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把晋汾古建的栏杆拍遍
下了从北平开往大同的火车,林徽因等几个人愣住了。这就是辽、金两代的陪都西京吗?
从火车站广场上望出去,没有几座像样的楼房,大都是些窑洞式的平房,满目败舍残墙,像是随意丢弃在那里的一堆破旧衣服。大街上没有一棵树,尘土打着旋儿东冲西撞。
车站广场上聚集着许多驼帮,这是林徽因第一次看到大群大群的骆驼,成百上千的骆驼,双峰的和单峰的,赭色的和白色的,一队队拥进来,一队队开过去。天很低,骆驼高大傲岸,颈下硕大的铁铃,苍凉、悲壮地响在9月的斜阳里。这大群的骆驼总是让人想起远古与深邃,想起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这情景,仿佛是从遥远年代飘来的古歌。
林徽因被迷住了,怔怔地站在那里。
梁思成、刘敦桢和莫宗江却让强烈的骆驼粪尿气味熏得捂着鼻子直咳嗽。
梁思成催促着:“快去找旅馆吧。”
他们沿着尘土飞扬的街道搜寻着。偌大一个大同城,竟然找不到一家能够栖身的旅馆。街上多是车马大店一类的旅舍,他们看到的都是穿着羊皮服的骆驼客,成帮结伙地蹲踞在铺面的门口,捧着硕大无朋的粗瓷蓝花碗,呼噜呼噜地喝着玉茭稀粥,他们的光头上冒着热气。
林徽因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引起一片骆驼客的**。
刘敦桢开玩笑地说:“真是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啊!”
可是他们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快到掌灯时分,几乎跑遍了大同城,也没找到可容身的住处,4个人只好又折回火车站,腰酸背痛的梁思成,苦着脸说:“看来只好蹲火车站了。”
进了候车大厅,奇迹发生了。
突然有谁喊了一声:“这不是梁思成?”
梁思成和林徽因惊诧地转过身,一位穿着铁路制服的大汉站在他们面前。两个人一起惊喜地喊起来:“李大个子,你怎么到这儿了?”
李大个子原名李景熙,是林徽因、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时的同学,攻读铁路运输专业,因身材高大,同学们送他这个绰号。如今他在大同车站任站长。
李大个子说:“这话该我问你们啊。”
梁思成说:“我们来考察古建筑,跑遍了大同城,连个住处都找不到。”
林徽因向刘敦桢、莫宗江介绍说:“这是我们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学老李,他是学铁路的,看样子我们今晚用不着蹲车站了。”
老李哈哈大笑起来:“我这个站长还能让你们蹲车站?走,到我家去。”
到了老李家,他们舒舒服服地吃了顿晚餐,莜麦片炒山药蛋,还有黄糕。
老李说:“大同这个灰地方,一年到头都是山药蛋,拿不出好东西招待老同学,太惭愧了。”
大家一再说:“好吃好吃。”
这一晚,莫宗江的肚子胀得像鼓一样,跑了好几次厕所。
林徽因说:“莜麦片吃多了就这样,真忘记告诉你了。”
第二天,李景熙又找大同的政府求援,政府官员向城里唯一一家办宴席的酒楼打招呼,专为他们准备便饭,每人每餐是一大碗山西独特风味的汤面。
在大同,他们先考察了辽金时代的巨刹华严寺和善化寺。依照分工,4个人抄碑文、搞摄影、量斗拱、测平面、绘图纸,很快就完成了两座寺院的考察,并与宋地河北正定隆兴寺相印证,确定了它们的建造年代。
然后,老李弄来站上一部敞篷吉普车,陪同他们去云冈。
出大同城西30多里,便是云冈石窟。石窟依武周山北崖开凿,面朝武烈河,50多座洞窟一字排开。
193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山西考察古建筑
