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玄奘——西天取经这事,跟孙猴子没半毛钱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地表最强偶像男团,比小虎队、TFBoys、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出道更早,团里有个成员,出生年月不详,甚至就连亲生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最高文凭也就是普通全日制某技工学校毕业,可这依旧不影响他红遍全世界,影响古今中外,雄踞回忆杀系列top10的江湖地位。

你要是问“这人这么能咋不上天呢?”OK,他转身就是一个跟斗云翻身上天与太阳肩并肩,遇见天庭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顺便八卦一通天上人间的奇闻轶事。

这人就是孙悟空,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关于他酷炫拉风的一生,《西游记》里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可你说他再怎么能吧,他带头大哥唐僧一念咒他也得一秒认怂。

关于他的带头大哥唐僧,人不在江湖上千年,可江湖上千年里关于他的传说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还是那本《西游记》,没看过小说原文也都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他在这里头完全是个没啥本事话却很多,懦弱无能不辨正邪的讨厌鬼,必杀技只有一个专治孙悟空的紧箍咒。

事实上真实历史之中的唐僧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小说之中唐僧的出身充满传奇色彩,“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但这样高贵的出身也不能避免他“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母被强盗抢,父被强盗杀,自己还进了寺院出家为僧。

而真实历史上的唐僧没这么惨,他俗家姓名“陈祎”,陈氏家族曾经可是一个大姓,他的曾祖和高祖,都是朝廷一把手,就算到了父亲那一辈,家道衰落,也都是县团级的职位,绝对是衣食无忧的书香门第,锦衣玉食之家。

可惜好景不长,玄奘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10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又撒手人寰,这一下父母双亡,他就没了生活来源,养活自己都困难异常。

无奈之下,可怜弱小又无助的玄奘就跟着兄长陈素,也就是长捷法师来到洛阳净土寺以旁听生的身份学习佛法。

一入寺庙深似海,从此尘俗与玄奘无关,让玄奘感觉很吃惊的是,原本是一场意外变故使他进入寺庙,没想到来到这儿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骨子里是个真佛系boy,清心寡欲的生活竟和他本性毫无违和感,于是乎,他暗搓搓下定决心要留在寺庙里。说来也巧,在他11岁那年,也就是公元612年隋帝国的统治者亲自发动一个选拔僧人完成剃度的活动,一个佛界中人,只有完成剃度才能算是真正的佛家弟子。

原本玄奘年纪太小是没有参赛资格的,但他愣生生靠着“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远大志向,加上高得也是没谁的颜值,最终被破格录取,一跃从寺庙里的旁听生变成正式僧人,组委会给的评价是:“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翻译成人话就是这小伙子是佛界最具潜力新星,实打实的好苗子。

通过考试后的玄奘就真正意义上和凡尘琐事say bye,他不像大多数通过高考考入大学的人那般觉得万事俱备可以撒欢刷剧修仙嗨翻天,而是“备通经典,而爱古尚贤。非雅正之集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沉迷学习不能自拔。

除了在寺院学习外,这一时期,玄奘也向外求取知识,从11岁开始,他就开始在全国游学,他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南,拜访了各个地方的佛学大师,广泛学习新知识。

而在这一时间里,隋帝国退出历史舞台,唐帝国李唐王朝开始出现在人们视线范围之内。

而玄奘这个沉迷佛经学习中的佛教中人,在拜访全国大德学习佛法期间也遇到不少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佛家经典都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由于翻译问题版本很多,对佛法的解释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个比较权威的版本,对于一个求真务实的boy来说,这个问题真让人头大。

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学霸玄奘在学习众多佛经后也陷入对佛学的迷茫中。

佛法真谛到底是什么?佛的本性是什么?凡人最终能否成佛?这三连问困扰着他,让他吃饭吃不下睡觉睡不着。

好巧不巧在这个时候从印度来了一个叫波颇的印度僧人在讲学,玄奘去听了这个讲座后当场就向这个人表达心中的困惑,波颇当然没有当场解答出来,但他给玄奘指了一条路,他告诉玄奘,印度有一个研究佛法的最高学府叫那烂陀,那烂陀里有一个叫戒贤的高僧,通晓一切的佛法经论,是当世当之无愧的佛学大师,你的问题我解答不了但戒贤法师完全没问题。

