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的红色印记——“保卫华北”石刻

李进明(1)

“保卫华北”石刻位于京西香山樱桃沟内。

香山是京西的名山,位于海淀区的西部,而香山的樱桃沟坐落在而今北京植物园西部的范围内,位于寿安山麓卧佛寺西北侧,是两山所夹的一条外广内狭、峰高沟深的幽静峡谷。山谷内奇石突兀、林木葱郁。峡谷两侧是峻秀挺拔的山峦,一条蜿蜒的潺潺溪水清澈见底、顺谷而下。一条林荫小路在山间伴着溪水峰回路转,小鸟在林中欢叫,不时有松鼠跳上岩石,这里真乃是一座花木茂盛、景致清幽、具有山野情趣的天然花园。

相传,樱桃沟在古代时曾是一个盛产樱桃的沟壑,山涧两旁遍植樱桃树,因此而得名“樱桃沟”。每逢春季,满山遍野的樱桃花染红了整个山谷,宛若仙境。为此,金章宗皇帝曾在樱桃沟口建了“看花台”一座,终日笙歌燕舞,艳女美酒,赏花作乐。如今樱桃树已不复当年盛况,可地名却流传了下来。

樱桃沟不但景色优美,而且还刻有红色的革命烙印,这就是著名的“保卫华北”石刻。“保卫华北”石刻,位于樱桃沟内的水源头下边不远处山路旁的岩石上。该石刻字迹为繁体,字体方正有力,为十字形排列。

那么,这尊石刻是谁镌刻,又是何时诞生的呢?

对于这一问题,相关党史资料和革命老前辈的回忆文章早已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尊“保卫华北”石刻诞生于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后的1936年7月。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关内进攻,妄图占领华北,灭亡中国。在东三省已沦陷、华北面临危急、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北平地下党的领导下,为反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件,北平学生联合会和民先队在1936年7月,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北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学生,在香山樱桃沟连续举办了三期“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每期一周,一期200余人,进行军事训练。以此来宣传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为迎接全面抗战的到来,培养和输送抗日骨干和有生力量,为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做准备。

参加军事夏令营的青年学生主要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多所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以及一些暑期来北平的外埠青年救亡团体的学生,他们其中大部分是民先队员或中共学生党员。夏令营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营员们在樱桃沟的山坡上,在元宝石下的泉水边,在破旧的小亭子里安营扎寨,接受集体生活的锻炼。

夏令营期间,营内的生活丰富多彩,内容安排得非常充实。每天黎明,营员中的司号员——来自北京大学教育系的学生陆平,都要登上元宝石旁边陡峭的山崖吹响军号,唤醒沉睡的营员。营员们听到起床号音立即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紧张、艰苦而又充满朝气的训练生活。

由于樱桃沟内峭壁丛生、曲径通幽、横向较为狭窄、地域不太宽阔,因此受自然条件限制,营员们晨起后的早操,便改为以班排为单位进行登山攀岩科目训练。上午安排的是军政教育课或宣讲会。特邀当时的著名左翼教授杨秀峰、黄松龄、施复亮等讲授时事政治及分析抗战形势,课后营员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军事教育课程则由夏令营总队长兼军事教官白乙化讲解军事理论、阐述军事战略。下午主要是进行军事训练。

夏令营总队长兼军事教官白乙化是辽宁省辽阳人,满族,1911年6月11日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8年,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1929年,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其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进步书刊,1930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向校方提出抗战申请,返回辽阳组织抗日义勇军,率部转战辽西、热北、锦西,连战连捷,得绰号“小白龙”。1933年,抗日义勇军被国民党32军欺骗缴械,他含愤复回北平中国大学读书。1935年,他获得中国大学学士学位。同年12月9日,白乙化参与组织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他奋勇当先,积极组织同学集会游行,被称为运动中的虎将。1936年6月至7月,他奉中共北平地下党的安排,担任“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总队长兼军事教官。

樱桃沟的中心腹地有一块巨大的元宝石,元宝石旁的溪水边有一块山石,山石前有一片开阔地,这里是当年夏令营活动的中心地区。营员们每天训练归来,都在这里洗漱和一日三餐。每天上午的军政课、讲座会、研讨会也在这里进行。这里俨然成了研讨社会问题、理论问题和分析抗战局势的“大课堂”。