这座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460年),与中原北方地区的洛阳龙门石窟和西北高原的敦煌莫高窟,同为中外知名的三大石窟。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460年—465年,由当时高僧昙曜主持,在京城郊武周塞,开凿五所石窟,即云冈16至20窟,后人称“昙曜五窟”,它是云冈石窟群中最早的五窟。其他各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迁都洛阳之前。其主要洞窟大约在40年间建成。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漯水》中写道:“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状,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使后人可窥当时之盛况。
云冈石窟的开凿,不凭借天然洞窟,完全以人工劈山凿洞。林徽因等人完全被这宏伟的美惊呆了。走进昙曜五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是苦行僧结茅为庐的草庐形状,主佛占据洞窟的绝大部分空间,四面石壁雕以千佛,使朝拜者一进洞窟必须仰视,才得窥见真容。主佛像顶天立地,巍峨高大,给人以至尊至贵的感觉。
老李说:“你们注意看看这5尊佛像,是昙曜和尚为了取悦当时的统治者,模拟北魏王朝五位皇帝的真容而雕凿的,借造佛像之名,行给皇帝造像之实,看样子出家人也不是四大皆空啊!马屁拍到这份儿上,也算炉火纯青了。”
林徽因沉醉在艺术的氤氲中,她仿佛进入了那个古老年代,眼前的石像活起来,仿佛听到他们在朗诵《华严经》,仿佛看到他们在眉飞色舞地叙述一个佛本生的故事,仿佛听到他们用排箫、琵琶、长笛奏出美妙的仙乐。1500多年,岁月构筑的栅栏,了无痕迹,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轰轰烈烈地活着,仿佛听得到他们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仿佛感受得到他们的体温、呼吸和心跳。然而,活着的不是释迦牟尼,活着的是石头一样顽强的历史,是把这历史雕凿在侏罗纪云冈统砂岩上的无名的太史公们。
他们没有谁留下自己的名字,也许他们来自大路上横陈着白骨的凉州,来自荒漠的塞外,来自长安嶙峋的古道。年老石匠额上的皱褶如岩石的纹理,年轻石匠结实的双臂仿佛能托起一座大山,他们成千上万地聚集在这里,吞咽着黄河一样绵长而悠久的苦难,默默雕凿着岁月。
林徽因仿佛听到了铺天盖地的凿石的轰鸣,看到了铁钎在石头上飞溅的火花。那声音,让整个武周山血脉陡涨,让一条武烈河泪涛翻滚;那声音,在历史的崖壁上被放大了许多倍,时光不能消磨它们。
石窟雕成的时候,骨瘦如柴的幸存者们,匍匐在大地上,膜拜被他们的手塑造出来的神。武烈河水干涸了,河****着累累白骨,这是美的代价。
远在西方雕塑之父米开朗琪罗诞生之前,这些无名艺术家的生命便活在这云冈统砂岩上了,便活在这有血有肉的石头里了。石头的灵魂是永远醒着的,他们要把一个个梦境千年万年地守护下去。
林徽因忍不住掩面而泣。
一座云冈石窟他们整整看了3天,搞了许多素描和拓片。这项工作结束以后,梁思成和莫宗江要去应县考察木塔,林徽因和刘敦桢返回北平,整理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继1933年9月云冈石窟考察之后,又来到山西吕梁山区的汾阳。
他们原计划是到北戴河度假的,临行时费正清和夫人费慰梅告知,美国传教士朋友汉莫在山西汾阳城外买了一座别墅,梁思成原来也想到赵城考察,两地相距不是非常远,于是便一同前往。
1933年9月,林徽因在云冈石窟考察