波颇的出现像一盏暗夜中的明灯,照亮了玄奘的内心,玄奘决定只身前往印度,在佛教的发源地寻求佛法的真谛。

光说不做假把式,实干派玄奘说干就干,他当时在长安凭借一次次佛学讲座已小有名气,他摩拳擦掌暗搓搓搞事情,找到一堆志同道合的僧人,一块儿集体向唐太宗请命要去印度求取真经。

这个要求当然遭到当朝皇帝的拒绝,不得不说,当时的玄奘还是太年轻太单纯,眼睛被一腔热血完全蒙蔽住,没能看清当时的形势。

要知道在李唐王朝刚刚建立之初,内外不稳定,北方的突厥大部队分分钟就能南下攻陷都城长安。而更不巧的是在玄奘向皇帝请求出关这一年,突厥可汗率领十万铁骑一路南下杀到长安郊区,就在唐帝国用肉眼可见的速度要被突厥吞并时,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刚通过玄武门事变夺得帝王之位的仁兄撂下自己左膀右臂陈咬金和秦叔宝这拨人,单刀赴会与突厥可汗面基,最终愣生生凭借着一身虎胆和三寸不烂之舌,将突厥大军连忽悠加安抚给唬住暂时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

一场山雨欲来的唐王朝灭顶的浩劫就这样被唐太宗用一己之力给挡住了,明眼人都知道,唐太宗名义上屈服认怂了,可实际上骨子里却并不服输,从突厥大部队回来后,唐太宗就开始养精蓄锐暗搓搓搞事情,他首先就采取禁边政策,关闭国门严禁闲杂人等出入,听到这个政策的玄奘和那一拨和他一样准备去印度取经的僧人当时内心是崩溃的。

失望之余,玄奘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在这段时间里继续一边学习梵文一边等待时机。

苍天不负有心人,禁边政策实行的第二年,长安城里发生严重的霜灾,一时之间,饿殍满地,政府救济不过来怕百姓在城里聚众闹事就打开城门,任大家出城谋生。

这就给一心准备西行取经的玄奘提供了绝佳机会,他毫不犹豫收拾好细软,混迹在灾民队伍里Cosplay成难民混出长安城,开始一路向西向着凉州出发。

这事嘴皮子说说很容易,可真正干起来是难上加难,要知道,在古代交通困难,没有高铁和飞机,想要出行全靠一双腿。

而丝绸之路这一带在张骞凿通西域,汉帝国灭亡后,就已经成为三不管地带,盗匪横行,治安贼差,分分钟让人丧命,有时候就连死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而在玄奘之前走过这条路最著名的僧人是法显,他是史料记载第一个到达印度的探险者,绝大多数朝圣者不是没有记载,就是死在半路上。

但是玄奘比法显惨的地方在于他现在所在的国家处在战时状态,对外采取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他想要去印度,没有政府的允许,只能悄咪咪偷渡,按照当时的律法,他如果被发现是要被杀头的。

而且玄奘在当时已经在佛圈小有名气,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如果他只是个毫无名气没人见过的小喽喽那自然没人理他,可在此多年的讲法活动早已让他名声在外,一言一行都会被吃瓜群众给死盯着,果不其然,他在凉州没待多久就被人给举报了。

凉州地方官李大亮接到的密报内容是:“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李大亮当下就给自己辖区内的公务员下了一封遣返玄奘的通知。

现在阻拦上访的手段落实起来那是分分钟的事,可玄奘那个年代的官员在服务意识和执政手法的先进性上都是比较low的。遣返只是口头上的,并没有把玄奘押解回长安。

都说当你真正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玄奘这个耿直boy在凉州不但没被遣送回长安,反而因其求法初心感动了当地佛教领袖,在他和寺院弟子的助力下,玄奘稍微乔装打扮,转眼之间就来到了瓜州。

