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陈世美——我也不想做负心汉!

从古至今,身负冤案的人,数不胜数,比如六月飘雪的窦娥。但窦娥起码大家都在为她叫屈,可我们今天要说的陈世美,却是生生地被骂了一代又一代,最后成了大家口中负心汉的代名词。

若陈世美如今还活着,能说话,估计也该开一场直播,大声叫冤了。可一人我饮酒醉的气氛,还不够渲染他内心的悲哀,估计他得站到太空里,拿着喇叭喊:我不是负心汉,你们听到了吗?!这才能一扫他心中的委屈了。

陈世美的真名,其实也不叫陈世美,他真名叫陈年谷,字熟美。可指桑骂槐、暗指隐喻的手法,我们已经玩了上千年了,故此,他的真名叫什么,大家也都没那么在乎了。

陈世美OS:难道我连真名都不配拥有吗?哭唧唧.jpg

说到陈世美,我们还要提起的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包公。

包公向来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所以他治了陈世美的罪,应该就是铁锤了吧?就算二人一同对峙,大家是信他?还是会信杀千刀的陈世美呢?(画外音:当然是信包大人了!)

可是,朋友们,注意了!如果包公真的能与我们直接对话,他大概也会觉得莫名其妙吧。因为他根本不认识陈世美,毕竟,他们甚至都不是同一个朝代的人!

包公OS:世美弟,我也很无奈啊……

陈世美的原型是陈年谷,清朝生人,出生于湖北。

包公,就是我们所说的包青天——包拯,北宋生人,出生于泸州。

这两个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怎么就成了大家口中的铁锤了呢?

陈世美OS:说了我委屈啊,你们还不信我!哼……

这里,大概又有杠精要说话了。古往今来这么多人,怎么脏水就泼到你一个人身上了?怎么就不泼别人呢?还不是因为你行为不正,穿着不得体!

嗯……朋友,这件事儿,咱们就可以好好说道说道了。

陈世美寒窗苦读十几年,三十多的时候,才中了进士,经吏部考核选任直隶饶阳知县。三年之后,又升刑部任主政、郎中。又过了两年之后,钦命陕西省西安乡试主考官。再次年,皇帝钦命为贵州省思仁道,兼布政司参政、兼按察司副使。

这晋升之路,也算一路畅通吧?要不是因为他自己有所作为,百姓爱戴,能晋升得这么顺利?

(画外音:谁知道他背地里使了什么手段?)

行,你们要这么说,我也没办法。

陈世美OS:你别没办法啊!你要没办法了,我还怎么洗地啊?

……

好吧,如果他真的要在仕途上使手段的话,他为什么不将这个黑点消除?就按你们的故事来说,陈世美十几年苦读,最后被皇帝招为驸马,那皇帝的家人,要袒护其实很容易对吧?毕竟历史向来都是胜者来书写,那么悄无声息地替自己的女婿洗白,其实也没那么困难吧?

可是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是假的啊!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杜撰的啊!

国人向来只喜欢听自己想要听的故事,这个尿性,难道大家还没发现吗?最简单的,就拿现在的社交网站来看,平常事件里,反转又反转,添油加醋的故事,难道还少吗?

说到这个故事,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秦香莲是陈世美在没发迹之前的结发妻子,陈世美后被招为驸马,久困功名利禄之中不回家,妻子秦香莲在家中清苦不已,带着三个孩子,前来寻夫。可谁知陈世美翻脸不认人,而且还在夜半时分,派韩祺追杀。韩祺在准备动手的时候,良心发现,只好自尽以求义,而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锒铛入狱。

秦香莲一个杀人凶手的身份,在整件事情被翻出来之前,必定是被世人所愤恨的。可当所谓的真相一步步被掀开,她这个苦情女主角的戏码,还摊上驸马爷这个身份贵重的嘉宾,人们同情的焦点必定会全部聚集于她(灯光师,对准,打灯)。

多好的一出“琼瑶剧”啊!多么该千刀万剐的负心汉啊!多么正义的“路人”啊!

