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
最叫朱自清难割难舍的就是这世界上最亲近的几个人,父亲、母亲、妻子和几个孩子,都还住在那遥远的南方。几年来,自己东奔西跑、常常把妻子扔在家里,让她瘦削的肩膀去独自支撑家庭的重担。直到现在,这种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遥想妻子所承受的孤立无助的痛苦和排遣不去的离情别怨,朱自清就会泛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歉疚和思念。一年多后,他写下一首《虞美人》来表达此时他的离情别绪:烟尘千里愁何极,镇日无消息。可怜弱絮不禁风,几度抛家傍路各西东。
一身匏系长安道,归思空萦绕。梦魂应不隔关山,却又衾寒灯灺漏声残。
10 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其中写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得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种种好处,特别是8 年前料理完祖母丧事后,父子同车北上,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他似乎次看到父亲为了给自己买橘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
想起当时的一切,朱自清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能体察父亲的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笑他的迂腐。他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东奔西走,以致在身体早已垮掉。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朱自清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背影。”后来,朱自清含着泪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
22 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朱自清写作这篇《背影》情况时,他答道:“我写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李广田曾经评价《背影》说:《背影》一篇,寥寥数十行,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能历久传诵,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的作品,正好代表了作者的为人。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
1928 年冬天,散文集《背影》出版后,朱自清把书寄回了扬州。弟弟国华从邮差手中接过书,奔上楼,送到父亲手中。父亲戴上老花眼镜,仔细读起了这篇散文,老人神采飞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