接下来玄奘要通关升级成功进入印度,需要连刷葫芦河、玉门关、五烽几个副本,而他的武力值是零,高级点的装备也是完全不存在的。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更大的麻烦来了。凉州地方官看之前遣返令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性效果就祭出大招,自上而下对整个辖区发布通缉令:“有僧人玄奘,欲入西藩,所在州县宜严候捉。”

这相当于是封杀玄奘,堵住他所有的路,战五渣玄奘又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幸运的是执行此次抓捕任务的人叫李昌,让人惊掉下巴的是处在这个落后偏远地方的守将李昌竟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很早就听说过玄奘这个人要去印度取经这事,他对此壮举一方面很是崇拜另一方面又极度怀疑,他不知道玄奘是在炒作走秀还是真正地发愿去西天取经。

他准备测试一下他,某天,他拿着通缉令找到玄奘,两眼直钩钩地盯着他一言不发。玄奘看着这个不速之客故作镇定道:“你瞅啥?”李昌没说瞅你咋的,他确认过眼神,这是对的人,他当场就改变了心意,对着面前这个美男子说出了这样的话:“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这是违抗军令,在护卫玄奘。

听到这句话的玄奘大受感动,当场就发誓:“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

最终李昌完全被玄奘的精神给感动得一塌糊底,当场就撕毁了官牒,而玄奘这个国家在逃人员,想要继续西行必须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可前路茫茫,他又没个能引导他渡关的人。

正当他头大在寺院祈祷时,被一个叫石槃陀的商人给盯住了,原来在西行途中,一路相伴前行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商人一是僧人,商人为利,僧人为信仰而来,西行路上凶险异常,僧人往往能给商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也正因如此,商人也愿意与僧人同行,这个石槃陀就是个实打实的商人,他尾随玄奘是对他有所求,他希望玄奘能帮助他摩顶受戒,这样他心里能多点安全感。

玄奘也没拒绝他的要求,当场就为他摩顶受戒,就这样,石槃陀就成为玄奘的第一个徒弟,作为回报,他主动承诺作为向导帮助玄奘偷渡。

约定好见面的那一天,还来了另外一个老者,这个人牵着一匹据说能在沙漠里辨明方向的枣红马,玄奘听从老者的话,将自己的马与老者交换,段子里说“骑白马的不只是王子还有可能是唐僧”,事实是历史上的玄奘西行骑的可不是一匹高头大白马,而是一匹瘦小的枣红马。

喜提能辨方向的枣红马后,玄奘开启偷渡之路的副本,他们首先得通过戒备森严的玉门关,玉门关外矗立着五座烽火台,从五烽往西经过八百里沙海后,才能到达西域的第一个小国,伊吾。

沙漠里行走最缺的就是水源,从瓜州到伊吾,可靠的水源只有两处,葫芦河和烽火台,玉门关就建在葫芦河上,为了越过大漠就必须到烽火台下取水,如果被守卫发现,只有死路一条。

偷渡刚开始,石槃陀就动摇了。他担心玄奘取水被抓会牵连他,就翻脸不认人打算杀玄奘灭口,幸好玄奘定力足,赌咒发誓绝不出卖他后,这人才独自离开。

《西游记》里,玄奘需要面对的是妖魔鬼怪,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玄奘所要面临的主要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寂静的大漠吞噬掉无数人,辨认前人留下的足迹,玄奘才能不迷失方向。

经过八十多里的跋涉,玄奘终于看到了第一座烽火台,为了不被发现,他要等夜晚才去取水,可就算这样,玄奘还是在晚上偷水时被守军发现,就在所有人以为玄奘必死无疑时,转机又出现了,烽火台的指挥官名叫王祥,他竟然也是一个信佛之人。