那块山石就是当年的“讲台”。营员们每天上午坐在山石周围,听杨秀峰、黄松龄、施复亮等教授分析抗日战争的局势,听总队长兼军事教官白乙化阐述军事理论、作军事报告。大家还在这里争相传看红军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8月1日由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公开发布的“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热烈谈论红军北上抗日的消息,激烈抨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卖国政策。同时,营区内还每天油印刊发《行军日报》,及时反映营员们当天紧张有序、艰苦快乐、充满朝气的火热军事生活。

营员们每天下午的军事训练课,则是展示大家机智勇敢的实战课堂。军事教官把营员们分成敌我双方,组织编队攀上樱桃沟的北山坡,分别展开攻防战、伏击战、遭遇战及游击战的演练。此时,漫山遍野便会传来营员们的“杀”声一片。

夜晚,营员们除了点燃篝火,围坐在山石旁、溪水边,举行时事政治讨论会、高唱抗战歌曲或自编自演一些爱国救亡的小节目外,教官们还要根据夜间特点,时常给营员们搞些紧急集合、急行军以及“抓舌头”等相关军事演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营员们的综合军事素质。

在军事夏令营期间,营员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抗日救国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大家的欢声笑语汇入潺潺溪流,充满了整个山谷。抗日救亡的歌声,伴随着阵阵山风飘向空中,响彻云霄。

就在香山樱桃沟举办第一期军事夏令营期间的一天中午,北京大学学生陆平忽然看到清华大学学生赵德尊在水源头下边的一块山石上手握钢錾、挥动铁锤在雕凿着什么。随着钢錾凿刻山石发出铿锵有力的“嘭嘭”声,陆平连忙走过去察看。只见在这块山石上,早已用粉笔勾勒出了“保卫华北”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陆平见了立即明白了赵德尊的用意。于是他接过赵德尊手中的铁锤钢錾,按照字迹笔画,也“叮叮当当”开凿起来。就这样,他们二人满怀抗日救国的一腔热血和**,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交替在这块山石上挥汗如雨地挥锤雕凿,共同完成了当时最能表达全国人民心声的“保卫华北”这四个大字的镌刻。陆平、赵德尊二人的行动,赢得了来此参加夏令营的广大学生的一致赞誉。此石刻对当时革命青年和进步学生投身抗日的爱国热情,起到了鼓舞和激励作用,增强了他们的战斗勇气和必胜信心。

陆平、赵德尊二人,当年都是具有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双重身份的学生营员,他俩在一起凿刻完“保卫华北”石刻以后,都分别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党领导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中,并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对敌斗争的革命烈火中,都逐渐锻炼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为党工作,不怕流血牺牲,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人民新中国,都做出了自己的重大贡献。

陆平原名叫刘志贤,吉林长春人,生于1914年,193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1936年7月,他参加了第一期“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在抗日战争时期,陆平曾先后担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中共晋察冀分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冀察热辽区党委秘书长,晋察冀平西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平北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军区政治部主任,察哈尔军区政治部主任,华北野战军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中共松江省委常委、黑龙江省委委员;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中共北京市委委员;第七机械工业部(后改为航天部)副部长、部党组副书记;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机关党组副书记;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于1995年离职休养,2002年逝世,享年88岁。

赵德尊是辽宁省辽中县人,1913年3月出生于辽中县一户农民家庭。1933年夏至1937年6月,他在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学习毕业,193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共清华大学“左联”支部书记、清华大学党支部书记、北平市学委秘书、全国民先总队部党团组织委员,参与组织了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7月,他参加了第一期“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抗日战争爆发后,从1937年7月至1943年9月,赵德尊参加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任太行山冀西、晋中地委副书记、书记、军分区政委。他率领地方部队和民兵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1943年9月9日,他奉命以党的七大代表的身份千里迢迢奔赴延安,不久便作为七大代表进入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4月23日,赵德尊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他奉命挺进东北,先后担任赴东北干部团党组组织委员、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省委副书记。1949年9月,他担任了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此时他刚刚36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年轻的一位省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担任省委书记,不久又兼任省政府主席、省军区政委,党政军一肩挑。1953年4月,他调任中共东北局委员、农村工作部部长,后又兼任东北局秘书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1979年2月起,他继续先后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法委主任。赵德尊是党的七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他于1985年9月离休,2012年2月5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9岁。生前出版有《赵德尊回忆录》《征程鳞爪》等著作。

