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黄山寻找胜景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1618 年)九月,徐霞客游罢庐山,再上黄山。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游山多次因雨而止,未能尽兴,也可能因为黄山千峰千态、四时万变,百看不厌,更可能因为上次“过天都之胁”而未登其峰,天都峰又是黄山绝胜处,俗称“不上天都峰,白来一场空”,所以徐霞客这次登山是直奔天都峰而来。

九月初四这一天,徐霞客又从汤口进山。和第一次凿冰登山不同,这次正是秋高气爽的黄金时节,气候条件十分适宜。

在汤寺的汤池中沐浴后,徐霞客便手拄拐杖开始攀登。

过十里,登上黄泥冈,轻车熟路转进石门。那天都、莲花二峰,竟像是欢迎他似的,“俱秀出天半”,而刚刚泛红的枫叶,与苍翠的松针相间,更是“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这一次,徐霞客选择了一条未曾攀登过的岔路,几乎在石缝中穿行。但见一片片石峰夹道耸起,山路在陡峭的石峰之间曲折蜿蜒。徐霞客站在山峰上俯瞰,不由得感慨:“黄山应该算是我平生看过的景色中最奇丽的了吧?”

走到天都峰时,仆从怕险阻,不敢向前,徐霞客也只好放慢脚步。但一路奇景,又引得他不知不觉地独自往上行。登上峰头之后,能看见一座寺院的飞檐如鸟展翅,这便是他上次想攀登而没有登上的文殊院。

文殊院在天都、莲花两峰间,后依玉屏峰,前有文殊台,左右有狮、象二石,左前方即是作为黄山标志的迎客松。徐霞客环顾四周,只见奇峰高下错落,壑谷纵横交叉,真是黄山上最绝妙的胜景。

徐霞客在文殊院与云游的僧人澄源邂逅,两人打算一起去攀登天都峰。庵中的和尚知道徐霞客来黄山之前就走了两百多里路,上文殊院又走了二十多里,早已累得不行,就关切地说:“天都峰虽然近,但没路。莲花峰虽然可以登上去,路又太远。

不如今天就在这里看看天都峰景色,明天再登山。”

徐霞客说:“不要紧,今天一定要登天都峰!”他不顾寺僧的劝告,决意当天下午就与游僧澄源一道,攀登无路可登的天都峰。

当时没有路,更不要说石级台阶了。他们到了天都峰侧面,有时像蛇一样爬行,抓着草棵刺藤,在手足无可着处历险数次,终于登上峰顶。

此时浓雾时聚时散,一阵浓雾飘来,面对面也看不清楚彼此。远眺莲花诸峰,大多笼罩在云雾之中。走到前面,云雾就落在后面,越过右侧,云雾便从左侧升起,变幻莫测,如临仙境。

苍松迎风而立,曲挺纵横;翠柏干粗如臂,全都苔藓似的平贴在岩石上。从下往上看,忽而有碧翠尖削的山峰露出来,忽而又全都隐没于云海。再眺望山下,则是阳光灿烂,简直是另外一个天地。

徐霞客为这神奇的景色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直到夜色临近,才恋恋不舍地下山。上山难,下山也难。天黑之后,山路将更加难行。他们索性坐着向下滑行。下到山坳时,暮色已经降临。远近山峰黑黑的,和夜色混在一块儿,早已分不出哪里是山,哪是夜色。

天都峰以险闻名天下,据史书记载,在天都峰的天梯全部建成之前,只有明朝的普门和尚和徐霞客、澄源和尚等极少数人登上去过。徐霞客的勇气,实在非常人可比。

第二天天一亮,徐霞客便告别澄源,直奔莲花峰。沿着那条路攀登一会儿之后,石磴没了,只有一条羊肠小径。这小径狭窄而险峻,峰顶上又都是巨石,悬于头顶,中间是虚空的。

徐霞客从缝隙里沿着层叠的石阶往上走,如同在层层楼阁中上上下下。终于到达峰顶,上有一块巨石,石顶上宽大空阔,站在上面环顾四周,但见天空一碧如洗,即使是天都峰,也低头居下了。

徐霞客站在峰顶,看看天都峰,又看看莲花峰,总觉得人们常说天都峰高于莲花峰的说法不准确。他又仔细目测,最后断定莲花峰高于天都峰。

这一看法,和后来科学实测的结果完全吻合。这一方面显示了徐霞客敏锐的观察力,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不迷信、不盲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