现代人很难想象一千多年前佛教影响力竟然这么大,从繁华京都到塞外边陲都深受影响。其实对于常年守边的将士而言,佛教提供的心理慰藉至关重要。

有缘千里来相会,一个信佛的人在蛮荒的边疆遭遇这样的高僧,恭敬有加的态度可想而知,更感人的是这位指挥官不仅为玄奘指明方向,同时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他建议玄奘直接前往第四座烽火台,因为那里的指挥官是他的宗亲,也是一个信佛的人。

玄奘听了他的话,直奔第四座烽火台,在第四座烽火台完成补给后,他绕过第五座烽火台,开启了八百里大漠副本,也就是传说中的“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死亡之地——莫贺延碛。

关于这个地方,1930年新疆出土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这样的记录:“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用一句话说就是:条件差到丧心病狂,根本不适合生命存在,恶劣成这样,也真是够了。

玄奘进入这茫茫大沙漠走了大概一百多里路后就发现自己迷路了,沙漠里没有任何参照物,目之所及只有自己影子,他心里慌得一逼,心急之下还失手打翻了自己的水,屋漏偏逢连夜雨,救命之水瞬间流入沙子里,没有粮食还能坚持七天,可没有水那是寸步难移,权衡利弊后,玄奘准备原路返回补充水源。

可刚返回十多公里他就想起当初自己立下的誓言,“若不抵达印度绝不东归一步”,对于一个僧人来说,誓言比命还重要得多,他想也没想,又继续向西走。

生有何欢死亦何惧,玄奘继续往西,依靠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求,他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沙漠,在人类探险史上遇到此类生存困境的人很多,可在面对死神在招手仍然继续前行的非常少见。

玄奘就这样依靠非凡的意志力继续西行,没有孙悟空也没有其他神人相助,完全靠着自己内心对信仰的坚持,他凭着超人的意志力愣生生在沙漠中滴水未进暴走四天五夜,最终命悬一线时还是求生欲很强的枣红马找到了水源,捡回了玄奘的一条命。

在水源旁休息两天之后,玄奘终于来到西域的第一个国家,伊吾,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西域的第一座佛寺里,他第一眼看到的竟然是一个汉人。

三藏法师记载,这个汉人老僧听说有从东土大唐而来的佛教徒,衣服都没有穿戴整齐就赤脚跑了出来,这使差点死在沙漠里的玄奘感动得哭了,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看破红尘的佛家弟子人生中第一次感情外露。

未曾经历过暗无天日的黑暗哪知黎明的可贵,真正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

从伊吾开始丝绸之路就分道了,北道主要是草原,而中道和南道都要经过大沙漠,玄奘原本是决定沿北道西行,然而不期而遇的高昌的国书打乱了他的计划。

高昌在伊吾以西,是西域的第一大国,这里是火焰山的原型地,高昌的都城就在火焰山脚下,国书里,高昌王命令伊吾人必须将大唐僧人送到高昌国。

在别人的地盘得听别人的,那个冬天,玄奘就来到了高昌,玉门关以西都是胡人的天下,让玄奘感觉很意外的是高昌国的统治者竟然是一个汉人,更让他惊喜的是这个国王没任何国王的架子,竟然亲自来城门口迎接他。

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是佛教在高昌被尊为国教,高昌王室麹氏家族统治高昌时,佛教达到了鼎盛,仅仅在高昌城附近佛寺的数量就达到三百多座,僧尼数量超过三千多人,皇室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柏孜课里克克里克千佛洞,它是西域影响最大的佛教圣地之一。

高昌国王麹文泰仰慕玄奘的为人,他希望玄奘留在这个国家,成为高昌的精神领袖,他可不是普通的客套,所谓君无戏言,国王麹文泰最开始还是盛情相邀,后来慢慢演化成一种胁迫。

可玄奘又岂是一个轻易能受人威胁的人,他是个有骨气的人,一旦自己决定的事就打死也不回头,面对国王的胁迫他选择绝食来做无声的对抗,最终,麹文泰屈服,玄奘的修养和求佛的决心深深打动了他。

