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学医救国

孙中山在拔萃书院、中央书院念书的这几年,学费仍由他哥哥供给。和许多青年人一样,那时的孙中山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和发展方向也曾有过种种的设想。

孙中山读书的时候,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宽松,上学的费用是不用发愁的。

父母对于他的人生道路选择也没有僵硬的规定,而是给了他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在他们看来,只要是走正道,孙中山学什么都可以。

大哥孙眉虽然对于孙中山的人生道路选择有过一些干预,比如希望他经商,但是孙中山坚持了自己的主见,孙眉还是能够理智地做出让步的。

有些朋友劝孙眉捐个一官半职,让孙中山走入官场。有些朋友则希望他进神学院,将来做一名传教士。

对于当官做老爷,孙中山没有太大的兴趣;对于当传教士,他虽然曾经一度有过打算,但很快就抛弃了这一计划,决定要为中国人谋求现实的幸福。

在香港求学期间,孙中山一度认为学习军事可以抵御外辱,因此他想去学海军,直接从事保卫国家的实际工作。但是,在1884 年8 月马尾海战中,中国花费七年建成的福州马尾造船厂以及十余艘兵舰,竟然在七分钟之内被法国海军的炮火毁得精光。

这一消息传来,不仅使孙中山前往投效海军的报国壮志无法实现,而且也引起了他的深思。

孙中山有时又想学法律,当一名主持正义的律师。但是,当时的中国连法律学校都还没有,社会上只有包办官司的讼棍,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律师,而且清政府当时的法律严厉禁止诉讼代理人进行辩护活动。所以,孙中山当律师的打算也就无法实现。

最后,孙中山认为,做医生可以济世救人,同时又便于广交朋友。

说起对于医学的兴趣,其实早在檀香山意奥兰尼学校读书的时候,孙中山就萌发过学医的念头。

那时,孙中山在攻读学业的同时,还跟从杜南先生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

有一次,孙中山到杜南的书房去借书,发现书架上有很多医书,感到很奇怪,就问杜南:“先生书架上摆这么多医药书籍有什么用?”

杜南引用了宋代名臣范仲淹的一句话展开回答:“‘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就是说,读书人的人生道路有两个:一个是从政,将来做一个好宰相,辅助皇帝治理好国家,兴利除弊,安天下;一个就是学医,悬壶济世,解除黎民的病痛。我也是以此自勉。其实,中国的读书人,一向在诵读儒家经典的同时,也花大量的精力研读医书,久而久之,不少读书人也就成了儒医。”

杜南的这番话给了孙中山很大的启发。

过了几天,孙中山又去拜访杜南,说出了自己对于范仲淹这句名言的体会:“范仲淹的话不全对,不一定等当不上良相才想去当良医。中国的读书人,读书首先是要从政;但是,读书人并不能很快走上仕途,即便通过科举考试而走上了仕途,也未必就能掌握国家政权。如果在殚精竭虑想当良相而不成之后再去当医生,要想当好一个医生已经为时太晚了。倒不如反过来,先做良医,然后由医人而医国,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杜南感觉孙中山的这个看法很有道理,从此对于这个善于思考的年轻人十分欣赏。

前面也提到,孙中山在香港读书时,是中法战争进行之际。

香港的中英文报纸广泛报道了前线的战况,尤其是对中国将士的伤亡情况,更给予了特别关注。

报纸对于中国将士伤亡严重而又缺乏必要的救护人员、救护措施的情况十分痛心,呼吁官府与民间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合力救治伤员。

这些报道在孙中山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救护他们,他认识到学医也可视为走上战场,为国服务。因此,他决定学医。

于是,1886 年,经由在香港结识的牧师喜嘉理介绍,二十岁的孙中山顺利地进入了广州博济医院附属的南华医学堂。

博济医院是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1835 年在广州创办的。

它是东亚地区第一家西式医院。1855 年开始招生习医。

1886 年孙中山入学时,博济医院的主持人、校长是嘉约翰,开设的课程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课程。学校所使用的教科书,大都是该院自己组织翻译的,有《人体新论》《化学摘要》《内科书》《妇科精蕴》《皮肤新编》《眼科摘要》等。

博济医院男女并招,实行男女同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相当勇敢的举动,因为,中国的儒家伦理讲究的是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甚至大夫到有身份的人家去给妇女看病,大夫与女病人之间也是不能直接见面的。

博济医院虽然是男女并招,但是也不敢走得太远。为了照顾中国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习俗,学校又规定男女一起上课时,男女生必须分开来坐,男女生的座位要用幔帐分隔开来。

学校开了妇产科的课程,男生也可以学习这些课程,但是,学校却规定男生不能参加妇产科的实习。

有一天,学校进行妇产科实习,老师只带女生去而不让男生去,孙中山就此向老师提出了异议。老师做不了主,对孙中山说:“不让男生参加妇产科实习,这是学校的规矩,我不能更改。

你要是想参加的话,必须要经过校长的批准。”

于是,孙中山就去找校长嘉约翰建言:“学生毕业后行医救人,遇有妇产科病症也要诊治。为了使学生获得医学技术,将来能对病者负责,应当改变这种不合理的规定。”

校长嘉约翰是一个思想相当开通的人,他对孙中山解释说:“学校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学校是办在中国境内的,还是要尊重中国儒家的礼法与习俗的。这样我们在广州才能立得住脚。”

孙中山对这一解释不以为然,他对校长说:“我们学医的目的就是要治病救人,病人不分男女,我们都应当诊治,救人是不能分男女的。假如一个男医生遇到了一个女病人,他能够不看病吗?一个男医生遇到妇女生小孩子时,他能够说,自己是男人,男女授受不亲,所以自己不能去服务吗?因此,学校应当对学生与病人负责,应当使学生具备相应的医学素养与技术,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不应当过分迁就传统习俗。”

校长觉得孙中山说的有道理,于是就修改了这一不合理的规定。从此以后,男生可以参加妇产科的实习了;另外,男女生在课堂上的那一道幔帐也被撤走了。

在广州博济医院附属的医校学习了一年后,1887 年秋天,孙中山转学到了香港西医书院(是一所大学),这年他二十二岁。

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著名人士何启(祖籍广东南海,生于香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早期维新思想家)和几个英国医生在代理香港总督以及当地中英人士的赞助下,按照英国大学医学院制度创办的医科专门学校。它不仅设备优良,各科教师都是受过正规教育与训练的医生和学者,在当时可谓是将香港当地的中英医学人才汇聚一堂。

孙中山不仅刻苦学习书本知识和专业课,还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注意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孙中山学习成绩好、人缘好,加之年龄较大,所以同学们推选他为班长,老师们也很喜欢他。老师们外出诊病时,常常带孙中山作为助手出去陪诊,这样无形之中他又得到了比一般同学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众多老师中,康德黎博士尤其器重孙中山,对孙中山的影响最大。康德黎认为孙中山为人诚实、勤奋好学,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方面,都是其他同学的模范;所以,曾让孙中山直接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

孙中山在檀香山、广州、香港先后四次求学,每次都曾勤工俭学,一直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

1892 年7 月23 日,孙中山以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

经过西医书院五年的学习,孙中山不仅系统地接受近代西医知识,成为一名熟练的外科医生,更重要的是他系统地接受了近代科学的训练。近代科学强调以实地观察与亲自试验作为研究万事万物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孙中山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