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的“枪文化基因”
在人们喋喋不休的争论中,美国流淌的“枪文化基因”正在有条不紊地传给下一代。
“得到这把枪的时候,我兴奋极了!电影《疾速特攻2》(John Wick:Chapter2)里的主人公,用的就是这种38口径的手枪。在我眼里,这可是件特殊的宝贝啊!”
说这话的小家伙是家住南卡罗来纳州的夏安·罗伯茨。别看她只有13岁,可是本事不小,能够在射击大赛的成人女子组里名列前茅。
她开始接触手枪的起因是父亲的辅导。
父亲达恩曾经是专门培训儿童用枪的射击教练。当时他觉得枪支事故之所以一再发生,原因在于大人没有正确指导孩子用枪的方法。达恩家里有枪,他在夏安6岁的时候便开始教她怎么用枪。
“小孩子好奇心强,你越是不许她摸,她就越想摸。枪这玩意儿很危险,用的时候必须时刻小心。我想教孩子怎么用枪,主要目的就在这儿。”
不料,夏安这孩子有她天生的才能,学会怎么用枪后,当场“命中靶心”。开始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命中的,后来她连续命中。达恩察觉到女儿的天赋,便在她9岁那年鼓励她上场比赛。兴致勃勃的夏安第一次上场就在成人女子组里获得了亚军。随后的四年里,夏安又两次夺得成年女子组的冠军。
人气爆棚的夏安甚至登上了枪支杂志的封面。两年前,她参加全美步枪协会举办的展览会时,请她签名的人排起了长蛇阵。父女俩曾经住过的新泽西州准备出台限制弹匣子弹使用量的法案,为了阻止这项法案通过,夏安前往州议会参加了请愿活动。
崭露头角的夏安让枪械界人士如获至宝。
她参赛时穿的运动服品牌成为枪支商店供不应求的热卖品,许多生产厂家都是她的赞助商。射击不仅需要购置枪支子弹,还有参赛费和交通费等大量的开销,这部分经费仅靠一个单身父亲难以筹措。对于枪支商店来说,为了展示自己完美无辜的形象,也把成功希望寄托在这位天才少女的身上。
像达恩这样主动教孩子用枪的父母不在少数,各地为孩子们开办的枪支培训学校门庭若市。“既然有枪,不教用枪,反而危险”的主张再也不是强词夺理的谬论。再者,最近将射击作为体育活动而乐此不疲的孩子也在增多。有一种文化叫作“枪文化”,它的传承已经成功跨越了“代沟”。
每当滥杀无辜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枪支管制的言论便喧闹一时。管制措施之所以迟迟没有进展,主要是因为全美步枪协会的抗议活动。
然而,为全美步枪协会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的是无数的个人会员。既然有这么多的人认为有必要持枪,那么,当今的美国就休想禁枪。
假如还有希望,那就是由“千禧一代”(1980年以后出生,在21世纪初叶陆续长大成人的一代)牵头的年轻力量。
在相继发生的滥杀无辜枪击事件面前,这些年轻人动员网络媒体的力量,不断掀起枪支管制运动的**。尽管“枪文化”的社会基础坚如磐石,但是随着人口构成的动态变化,“千禧一代”及其他后代对“Y世代[1]”的影响与日俱增,其影响之大或许超过全美步枪协会。与此同时,与所谓的“枪文化”无缘的外国移民有增无减,相对壮大了枪支管制支持派的队伍。
然而,无论我们从哪个方面分析,枪支管制都要付出时间的代价。看来,要想改变这个用200余年的历史培育起来的社会机制和文化,没那么简单。
[1]译者注:指20世纪末期出生、成长,2000年后进入青年期。
第五章 枪支管制VS神枪女我教6岁女儿打枪的理由
上一章里出现的夏安·罗伯茨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13岁女孩,她以骄人的本领在射击比赛成年女子组中勇夺冠军。
在枪支厂商和全美步枪协会看来,她是光彩照人的广告明星。
父亲教会女儿打枪,女儿在射击比赛中夺冠……
一个普通女孩是如何与枪交上朋友的?走进这个神奇的故事里,人们可以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