就这样,一个国王和一个僧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高昌国王决定举全国之力去支持玄奘西行取经,玄奘也不含糊许下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的诺言。

在丝绸之路探险史上,这是最为传奇的一页,谁能想到一个大唐的僧人能依靠自身魅力与高昌国王结为兄弟。

既然为兄弟,兄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国王当场为玄奘在本国剃度四个僧人,还为玄奘准备了足够二十年的路费,根据当时的价格,一匹马价值大约四十文银钱,国王送给玄奘的路费,就相当于一千五百匹良马的市场价。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除了物质准备外,国王还设想了沿途可能遇见的各种困难,他给沿途的君王写了亲笔信还分别准备了礼物,要求他们善待自己的兄弟。

在高昌之前,玄奘只身一人,在高昌之后,他拥有了一支队伍:三十匹马、二十五个随从、四个徒弟,以及一名名叫欢信的高昌官员,国王是举全国之力在帮助玄奘西行,这可真是感动中国系列。

公元628年,玄奘来到西域的第三个国家焉耆国,因为天气原因玄奘在这个地方停留了半年。焉耆以西,玄奘到达了著名的龟兹国,汉帝国时曾在龟兹建立西域都护,统辖天山南北,后来不断换帝王。

流水的统治者,铁打的都是信佛的人,事实上,龟兹一直都是佛教中心,寺院林立,龟兹以扁平为美。龟兹有个奇怪的风俗,小孩出生后用木板夹裹脑袋,皇室也不例外,史料记载,龟兹人脑袋扁平状,这都是被门板给夹的。

因为冰雪封山,玄奘无法西行,就在这里停留两个月。

从龟兹往西,是古代的葱岭,昆仑山和天山在这里汇集成天然屏障,屏障西边是中亚大草原,那是西突厥的领地,沿着草原南下,就可以到达古老的印度,玄奘准备从一个叫凌山的地方往下走。

凌山上险峻陡峭,山峰直插云霄,冰雪终年不化,积雪为凌,在这过程中,他们还遇到劫匪,可惜劫匪数量太多又人心不齐,抢到东西后当场就因为分赃不均对打起来,这才给玄奘一个逃生的机会。

这还是第一道阻碍,之后队伍翻越雪山时,飞沙走石,随时雪崩。队伍艰难前行,走了整整七日,才翻过雪山,下山之后一检查,三十多个人的队伍其中一半葬身在雪山之巅,其中包括玄奘的两个徒弟。

这一切都让玄奘心中剧痛,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梦想,无论前方有再多艰难险阻,他都义无反顾继续前行。

随行的浩浩****的大部队里的人越来越少,而玄奘距离心中的目的地也越来越近,他肉体凡胎,依靠着非同寻常的抑制力穿过西域沿途的各个国家,遭遇着稀奇古怪的状况,在公元628年时,他终于来到印度的犍陀罗,这是佛教的著名圣地。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公元前1世纪时曾被驱逐出中国的大月氏人,也就是汉武帝一心让张骞出使西域去拉拢来斗匈奴的那一拨人,他们没有选择和汉帝国结成军事同盟,而是沿着河西走廊走到了犍陀罗,这些人以健陀罗为中心,缔造辉煌一时的贵霜帝国,还缔造名垂千古的佛教艺术,更有学者认为第一尊佛像很可能就诞生在贵霜帝国的中心犍陀罗。

可惜玄奘生不逢时,他来到这个佛教圣地时这里的佛法已凋零,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信仰印度教,这让他很是惆怅。无奈之下,他离开了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去往下一个地方,迦湿弥罗国。这是第四次结集佛典的地方,结集的意思就是合唱。在纸张还没传入印度之前,经书多用梵文书写在一种叫多罗树的树叶上,称为贝叶经。这种贝叶经用纤细的铁笔刻在树叶上,再覆上颜料,抄写起来,困难异常,也正因如此,佛教经典大都通过诵读而口口相传,口头传颂最大的问题是容易出错,为了确保佛祖的学说能够正确流传,每隔一段时间高僧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诵读经典,在诵读过程中,以多数人的名义,发现谬误,确定真谛。