白乙化在圆满完成了三期“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总队长兼军事教官的任务后,便奉党的指示赴绥西的东北垦区工作,历任中共绥西特委委员、中共垦区工委书记、垦区特委书记。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10月领导了垦区农民大暴动,组织抗日先锋队并任队长。1939年春,他率领抗日先锋队从内蒙古来到平西,与冀东大暴动的抗日联军合并,组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任副司令员。1940年1月,抗日联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白乙化任团长。改编后,他即率部参加了粉碎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十路围攻的战役,屡创日军,并在今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阻击战中击落敌机1架。1941年2月4日,日军沿白河向我根据地进犯,白乙化率部在密云县马营西山与敌人激战,毙俘敌人117名。但在战斗即将胜利结束时,白乙化团长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0岁。白乙化牺牲后,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表了《告全军同志书》,赞扬他是“优秀的指挥员、民族英雄、无产阶级的先锋”。挺进军司令员萧克将军称赞白乙化“血沃幽燕、名垂千古”。

光阴飞转,日月如梭;斯人已去,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那块“保卫华北”石刻后来也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该石刻首次被找到是在1974年8月6日,起因是石刻作者之一陆平的子女们在听了父亲的回忆后,先后两次来到香山樱桃沟当年的军事夏令营营地,并沿着元宝石水源头下边的山谷溪流仔细寻觅,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临近溪边的滚滚乱石中将布满厚厚泥土和青苔的该石找到。他们刮去山石上的泥土青苔,并用溪水冲刷干净,再用树枝在山石上的字迹笔道处抠划出沉积多年的淤泥,使“保卫华北”四个大字清晰地显露出来,重见天日。由于终于找到了父亲38年前留下的青春革命遗迹,陆平的子女们欣喜万分,举起相机与该石刻合影留念。虽然这块异常珍贵的“保卫华北”石刻找到了,但由于当时陆平还没有获得平反,因此只好忍痛割爱地重新将这块山石用野草藤蔓遮盖起来,并对此事秘而不宣。直到1975年4月,在毛主席亲自关照下,陆平政治上获得平反并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才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来到樱桃沟的谷底,扶石追忆当年那段战斗的青春岁月,并欣然倚石而坐,在“保卫华北”石刻前拍照留念。

“保卫华北”石刻再次被发现则是在1980年6月,这时距该石刻诞生已经是44年后了。一天,北京植物园管理科樱桃沟班工人王保臣和同事们在樱桃沟清除沟旁的杂草时,忽然发现了沟边的一块大青石上有隐隐约约的石刻字迹,他们用溪水清洗后,发现是“保卫华北”四个大字。这时恰逢时任北京市政协主席刘导生到樱桃沟视察工作,他听说此事后,亲临现场观看,并证实这块“保卫华北”四个字的石刻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爱国抗日的北平学生联合会留下的。后来又经过多方调查,终于找到了该石刻的两位作者陆平和赵德尊。

1983年12月8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和首都青年学生联合会在香山樱桃沟举行了“一二·九”运动48周年纪念大会,把这块石刻列为重要革命文物,并对“保卫华北”石刻进行了整修。1984年12月8日,在“保卫华北”石刻的旁边开始建设“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一年后正式落成,并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题写了“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八个鎏金大字。从此,这里便成了香山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反对日本侵华的浪潮中,北平的青年学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虽然当年香山樱桃沟的军事夏令营时间很短,仅仅举办了三期,营员也仅仅600余人,但我党培养教育出来的这批爱国革命青年投身到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后,便在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人民解放事业的中坚力量,白乙化、陆平、赵德尊就是其中的代表。

“保卫华北”石刻,作为在全国抗战暴发前夕诞生的一尊革命文物,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而今,虽说距当年“平西樱桃沟抗日救国军事夏令营”一晃已经过去了86年,但“保卫华北”石刻依然屹立在香山脚下的樱桃沟里,依然激励着当代中国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同时,该石刻早已成为香山樱桃沟内的一处著名的红色景观,也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物,同时还赋予了香山樱桃沟一道红色的革命印记。

(1) 李进明:海淀区政协文史委研究员,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及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