美国朋友买的别墅在汾阳城外的峪道河,那里有一条“跑马神泉”,为沿溪数十家磨坊供给动力,现在这些废弃的磨坊被喜欢自然情调的美国人看中,买来改装成度假的别墅。“跑马神泉”是吕梁山麓风光最优美的所在,自宋太宗的骏马踢出甘泉,救了干渴的三军,千百年来便没有停流过。这里水碧山青,气候宜人,逐水而居,别有一番情趣。林徽因对费慰梅说,这里很有绮色佳流水别墅的风味。
他们在汾阳住了三天,看了杏花村酒厂。林徽因告诉费正清和费慰梅,这里酿酒始于北魏,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驰名。费正清扶着古井亭旁的石碑感叹,这家酒厂竟比美国的历史早上十几个世纪。他们还看了汾阳一带的“文峰塔”“南熏楼”和“太符观”等古建筑。
在他们的住处,峪道河两壁山崖上有几处小庙,东崖上的实际寺以风景幽胜著名。西崖上的龙天庙,又称落日庙,跑马泉因而也享受了它千年的烟火。林徽因从乾隆十二年碑刻发现,龙天即介休令贾侯,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刘元海攻陷介休,公死而守节,后人建庙纪念。
汾阳到赵城300余里,同蒲铁路正炸山兴筑,公路多段被毁。他们便在当地租了3辆驴车,费正清和费慰梅第一次坐这样的车子,一路上说说笑笑,兴味异常浓厚。他们每人戴一顶白色的太阳帽,林徽因身穿白裤子宝石蓝衬衫,仪容整洁而潇洒,与梁思成的咔叽布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驴车在乡间高低不平的土路上颠簸着。车把式都是年轻的后生,他们不时在牲口的头顶爆响一串串鞭花。毛驴喷着响鼻,四蹄轻快地奔跑,从庄稼地里挤过来的风,带着清爽,拂过他们的面颊。车把式们一应一和地唱起了小调。
前边车把式领唱:
亲疙蛋下河洗衣裳,双膝膝跪在那石头上。
后边车把式应一声:
小亲圪呆——
前边领唱:
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
抬抬毛眼眼把小辫甩。
后边应和:
小亲圪呆——
前边领唱:
小亲亲来小爱爱,
你把那好脸脸掉过来。
后边应和:
小亲圪呆——
前边领唱:
叫咱掉过就掉过,
好脸脸要对那好小伙。
林徽因、梁思成、费慰梅、费正清不由自主地齐应:
小亲圪呆——
那土腔土味的歌谣,让他们受到了感染。在这古朴的民风里,他们如同喝了杏花村的美酒,醉得那么深。
毛驴车的铁皮轮子碾过孝义—介休—灵石—霍县一赵城。
他们走一路看一路,那开元古碑、铁瓦寺、千佛崖、州署大堂等古迹激动着他们。到了洪洞,林徽因他们顾不上休息,就去拜谒全国闻名的洪洞大槐树和苏三监狱,林徽因告诉费正清和费慰梅,大槐树是明洪武年间由晋向冀、鲁、豫、苏、皖等地移民的聚散处,半个华夏的根都在这里。在苏三监狱,林徽因还给他们二人讲了京剧《玉堂春》的故事,那故事也深深地感动着他们。
第二天一早,他们去县城东北霍山南麓的赵城考察广胜寺。
赵城县距广胜寺约40里。前20里虽是平原,但地势渐高,路悬谷中。林徽因抬头望望,左右土崖遍是青苗,头上一线蓝天,烈日当空,心中实在乏味。后20里渐渐斜坡,盘绕上下,直上高冈,再回头看看低矮的农舍,又极富诗情画意。快到广胜寺时,又是一片平原,满地石片,如同一道干涸的河床,几乎一株茅草也不长,但气象开朗宏阔,展现出北方风景粗犷的性格。
广胜寺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经唐、宋、元历代重修,明清两代又予以补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他们从霍泉出发,进入广胜下寺,这是一座很别致的元代建筑,前殿五开间,悬山式,殿内仅有两根柱子,梁架施大爬梁,承形如人字柁架,构造奇特。梁思成大叫,叹为观止。