且不说韩祺这个人物,是否真的为了求正义而自戕,就说陈世美这么耐不住的性子,转头就要杀妻弃子的德行,是怎么坐上驸马之位的呢?表面功夫,暗地安慰,这才是应该符合他这个人设的吧?宫斗戏、权谋剧大家看得也不少了吧?这么愚蠢的坏人皇上会看上他?还将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他?不存在的朋友,大家都不是傻子。

再说回韩祺,咱们也先不追究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物,就算有,陈世美杀妻这个行为,他自己应该知道,这是小人之所为吧?历史上哪个坏人要去做坏事的时候,不是让自己特别亲近的亲信去办的?如果不亲近,怎么可能将这么大一个把柄拱手给人?如果亲近,那么韩祺跟随这么表里不一、心狠手辣的人的话,自己的德行也应该好不到哪里去吧?又怎么可能会为了正义而自戕?毕竟这么坏的一个人渣,摆在自己面前还心烦呢,怎么可能还会去帮他办事?

真是坏事流传千百年,好事无人问津!

再说秦香莲在入狱之后,被发配边疆,幸得展昭所救,然后这个案子,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包公手里。

就按这个逻辑来推,包公不过一介县令,驸马与公主是皇家的人,他怎么就那么大的权力,还能以下犯上,从皇家手中抢人了?而且,还那么顺利地找来了人证物证?而且最后公主太后赶到了,包公依旧将陈世美送上了龙头铡?

不是,你们用脑子想想,从古至今,皇家权威,是这么容易就撼动的吗?不管是历史还是小说,县令要斩驸马,是这么容易的?

什么,你说包公那个时候不止是个县令?那我问你,在这出戏里,他怎么升的堂?

陈世美OS:(鼓掌,满含热泪)说得好!

好,退一万步来讲,包公铁面无私,不认什么皇家人,那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行刑的衙门里的公务员儿,能全部都听包公一人的话?公主、太后还在场呢!但凡二人中的任何一人说一句:“谁敢动?”那么,还有谁敢动?

众人OS:不敢动不敢动。

就算是包公亲自下场来行刑,他一人就能把陈世美给铡了?谁信?

还有这个秦香莲。

在戏曲《包公案》中,这个秦香莲也没全名啊,都叫秦氏,后来才有人说,她叫秦香莲。咋滴?你金手指随便一掐,就能知道百年前一个妇人的名字呗?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得围绕陈年谷生活当中去寻找蛛丝马迹。于是可以发现,秦香莲的生活原型真名叫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氏,也是陈熟美的第二个妻子。那些人逮着机会就给别人改名,当自己算命大师,改名改风水是吧?而且陈世美与人家秦氏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恩爱得不得了。怎么到你们口中,人家就成了没人要的苦情妇女了呢?

后来还出了《秦氏还魂配世美》。

说的是秦氏死后,告到包大人门下,包大人怒火中烧,一折告到陛下面前,然后又命人去捉拿陈世美。咱们就先不谈陛下当时会不会信,就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件事也不存在的啊!

不过,我也理解。

陈世美OS:理解啥?你要理解啥?

这么漏洞百出,前后对不上的故事,能流传这么广泛,世人皆知,其实说到底也逃不过那三个字:收视率。比如隔壁潘金莲与武大郎的戏码,是一个道理。

这都是为了收视率啊朋友们!

如果就按史实来写,陈世美能有啥写的?歌颂他清廉政绩突出?谱写他贤良淑德?不不不,这都不足以引起广大群众的好奇心。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啊!大家是想给他来一出“黑红”的戏码,我知道。

那么这么黑的脏水,到底是谁往咱们的小美美身上泼的呢?

其实故事要回到我最开始说的,陈世美的真实身份开始说起。

约在顺治年间,陈世美仕途发达了之后,昔日同窗,以及我们现在说的“死铁”——胡梦蝶、仇梦麟二人进京来找陈世美了。眼看着兄弟飞黄腾达,二人也想沾光一起升官发财呐!但是呢,当时吏部铨选法变更,要有举人才能,才可以被推荐为官。而胡、仇二人仅是秀才,不能被推荐。所以二人想要与陈世美一起展望未来的希望落空,求官不成,只能打道回府。

这时候,陈世美也没忘当初的几人情谊,在二人临走时,还送了每人二百两银子,报答以前的恩情。

按照我们现在的市价来算,一克白银是十四元人民币,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又约是三十一克左右,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妇女节……这样一算,二百两银子,约等于现在八万六千八百人民币啊!

咱们小美美就是阔绰啊,出手就八万多!

陈世美OS:过奖过奖!

