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在线猎手”

随着青春期到来,男孩的第一次性行为通常始于12岁到14岁之间,有些人会提前。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意识的觉醒,大多数男孩开始**。到了13岁,几乎一半的男孩都通过****;到了14岁,这个百分比上升到75%;到了15岁,几乎所有男孩都是这样。至于**的频率,大多数青少年男性每天一次,有时两次。在与伴侣发生性行为前,男性平均会**2 000次左右。

从青春期开始到21岁完全成熟,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几乎每个十几岁的男孩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色情网站。由于有关性的话题很少被提及,男孩发现,通过色情网站能很容易地学到这些知识。一旦登录这些网站,他们就会收到邀请,使用**图片和视频来刺激性行为。所以说,色情作品和行为互为因果。色情业提倡一种与情感分享脱节的性行为模式,专门吸引孤独而好奇的男孩;一旦进入,许多男孩就会上瘾。羞耻感、尴尬感和痴迷感会使他们原本顺其自然的成长出现问题,这些问题还非常隐秘。

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男孩子们笨手笨脚又没有考虑周详的做法,有时会被突然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中。以男孩TJ(化名)为例,他是一所男校的七年级学生,他的西班牙语老师发现他在课桌下**。当我见到他时,他的老师(一位前修女)、院长、校长和他的父母都已经和他谈过话,谈话的方式让他很是羞愧。TJ不愿意谈论这些事,我能肯定的是,我绝不赞同他对他们说的那些话,正是那些糟糕的感受让他做出了错误判断。

我觉得和他一起聊聊可能会有帮助。我告诉TJ,其他男孩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告诉他,很多男孩对自己日渐成熟的身体都充满迷惑,这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我特意强调,如果他想要别人懂得他的感受,就必须通过交谈,才能更好地控制那些惹麻烦的冲动。

这样的解释让TJ感觉不那么紧张了,他告诉我,最近确实沉溺于色情小说,被发现后反而感觉安慰,他希望这有助于他摆脱不良影响。他逐渐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包括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他如何感受不到真正的亲密关系。当他把这些零碎的问题拼在一起时,TJ更好地理解了自己为何会做出那样的行为。几个月后,我看到他和朋友们在课间跑来跑去,轻松的笑声证明他已经把过去的经历抛在了脑后。

如果你想让一个男孩对性的感觉变得清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感觉自己并不孤独,让他明白自己的感觉是正常的,自然而然萌生的。比如TJ,他只要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就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偏差,重新调整方向,从自己挖的坑中爬出来。但任何一个想要忠于内心的男孩,都会被强大的市场力量淹没,这些力量将所谓的形象和想法投射到他的身上。

从神经发育的角度看,研究人员怀疑经常观看色情片的人会变成“性兴奋上瘾”,而他们的大脑则满是“色情思想”,导致他们把性与自我关注的满足感和强烈刺激联系在一起。在年纪大一些的青春期男性中,有一半的人每周会对着色情作品**几次;大约15%的人每天都会**。一种担忧是,这些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和爱没有关系;另一种担忧是,色情作品会影响现实生活:男生靠看更多的色情片来激发**往。斯坦福大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最近解释说:“我们的研究发现,很多年轻人告诉我们,色情片扭曲了他们对性和亲密关系的看法,他们最后发现,自己很难被现实生活中的伴侣唤起欲望。”

更麻烦的是,色情作品会让男孩在面对性行为的新法规时应对不足。全国各地的大学里最近关于发生性行为的法律定义发生了变化,使性接触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在加州的大学,一部新法律将“确定的、有意识和自愿”的态度视为同意发生性行为的标准。以肯定、自觉、自愿为标准。作家艾米丽·巴泽隆在《纽约时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明确同意可以校园“约炮”吗?一个复杂的问题》(Hooking Up at an Affirmative-Consent Campus? It's Complicated)的文章。一位21岁的耶鲁大学经济系学生告诉作者,对于中学和大学的男生来说,都存在“无意中违反这种约定规则的紧张情绪”。但是,男孩对性行为的态度和期待往往被色情片塑造成厌恶女性的错误形象,充斥着女性被描绘成性玩具,被男性奴役、剥削和虐待的内容,这些内容恰恰与上述同意的标准相矛盾。