广胜上寺在霍山山巅。他们拾级而上,由山门进入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最吸引他们的是毗卢殿,这座大殿是庑殿式,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山门内是塔院,飞虹耸立其中,塔身琉璃镶嵌,呈八角形,13级,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璃瓦披挂。他们沿着塔中翻转的踏道攀登而上,费正清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呼。
林徽因对费正清、费慰梅说:“佛教流入中国后,从星象来看,选择的就是佛塔的形式,因为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对于空间的理解,是空间与实体的辩证统一。高耸的形象,一方面有纪念色彩,在压倒人的心灵中来显示崇高。人情味的很浓,这种人情味,通过色彩和图案装饰体现出来,把艺术立足于一种宗教情感上,它有着深切的虔诚,正因为这样,艺术才愿意与宗教携手而行。”
林徽因和梁思成很认真地测绘了这座古塔各部分的尺寸,用他们的莱卡相机拍了照片,搞了细部的素描图。
梁思成因车祸撞坏腿后,骨头交搭接合,他的右腿短了一截,不仅腿有点跛,也使他的脊椎弯曲,背部软弱无力,他穿一件支撑脊椎的钢背心,尽管行动不便,但仍能在屋顶、椽架上爬行,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
离开赵城,费正清夫妇又回到峪道河。林徽因和梁思成则去了太原附近的晋祠考查。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下,是晋水的发源处。这座建筑群始造于北魏前,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他的儿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国号为祠名。晋祠屡经修葺而变迁,到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其母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晋祠是个热闹的所在,同其他寺庙比起来,更多了一些人间烟火,游人如织,大都是来游览的红男绿女,很少有进香者。他们经水镜台,看了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梁思成对圣母殿的宋代结构和形制很感兴趣,说是营造法式的一个绝好的范本。费慰梅却称赞鱼沼飞梁上的石桥,结构精巧,体现了东方人静谧整洁的审美情趣。
接着,他们还看了莲花台、老君洞、文昌宫、难老泉等景观。
出了大门,他们被一片热闹的吆喝声吸引住了。林徽因说:“不吃刀削面,不算到太原。咱们吃碗刀削面吧。”
面摊在露天底下一字排开,约有十数家,清一色的一架炉灶,一口铁锅。面的花样很多,有拉面,有面鱼,每口锅上都蒸腾着热气。卖刀削面的摊子前围的人最多,面工是个彪形大汉,他把一块柔韧的面团顶在光头上,两手各持一把快刀,寒光闪闪,在头顶上飞舞,面片像银鱼一般飞到离他丈把远的锅里。
中国的吃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处处体现出人的精神和意志。
下午,他们去看永祚寺。
永祚寺坐落在太原南郊,远远地就望见了比肩站立的双塔,当地人都称其为双塔寺。双塔寺建于明万历年间,是高僧福登奉敕所建,两塔原名“文宣”,皆为砖塔,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脊兽,绚丽壮观。永祚寺虽接近闹市,却很僻静,来的多是乡下进香的农民,门口拴一溜毛驴。
在观音莲座下,梁思成看见那里摆了许多小孩的鞋子,不解地问林徽因是什么意思,林徽因笑而不答,带他们攀上塔顶。登高望远,万家霞烟尽收眼底。
林徽因问:思成,“你看到了什么?”