你看,就算二人投奔无门,但是也平白得了这么多钱,说来应该也满足了吧?不远千里寻找兄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别人一年的工资,这还不满足?不,贪欲是无穷无尽的。

这二人不但不心生感恩,反倒生了嫌隙。可能他们觉得,拜了把子之后,只要有个飞黄腾达的人出来了,那就是爹,就必须养自己一辈子呗!

于是,心中怨恨难平啊!在回乡途中,这二人在南阳看了一场杂剧《琵琶行》,于是灵机一动,用兄弟给的钱,贿赂了戏班子班主吴有仁(名字是有仁了,人有没有,就不知道了),将《琵琶行》的男主角蔡伯喈改成陈世美,女主角赵五娘改成秦香莲,借此剧来辱骂陈年谷。

你看,用兄弟给的钱去买水军造谣污蔑兄弟。谁是白莲花,一目了然吧?

洪水一开闸,就覆水难收啊!

这出戏添油加醋的,越演越起劲,后来就改编成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铡美案》。

当时陈世美的官位也做到这个地步了,横空一出戏,将他多年的清廉与尽力毁于一旦,他没有为此作出努力吗?不,可能他也做了,但是有什么用呢?群众向来都只看自己喜欢看的,哪管你清不清白?哪怕这出戏后来在均州禁演了,恐怕大家心里也只会觉得,陈世美是心虚,所以才做这无用之功。

讲到这里,我就不由得不问胡梦蝶、仇梦麟一句了: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陈世美OS:你们良心不会痛吗?哼!

其实这出戏在均州被禁,也不是陈世美自己下令的。相传清末一河南剧团到均州演出此戏时,被陈世美的一个后人看到了,这个后人被气得当场吐血,然后组织了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死伤数人,故此演出才被迫停止。

被打的演员也是无辜,但也能理解陈世美的后人这些行为对吧?这是公开在叫骂你的祖宗啊,换你,你能平静如水,说句算了?

但是,打人终究还是不对的。怎么说呢,各自反省吧!

说回刚刚提到的《琵琶行》,这个《琵琶行》可不是我们全文背诵并默写的那篇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个《琵琶行》是元代一位戏曲作家高则诚的作品。

里面的故事跟上头我们说过的《铡美案》如出一辙,但《琵琶行》的结局与立意要比《铡美案》的好多了,搁到现在来讲,这就是抄袭,而且抄得还烂!这得挂上社交网站热搜,被网友群攻三天三夜还不够消气的!

《琵琶行》中,是这样写的。

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蔡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不准备去参加考试,想要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他爸爸却不这样想,觉得不能浪费了自己儿子的一番才华,于是,在众人劝说下,蔡伯喈只好告别父母与妻子赴京考试。

结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蔡伯喈一出手就应试及第,中了状元。这一来,蔡家的好日子应该就要来了吧?可谁知道,一位牛丞相相中了他。牛丞相觉得这人有才啊,是个有前途的小伙子啊!又一想,我还有个女儿没有嫁人啊!于是怀着这个主意就向皇上去请旨了,想要招这个新科状元为女婿。皇上一看,这前浪后浪都是人才,要是成了一家人了,就更能为自己尽心效力了,于是一拍大腿,同意了。

可感情之事,哪能由得别人说指配就指配的,就算是丞相、皇上也不行啊!这个时候,蔡伯喈还是硬气了一回,他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想要辞官回乡,孝敬父母(路人OS:怎么你就不说你有妻子了呢?一看就还有其他心思,黑化前兆)。丞相与皇上被蔡伯喈拒绝,觉得颜面无存啊,于是跟他杠了起来,将他强行留在京中。

正是这时候,蔡伯喈的家乡连年遭受了旱灾,赵五娘尽心侍奉公婆,盼着丈夫归来以后的好日子,让公婆吃米,自己却吃糟糠。想着熬过这一段就好了吧?可这件事却被婆婆知道了,婆婆觉得愧疚不已,对不起赵五娘,最后竟愧疚而死了(路人OS:……这……)。而公公后来拖着拖着也死在了这场饥荒中。

这个时候蔡伯喈已经被迫入赘了丞相府中,寄回去的信石沉大海,只好每日抚琴以寄相思。这琴声好巧不巧地就给他现任牛氏听见了,于是大度的牛氏去禀告了自己的父亲牛丞相,牛丞相竟然也被牛氏说服了,于是就要派人到蔡伯喈的家乡去接他的父母与妻子。可其实这个时候,赵五娘已经卖发葬公婆、弹琵琶卖艺、乞讨为生来京寻夫了。

