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会(2)

社会学家巴里·索恩在对一个小学运动场展开研究时观察到:“虽然在课堂、餐厅、操场上女孩们和男孩也一起玩,并且互动也很频繁。要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接触往往能够深化友谊,甚至能够进一步缔结成更为稳定的联盟,但是,同性互动更容易结成更为持久、更为牢固的关系。”当男孩和女孩已经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他们各自的性别界限时,再怎么互动也都只能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从基于性情和游戏方式不同的生物学角度,到对异性保持抗拒的文化压力,再到引导男孩找男孩结伴玩耍的认知过程远比引导男孩找女孩玩耍的认知过程要多得多这个角度来说,种种理论都能佐证这一观点:为什么即使允许选择玩伴,男孩还是依然只选择和同性玩耍。这个时候再反观女孩们的举动,你会感到更为意味深长。但索恩的研究揭示出,作为孩子们身处的最重要的社会舞台——学校,在组织和强化性别差异这件事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当一个男孩发现某个女孩们玩的游戏非常有趣,或者他觉得自己特别中意某个女孩时,他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边缘了。不论是别的孩子们还是成年人,都会出手对他表示警告。他们会把这些徘徊在性别边界的男孩当作靶子,戏弄他们、骚扰他们,非得让他们遵循既往的男性脚本不可,不允许有例外。

因此,女孩群体和男孩群体开始朝着不同的方向演进。传统观念认为,女孩应当是成双结对的,而男孩则应当是三两成群的。女孩们应当多多练习诸如谈话交流和分享秘密之类的人际关系技巧,而男孩则应当多多参与游戏比赛和计划实施等活动。但索恩对上述那所小学运动场的观察表明,男孩和女孩往往开展种种对抗比赛、追赶类和攻击类的游戏,并戏弄彼此,都揭示了男孩和女孩之间相互影响的仪式化进程。他们的游戏传达了一种文化基因:从根本上来说,男孩和女孩是完全不同的。

男孩成群结队,这形成了他们少年时代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存在:兄弟会。就像女孩团体展现并强调的规则明显适用于女孩一样,兄弟会展现并强调的规则也明显适用于男孩,尤其适用于少年时期的文化。一个男孩在同龄人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邻里间和学校中的受欢迎程度。除了地位本身具备的生存价值之外,对于它所承载的志同道合和被认可、被接纳等情谊而言,与团队的沟通也很重要。伟大的冒险故事、蛮荒时代,以及绵延一生的友谊,在身处各种文化阶层的男性心中都有着神圣的地位。“我支持你!”是一个男孩对另一个男孩的顶级背书。

在少年时期,兄弟会涉及的主要机构包括比赛团体、运动队、童子军和男孩俱乐部。在这些团体中,男孩患难与共,遵循着与他们个人友谊截然不同的规则。没有一个男孩能独立于朋辈群体而存在,每个男孩都必须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朋辈群体中的经历直接决定了一个男孩如何看待自己,甚至决定了他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在最好的情况下,兄弟情可以增强男孩的归属感,并传授一种持久的价值观。运动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助理教练同时也是橄榄球教练的乔·埃尔曼认为,身为团队的一员,应当学会如何“成为一个能够与他人合作的人”,在比自己的个人生活更为宽泛的领域里明确自己的抱负,并对与自己比肩奋战的队友和教练负责。他解释道:“我们属于彼此。完全相互接纳是规则所在。我们也需要彼此。团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我们相互依存;任何一个队友对团队而言都缺一不可。我们互相影响。全员合一,团结一心。”

不同于只关心输赢的“业务型教练”,埃尔曼延伸出了一种他称之为“变革型教练”的哲学。变革型教练“致力于自我理解和共鸣,将体育视为一种获得美德和培养美德的训练。”他的最终目标是让球员“在高中毕业前懂得三件事。第一,他们被爱着。第二,他们被爱、被接受是因为他们本就值得,而并非他们做了什么。第三,他们应当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管中窥豹,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兄弟会中锻造出的沟通能力是多么富有能量,它能塑造你的美德,强化你的品格。

有力的佐证还有很多。奈奥比·韦了解到,在综合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少数民族男孩、出身蓝领家庭和贫困家庭的男孩,甚至已经把兄弟情发展成了一门出色的艺术。身处美国的非洲裔男性就面临着共同的困扰,他们的兄弟情便更注重忠诚与沟通的价值观。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莱昂内尔·霍华德博士的研究重点是人际关系在非洲裔美国男性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非洲裔美国男性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取决于他们与其他非洲裔美国男性相处的关系质量。

研究发现,兄弟会还能提供正向激励的另一个背景发生在单性别学校(3)。支持者们声称,当男孩不必展示出自己与女孩不同、不再承受这样的压力时,他们会感到更为自由,更愿意破茧而出,去尝试超过性别界限之外的东西:艺术、情感表达、参与性学习,同时缔结更为深厚的友谊。布朗克斯的老鹰青年男子学院(Eagle Academy for Young Men)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该校非洲裔美国男孩的毕业率已经达到了纽约市平均水平的2倍多;该校90%的毕业生都进入了大学深造。从某个角度上说,学校管理层将他们的这份成功归因于创建了一种朋辈文化,接受这种文化的男孩能够积极地互相关心。正如斯沃斯莫尔学院的约瑟夫·德里克·纳尔逊博士在他的研究中发现的那样,男孩在这样的学校中能够领略并学习到他所说的“变革型兄弟情”:

·要先人后己;

·要雪中送炭;

·要伸出援手;

·要通力合作、竭尽所能;

·对兄弟,要爱屋及乌。

上述种种案例都表明,在理想状态下,兄弟会能够帮助男孩感受到理解、支持和被爱。男孩从很小的时候就会被彼此吸引。一旦他们意识到,成长为一个真男子汉是他们实现自我非常重要的一环,男孩的友谊就可以滋养并支持他们锻炼自己各种重要的生活技能。兄弟会可以救人于水火,甚至可以挽救一些男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