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政策的牺牲品
毫无疑问,目前导致这个部族生活困难的原因还包括人们淡薄的教育意识。许多父母认为孩子高中毕业已经足够,对继续上大学的问题漫不经心。目前,持有高中以下文凭的人只占部族全部人口的43.9%。
如果常年生活在与城市隔绝的地方,自己也会认为永远生活在这里是命中注定。嗜酒成性、吸毒成瘾的恶习不断蔓延,孩子生活在荒诞的家庭环境里无法安心读书。事实上,有不少孩子是由祖父母和亲戚抚养或者在福利院里长大的。
巴博基瓦里学区向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食品、衣物以及淋浴等必要的生活条件。我顺便看了一眼学校里的库房,除了通心粉和奶酪之类的食物,还有号码不一的鞋袜,据说都是社会捐赠的。即便在暑假期间,学生们来到学校也能吃到早饭和午饭。
巴博基瓦里学区的教育长埃多娜·莫丽斯说完,轻轻叹了口气。
“生活在这种恶劣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们的心理几乎都不太健康,沉重的心理负担至少让孩子无法专心学习。”
习惯了部族生活的孩子们即使上了大学,也需要重新接受来自外部世界的另一种考验。
20世纪80年代,这里的大学升学率一度有所提高,但有多数学生走进大学后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生活,一个学期尚未结束就中途退学了。在这些自幼生活在大自然里的孩子们眼里,图森、菲尼克斯等城市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对于这些长年生活在平淡无奇的部族里的孩子们来说,这个世界太刺激了。
教育意识的缺失和荒废的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不断酿成了部族的贫困。
至此,我们的采访镜头始终聚焦在托赫诺奥哈姆族出现的社会问题上。然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美国政府的罪孽有着逃脱不掉的干系。部族人妄自菲薄的懦弱性格多半源自这个国家的历史。
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爆发以后,入侵的白人殖民主义者企图一口吞掉这片富饶的土地。他们一路向西挺进,沿途不断扫**部族的抵抗。占领俄克拉荷马州等西部的部族保留地以后,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迫使原住民逐步同化乃至融入白人社会。第七任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签署的《印第安人迁移法案》让这种做法暂告结束。
其后,密西西比州以东的原住民部落迅速向西部迁移,随着白人开拓西部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出面没收土地,农场主的强征暴敛等恣意践踏部族保留地的事件接连发生。其中典型的例子是苏族(Sioux),美国政府曾经保证那片保留地属于苏族“不可侵犯的领土”,然而由于当地发现金矿,大片的保留地被白人强行没收,苏族最终深受其害。
联邦政府的强制迁移和同化政策让许多原住民部族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丧失了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几千年来,生活在索诺拉沙漠的托赫诺奥哈姆族虽然与政府的强制迁移无关,但是,美国的保留地政策让他们的“领土”大幅度缩水。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三次颁布总统令,扩大印第安人的保留地面积,而当初留给他们的保留地只不过是现在的1/10。
托赫诺奥哈姆族的人们用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尊严、被剥夺的民族精神和沦为失败者的历史,换来了微薄的养老金。这便是他们穷困潦倒、教育缺失,乃至自甘堕落的根源所在。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他们被国家愚弄的处境始终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