经过各种巧合与安排,赵五娘终于来到了牛丞相府中,见牛氏贤良,于是鼓起勇气告知了牛氏自己的身份,但自己又害怕丈夫此时不认她,在这纠结与伤感之际,牛氏出马了,给她出谋划策,帮助这夫妻二人团聚了(路人OS:剧本不是这样写的吧?没有撕逼?不可能啊!)。

蔡伯喈与赵五娘相聚之后,知道了他不在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悲痛那个欲绝啊!说着就要去皇上面前辞官回乡,这回倒是得到牛丞相的肯定了,于是蔡伯喈带着牛氏、赵五娘回到了家乡,替自己父母守孝去了。

如此重情重义,不被世俗**给污染的好儿郎,多么难能可贵啊(路人OS:鼓掌!HE结局!皆大欢喜)!于是皇上碍于舆论压力,也出于感动,旌表了蔡氏一门。

以上就是《琵琶行》的故事,比起更为人所知的《铡美案》,是不是就是一个白月光、一个毒蛇缠绕的对比?谁高谁下,一见分明。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对比,毒蛇缠绕就是比白月光更广为人知。你说现在的朋友们,都咋想的?是不是觉得自己过得太惨了,非得看着别人过得更惨,自己才会舒服?

但是呢,我也不愿意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尽管《铡美案》的剧情如此火爆,但终究还是有明事理的观众在的。比如《陈年谷秘史》《陈世美告状》等文字、戏剧作品就都是为陈世美洗白的,匡正视听嘛!虽然小美美与我们不相干,但这个社会还是需要美好的正能量的啊!

陈世美OS:说了吧,我不是负心汉啊!大家别骂我了!委屈.JPG

陈世美的故事说到这里其实也就差不多了,大意也算不上是个冤案,顶多就是被小人构陷罢了。再多解释,不想听的人,还是不会信,故此,多说无益。

爱谁谁吧!

可这个故事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包公,这个人我们倒是可以再说说。

在现在的影视剧中,包公向来都是聪明公正,为民作主的代表,但在历史上,他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这么神奇?(小岳岳脸.JPG)

更甚还有传说,包公是文曲星下凡,因为走得急,所以选了一个武将的脸谱,所以那么黑(黑人脸问号)。后来武曲星下凡,只好拿了一张文将的脸,投胎成了狄青后,让狄青的脸成了白面书生的模样,所以狄青打仗时,都要戴一张凶恶的鬼脸在脸上,增添煞气(黑人脸再次问号)。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黑脸包公白脸狄青的由来。

神话虽然是神话,传说纵然是传说,但也是因为他们有过人之处,这等神话才会被安插在他们身上(吾等小民就别想了)。

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了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被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所以将碑字磨去。

由此可见,包大人在民众的心里,有着何等神圣的地位啊!

陈世美OS:(为什么我就没有!哭唧唧……)

不止现在大家对包公心怀尊敬,就连古代长者,也不乏对包公时常点赞之人。

司马光曾赞:

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

拯为长吏,僚佐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然其所言若中于理,亦幡然从之。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

一连夸几句,就能看得出来包公的路人缘到底有多好啊(路人OS:放屁,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包拯是司马光的师傅)!

还有朱熹曾赞:

复为京尹,令行禁止,立朝刚毅。

这满是赞叹的口气,搁到现在,那是连最火的爱豆都无法轻易打败的啊!(包公:傲娇脸.JPG)

但是!包公虽然廉洁、有政绩、有人品,但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般牛叉,而且在影视剧中,总会将包公描述成东方福尔摩斯,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知道,说到这里,又有人会不想听了,说我污蔑!朋友,你冷静,我没有(手举起以示清白),我只是在合理性地为您科普,您少安毋躁。

包公一生的作为都在致力于好好做事上,破的案子大多是小打小闹的案子,一目了然的,犯罪手法也并不复杂。只是他不徇私不枉法,公正审案,总能为大家找到公道,故此民众将他称为“包青天”。

而且他还说过:后代子孙当官从政的,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宋史·包拯传》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刚直的一个人。管你是不是我的子孙,只要你做错了事,老子就不认你!