公元631年,玄奘沿着恒河而下,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船刚靠岸就遭到一群土匪劫持。这群人和之前遇到的劫财索命的普通土匪不同,这是土创的特殊印度教教徒,他们信仰一个叫突伽的女神,根据印度教的说法,突伽女神住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上,她的宫殿就在恒河的源头上,而这群印度教教徒为了纪念女神,每年春秋季节都要找一个容貌端庄的人,杀死他以他的血肉祭祀女神。

好巧不巧,玄奘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这个祭祀的日子,天时地利已有,而玄奘本人也是个一等一标致的美男子。在印度教教徒们看来,这个异邦的美男子完全符合女神的口味。

天时地利人和,玄奘这回看起来必死无疑,这要是在《西游记》里,关键时刻一定有孙悟空来化解。可真实历史不是小说,没有从天而降的孙悟空,只有凶神恶煞的歹徒。

就在这群印度教教徒打算宰杀玄奘时,结果很奇幻的是一时之间天色大变,飞沙走石,堪比度劫现场,强盗们以为自己得罪了天神,遂放弃了这次活动。

这是玄奘西行路上发生的最奇幻的事,或许冥冥之中天注定,他与印度的缘分不能中断在此。

中国学者认为,孙悟空的原型就在印度,猴神哈奴曼是印度教中的大神之一,它源自古印度一部著名的史诗,王子的爱妃被魔王抢走,为了帮助王子拯救王妃,哈奴曼历尽艰辛,它力大无比又聪明非凡,既能腾云驾雾,又善于变幻形象,最终帮助王子救回王妃,成为印度人心目中崇拜的神。或许在东传的过程中,一代代的艺术加工,印度的猴神哈奴曼变成《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孙悟空,哈奴曼在印度无人不知,孙悟空在中国无人不晓,连接他们的是西行的玄奘。

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九死一生的玄奘在公元631年终于来到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那烂陀,印度其他地方的佛法已衰微,百花已凋零,那烂陀是最后一朵娇艳的奇葩,那烂陀的意思是不知疲倦地施舍,这里是全印度的学术中心,庙宇林立,学术氛围浓厚。

玄奘来到这里之前去了一个叫鹫峰的地方,在《西游记》中,佛祖居住在一个叫灵山的地方,唐僧就是在那里获得了经书,神话中的灵山就是玄奘入学前访问的鹫峰,佛陀在这里为众人答疑解惑。史料记载,佛陀涅槃后,信徒们在鹫峰上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结集,佛教最早的典籍就出自这里。从这里回来后,玄奘就投入知识的海洋中,乐此不疲。

梦想照进现实,他终于找到当时的佛教大师戒贤,成为这位大法师座下的得意弟子,他沉迷学习不能自拔,在这个地方没日没夜地学习,一学就是五年。

五年之后,他又开始在印度游学,在《大唐西域记》里他留下大量地理学家式的描述,“在西南方向的大洋上有个西女国,岛上清一色是女人,东罗马帝国的君主每年派男子上岛,与岛上的妇女**,假如生下男婴,就抛弃于荒野。”这或许就是《西游记》里女儿国的原型。

公元640年,大唐立国23年,试图恢复海外新秩序。唐王朝展现完全不同于前人的自信,唐太宗被包括突厥人在内的游牧民族尊为天可汗,史书记载,在庆祝胜利的宫廷舞会上,唐太宗即兴起舞,皇帝的父亲也沉浸在琵琶演奏当中,在中国历史上,除了李氏皇帝,没有任何帝王曾经在大庭广众之下有如此表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一叶知秋,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大唐帝国已经崛起。