另一个男孩的故事则说明,当孤立感因恐惧和羞愧而加深时,可能会出现更极端的后果。斯坦是个相当优秀的学生,也是一名不错的篮球运动员,他喜欢在周末晚上和他的队友在一起,但他的性格安静而害羞。一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家人被一阵重重的敲门声和持续不断的门铃声吵醒。当他的继父打开房门,一大群联邦调查局探员和州警察拿着搜查令冲进屋里。他们解释说家里有人一直在下载和传播儿童色情片。警车在路边车道闪着灯,向邻居们宣告这家人被搜查了,突击检查的人没收了电脑和移动设备,并对房子进行了彻底搜查。

原来,联邦调查局监控到,斯坦一直从互联网文件的共享网站中浏览色情图片,这让他陷入了大麻烦。更糟糕的是,图片里的男孩和他年龄相仿,这等于向父母和全世界公开了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

斯坦的家人和检察官达成了一项协议,要求他保证自己的做法不会危害社会。在对他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斯坦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和有限的性史,他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并告诉了父母。在这次突击搜查前,他与家人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特别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对性感兴趣的本质时,他就藏得更深了。他与家人和朋友孤立,他觉得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不知道该怎样表达真实的自己。而在经历了突击检查的惨痛经历后,父母支持他的选择,他才觉得自己能有幸福的未来。

斯坦的经历和TJ的经历一样,都说明孤独感和成长发育的压力会如何扭曲年轻人判断力。这两个男孩都认为,接触网络色情与现实中的朋辈关系相比,更容易帮助自己挖掘有关性的感受;在卧室中发生的隐秘事件,让他们与现实相隔绝,容易因此丧失正确的判断力。在TJ的例子中,他甚至认为可以在公共场所**。

至于斯坦的例子,心理学家迈克尔·萨多夫斯基将其称之为同性恋和同性恋青年的沉默,这往往会伴随着危险行为的增加,让事件更为复杂。尽管政策上对同性恋并不反对,但这些男孩仍然被学校和社区边缘化。同性恋“深知沉默的声音和感觉”,会比异性恋同龄人更容易出现滥用药物和抑郁症状,同性恋的自杀率是常人的4倍。斯坦觉得无法和朋友们在一起玩,也担心他父母的反应,于是不再做那些充满暴力、困惑和羞愧的行为。通过色情网站他找到了安慰,这些内容在网上显得那么光明正大,直到联邦调查局无情地击碎了它。

虽然被认定为同性恋的年轻男性可能仍只能徘徊在社会边缘,但对于定义“什么才是同性恋”的那条严格边界似乎正在放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里奇·萨文·威廉姆斯研究发现,尽管大多数男性都认为自己属于异性恋,但认为自己“近乎直男(straight)”(2)的人,比认为自己是男同性恋或双性恋的人加起来还要多。全国调查显示,6%的青少年男性认为“就算是喜欢异性吧”这句话代表了他们自身性吸引力所指的方向。近100万年轻男性承认,他们的性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稳定的。与前几代人相比,千禧世代(millennials)(3)和iGen世代更倾向于将性行为理解为沿着某个谱系变化,而不是某种类别固定的行动。在一项全国性调查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一想到性,下列哪个选项更符合你的观点?”大多数人的选择是:“性是一种尺度,恰巧位于中间地带。”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少年时代的许多特征,例如色情产业,也随之改变,演变为宣扬刻板的、甚至是夸张的男性性行为形象。许多网络色情文学都对女性抱有敌意,它们提供有辱人格并宣扬暴力的图片就彰显了这种敌意。当男孩和与他同龄的女孩相处时,上述种种不当的性形象会影响到男孩与异性健康交往的能力。在美国反性骚扰运动“我也是”运动中,《纽约时报》的评论家罗斯·杜塔特认为,色情业为青年男性的性格矛盾添了把火:“一旦**这件事拥有了某种特权,裹挟着不满,夹杂着愤怒,充斥着消极情绪,‘唤醒’了某个敏感领域,还沾染了卑鄙下流的色彩,便能为满足性欲打造出多种多样、史无前例的可能性。但令人沮丧的是,真正的女性不仅在数量上不足以满足男性的需求,而且与女**配获得满足比男性在家通过屏幕获得满足要难得多。”