对子孙尚且如此,其他人也更不用想从他这里走什么后门或者得到什么便利了。但他如此宁折不弯,势必会得罪很多人,这些人当中,就不免有与朝廷有关的人了。

其中最著名的一件事便是“岁满不持一砚归”。

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时,端州的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都向朝廷进贡。但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会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用来贿赂朝廷权贵,也就是士大夫这些人,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

铺路嘛,大家都懂的!就算是现如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难免会出现这种套近乎表忠心的情况。

但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让大家都苦不堪言。

所以包公一上任,就高调破除了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决不要一块端砚。

这就相当于拿个喇叭大喊:你们别给我整这些虚的,整了的话,你们试试!

此举一出,当然是在当地掀起了轩然大波。而那些从前得了不少端砚的人呢,自然也是将包公“记在”了心中。

三年后,包拯任期满,果然如他上任之时所说,不持一砚地圆满回去了。那些曾等着看他言而无信的人,只能傻了眼,拿不到他一丁点把柄,这仇也只能憋在心中了。

《宋史·包拯传》: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宋史》卷三一六: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

“钢铁直男”如包公,他的清白与自律也让他极为孤独,他无法与那些喜欢结党营私的“重臣”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故此自始至终他都两袖清风,不为人所喜。但皇上却恰好需要这样的人,需要他来维持朝堂的秩序,需要他来弹劾那些所谓的朝堂权贵,故此,包公的晋升之路,其实也算是顺利。

说到他职业生涯最高的段位,是给事中,正式担任三司使,拜枢密副使。

枢密使一职始于唐朝后期,最先是由宦官出任(对,你没想错,就是那个宦官),之后才慢慢转变,逐渐被武将所掌握。后来一度升到“权侔于宰相”的地位。但到了宋代,这个职位又发生了改变,逐渐转为由文官担任,职权范围也渐渐缩小。但尽管如此,这个职位也是管理军政要务的最高国务机构负责人之一。

所以,包公虽然因自身不屑搞帮派关系,但也依然是走到了权力中心,虽然不是大家现在所说的那样晋升的,但他的经历也足够传奇了。

业务能力嘛!尽心尽力,不出错便已经不错了,更何况,还敢“以下犯上”,不畏人言地去勇敢做自己。

前面说包公的破案能力没有那么神奇,有人不信,现在就举例说说,让大家服气。

割牛舌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吧?

说的是包公知天长县时,遇到的一件案子。案子是这样的:有一天呢,有一农民到了县衙,状告有歹徒割了自己家耕牛的舌头,请求青天大老爷为他捉拿罪犯。割牛舌这么恶毒且无利可图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人才会做呢?包公机灵的小眼睛滴溜溜地一转,推断此事一定属于“仇杀”,呸,属于报复行为。于是就给农民出了一个主意,他让农民宰牛去卖肉,好引罪犯上钩。

因为宋代宰杀耕牛是犯法的,所以要是仇家,会错过这么好的报复机会?果然,不出包公所料,割牛舌的犯人一见那农民杀牛,恨不得还要欲加多罪呢,于是立马开心地前往县衙告状,谁知竟是自投罗网,疑案就这么破了。

《宋史》卷三一六: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你说这个案子难破吗?有堪比福尔摩斯那样的惊险刺激紧张吗?是东方列车案那种水准吗?

也不是,对吧?(路人OS:你这是崇洋媚外!)

闭嘴!我只是就事论事,我并没有否认包公仕途上的作为,只是现如今大家夸赞他的点,是夸张的表现手法,而他最应该被提起、被称赞的那些,大家却绝口不提。

他的确不是破案大神,不是东方的福尔摩斯,不是古代的李昌钰,更不是开了天眼的文曲星。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个两袖清风廉洁公正的官,但他为民、为国、坚持自己的信念,是个值得所有人都尊敬的前辈。他的确没有那么神奇,但他刚直的品行却是一个传奇。(包公:害羞脸.JPG)

我们总只去看我们喜欢看的,无论是夸大,还是污蔑,我们向来只看那一面,只听那一段。可是,这世界上的人,哪里都是非黑即白的?这世界上的事,哪里都是那么简单的?

陈世美被骂了上百年,但他魂归故土,早已不能为自己申辩。如果包公真的在,我想,他会替他洗刷冤屈,还世界一个真相的。

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