离开14年后,玄奘也准备回国,可就在这时,有人向他学习的瑜伽师地学发出挑战,要与他进行辩经。

古印度的辩经非常激烈,失败者要么销声匿迹,要么改换门庭,不少失败者甚至割掉自己的舌头,或者干脆结束自己的生命,辩经不是学术讨论,它是两个高手之间的生死决斗,对于玄奘而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讲经,它关系到那烂陀精神领袖戒贤法师的一世英名。

这次辩经是一场荣誉战,不过最终玄奘依靠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外加强大的佛学知识储备获得胜利,对手如丧家之犬落荒而逃,他也在印度声名鹊起。就在他收拾行囊准备回国时,东印度的国王召他去辩经,玄奘知道辩经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漩涡,他当场就拒绝了,这下可就惹恼了东印度国王,国王撂下一句狠话给玄奘:“你不来,我踏平那烂陀。”

面对这种因为自己一个人威胁全寺院的事,玄奘不同意也得同意,就在他准备去东印度时,万万没想到另外一个威名显赫的戒日王也不服输要同一时间征召他。

玄奘只有一个,可两个国王都想召见,两国几乎要兵戎相见,最后东印度国王选择屈服了,玄奘面见了戒日王,戒日王决定召开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会,会场设在戒日王所在的都城。

辩论会的论主是玄奘,主持是戒日王本人,全印度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都必须参加,观看中国僧人讲经,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

公元641年春天,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讲经辩论会,除了戒日王和东印度国王还有十八位国王到场,僧人到会者三千余人,印度教以及其他教派的大德两千余人,那烂陀也派来一千多人,都城拥挤不堪。

平日温和谦逊的玄奘作为这次辩经活动的论主,很出人意料地在辩论会还没开始时,他就赌咒表示如果有人能够破解他的观点,一定斩首相谢。

这一下就将所有人震得一愣一愣的。最终整场辩论会都是玄奘一人的主场,之后整整十八天,也都是他一人在主讲经法,其他反对者除了在背地里搞一两件腌臜事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外,别无他法。

这场史上最高规格的辩论会瞬间就成为玄奘这个从一个留学生到佛学大师逆袭的跳板,将他的留学生涯推到顶峰。

而在这一年,大唐帝国和印度古国之间早已互通使节你来我往。印度熬制白糖的方法和治疗眼疾的技术传入大唐,大唐的技术也远播印度。

辩经后获得了印度国王戒日王的支持的玄奘完全可以直接走海路回国,可他放弃了,他选择凶险的陆路,他重回了高昌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年他与高昌国王结为兄弟时曾经许下诺言,等他学成归国一定为高昌讲学三年,可几年过去,物是人非,此时的高昌国早已被大唐给吞并,在外面十九年的游历生涯使玄奘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他真的寸步难移,从高昌国出来后,他没有急着往回走,而是来到一个叫于阗的国家,在这里他给唐太宗写了一封道歉信,为自己十九年前偷渡出国的冒失行为而深深忏悔,顺便不动声色地拍了唐太宗的马屁。

于阗这是一个口味很重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的国宝是老鼠,他们国家有个神话传说,说的是国家建国者在生命垂危之时就是被一群老鼠给救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玄奘在这里终于等来了唐太宗的圣旨,对于本国出了这样一个传奇的人,唐太宗当然选择原谅啊!

就这样在外漂泊十九年后,玄奘回到了长安。

他可不是空手回国的,他回长安时将自己在印度收藏的657部佛经带回来了,当时长安大街小巷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跑了出来看这位传奇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召见玄奘,两人聊得特别欢快,玄奘一心想把李世民往佛学方向拉,可唐太宗不上套,相比较于玄奘的佛学知识,他对玄奘这个建国以来首个完成西天一人游的旅游达人沿途所见的东西感兴趣。

在唐太宗的威逼利诱之下,玄奘答应将自己沿途所见如实记录,就这样震惊中外的《大唐西域记》应运而生,也正因为这本书,现代的印度人才知道历史上的印度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