以这种挫败感为例,有一群年轻男性自称“非自愿独身者”(4),他们倾向于将自身的凄惨处境怪罪在女性和女权主义头上。根据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调查显示,在15~24岁的男性中,多达27%的人可能会陷入没有伴侣而不自知的状态中。一名研究人员估计,2012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470万。在近年来的一系列谋杀案中,身背多条人命的凶手都承认,他们之所以作案就是因为被女性无视后感到愤怒和孤独,杀害她们是在泄愤。这些男性已经引起了美国上下,乃至国际范围内的关注。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态度和他们的攻击性性行为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部均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际妇女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和Promundo-US研究机构共同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2008年至2010年间,双方合作完成了一份遍及全球的问卷调查。在他们的报告中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性暴力的因素包括对男性性权利的态度。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莉娜·艾伦·布法德博士将其定义为是“一种男性的需求或欲望优先于女性的观点”。在他们开展的“男性行为框架”研究项目中,来自Promundo-US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近一个月,有大约1/3的年轻男性曾对某个女性或女孩子实施过性骚扰。最有可能骚扰女性的男性是那些对“男子气概规范”中毒已久并坚信不疑的人,而且这样的人不仅不在少数,还大有泛滥之势。在对女性展开性骚扰方面,相比于那些对“男子气概规范”左耳进右耳出的男性,这群对“男子气概规范”中毒深重的男性,数量是他们的十倍不止。

当然,大多数网络色情都以这些想法为前提,目的就是为了迎合那些已经懂得自恋的十几岁的男孩。流行媒体试图引导大众遵循这样的剧本:男性有着强烈的、无法控制的性需求,而女性则必须满足这种需求。

肖恩的故事就说明了其中的某些问题。肖恩是一个生活在费城的非洲裔男孩,他很有天赋,和中学里其他的小伙伴相比,肖恩天生就是一个领袖人物。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也是一名出色的橄榄球运动员。肖恩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的父母都出身贫寒,因此他只能选择在城市的公立学校上学,学校人满为患、资源匮乏,甚至发生危险都是家常便饭。因此,尽管知道儿子可能会遇到种族偏见和经济问题,他们还是欣然接受了一所私立高中橄榄球队主教练提供的奖学金。在学校里,肖恩很快就交上了朋友,老师、教练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但当他每天乘车去学校,一旦离开了他的邻居和朋友们,肖恩便发现自己处于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既无法完全融入学校里男孩的社会生活,回家后又和曾经的朋友们越来越疏远。他独处的时间开始变多,越来越愿意沉浸在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里,更喜欢通过互联网和人沟通。他接触到了网络色情,发现自己既为之着迷又受到了不可思议的影响。在色拉布、脸书和照片墙(5)上,他在跟朋友们分享评论和图片时,有意过滤掉了自己对女孩们的看法和对性的想法。在学校里,橄榄球队的其他男孩经常谈论他们访问过的色情网站,以及他们在和女孩交往中得手过的那些事。

当肖恩在周末与女孩们见面时,就会想起他在视频中看到过的那些动作,还会在想象中让身边的女孩们做出同样的动作。他完全推翻了自己以往内心中保守的想法,坚信现实生活中女孩们也和视频中一样。渐渐地,肖恩发现,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自己都越来越麻木了。和女孩们一起出去约会不算什么困难,对他而言,比较困难的反而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除了满足自己的性欲外,别的什么都思考不了。被一群时刻模仿他态度的男孩包围着,他几乎放弃了爱情,只一心满足于搭讪姑娘或看色情片取乐。对他来说,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令人动心、更有意义的事情。

直到某个时刻,肖恩猛然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他和橄榄球队的一个年轻教练关系很好,便跑去找他一吐胸中块垒。尽管非常尴尬,但肖恩知道自己不愿跟父母或老师说这件事,也知道自己的确需要帮助。教练的答复非常明智:他建议肖恩让自己的挣扎常态化;他让肖恩明白了色情作品令人上瘾的原因;同时,还建议他向学校的心理咨询顾问寻求帮助。幸运的是,他的家庭基础非常强大,来自家人的爱和来自教练的信任,让肖恩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误入歧途的事实。

这名青少年希望重新获得理解,即性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释放的感觉。像肖恩这样的男孩为我们提供了沟通不畅和以满足为导向的各种经验,它悲剧性地阻碍了他们理解这件事:性,是一条与爱相连的路。尽管研究证实,男孩和女孩一样都对浪漫的关系有所渴望,但还是有太多男孩会被和性相关的种种力量压倒,想恋爱却用力过猛。在朋辈群体规范和媒体表达之间,男孩几乎无法获得更为健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