“我想起了中国一位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林徽因说:“是啊,宗教的出世观念与历史的苍茫感相比,显得淡漠多了。用来登高的塔,是一种缘情的形象,这与佛教空门思想是矛盾的,它与世俗却越来越结下不解之缘,在西方的教堂里,那种穹隆会让人觉得离上帝很近,而在这塔上远眺,佛却与人越来越远了。”
下到塔底的时候,她告诉思成,观音莲座下的小孩鞋,是中国女人为求儿子送给观音的信物。
这是一个很深奥又很简单的谜底。
这次山西考察,以塔河道为起点,向邻近的、介休、霍县、洪洞延伸,最后又返回文水、太原。一路下来,他们发现古建筑40余处。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文中,做了详细的报告,她不无感慨地说:“这次晋汾一带暑假的旅行,正巧遇着同蒲铁路兴工期,公路被毁,给我们机会将300余里的路程,慢慢地细看。假使坐汽车或火车,则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停留的机会,我们所错过的古建,是如何的可惜。”
然而,他们的考察并不是顺风顺水,300余里的路程,多是徒步过来的。开始还能雇到汽车、马车,后来就只有人力推车了。一路上,他们起早贪黑,风餐露宿,住过鸡毛小店,睡过农家土坑,住过寺院大殿,也借宿过传教士的居所。徒步行走令林徽因难忘,疲劳如影子紧随其后。走不动的时候,林徽因总是后悔,觉得吃这份苦有多么不值得,但到了目的地,又庆幸多亏走了这么一遭。
山西之行一个多月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费正清、费慰梅夫妇朝夕相处,因近距离接触又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林徽因因体力透支和环境恶劣,遇事总是情绪激动,不是一顿抱怨,便是一顿诅咒,而梁思成总是一板一眼地按计划行事,遇事沉着冷静,有时还诙谐地开着玩笑,与林徽因形成巨大反差和鲜明的比照。当然,她的情绪一过便也雨过天晴,且事情做得更为出色。
费慰梅一开始很不适应林徽因这种性格,她常常无言以对,不知如何是好,与北京时的那个开朗、优雅的林徽因相比,眼前这个人简直判若两人,那情绪的火焰不燃烧殆尽,事情就不能复归平静。
习惯了这种性格的费慰梅,也渐渐发现,这绝对是诗人气质使然,许多艺术家不乏这种性格,没有这种**,也产生不了感人至深的作品。果然不出费慰梅所料,这次晋汾之旅,林徽因写出了《窗子以外》这篇有着深刻命题的传世佳作。不管走到哪里,从窗子以内走到窗子以外,都免不了有坐在窗子以内的感觉,无形的窗子是无处不在的,窗里窗外,一个否定之否定,更可怕的是,否定之后的回旋。窗子里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窗子以外的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无须十万大山,只有这么一扇小小的窗子就够了。一窗之隔,便隔开了两个世界,一张薄薄的窗纸,便是两个阶层永远难以消弭的屏障。
林徽因这次考察的另一个收获,便是其后在燕京大学关于《中国的塔》的精彩讲演。她说,塔的概念和形制源于印度的窣堵坡,而窣堵坡则是为藏储佛的舍利和遗物而建造的,它是由台座、覆体、宝匣和相轮构成的建筑物,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以后逐步增高,到12世纪,由原来的3层塔加到11层之多。
佛塔在东汉永平十年(67年)传入中国,早期中国佛寺的塔与印度大体相同,因塔藏舍利,所以位于寺院的中央,成为寺的主体,样式与结构主要有木制、砖制、石制和砖石结构,大都是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
林徽因从中国东汉徐州浮屠祠讲起,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再讲到元明清塔寺建筑的特点及其变化,她一路讲下来,如江河奔涌,滔滔不绝。对于各时期的塔,她如数家珍,详细而又具体。她从东汉洛阳的永宁寺塔、北魏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讲到隋代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唐代西安兴教寺玄奘塔、香积寺塔、大雁塔,河南登封的法王寺塔、永泰寺塔、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晋城青莲寺慧峰石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五代南唐时期的南京栖霞寺塔,再到宋代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河南开封国寺塔、河北定县开元寺塔、北京天宁寺塔、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最后讲到明代山西赵城广胜寺飞虹塔、南京报恩寺塔、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清代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等。她纵横捭阖,不仅讲了塔的建造年代、建筑结构、不同特色,还讲了塔的历史演进与嬗变。
林徽因关于《中国的塔》的讲演,把听众拉回到一个遥远的年代,同时又把听众提升到一个宇宙人类的思维空间。
这是她由灵感引发,蓦然之间捕捉到的一个有着深刻思想意义的哲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