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民政文化大发展的机遇和实现途径
民政文化大发展的机遇和实现途径
孝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多年来孝感市民政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成绩喜人,为我市民政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孝感市民政文化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形成了以扶贫济困为主要内容的慈善文化、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以孝老爱亲为主要内容的孝文化、以和谐社区和谐文明家园创建为代表的和谐文化和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的机关文化。
弘扬慈善文化。孝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华民族历来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有赈贫、恤贫、济穷乏的记载。孝感市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地区,通过赈灾救灾、扶贫济困、对城乡低保对象的慰问、发行福利彩票、进行公益慈善活动等多种形式在社会上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奉献爱心、传承文明的良好道德风尚,慈善文化已成为我市民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感市于1998年在全省市、州中率先成立了市慈善总会,“微笑列车”项目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的肯定。孝感还涌现出了“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湖北慈善公益之星”余汉江、“爱心奶奶”穆桂荣等慈善典范,在全国、全省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孝感市慈善总会每年面向全市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资金帮扶大病患者等救助对象。市慈善总会与《孝感日报》等媒体联合举办“我心中的慈善”征文,社会反响良好。
传承红色文化。孝感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孝感有20多万人投身革命大潮,近10万人献出宝贵生命,孕育了徐海东、刘华清、刘震、王新亭、聂凤智等50多位开国将军,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发生在大悟宣化店,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孝感市又是一个军事重地、兵源大市、优抚大市、是一片双拥的热土,已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七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城2015年,孝感市孝南区光荣院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近年来,孝感市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组织军休干部、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组成宣讲团,以孝感革命烈士陵园、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新五师纪念馆等为基地,让军休干部用亲身经历宣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让创业复退军人讲述他们在部队成长和地方创业的故事,在社会上大力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用红色文化激励人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伟大的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
光大孝亲文化。孝感是一座因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而得名的城市。在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孝感即有“三孝”:“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被”“孟宗哭竹”,这些脍炙人口的孝子故事,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政部门敬老抚幼、济困安残给了“孝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近年来,孝感市民政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城乡福利院建设日新月异为“孝文化”增添了新的注脚。孝感市连年开展“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推出了“全国孝老爱亲模范”谭之平等孝老爱亲楷模。以“孝文化”促民政文化,孝感市民政局已连续10年开展“十大民政模范”、“十大优秀社工”活动,将孝亲敬老的“小爱”延伸到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的“大爱”中去,取得良好效果。
构建和谐文化。孝感是一座人居和谐,人与人相互扶持、和谐相处的城市,是“中国孝文化之乡”、“中华孝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近年来,孝感市民政局以“和谐社区”、“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家庭”创建为主要内容,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民政系统“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孝感市军休所为代表的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和谐家园、和谐社区,并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奠定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孝感市民政局每月举办1次“民政讲坛”、“道德讲堂”活动,每季度开展1次“三比一创”(比精神、比干劲、比执行力,创一流工作业绩)活动,每半年组织1次“三进三访三帮”活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进机关、进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评比“文明家庭”、“文明楼栋”,树立了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紧扣实际,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政和谐文化。
升华机关文化。民政机关文化,是民政机关及其民政人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淡泊名利、任劳任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职业情操;是团结进取、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深入基层、视百姓为父母、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职业风尚。近年来,孝感市民政局不断提升民政部门“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能力切实提高服务意识,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2015年,孝感市民政局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孝感市民政局“一报一刊两网、报网互动”的立体宣传模式,深入广泛宣传民政系统先进典型、经验、事迹,旗帜鲜明地营造民政文化氛围,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民政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孝感市民政局在全市民政系统积极筑牢安全管理、信访维稳、资金项目、干部队伍建设等“四条底线”,大力加强幸福民政、和谐民政、服务民政项目民政、满意民政等“五个民政”建设,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单位、全市目标考核优胜单位。
孝感的民政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活力不够、投入不足、人才匮乏、产品单一等问题。为此,一要强化组织保障。民政部门领导要进一步重视民政文化的建设加强统筹指导、设立领导机构、建立工作制度。大力加强民政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党报党刊和民政系统主流媒体大力宣传民政工作,宣传民政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做法、新成就。二要强化经费保障。要通过财政支持、民政经费专项安排和社会帮扶的途径,为民政文化提供资金保障,以加强民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典型宣传、繁荣民政文艺。要为民政文化的建设投入专项资金,提供必要的设备,通过开展到城乡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举办民政系统文艺表演、举办孝感民政论坛等方式活化民政文化的形式。三要强化队伍保障。要加强培训、引进人才培育文化组织,培养文化骨干,丰富文体生活,促进民政文化的人才培养。强化干部职工的培训教育,打造一支讲政治、会管理、有思想、能创新的学习型队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使优秀民政文化人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四要鼓励民政文化的参与方式。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民政事业,通过多项活动,在社会上倡导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的风尚。慈善人士的爱心善举本身也为民政文化提供新的源泉,丰富和升华了民政文化的内涵。要动员吸纳社会力量投身于我市民政文化建设事业,鼓励、引导民营资本创作反映民政工作的微电影、歌舞、小品等。五要创新民政文化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奖励机制,对民政文化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力的表彰和宣传,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民政文化工作单项表彰和综合表彰相结合,对积极从事民政文化工作并有成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嘉奖,并对在民政文化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在评优、提拔、重用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